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李雨浓

作品数:9 被引量:176H指数:7
供职机构:同济大学更多>>
发文基金:“十一五”国家科技支撑计划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上海市“科技创新行动计划”更多>>
相关领域:建筑科学更多>>

文献类型

  • 7篇期刊文章
  • 1篇会议论文
  • 1篇专利

领域

  • 8篇建筑科学

主题

  • 6篇压桩
  • 6篇静压
  • 6篇静压桩
  • 4篇地基
  • 3篇端阻
  • 3篇端阻力
  • 3篇桩端
  • 3篇桩端阻
  • 3篇桩端阻力
  • 3篇模型试验
  • 3篇挤土
  • 3篇挤土效应
  • 3篇沉桩
  • 3篇成层
  • 3篇成层地基
  • 2篇桩侧
  • 2篇沉桩过程
  • 1篇单桩
  • 1篇道路工程
  • 1篇冻害

机构

  • 9篇同济大学
  • 2篇吉林大学
  • 2篇吉林省高等级...
  • 1篇中国地质大学
  • 1篇西澳大学

作者

  • 9篇李雨浓
  • 6篇李镜培
  • 3篇张述涛
  • 2篇张喜发
  • 2篇赵仲芳
  • 2篇张冬青
  • 1篇饶平平
  • 1篇项伟
  • 1篇冷毅飞
  • 1篇刘清秉
  • 1篇崔德山

传媒

  • 1篇吉林大学学报...
  • 1篇哈尔滨工业大...
  • 1篇岩石力学与工...
  • 1篇同济大学学报...
  • 1篇路基工程
  • 1篇公路交通科技
  • 1篇地下空间与工...
  • 1篇2009年上...

年份

  • 1篇2013
  • 2篇2011
  • 3篇2010
  • 2篇2009
  • 1篇2007
9 条 记 录,以下是 1-9
排序方式:
季冻区高速公路路基冻害调查及试验观测被引量:18
2010年
在对吉林省几条高速公路进行的野外冻害调查、现场观测和室内冻胀、水分迁移模拟试验的基础上,依据取得的野外资料和室内试验数据,对季冻区高速公路路基冻害的原因和影响因素进行分析和探讨;对冻害与水分关系、路基冻害水分来源、水分迁移特征以及由于路面底基层二灰土性能恶化失效导致的道路翻浆等问题进行了深入研究.同时利用本项目综合研究的特点,将竖管法毛细水沿高度分布的研究资料与由冻胀试验揭示的各种冻胀率——含水量变化规律有机结合起来进行分析,从而得到了毛细水冻害有效高度,试验结果表明:规范值相对试验值在一些情况下偏低,有的低很多,对路基防冻抗冻设计不利.研究成果对公路路堤最小高度设计和挖方段防冻处理深度设计等防冻措施的采用有实际意义.
李雨浓张喜发冷毅飞张冬青
关键词:路基冻害水分迁移
层状地基静压桩贯入过程机理试验被引量:39
2010年
通过在多层软粘土地基中静力压入单桩的室内模型试验,对模型桩在整个沉桩过程中压桩力、桩动端阻力及桩动侧阻力随桩贯入深度的变化情况进行了研究,获得了桩在贯入不同土层分界面时阻力的变化规律以及桩周土体应力的分布特征。并对开口管桩和闭口管桩贯入试验情况进行了比较分析,揭示了不同桩端形式桩在贯入过程中桩动侧摩阻力的发展规律,以及分层土体中开口管桩贯入过程中土塞的变化情况。试验结果表明:在粘性土中沉桩时,压桩阻力主要来自桩端向下穿越土体产生的端阻力,而侧摩阻力较小;由于桩侧水平应力的释放使得同一深度点上的动摩阻力随着桩的下沉表现出不同程度的降低,出现摩擦疲劳。
李雨浓李镜培赵仲芳朱火根
关键词:层状地基静压桩模型试验桩端阻力桩侧阻力
一种模拟静压桩沉桩过程的模型试验装置
本发明涉及一种模拟静压桩沉桩过程的模型试验装置,包括手动链条式静力触探仪、模型箱、山形板、垫压板、铁棒、压力传感器、模型桩、定位导向组件,所述的手动链条式静力触探仪固定于模型箱顶部,所述的山形板固定在手动链条式静力触探仪...
李镜培李雨浓饶平平
文献传递
成层地基中静压单桩挤土效应试验被引量:22
2011年
采用室内模型试验研究了成层地基中静压桩沉桩过程,对模型桩整个沉桩过程中的挤土效应进行了分析研究.通过模型试验对在均质不同软硬地基中静力压入单桩过程产生的位移场进行了比较分析,获得了浅层土体、桩身周围、桩端处土体不同的位移变化模式,并揭示了桩周不同位置特别是软硬土层交界处土体位移随水平和深度方向的变化规律.试验结果表明,均质地基挤土位移的最大值与压桩深度存在滞后效应;对于成层地基,最大径向、竖向位移均出现在软硬土层交界面处,由于软硬土层力学性质的差异,土体位移主要表现为,软层处位移变大,硬层处位移变小.试验获得的结果便于进一步明确静压桩沉桩过程中挤土效应的内在机理,对预估沉桩的施工影响和指导沉桩设计都具有现实意义.
李镜培李雨浓张述涛
关键词:成层地基静压桩沉桩过程挤土效应
基于静力触探试验的静压桩沉桩阻力估算被引量:13
2010年
以上海软土地区静压桩实测压桩力及静力触探资料为依据,结合MATLAB编制的计算可视化程序,分析了桩端以上、以下不同深度范围内土层的静力触探比贯入阻力平均值ps对沉桩阻力的影响;讨论了桩身侧摩阻力的沉桩特性;提出了用平均值ps预估压桩阻力的经验公式。实例验证表明,计算结果与实际情况较吻合。估算方法对采用静力压桩的设计施工、判断沉桩可能性及设备选型等具有参考价值。
李雨浓李镜培赵仲芳
关键词:静压桩静力触探桩端阻力桩侧摩阻力
成层地基中静压桩挤土效应模型试验研究
本模型试验用改装的手摇式静力触探仪做为压桩设备,分别在均质地基和双层地基中连续贯入模型桩,用数码相机拍摄压桩过程,最后用图像处理软件处理所获得的图片,得到压桩结束后桩侧土体横向位移和竖向位移,比较分析均质地基和双层地基的...
张述涛李镜培李雨浓
关键词:模型试验静压桩成层地基挤土效应
文献传递
季冻区公路路基细粒土冻胀性分类研究被引量:14
2007年
对4种不同塑性细粒土扰动样进行了室内闭式冻胀模拟试验,简述了土的含水量和塑性对冻胀性的影响,即各种细粒土的冻胀性都随着含水量增大而增强;在含水量相同时,土的冻胀性随着塑性增强和颗粒变细而减弱。应用数理统计方法分别得出了各种黏性土和粉土的冻胀率关于超塑含水量的经验公式,并经综合分析建立了细粒土的冻胀率关于超塑含水量的经验公式。在此基础上,对黏性土、粉土及细粒土进行冻胀性分类研究,并将研究结果与现行规范进行比较,给出合理建议。此外,还取原状样进行了室内冻胀试验并对原状样和扰动样冻胀性试验结果的相容性进行了分析,指出用扰动样模拟试验结果对细粒土进行冻胀性分类研究,是可靠和可行的。
李雨浓张喜发张冬青
关键词:道路工程细粒土
颗粒形状对砂土抗剪强度及桩端阻力影响机制试验研究被引量:67
2011年
为研究颗粒形状对砂土的力学及变形性质的影响,以3种不同颗粒形状的均粒砂及相似材料"玻璃球"为研究对象,通过光学显微镜获取颗粒数字图像,借助图形处理系统获取颗粒单元体几何参数,定义构建2种不同层次的形状描述指标(球形度、磨圆度),并通过计算机辅助程序完成颗粒形状参数的量化。通过4种颗粒材料直剪试验,获得临界摩擦角、剪胀角及峰值摩擦角等强度指标,并分析其随颗粒形状参数的变化,通过饱和试样在不同密实度、不同离心加速度下的静力触探测试来模拟不同砂土地基上的中等圆形闭口桩静压贯入过程,并探讨桩端阻力随颗粒形状的变化关系。直剪试验结果表明:在矿物组分相同的情况下,砂土临界摩擦角随颗粒的磨圆度和规则性的增加呈线性减小,剪胀性随颗粒的不规则性的增大而增大,并可通过修正的Bolton公式来量化表述形状系数对于峰值摩擦角的作用。离心试验结果表明:静力触探锥端阻力可直接用于桩端阻力(qb)的估算,具有很好的可信度,砂颗粒形状越偏离标准球状,表面棱角度越突出,桩贯入所受阻力越大,桩端承载力越高。通过理论分析,提出一种迭代计算方法,并量化分析桩端阻力(qb)、相对密度(Dr)、应力水平(σv′)和颗粒形状(ρ)四者的相互作用关系,该方法计算结果与试验实测数据具有良好的吻合度。
刘清秉项伟B.M.LEHANE崔德山李雨浓
关键词:土力学砂土桩端阻力
成层地基中静压桩挤土效应模型试验研究被引量:17
2009年
本模型试验用改装的手摇式静力触探仪做为压桩设备,分别在均质地基和双层地基中连续贯入模型桩,用数码相机拍摄压桩过程,最后用图像处理软件处理所获得的图片,得到压桩结束后桩侧土体横向位移和竖向位移,比较分析均质地基和双层地基的最终土体位移场,得出静压桩在双层地基中,由于软硬土层间的相互作用,所产生不同于均质地基情况下的土体变形规律。
张述涛李镜培李雨浓
关键词:模型试验静压桩成层地基挤土效应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