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鹤超
- 作品数:5 被引量:13H指数:2
- 供职机构:中国科学院生态环境研究中心更多>>
-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科技重大专项更多>>
- 相关领域:环境科学与工程电气工程更多>>
- 一种回流污泥碱处理-酸化的源头污泥减量工艺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回流污泥碱处理酸化的源头污泥减量工艺,属于污水处理技术领域。所述工艺由污水生物处理和污泥碱处理-厌氧酸化回流两部分组成,污水经生物处理部分后可实际达标排放,而处理过程中产生的污泥一部分直接回流,一部分作为...
- 肖本益刘俊新李鹤超
- 文献传递
- 污泥减量化与处理处置技术研究与应用现状被引量:2
- 2014年
- 从现阶段污泥问题出发,对国内外有关污泥减量化、污泥处理与处置方面的研究成果与应用现状进行了阐述,介绍了各种技术的优缺点,并对未来污泥减量技术与处理处置技术的发展进行展望。
- 李鹤超肖本益严红
- 关键词:剩余污泥污泥减量污泥处理处置
- 双室污泥微生物燃料电池产电的影响因素被引量:5
- 2014年
- 为了提高污泥产电的效率,研究了以城市污水处理厂剩余污泥为基质的双室微生物燃料电池产电的4个影响因素:电极面积、电极间距、污泥浓度和污泥起始pH。研究结果表明,小电极面积电池的输出电压比大电极面积电池低,而电池的输出功率则正好相反;电极间距较小时(4.5 cm),电池的输出电压比电极间距较大(7.75 cm和13 cm)时高;实验的3个污泥浓度中,13.0 g/L为最佳污泥浓度,污泥浓度的升高或降低均会降低利用污泥产电的输出电压和单位污泥的产电功率,不利于污泥产电;当阳极室污泥的起始pH处于碱性时,电池的输出电压更高,污泥产电更好,其中pH为10.0时最好。极化曲线分析表明,这4个因素均会影响以污泥为基质的双室微生物燃料电池的性能。
- 连静孙永军李鹤超刘俊新肖本益
- 关键词:污泥影响因素产电
- 化学解偶联剂污泥减量技术的研究进展被引量:6
- 2015年
- 针对日益严重的污泥问题,从污泥减量效果、出水水质及污泥性质等方面归纳和总结了以"源头控制"为目标的化学解偶联剂污泥减量技术的研究现状,阐述了化学解偶联剂污泥减量技术的机理及化学解偶联剂的种类和特点,详细讨论了化学解偶联剂的污泥减量效果及其对COD、N、P去除和污泥沉降性、活性、絮体结构与微生物群落结构等的影响及影响因素,并指出了这种污泥减量技术目前存在的问题和今后的发展方向。
- 李鹤超严红肖本益
- 关键词:剩余污泥污泥减量解偶联剂减量效果污泥性质
- 一种回流污泥碱处理-酸化的源头污泥减量工艺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回流污泥碱处理酸化的源头污泥减量工艺,属于污水处理技术领域。所述工艺由污水生物处理和污泥碱处理-厌氧酸化回流两部分组成,污水经生物处理部分后可实际达标排放,而处理过程中产生的污泥一部分直接回流,一部分作为...
- 肖本益刘俊新李鹤超
- 文献传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