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李晓林

作品数:23 被引量:110H指数:7
供职机构:顺德区容奇医院更多>>
发文基金:广东省卫生厅资助课题广东省医学科学技术研究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21篇期刊文章
  • 2篇会议论文

领域

  • 23篇医药卫生

主题

  • 10篇吸虫
  • 9篇胆管
  • 7篇内镜
  • 6篇华支睾吸虫
  • 6篇梗阻
  • 5篇肝吸虫
  • 4篇胆道
  • 4篇胆管造影
  • 4篇胰胆管
  • 4篇胰胆管造影
  • 4篇造影
  • 3篇胆道梗阻
  • 3篇胆胰
  • 3篇胆胰疾病
  • 3篇胰疾病
  • 3篇乳头
  • 3篇逆行
  • 3篇逆行胰胆管
  • 3篇逆行胰胆管造...
  • 3篇外科

机构

  • 16篇容奇医院
  • 6篇顺德区容奇医...
  • 4篇中国人民解放...
  • 2篇中山大学附属...
  • 2篇南方医科大学...
  • 2篇汉中市中心医...
  • 1篇广州市第一人...
  • 1篇佛山市第一人...
  • 1篇江门市第一人...

作者

  • 23篇李晓林
  • 9篇杨六成
  • 8篇梁碧云
  • 6篇付茁
  • 6篇智发朝
  • 3篇薛桂芳
  • 3篇朱建新
  • 3篇王福泉
  • 2篇陈村龙
  • 2篇曾红辉
  • 2篇崔毅
  • 2篇周殿元
  • 2篇李初俊
  • 2篇李鹏
  • 2篇龙健
  • 2篇张浩
  • 2篇赵欣
  • 1篇邱晓蕾
  • 1篇张雪林
  • 1篇李金茂

传媒

  • 3篇中华消化杂志
  • 3篇现代消化及介...
  • 2篇中华肝胆外科...
  • 2篇临床消化病杂...
  • 2篇陕西医学杂志
  • 2篇中华腹部疾病...
  • 1篇中国基层医药
  • 1篇中国内镜杂志
  • 1篇中国医师杂志
  • 1篇广东医学
  • 1篇罕少疾病杂志
  • 1篇消化外科
  • 1篇岭南现代临床...

年份

  • 6篇2005
  • 3篇2004
  • 5篇2003
  • 1篇2002
  • 5篇2001
  • 2篇1999
  • 1篇1998
23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经十二指肠镜介入治疗肝吸虫性胆管炎14例分析
2001年
本文对14例肝吸虫胆管炎合并梗阻性黄疸患者应用ERCP治疗收到明显效果,分析报道如下:
李晓林何佐邦梁碧云付茁徐唐丽
关键词:肝吸虫胆管炎十二指肠镜介入治疗梗阻性黄疸ERCP
肝吸虫病与缩窄性十二指肠乳头炎及其经内镜治疗被引量:4
2003年
目的 研究肝吸虫病与缩窄性乳头炎的关系,缩窄性乳头炎与肝吸虫病反复发作的关系,以及经内镜治疗的可行性。方法 开腹手术和内镜治疗肝吸虫性胆管疾病分别为101例和24例。开腹手术为胆囊切除、胆总管探查;内镜组为经十二指肠镜找到乳头,行十二指肠乳头切开(EST),然后行胆总管造影,必要时放置鼻胆管引流。结果 开腹组行T管造影,发现63.2%(36/57)出现Oddi括约肌狭窄,内镜组100%的乳头炎有不同程度的硬化表现,50%(12/24)Oddi括约肌狭窄,而同期行经内镜逆行胆管造影(ERCP)的非肝吸虫病者的硬化性乳头炎仅占8.3%(1/12)(P=0.025)。结论 肝吸虫病是引起缩窄性乳头炎的重要原因之一;缩窄性乳头炎可能是肝吸虫性胆管炎反复发作的病理基础之一;经内镜治疗安全、有效、创伤小而且住院时间短。
常旭刘静杨六成李晓林
关键词:肝吸虫病缩窄性乳头炎内镜治疗
CT及ERCP对肝吸虫性急性胆道梗阻诊断价值的探讨被引量:7
2005年
目的探讨CT及内镜下逆行胰胆管造影(ERCP)对肝吸虫性胆道梗阻的价值。方法回顾手术证实的肝吸虫及其团块引起的急性胆道梗阻47例,其中由内镜下十二指肠乳头括约肌(Oddi’s括约肌)切开术(EST)证实20例,胆总管探查术证实27例,分析其CT及ERCP特点。结果43例患者见不同程度的弥漫性肝内胆管从肝门向被膜方向均匀扩张,39例轻中度肝外胆管扩张,两者扩张不成比例。41例被膜下胆管末端呈囊状或杵状扩张。38例胆囊扩大,9例胆囊内可见软组织团块影。13例见胰腺肿胀,8例见胰管扩张。20例ERCP中16例见肝外胆管轻中度扩张,18例见肝内胆管呈迂曲扩张延伸,末梢呈囊状扩张,可见肝内扩张小胆管突然中断征象,在胆管内可见泥沙样、絮状不规则充盈缺损。3例见肝囊肿与扩张胆管相通。同时20例行EST术,成功解除梗阻。结论急性梗阻性黄疸患者,CT显示肝内胆管均匀弥漫扩张,肝内胆管末端呈囊状改变,伴或不伴肝外胆管扩张,可诊断肝吸虫性梗阻。ERCP可通过抽取胆汁,找到肝吸虫或其虫卵而证实,并可通过EST术解除梗阻。
李鹏赵欣曾红辉龙健张浩张兴敏李金茂潘壬清陈正云张键梁琴珍张燕玲杨六成黄宝裕李晓林
关键词:肝吸虫梗阻性黄疸ERCP急性梗阻性黄疸CT肝外胆管扩张
华支睾吸虫感染病人B型超声的诊断价值
2003年
目的 探讨B超在华支睾吸虫病中的诊断价值。方法对145例已临床确诊的华支睾吸虫病病人进行B超检查,观察超声诊断的特点。结果其中85例有明显的B超改变,肝内胆管均匀扩张和肝内胆管壁增厚,超声回声增强并呈等号状为其典型的特征。结论B超对华支睾吸虫病的诊断有一定的临床意义,特别是在流行区内,是确诊的最简单方法。
薛桂芳杨六成李晓林黄宝裕
关键词:华支睾吸虫感染B超诊断胆管
华支睾吸虫感染与肝胆胰外科疾病的关系(附650例临床分析)被引量:37
2004年
目的 探讨华支睾吸虫感染者发生肝胆胰外科疾病的情况 ,提高对该寄生虫病诊断和治疗的认识。方法 回顾 6 5 0例华支睾吸虫感染者的临床资料 ,分析其合并肝胆胰外科疾病的情况。结果  32 4例 (4 9 85 % )合并有肝胆胰外科疾病 ,胆道疾病 2 89例 ,占合并症的 89 2 % ,肝脏疾病 19例(5 87% ) ,胰腺疾病 16例 (4 94 % )。单病种最多的是胆石症 184例 (5 6 8% )。全组中 15 1例(2 3 2 3% )实施了手术治疗 ,2 2例实施了内镜下十二指肠乳头括约肌切开术 (EST)治疗。结论 华支睾吸虫感染是流行区肝胆胰外科疾病的最主要致病因素 ,以胆道疾病 ,尤其是胆石症最多见。
杨六成黄宝裕薛桂芳李晓林莫顶立
关键词:华支睾吸虫感染
老年人消化性溃疡出血的内镜注射治疗被引量:2
2005年
目的评价老年人消化性溃疡出血内镜注射疗法的疗效。方法78例血管显露和活动性出血溃疡中,老年组和非老年组分别为34例和44例,比较两组内镜注射治疗止血率、再出血率、急诊手术率、输血量、住院时间、费用及其并发症等指标。结果(1)内镜注射治疗后,老年组和非老年组的止血率分别为88·24%和93·72%(P>0·05);再出血率分别为11·76%和6·28%(P>0·05);急诊手术率分别为2·94%和4·55%(P>0·05);死亡率分别为11·76%和2·27%(P>0·05);输血量分别为(6·65±4·46)U和(3·50±3·05)U(P>0·05);住院费用分别为(13·95±1·98)千元和(9·16±1·65)千元(P>0·05);住院时间分别为(17·79±8·00)d和(11·59±5·88)d(P<0·05)。(2)仅7例出现轻度不良反应,老年组和非老年组分别为3例和4例(P>0·05)。结论内镜注射疗法安全有效,适用于伴发重要脏器疾患的老年溃疡出血患者。
李晓林贾林徐唐丽王福泉梁碧云付茁
关键词:老年人消化性溃疡出血内镜注射治疗止血率
治疗性ERCP在肝吸虫病梗阻性黄疸的应用价值被引量:7
2001年
本文对14例肝吸虫病合并梗阻性黄疸患者应用ERCP治疗收到明显效果,分析报道如下. 1 材料和方法 1.1 临床资料 14例肝吸虫病合并梗阻性黄疸患者均为住院患者,男12例,女2例,年龄53~80岁,平均62.4岁.14例患者治疗前经粪便虫卵检查或ERCP胆汁虫卵检查证实有肝吸虫感染.全部病例均有不同程度的黄疸及胆总管、肝内胆管扩张,其中8例有程度不等的腹痛,5例伴有发热,3例合并有胆总管结石,1例合并乳头癌.
李晓林何佐邦梁碧云傅茁徐唐丽
关键词:治疗性ERCP
胆胰疾病内镜治疗进展被引量:1
2002年
诊断性和治疗性胆道内镜术已达到了临床成熟水平,近10年来胆道治疗内镜已成为消化内科国际、国内学术会议交流的主题.这种倾向的改变显然表明胆道治疗内镜将在微创外科领域发挥越来越重要的作用,为了使这一技术能更好的得以发挥,复习近期文献,现将有关技术综述如下.
李晓林智发朝
关键词:胆胰疾病内镜
三种影像学检查对华支睾吸虫所致胆胰疾病诊断的对比研究被引量:8
2005年
目的探讨内镜下逆行胰胆管造影(ERCP)与 B 超和计算机断层成像(CT)对华支睾吸虫感染所致胆胰疾病的诊断价值。方法将65例粪便中找到华支睾吸虫卵或胆汁中找到华支睾吸虫成虫或虫卵的梗阻性黄疸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对其 B 超、CT 和 ERCP 检查结果进行对比研究。结果 B 超最为简单、方便,主要表现为肝内胆管均匀扩张和肝内胆管壁增厚,回声增强并呈等号状为特征。CT 表现为近肝包膜处有均匀扩张的胆管,呈囊状扩张、胆管壁增厚。十二指肠镜下见约32.3%(21/65)的患者表现为乳头形态异常,开口尖细,黏膜外翻,内陷及僵硬感,插管困难。ERCP 胆道造影表现为细丝形或椭圆形充盈缺损,末稍胆管呈囊状扩张是最有特征性的表现。合并症以胆管结石最多占40%(26/65),胆管癌及十二指肠乳头癌占9.8%(6/65),胰腺炎占1.5%(1/65)。结论对华支睾吸虫感染所致的胆道疾病,三种检查方法的共同特征为弥漫性肝内胆管末端囊性扩张,ERCP 优于体表超声和 CT。内镜下十二指肠乳头括约肌切开术和(或)内镜下鼻胆管引流术结合术后驱虫是该病的首选治疗方法。
李晓林智发朝黄宝裕杨六成徐唐丽王福泉梁碧云付茁
关键词:超声计算机断层扫描胆胰疾病内镜下逆行胰胆管造影
2型糖尿病病人胆结石发病因素分析被引量:1
2003年
目的 探讨对2型糖尿病病人胆结石与高胰岛素、脂代谢紊乱的关系。方法 观察44例伴胆结石与64例不伴胆结石的2型糖尿病病人血清胰岛素、胰岛素敏感指数、血脂、血糖、糖化血红蛋白的变化。结果 伴胆结石组病人的血清胰岛素、甘油三脂、胆固醇显著高于不伴胆结石组(P<0.05),高密度脂蛋白、胰岛素敏感指数显著低于不伴胆结石组(P<0.05)。两组的病程、血糖、糖化血红蛋白、低密度脂蛋白无明显差异。结论 高胰岛素血症,脂代谢异常是2型糖尿病病人胆结石形成的高危因素。
李海峰李晓林
关键词:胆结石脂代谢紊乱高胰岛素血症高危因素发病因素
共3页<123>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