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李金星

作品数:3 被引量:3H指数:1
供职机构:北京大学地球与空间科学学院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更多>>
相关领域:理学天文地球更多>>

文献类型

  • 2篇期刊文章
  • 1篇会议论文

领域

  • 2篇理学
  • 1篇天文地球

主题

  • 2篇磁层
  • 1篇低频
  • 1篇电离层
  • 1篇哨声波
  • 1篇甚低频
  • 1篇外辐射带
  • 1篇卫星
  • 1篇相互作用
  • 1篇极低频
  • 1篇辐射带
  • 1篇高能电子
  • 1篇磁暴
  • 1篇磁暴期间
  • 1篇磁声波

机构

  • 3篇北京大学
  • 1篇武汉大学
  • 1篇中国科学院
  • 1篇中国纺织大学

作者

  • 3篇李金星
  • 1篇汪枫
  • 1篇赵正予
  • 1篇倪彬彬
  • 1篇傅绥燕
  • 1篇周晨
  • 1篇濮祖荫
  • 1篇谢伦
  • 1篇常珊珊
  • 1篇顾旭东
  • 1篇熊鹰
  • 1篇赵晶晶
  • 1篇张辉

传媒

  • 1篇科学通报
  • 1篇物理学报

年份

  • 1篇2015
  • 1篇2014
  • 1篇2013
3 条 记 录,以下是 1-3
排序方式:
基于试验粒子模拟的电离层人工调制激发的极低频和甚低频波对磁层高能电子的散射效应被引量:2
2014年
电离层调制加热能够有效激发极低频和甚低频(ELF/VLF)波,其中向上传播进入磁层的ELF/VLF波能够与高能电子发生共振相互作用,具有人工沉降高能电子、消除辐射带等潜在实际用途.本文综合运用射线追踪和试验粒子方法模拟电离层人工激发的单频ELF/VLF波在电离层和磁层的传播,以及在外辐射带层与高能电子的共振相互作用过程,通过投掷角和能量散射系数评估人工ELF/VLF波对磁层高能电子的共振散射效应.研究表明,电离层人工ELF/VLF波传播到磁层后呈现高倾斜性,传播所能跨域的空间范围主要取决于加热的纬度位置和调制频率.在内辐射带,与~100 keV到几个MeV高能电子发生一阶共振相互作用的为>10 kHz的VLF波段;在外辐射带,为几百Hz到1 kHz的ELF波段.对于L=4.5的外辐射带,试验粒子模拟结果显示,单个粒子在人工ELF波作用下投掷角和能量(α,E)的改变具有随机性,而所有试验粒子平均化的?α2和?E2随时间呈现出近似线性的增大,说明波粒共振散射过程体现出整体性.基于试验粒子模拟得到的共振散射系数表明,幅度为10 pT的人工ELF波可在外辐射带的磁赤道局地对1 MeV电子产生较强的投掷角散射效应,进而影响高能电子的损失、沉降等动力学过程.当人工ELF/VLF波在传播过程中变得高度倾斜,不仅最基本的一阶共振十分重要,高阶共振散射也具有较大效应.这些定量分析结果表明,通过电离层加热激发人工ELF/VLF哨声波来沉降、消除辐射带高能电子具有可行性.
常珊珊倪彬彬赵正予汪枫李金星赵晶晶顾旭东周晨
外辐射带不同能量的相对论电子在磁暴期间的变化特征被引量:1
2015年
磁暴期间外辐射带相对论电子环境是当前空间物理学和空间天气学研究的一个热点.磁暴以后外辐射带相对论电子通量既可能增强,也可能减少,这给辐射带环境的预报带来了困难.该研究基于SAMPEX(Solar,Anomalous,and Magnetospheric Particle Explorer)和POES(Polar Orbiting Environmental Satellites)卫星的观测数据,选取了1992年7月至2004年6月期间的84个孤立磁暴,分别研究了0.3~2.5和2.5~14 Me V电子通量在磁暴期间的变化.结果表明,这两个能段的相对论电子在磁暴期间的变化经常有明显的差别.随着电子能量的增高(减小),磁暴恢复相期间观测到电子通量比暴前减少(增强)的可能性明显增大.对于0.3~2.5Me V的电子,在约为82%的孤立磁暴的恢复相期间电子通量增强,而仅有3%的磁暴使电子通量减少;对于2.5~14 Me V电子,仅在37%的孤立磁暴中观测到通量增加,而却有45%的磁暴使电子通量减少.不同能量的相对论电子在磁暴期间通量变化的这种不同特征,是由于其加速和损失过程的差别所导致的.本文的研究结果表明,对外辐射带相对论电子环境应该按不同能段进行建模和预报.0.3~2.5 Me V的电子是外辐射带高能电子的主体,揭示其暴时变化规律对认识和预报外辐射带环境极为重要.
熊鹰谢伦李金星张辉傅绥燕濮祖荫
关键词:磁暴外辐射带卫星
磁层磁声波对辐射带电子的加速作用:试验粒子初步研究
Quasi-linear theory has been used to study resonant interactions between radiation belt energetic electrons an...
李金星濮祖荫谢伦付绥燕宗秋刚倪彬彬R.ThorneJ.BortnikL.Q.Ma
文献传递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