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文献类型

  • 7篇期刊文章
  • 1篇会议论文

领域

  • 8篇医药卫生

主题

  • 4篇舒张
  • 3篇多普勒
  • 3篇心室
  • 3篇心室舒张
  • 3篇左心
  • 3篇左心室
  • 3篇左心室舒张
  • 3篇二尖瓣
  • 3篇二尖瓣环
  • 3篇瓣环
  • 2篇超声
  • 1篇多普勒超声
  • 1篇多普勒超声检...
  • 1篇多普勒成像
  • 1篇新生儿
  • 1篇新生儿呕吐
  • 1篇心室充盈
  • 1篇心室充盈压
  • 1篇心室功能
  • 1篇双角子宫

机构

  • 5篇中国人民解放...
  • 4篇武警总医院
  • 1篇武警江西总队...

作者

  • 8篇杨京伟
  • 5篇贺声
  • 5篇张云山
  • 4篇沈燕华
  • 4篇李馨
  • 4篇任贺
  • 2篇孙鲲
  • 1篇罗云
  • 1篇贾文凯
  • 1篇朱世华
  • 1篇辛虹
  • 1篇程琳
  • 1篇万彦婷
  • 1篇冯锦玲
  • 1篇王宜志
  • 1篇辛大庆
  • 1篇邓笑伟
  • 1篇刘冰
  • 1篇王雅涵
  • 1篇刘佚

传媒

  • 2篇武警医学
  • 1篇临床超声医学...
  • 1篇中国医学影像...
  • 1篇海军总医院学...
  • 1篇中华医学超声...
  • 1篇中华灾害救援...

年份

  • 1篇2017
  • 2篇2011
  • 2篇2010
  • 1篇2009
  • 1篇2006
  • 1篇2004
9 条 记 录,以下是 1-8
排序方式:
新生儿呕吐用与不用红霉素的疗效观察
2010年
呕吐是新生儿常见症状,早产儿、低体重儿、危重新生儿尤为常见,临床处理以处置原发病为主,但对症处理往往不失为必备手段。用红霉素治疗新生儿呕吐,疗效良好,但采用红霉素微量泵入疗法尚未见报道。笔者选取1999—11至2006—12在我科住院的新生儿呕吐患儿82例,用红霉素微量泵入治疗,并与对照组68例比较,证明红霉素泵入组疗效较优。
冯锦玲罗云刘冰万彦婷杨京伟
关键词:红霉素新生儿呕吐
彩色三维超声在肝脏实性占位性病变中的诊断价值被引量:4
2004年
目的 运用彩色三维多普勒超声对肝脏实质性占位病变进行三维重建 ,观察病变的形态、大小及内部血供情况 ,探讨彩色三维超声的诊断价值。方法 二维超声显示肝脏实性占位病变患者 2 8例 ,使用德国TomTec公司腹部彩色三维超声成像仪 ,采用自由臂方式对肝脏病变处及其周围进行扫查取像 ,取样结束后在三维超声仪上进行脱机后处理 ,计算程序可自动算出球体的体积、其内部的血流容积及两者的比例。结果肿瘤体积最大者 117 0ml,最小仅为 2 .0ml。三维超声可显示肿瘤供给血管走行及其分支情况 ,并可透视肿瘤血管分布情况。部分病灶在二维图像上呈现“晕环”、“绕行”的肿瘤周边血管在三维重建后显示出“抱球征” ,展现血管全貌 ,进入肿瘤内部后呈现出“提篮征” ,发出多支小血管 ,显示了恶性的血供特征。结论 彩色三维超声可对肝脏实性占位性病变的形态、体积及其周边及内部血供情况进行综合评价 ,丰富了超声诊断依据 ,并可为超声介入治疗提供精确的定位信息。
孙鲲杨京伟程琳贺声张云山贾文凯辛虹朱世华
左心室舒张功能评价中二尖瓣口血流与二尖瓣环波形不一致性的提示意义被引量:4
2009年
目的了解二尖瓣口血流波形与二尖瓣环多普勒组织成像(DTI)波形测量结果不一致性在评价左心室舒张功能中的临床意义。方法对182例窦性心律患者行常规超声心动图检查,同步心电图记录。于心尖四腔、心尖三腔、心尖二腔切面分别测量二尖瓣环室间隔、左心室侧壁、前间隔、左心室后壁、左心室前壁及下壁6个位点的DTI舒张期波形;于心尖四腔切面测量二尖瓣口舒张期波形;计算MV-E/A、DTI-e/a-ann及E/e-ann,e-ann为6个位点的平均值。结果182例患者中,依二尖瓣口血流和6个位点二尖瓣环波形的测量结果分成4组,组Ⅰ:MV-E/A<1.0,同时6个位点DTI-e/a-ann均<1.0,共68例,MV-E/A为0.71±0.16、E/e-ann为15.91±6.78;组Ⅱ:MV-E/A<1.0,同时6个位点中有1~6个位点的DTI-e/a-ann≥1.0,共38例,MV-E/A为0.76±0.12、E/e-ann为10.37±2.63;组Ⅲ:MV-E/A≥1.0,同时6个位点的DTI-e/a-ann均≥1.0,共23例,MV-E/A为1.74±0.42、E/e-ann为9.57±2.39;组Ⅳ:MV-E/A≥1.0,同时6个位点中有1~6个位点的DTI-e/a-ann<1.0,共53例,MV-E/A为1.31±0.31、E/e-ann为13.27±9.46。组Ⅰ、Ⅱ、Ⅳ的平均年龄均大于组Ⅲ(P<0.05),组Ⅰ与组Ⅱ的平均年龄和MV-E/A基本相同(P>0.05),但组Ⅰ的平均E/e-ann明显高于组Ⅱ(P<0.05);组Ⅲ与组Ⅳ比较,两者的MV-E/A差别不大(P>0.05),但后者的年龄、E/e-ann均大于前者(P<0.05);组Ⅰ、组Ⅱ与组Ⅳ之间,组Ⅳ的平均年龄小于组Ⅰ与组Ⅱ,但组Ⅳ的E/e-ann小于组Ⅰ而大于组Ⅱ(P<0.05)。结论①MV-E/A<1.0伴有6个位点DTI-e/a-ann均<1.0提示左心室充盈压较高;②MV-E/A≥1.0,同时6个位点中有1~6个位点的DTI-e/a-ann<1.0者有左心室充盈压较高的倾向;③MV-E/A<1.0,同时6个位点中有1~6个位点的DTI-e/a-ann≥1.0或MV-E/A≥1.0或同时6个位点的DTI-e/a-ann均≥1.0者的左心室充盈压可能有较大变数;④年龄对MV-E/A和DTI-e/a-ann测值有较大影响。
贺声沈燕华李馨杨京伟张云山任贺
关键词:二尖瓣口二尖瓣环多普勒
测定部位对二尖瓣环组织多普勒波形指标评价左心室舒张功能的影响
目的了解二尖瓣环的部位不同对组织多普勒(TDI)测量结果及衍生指标评价左心室舒张功能的影响。方法观察对象为182例接受常规超声心动图检查患者,于心尖四腔切面测量二尖瓣口舒张期血流波形频谱,于心尖四腔、二腔及三腔切面分别测...
贺声沈燕华李馨杨京伟张云山任贺
文献传递
孤立肾合并双角子宫5例超声诊断被引量:4
2006年
杨京伟王宜志孙鲲
关键词:孤立肾双角子宫超声诊断
左室舒张功能评估中二尖瓣环不同位点对组织多普勒成像波形指标的影响被引量:2
2011年
目的了解二尖瓣环的不同位点对多普勒组织成像(DTI)测量结果及衍生指标评价左室舒张功能的影响。方法 182例接受常规超声心动图检查患者,于心尖四腔切面测量二尖瓣口舒张期血流频谱,于心尖二腔、三腔及四腔切面分别测量二尖瓣环室间隔、前间隔、左室侧壁、后壁、前壁及下壁6个位点的DTI舒张期波形,计算二尖瓣口血流舒张早期E峰和舒张晚期A峰的比值(MV-E/A)、二尖瓣环舒张早期e波和舒张晚期a波的比值(e/a-ann)及E峰和二尖瓣环e波平均值的比值(E/e-ann-mean)。接同步心电图。结果根据二尖瓣口血流波形E/A不同,将182例患者分成2组,A组76例:MV-E/A≥1.0,B组106例:MV-E/A<1.0;A组中同时有4个位点e/a≥1.0的患者多于B组,而B组二尖瓣环6个位点e/a均<1.0的患者多于A组(P<0.05);即使同一组内,任意两位点之间的E/e多有不同或差异显著,测值相近的位点在两组中均约占14.29%,其中A组中仅有后壁、下壁的E/e与E/e-ann-mean相近的位点,而B组中则没有与E/e-ann-mean相近的位点。结论临床应用E/e-ann与MV-E/A评估左心室舒张功能时,需注意二尖瓣环位点的不同对测量结果的影响,而取二尖瓣环6个位点e波的平均值,有助于减少此类指标在评价左室舒张功能中的偏差。
贺声沈燕华李馨杨京伟张云山任贺辛大庆
关键词:二尖瓣环脉冲多普勒组织多普勒
二尖瓣环不同部位组织多普勒波形对评价左心室舒张功能的影响被引量:4
2011年
目的了解二尖瓣环的部位不同对组织多普勒(TDI)测量结果及衍生指标评价左心室舒张功能的影响。方法 182例接受常规超声心动图检查者,于心尖四腔切面测量二尖瓣口舒张期血流频谱,于心尖四腔、两腔及左心三腔切面分别测量二尖瓣环室间隔、左心室侧壁、前间隔、后壁、前壁及下壁6个位点的TDI舒张期波形,计算二尖瓣口舒张早期血流E峰与舒张晚期血流A峰的比值(MV-E/A)、TDI二尖瓣环舒张早期e波与舒张晚期a波的比值(TDI-e/a)及E峰值与二尖瓣环6个位点e波平均值与E峰的比值(E/e-mean),同步记录心电图。结果根据二尖瓣口血流波形E/A比值不同,将182例患者分成两组,组Ⅰ:二尖瓣E/A≥1.0,共76例;组Ⅱ:二尖瓣E/A<1.0,共106例;组Ⅰ中同时有4个位点e/a≥1.0的患者多于组Ⅱ(59.21%,8.49%),而组Ⅱ中二尖瓣环6个位点e/a比值均<1.0的患者明显较多(64.15%,14.47%,P<0.05);即使同一组内,任意两位点之间的E/a比值多有不同或显著差别,测值相近的位点在组Ⅰ、组Ⅱ中分别占28.57%和14.29%,其中组Ⅰ中仅有左心室后壁、下壁2个与E/a-mean相近的位点,而组Ⅱ中则没有与E/a-mean相近的位点。结论临床应用二尖瓣口舒张早期血流E峰值与二尖瓣环舒张早期e波值比(E/e-ann)与二尖瓣E/A指标评估左心室舒张功能时,需注意二尖瓣环位点不同对测定结果的影响,而取二尖瓣环6个位点E/e-mean,有助于减少此类指标在评价左心室舒张功能中的偏颇。
贺声沈燕华李馨杨京伟张云山任贺
关键词: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左心室功能
不同诊断标准对老年少肌性肥胖的检出率被引量:9
2017年
目的采用不同肥胖诊断标准,对老年人(≥60)群少肌性肥胖进行调查,分析不同方法间一致性。方法选取武警某医院健康医学中心60~93岁老年人442名为研究对象,测量身高、体重,计算身体质量指数(body mass index,BMI)。采用生物电阻抗法(bioelectrical impedance analysis,BIA)对研究对象进行身体成分测定。采用亚洲少肌症工作组制定的四肢骨骼肌指数(男≤7.0 kg/m2,女≤5.7 kg/m2)诊断少肌症,在此基础上采用方法 1:BMI≥28;方法 2:世界卫生组织(world health organization,WHO)的体脂率法(男性体脂率≥25%,女性体脂率≥35%);方法 3:体脂率超过同龄人群水平的60.0%三个标准分别诊断肥胖。结果老年人群中共检出少肌症69人(15.60%),其中男34人(13.71%),女35人(18.04%)。以方法 3为肥胖诊断标准,结果示体脂率截点为男性体脂率≥28.4%、女性体脂率≥38.0%。三种肥胖标准在老年少肌症人群中肥胖的检出率分别为0.45%、52.17%、30.43%;方法2在整体老年人群中少肌性肥胖的检出率为8.14%,方法3为4.75%。方法2与方法3对人群少肌性肥胖有较好一致性(Kappa=0.658,Kappa=0.494)。结论老年人群少肌症与少肌性肥胖患病率高;BMI并不能有效诊断少肌性肥胖;四肢骨骼肌指数结合WHO体脂率法与四肢骨骼肌指数结合同龄人体脂率水平60%截点两种方法对诊断少肌性肥胖有较好一致性。
程小秋邓笑伟刘佚王雅涵杨京伟鲁飞翔
关键词:老年人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