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杨丹红

作品数:35 被引量:178H指数:8
供职机构:浙江中医药大学附属第三医院更多>>
发文基金:浙江省中医药管理局科研基金上海市教育委员会重点学科基金浙江省中医药科学研究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30篇期刊文章
  • 4篇会议论文
  • 1篇科技成果

领域

  • 35篇医药卫生

主题

  • 10篇帕金森
  • 9篇帕金森病
  • 8篇针灸
  • 5篇针灸治疗
  • 5篇灸治
  • 4篇针刺
  • 3篇丹红
  • 3篇多巴
  • 3篇综合征
  • 3篇疗效
  • 3篇临床疗效
  • 2篇电针
  • 2篇调周法
  • 2篇多巴胺
  • 2篇多囊
  • 2篇多囊卵巢
  • 2篇多囊卵巢综合
  • 2篇多囊卵巢综合...
  • 2篇针疗
  • 2篇针疗法

机构

  • 24篇浙江中医药大...
  • 14篇浙江中医药大...
  • 1篇上海市针灸经...

作者

  • 35篇杨丹红
  • 7篇贾仰民
  • 4篇陈晓军
  • 3篇欧海艳
  • 2篇谢远军
  • 2篇蔡明华
  • 2篇刘苗苗
  • 2篇陈华德
  • 2篇范炳华
  • 2篇郭晓
  • 1篇王晨瑶
  • 1篇周妙娟
  • 1篇陈利芳
  • 1篇梁宜
  • 1篇徐颖梅
  • 1篇徐颖梅
  • 1篇王樱
  • 1篇王樱
  • 1篇施茵
  • 1篇周杰

传媒

  • 6篇浙江中医药大...
  • 5篇浙江中医杂志
  • 3篇按摩与康复医...
  • 2篇上海针灸杂志
  • 2篇陕西中医学院...
  • 1篇中国乡村医药
  • 1篇中国针灸
  • 1篇河南中医
  • 1篇中国医师杂志
  • 1篇江西中医药
  • 1篇新中医
  • 1篇光明中医
  • 1篇中国全科医学
  • 1篇中国临床康复
  • 1篇长春中医药大...
  • 1篇中华中医药学...
  • 1篇江西中医药大...

年份

  • 1篇2024
  • 1篇2023
  • 7篇2017
  • 1篇2016
  • 3篇2015
  • 4篇2014
  • 3篇2013
  • 3篇2012
  • 1篇2011
  • 4篇2010
  • 2篇2009
  • 4篇2008
  • 1篇2006
35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针灸治疗帕金森病的选穴规律探讨被引量:4
2009年
欧海艳杨丹红
关键词:帕金森病针灸选穴
头穴电针对帕金森大鼠黑质脑源性神经营养因子表达的影响被引量:4
2014年
[目的]通过建立帕金森病大鼠模型,观察头穴电针对帕金森病大鼠行为学的影响,同时检测帕金森病大鼠黑质中脑源性神经营养因子(Brain-derived neurotrophic factor,BDNF)及其受体酪氨酸激酶B(Tyrosine kinase-B,TrkB),以及黑质中cAMP反应元件结合蛋白(cAMP responsive element binding protein,CREB)的变化,以探讨针灸治疗帕金森病的可能机理。[方法]用纹状体内多位点注射6-OHDA建立帕金森病大鼠模型,造模成功者随机分为电针治疗组、模型对照组、假手术组和正常组,分别进行头穴电针治疗。疗程结束后采用免疫组化法检测黑质中BDNF、TrkB、CREB水平。[结果]头穴电针治疗组大鼠治疗后较治疗前旋转次数明显减少(P<0.05),模型对照组和电针治疗组黑质内BDNF、TrkB和CREB阳性神经元数量显著低于正常组和假手术组(P<0.01),电针治疗组BDNF、TrkB和CREB阳性神经元数量高于模型对照组(P<0.05)。[结论]头穴电针可明显改善帕金森大鼠的旋转行为,增加黑质中BDNF、TrkB和CREB的阳性细胞数。其机制可能为通过增加黑质中BDNF和TrkB的含量,激活神经元信号保护通路从而使CREB活化,促进了BDNF在黑质内的自分泌,保护DA能神经元。
杨丹红蔡明华陈晓军欧海艳
关键词:电针脑源性神经营养因子
定喘穴研究进展被引量:3
2014年
定喘穴,属于经外奇穴,具有止咳平喘,通宣理肺的作用,对于支气管哮喘、支气管炎、百日咳、咳嗽等治疗效果显著[1].临床上常用来治疗呼吸道疾病,尤其是对支气管哮喘病症疗效确切,被针灸界广泛应用.笔者就定喘穴研究进展作一综述.
王伟杨丹红
腹针结合体针治疗肝郁气滞型黄褐斑临床疗效观察被引量:5
2015年
[目的]观察腹针结合体针治疗肝郁气滞型黄褐斑的临床疗效。[方法]将30例肝郁气滞型黄褐斑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15例和对照组15例,治疗组给予腹针结合体针治疗,对照组仅给予体针治疗,两组每天治疗1次,5次为1个疗程,每个疗程后休息2天,连续治疗4个疗程后观察疗效及皮肤颜色评分、面积评分和下降指数。[结果]两组治疗后均有疗效,但以治疗组疗效更为明显,且与对照组治疗后评分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腹针结合体针治疗组总有效率93.3%,对照组为86.67%,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腹针结合体针治疗肝郁气滞型黄褐斑疗效肯定,且腹针疼痛程度较小甚至无痛,比较容易被患者接受,值得临床推广。
钱箐箐杨丹红
关键词:腹针黄褐斑肝郁气滞体针
6-羟基多巴胺制作帕金森大鼠模型的研究进展
2010年
多种帕金森病模型已建立并被广泛应用,现在科研中,经6-OHDA损毁制备的PD模型是目前使用最多的模型之一,是比较可靠的研究帕金森动物模型。本文对不同部住及不同剂量注射6-羟基多巴胺制作的帕金森动物模型做一综述,并讨论其应用价值。
周妙娟杨丹红
银质针导热治疗慢性软组织损伤引起膝关节疼痛116例被引量:10
2015年
目的探讨因软组织损伤引起膝关节疼痛的病理机制。方法采用密集银质针针刺加热疗法治疗由于慢性软组织损害引起膝关节疼痛。结果自2008年至今利用密集银质针针刺加热疗法治疗严重的膝关节疼痛116例,治疗效果:86.21%患者症状完全消失,7.26%的患者残留有劳累后疼痛症状,6.03%病人膝关节疼痛症状明显缓解。结论密集银质针针刺加热疗法治疗膝关节疼痛的近、远期效果都比较满意。
贾宏洋杨丹红
关键词:疼痛膝关节银质针
浅析“心胸内关谋”被引量:2
2013年
内关穴在治疗心胸疾病方面有较高的临床应用价值,本文通过浅析内关治疗心胸疾病的功效主治和立论机理,探讨"心胸内关谋"的理论依据。
徐颖梅杨丹红
关键词:内关
三伏灸治疗过敏性哮喘临床疗效分析被引量:4
2014年
目的:研究三伏灸对过敏性哮喘患者的临床疗效,并通过观察缓解期患者的临床症状、肺功能、气道反应性和血清IgE的变化,进行机制分析。方法:选择过敏性哮喘缓解期患者29例随机分为A组(伏灸传统法)、B组(伏灸改进法)、C组(非伏灸)三组,并选10例健康者做对照,分别检测其肺功能及气道反应性和血清IgE水平。结果:临床疗效治疗后A组有效率为77.8%,B组有效率为90%,C组有效率为40%,A组与B组比较,组间比较无显著性差异(P>0.05),A、B组与C组比较,差异显著(P<0.05);肺功能和气道反应性指标FEV1、FEV1/FVC、PEFR、PD20-FEV1治疗前A、B、C三组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A、B两组上述指标有不同程度提高,与治疗前相比,差异显著(P<0.05),与对照组相比,差异不显著(P>0.05);C组治疗后,上述指标有一定程度的提高,与治疗前相比,差异不显著(P>0.05)。各组患者的IgE水平治疗前与对照组有显著性差异(P<0.01);治疗后A组、B组血清IgE水平显著下降,与治疗前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1,0.05),C组则治疗前后差异不显著(P>0.05)。结论:三伏灸治疗过敏性哮喘可以降低患者血清IgE,改善肺功能和气道反应性,具有增强体质、抗过敏作用,对于过敏性哮喘有较好的治疗作用。
杨丹红蔡明华陈晓军
关键词:三伏灸过敏性哮喘肺功能IGE
针刺“不寐四穴”为主治疗中风后失眠临床疗效评价被引量:18
2012年
目的观察针刺"不寐四穴"为主治疗中风后失眠的临床疗效。方法将105例中风后失眠患者随机分为A组("不寐四穴"组)、B组(常规针刺组)及C组(西药组),每组35例。治疗4星期后,对比观察3组的临床疗效及匹兹堡睡眠质量指数量表(PSQI)分值的改变。结果 A组总有效率与B组和C组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A组愈显率与B组和C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A组PSQI值较B组下降明显,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B组与C组相比,差异亦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A组与C组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不寐四穴"组在疗效方面稍优于常规针刺组,在疗效及安全性两方面均明显优于西药组。
陈晓军方针陈利芳杨丹红李霞
关键词:中风失眠症针刺
三伏灸对过敏性哮喘患者细胞因子分泌的影响被引量:11
2010年
[目的]通过观察过敏性哮喘缓解期患者的临床症状、血清IgE(免疫球蛋白E)、外周血单个核细胞(PBMC)培养上清液IL-4、IL-13水平的变化,研究三伏灸对过敏性哮喘患者免疫功能状态的影响和部分作用机制。[方法]选择过敏性哮喘缓解期患者29例随机平分为A组(传统法)、B组(改进法)、C组(非伏天灸)三组,并选10例健康者做对照,分别采用ELISA法测定血清IgE、IL-4、IL-13水平。[结果]临床疗效治疗后A组有效率为77.8%,B组有效率为90%,C组有效率为40%,A组与B组比较,组间比较无显著差异,A、B组与C组比较,差异显著(P<0.05);治疗前各组患者的血清IgE、外周血单个核细胞(PBMC)培养上清液IL-4、IL-13含量与正常对照组比较均具有显著性差异(P<0.01);治疗后A组、B组IgE、、IL-4、IL-13均显著降低,与治疗前比较有显著差异(P<0.05),C组则治疗前后差异不显著(P>0.05),A组、B组IgE、IL-4、IL-13水平与治疗C组相比也降低,有显著差异(P<0.05)。[结论]提示三伏灸对过敏性哮喘的作用优于非伏天灸,三伏灸法能抑制过敏性哮喘患者PBMC培养上清液中的IL-4、IL-13的分泌,降低血清总IgE的水平,从而阻断IgE介导的Ⅰ型超敏反应,这可能是三伏灸法治疗过敏性哮喘取效的主要机制之一。
杨丹红贾仰民
关键词:三伏灸过敏性哮喘IGEIL-4IL-13
共4页<1234>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