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晓峰
- 作品数:9 被引量:88H指数:4
- 供职机构:上海市普陀区人民医院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 上海市普陀区社区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生存状况的评估被引量:2
- 2015年
- 目的了解上海市普陀区社区慢阻肺患者生存状况。方法病人来源于普陀区长征镇和甘泉社区。评估内容包括一般情况、营养状况、肺功能、6分钟步行距离(6WMT)、呼吸困难量表、生活质量测评、焦虑自评表、抑郁自评表、日常生活活动能力量表。结果 79例社区慢阻肺患者平均年龄71.4±8.8岁。男性占80%,其中95.2%为吸烟者。90%首次行肺功能检查,Ⅱ级、Ⅲ级分别占52%和38%。随着肺功能减退,6WMT逐渐缩短。Ⅳ级患者平均BMI为19.2 kg/m2,较另三组明显下降(P<0.05)。Ⅲ级和Ⅳ级患者Borg评分、m MRC评分、日常活动能力评分、生活质量总评分均较Ⅱ级显著升高(P<0.01);Ⅳ级较Ⅲ级、Ⅱ级Ⅰ级,均无差异(P>0.05)。焦虑及抑郁评分在各组间无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肺功能Ⅲ、Ⅳ级患者各项评估指标均显著下降,提示慢阻肺在Ⅱ至Ⅲ级进程是肺功能损害和病情快速进展关键期,故需早诊断、早治疗。
- 施永美张锋英李晓峰杭晶卿
- 关键词:COPD
- 慢性阻塞性肺病时血浆P物质、降钙素基因相关肽与通气功能被引量:2
- 2002年
- 目的 通过探讨 P物质 (SP)、降钙素基因相关肽 (CGRP)与肺通功能的相互关系 ,研究 SP和 CGRP在慢性阻塞性肺疾病 (COPD)发病中的作用。方法 采用放射免疫分析法检测缓解期 COPD患者 2 2例 ,健康对照组 2 0例的血浆 SP、CGRP浓度 ,同时检测 COPD组患者的用力呼气一秒量 /用力肺活量 (FEV1 / FVC) ,并分析血浆 SP、CGRP含量与 FEV1 / FVC的相关关系。结果 COPD组患者的血浆 SP浓度 (75.59± 30 .0 1pg/ ml)明显高于对照组 (54.38± 1 1 .51 pg/ ml) (P<0 .0 1 )。COPD组血浆 CGRP浓度 (32 .56± 6.46 pg/ ml)较对照组 (2 9.0 1± 4.0 9pg/ ml)显著升高(P<0 .0 5)。 COPD组患者的血浆 SP、CGRP含量与 FEV1 / FVC呈负相关 (r分别为 - 0 .60 82和 - 0 .581 7,P<0 .0 5)。结论 SP、CGRP可能是COPD发生发展过程中的参与因素。
- 蒋毋右刘德宗金波李晓峰陈爱珍张洪熹
- 关键词:P物质降钙素基因相关肽血浆通气
- 高分辨CT评价肺功能正常吸烟者肺组织早期损害被引量:9
- 2009年
- 目的:采用高分辨CT(HRCT)观察肺功能正常吸烟者肺组织的早期损害。方法:入选健康者82名,各项肺功能检查指标均正常者82名,无慢性咳嗽、咳痰、呼吸困难及慢性呼吸道疾病,其中吸烟者46名,不吸烟者36名,对其行HRCT扫描。扫描结果由放射科医师采用盲法进行评估。结果:19.6%(9/46)吸烟者HRCT可见肺气肿表现,而非吸烟者中均未出现肺气肿表现,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21.7%吸烟者(10/46)出现慢性支气管炎样改变,而非吸烟组仅有2.8%(1/36)出现慢支样改变,差异亦有统计学意义(P<0.001)。结论:HRCT能早期发现无临床症状、肺功能正常者的肺部早期变化,如肺气肿及慢支样改变。HRCT有助于肺部疾病的早期诊断,尤其对于吸烟的高危人群。
- 张锋英葛虓俊杭晶卿李晓峰
- 关键词:高分辨CT肺损伤吸烟者
- 未诊断呼吸系疾病人群中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病率调查被引量:12
- 2007年
- 目的了解未诊断过呼吸系疾病的人群中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的患病率以及吸烟对其影响。方法分析471例非呼吸系疾病者肺功能及病史,以第一秒用力呼气容积/用力肺活量(FEV1/FVC)<70%作为COPD诊断标准。结果吸烟和非吸烟组年龄无统计学差异(P>0.05),吸烟组的各项通气指标占预计值的百分比均显著低于非吸烟组(P<0.01)。符合COPD诊断标准的有20例,占该人群的4.25%;吸烟组患病率为8.02%,明显高于非吸烟组(2.27%,P<0.01);在无临床症状人群中,COPD患病率为3.12%,其中吸烟者达到6.34%,而非吸烟者为1.45%,两者有显著差异(P<0.01);咳嗽组和气闷组符合COPD诊断标准的分别为21.74%和6.45%。按照COPD严重度分级,Ⅰ级4例,Ⅱ级11例,Ⅲ级5例。结论未诊断过呼吸系疾病人群中,存在一定比例的COPD,吸烟者中比例更高。早期进行肺功能检查,可有效减少COPD的漏诊和误诊。
- 张锋英杭晶卿李晓峰张洪熹
- 关键词:未诊断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病率
- 肺功能检测在慢性阻塞性肺疾病诊断应用现状被引量:16
- 2009年
- 目的为进一步了解肺功能检测在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诊断中的应用现状,对在我院首次行肺功能检测的COPD患者肺功能进行分析。方法根据临床症状曾诊断为COPD,首次进行肺功能检测的门诊和住院患者185例,其中门诊患者35例,住院患者150例,分析其肺功能。结果根据2007年中华医学会慢性阻塞性肺疾病诊治指南,185例患者中75例符合COPD,且均处于中、重度或极重度,无1例轻度患者,门诊患者重度和极重度者占61.5%(8/13),住院患者重度和极重度者占79.0%(49/62)。其余临床已诊断COPD的患者部分肺功能正常或呈混合性通气障碍。另有部分患者支气管扩张试验阳性。结论肺功能检测在COPD的诊断应用不足,易导致误诊和漏诊。大力推广肺功能检测,有助于疾病的早期发现和治疗。
- 李晓峰张锋英杭晶卿
- 关键词:呼吸功能试验
- 社区呼吸康复对稳定期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疗效的影响被引量:41
- 2014年
- 目的观察社区呼吸康复对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患者症状及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选取我院门诊及社区COPD患者为研究对象并给予社区呼吸康复干预,治疗内容包括健康教育、用药及营养指导、呼吸训练、运动锻炼等;每4周电话随访1次。于入选时及干预1年后进行疗效评定,疗效观察指标包括肺功能第一秒用力呼气容积占预计值百分比(FEV1%)、第一秒用力呼气容积与用力肺活量比值(FEV./FVC%)、圣乔治呼吸问卷(SGRQ)、医学研究会呼吸困难量表(MRC)及Borg量表、焦虑及抑郁测评、6min步行试验(6MWT)、营养状况等。结果共有85例患者纳入最终统计分析。入选COPD患者康复前FEV,%为(48.11±14.54)%,康复后为(47.82±14.94)%,康复前后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6min步行距离从康复前(416.10±99.84)m增加至(437.51±116.17)m,康复前后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SGRQ评分较康复前平均降低4.8分;急性加重次数由康复前(1.07±1.27)次减至(0.39±0.69)次(P〈0.01)。根据疾病严重度分级,中度及重度以上COPD患者SGRQ评分均较康复前分别降低4.84分和5.73分。体重指数正常COPD患者6min步行距离改善幅度由(409.52±98.31)m增加至(433.53±118.46)m较低体重指数患者改善情况由(440.07±105.4)m增加至(452.0±110.32)m更显著;低体重指数患者SGRQ评分较康复前降低9.46分,体重指数正常患者SGRQ评分较康复前降低3.33分。抑郁及焦虑在本研究入选对象中较少见。结论社区呼吸康复可改善COPD患者运动耐力及生活质量,减少急性加重次数。不同严重程度COPD患者均可通过社区呼吸康复干预受益,且患者治疗依从性较高,值得全面推广、应用。
- 张锋英俞烽杭晶卿李晓峰章素珍
- 关键词:呼吸康复慢性阻塞性肺疾病
- 软技能护理干预对老年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病人遵医行为的影响被引量:4
- 2008年
- [目的]通过护士软技能的提高增加老年COPD病人疾病治疗的依从性。[方法]将60例老年COPD病人随机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各30例。试验组给予全程软技能护理干预,对照组只给予一般的护理干预。6个月后对两组病人进行遵医行为调查。[结果]试验组病人治疗依从性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采用软技能护理干预可提高老年COPD病人治疗的依从性。
- 李晓峰周烨
- 关键词:软技能老年COPD依从性
- 呼吸病区医院内获得性肺炎的分析及护理对策
- 2001年
- 目的 探讨呼吸病区医院内获得性肺炎的危险因素及护理对策。方法 采用痰培养技术,对呼吸病区47例医院内获得性肺炎进行回顾分析。结果人工气道、机械通气、高龄、住院天数长、长期使用广谱抗生索、慢性阻塞性肺病均是危险因素,其中人工气道、机械通气危险性最大。结论 对具有高危因素的患者,及时采取有效的护理措施,对降低发病率有着重要的作用。
- 李晓峰高晓华
- 关键词:医院内获得性肺炎护理
- 老年慢性阻塞性肺病患者CAT评分的临床应用分析被引量:2
- 2013年
- 【目的】研究慢性阻塞性肺病(COPD)评估测试(CAT)量表用于评估老年COPD患者生命质量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选择本院COPD稳定期的老年患者分别进行CAT评分、呼吸困难分级评分(MMRC)及肺功能测定,对其结果作相关性分析。分析CAT评分与MMRC评分、CAT评分与肺功能指标之间的相关性,观察CAT评分对病情严重程度的评估价值。【结果195例老年COPD患者中,年龄65~87(77土5)岁。CAT评分随患者病情严重程度加重而逐渐加重,CAT总评分与MMRC评分具有较好相关性(r=-0.713,P〈O.01),与第1秒用力呼气容积(FEV1)占预计值%呈显著负相关(r=-0.565,P〈0.01)。【结论】CAT量表是一种方便临床应用的有效的测量方法,能很好地评估老年COPD患者的生活质量情况。
- 李维欣李晓峰蒋毋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