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李新景

作品数:56 被引量:4,425H指数:30
供职机构:中国石油天然气集团公司中国石油勘探开发研究院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科技重大专项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中国石油天然气集团公司科技攻关项目更多>>
相关领域:石油与天然气工程天文地球经济管理一般工业技术更多>>

文献类型

  • 47篇期刊文章
  • 5篇会议论文
  • 1篇专利

领域

  • 28篇石油与天然气...
  • 25篇天文地球

主题

  • 28篇页岩
  • 25篇页岩气
  • 15篇盆地
  • 14篇四川盆地
  • 13篇勘探
  • 10篇龙马溪组
  • 9篇油气
  • 8篇地质
  • 7篇中国页岩气
  • 7篇五峰组
  • 7篇下志留统
  • 6篇有机质
  • 6篇筇竹
  • 6篇下寒武统
  • 6篇孔隙
  • 6篇寒武统
  • 6篇储层
  • 6篇储集
  • 5篇油气勘探
  • 5篇早志留世

机构

  • 50篇中国石油天然...
  • 8篇长江大学
  • 6篇中国石油
  • 3篇中国石油勘探...
  • 2篇中国科学院
  • 2篇中国地质大学
  • 1篇北京大学
  • 1篇西南石油大学
  • 1篇中国地质大学...
  • 1篇中国石油化工...
  • 1篇中国石油大学...
  • 1篇中国地质调查...
  • 1篇中国石油西南...
  • 1篇沈阳采油厂
  • 1篇中国地质调查...

作者

  • 53篇李新景
  • 38篇王玉满
  • 37篇董大忠
  • 24篇黄金亮
  • 19篇王淑芳
  • 12篇张晨晨
  • 10篇邹才能
  • 9篇邱振
  • 9篇程克明
  • 8篇王社教
  • 6篇王红岩
  • 6篇李建忠
  • 6篇李登华
  • 5篇沈均均
  • 5篇蒋珊
  • 4篇拜文华
  • 4篇陈波
  • 4篇刘德勋
  • 4篇梁峰
  • 3篇杨智

传媒

  • 12篇天然气工业
  • 11篇石油勘探与开...
  • 9篇天然气地球科...
  • 3篇石油学报
  • 2篇岩石学报
  • 1篇地质科学
  • 1篇地球物理学报
  • 1篇石油与天然气...
  • 1篇地球科学进展
  • 1篇断块油气田
  • 1篇世界石油工业
  • 1篇地学前缘
  • 1篇中国工程科学
  • 1篇地质通报
  • 1篇矿物岩石地球...
  • 1篇第十二届全国...
  • 1篇第十一届全国...
  • 1篇第四届中国石...
  • 1篇第五届中国石...
  • 1篇第八届中国含...

年份

  • 1篇2024
  • 2篇2022
  • 1篇2021
  • 3篇2020
  • 2篇2019
  • 2篇2018
  • 3篇2017
  • 10篇2016
  • 6篇2015
  • 2篇2013
  • 3篇2012
  • 3篇2011
  • 4篇2010
  • 5篇2009
  • 2篇2007
  • 2篇2005
  • 1篇1999
  • 1篇1998
56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上扬子地区五峰组—龙马溪组优质页岩沉积主控因素被引量:90
2017年
为揭示上扬子地区优质页岩的分布规律和沉积主控因素,基于四川盆地南部(以下简称川南)野外露头剖面和钻井资料,结合地球化学元素测试和生物地层分析结果,从板块运动、海平面变化、古生产力、沉积速率、古地理环境等方面研究了该区上奥陶统五峰组—下志留统龙马溪组页岩的分布规律和沉积主控因素。结果表明:①扬子地块与周缘地块的碰撞、拼合及板内变形作用总体呈现早期和缓、晚期强烈,西北部和缓、东南部强烈的态势,造就了上扬子沉降沉积中心向西北迁移,川南海域封闭性出现早期弱、晚期强的演化特征;②海平面在奥陶纪—志留纪之交呈现由深→浅→深→浅的旋回变化,早期的高海平面与稳定海盆配置,形成了海底大面积缺氧、有机质有效保存的构造沉积空间;③受构造活动和海域封闭性的影响,川南海域古生产力呈现早期高、晚期低的变化趋势,沉积速率则表现为早期慢、晚期快的变化特点;④富有机质、富硅质页岩的规模沉积和分布主要受缓慢沉降的稳定海盆、相对较高的海平面、半封闭水体和低沉积速率等因素的控制。结论认为:①该区优质页岩多期叠置、横向连片、沉积时代向西北不断变新,优质页岩形成主要在五峰期—鲁丹期,其次为埃隆期;②主力勘探层系在川南—川东坳陷区为五峰组—鲁丹阶,在威远地区为鲁丹阶—埃隆阶,在川中—川北地区则为五峰组—特列奇阶。
王玉满李新景董大忠张晨晨王淑芳
关键词:斑脱岩古生产力
中国页岩气形成机理、地质特征及资源潜力被引量:1297
2010年
以四川盆地为重点,介绍中国海相、海陆过渡相、陆相三大类型页岩形成的沉积环境、地球化学与储集层特征、含气量与远景资源量。中国海相页岩是一套高有机质丰度(TOC为1.0%-5.5%)、高—过成熟(Ro值为2.0%-5.0%)、富含页岩气(含气量1.17-6.02 m^3/t)、以陆棚相为主的沉积,主要分布在华南扬子地区古生界、华北地台古生界和塔里木盆地寒武系—奥陶系;海陆过渡相煤系炭质页岩有机质丰度高(TOC为2.6%~5.4%)、成熟度适中(Ro值为1.1%~2.5%);中新生界陆相页岩有机质丰度高(TOC为0.5%~22.0%)、低熟—成熟(Ro值为0.6%~1.5%)。在对四川盆地下古生界页岩储集层研究中首次发现,寒武系和志留系海相页岩发育大量与北美地区相似的微米—纳米级孔隙。综合评价认为四川盆地发育的多套页岩气层系是勘探开发的现实领域,四川盆地中南部威远—长宁等地区的寒武系和志留系是页岩气勘探开发的核心区与层系,其特点是:热演化程度较高(Ro值为2.0%~4.0%)、孔隙度较高(3.0%~4.8%),含气量较高(2.82~3.28 m^3/t)、脆性矿物含量较高(40%~80%)、埋深适中(1 500~4 500 m),有利于开采。
邹才能董大忠王社教李建忠李新景王玉满李登华程克明
关键词:非常规油气页岩气页岩油
四川盆地东部上奥陶统五峰组—下志留统龙马溪组斑脱岩发育特征及地质意义被引量:35
2019年
基于重庆石柱漆辽上奥陶统五峰组—下志留统龙马溪组剖面,系统研究四川盆地东部斑脱岩发育特征,并分析其地质意义和科学价值。研究得到5点认识:①石柱漆辽剖面共发现6个斑脱岩密集段,主要赋存于凯迪阶、鲁丹阶和埃隆阶的6个笔石带,大部分斑脱岩密集段显示出黏土矿物明显增加、自然伽马曲线出现峰值响应、火山灰与有机碳含量关系不明显等典型特征;②龙马溪组斑脱岩密集段在川东及邻区广泛分布,自然伽马曲线普遍显示尖峰特征,可以成为川东—鄂西地区Coronograptus cyphus笔石带底界和鲁丹阶顶界划分的重要参考界面;③以斑脱岩密集段作为鲁丹阶和埃隆阶分层依据,以此确定鲁丹阶在川东坳陷区沉积厚度为10~40m,但在宜昌上升区的腹部仅沉积Coronograptus cyphus笔石带上段,厚度仅为3~7m;④在宜昌上升区的腹部,五峰组—鲁丹阶缺失至少5.5个笔石带,鲁丹阶沉积时间不足0.4Ma;⑤斑脱岩密集段是奥陶纪-志留纪之交扬子海盆强烈挠曲的重要沉积响应,反映川东坳陷存在拗陷初期、拗陷中晚期、前陆挠曲初期和前陆挠曲发展期等4个构造活动期次,优质页岩主要发育于拗陷初期—拗陷中晚期。
王玉满李新景王皓蒋珊陈波马杰代兵
关键词:四川盆地下志留统龙马溪组斑脱岩
四川盆地及周边上奥陶统五峰组观音桥段岩相特征及对页岩气选区意义被引量:50
2016年
以钻井和露头资料为基础,依据岩石矿物、地球化学和测井数据,对四川盆地及周边上奥陶统五峰组观音桥段地层分布和岩相特征开展研究。观音桥段地层分布总体受海平面变化控制,与上下围岩接触关系区域变化大,在盆地内呈整合接触,在盆地外存在整合接触区和缺失区;在盆地内一般为深水硅质页岩相和钙质硅质页岩相,岩性与上下围岩基本相似,在盆地外主体为浅水泥灰岩相或缺失区,且在盆地外泥灰岩相整合接触区,岩性与围岩差异大。研究证实:观音桥段岩相是判断五峰组—龙马溪组页岩气储集层质量优劣的重要标志,对页岩气选区具有重要地质意义;川南—川东—川东北坳陷区为优质储集层发育区和页岩气勘探开发的有利区,观音桥段缺失区为"甜点"层缺失和页岩气勘探风险区,观音桥段泥灰岩相区的储集层质量和勘探前景则界于前两者之间。
王玉满董大忠黄金亮李新景王淑芳
关键词:四川盆地地层分布岩相特征
中国页岩气地质特征、资源评价方法及关键参数被引量:80
2016年
基于中国页岩气形成、成藏与富集地质条件研究、勘探开发进展与发展前景分析,通过中国与北美页岩气地质特征、勘探开发阶段对比,充分剖析北美页岩气资源评价方法与技术,基本明确了中国页岩气资源评价的原则与评价流程,初步建立了中国页岩气资源评价方法体系,包括体积法、类比法、容积法、含气量法和单井EUR法5种资源量估算方法和特尔菲法一种资源评价结果汇总法,形成了有效厚度、含气量、含气饱和度、孔隙度等关键参数体系、参数取值方法和参数取值标准,估算了中国3类页岩气资源量,指出了有利页岩气勘探领域。
董大忠王玉满黄旭楠张晨晨管全中黄金亮王淑芳李新景
关键词:页岩气地质特征资源评价海相陆相
海相页岩裂缝孔隙发育机制及地质意义被引量:24
2016年
天然裂缝形成机制研究是开展页岩气富集机理研究和"甜点区"优选的基础性工作。以国内外6个大型页岩气田为主要研究对象,通过开展黑色页岩天然裂缝发育特征及其形成机制研究发现,海相页岩天然裂缝的形成至少存在前陆盆地冲断褶皱与页岩层滑脱变形、晚期构造反转与页岩层滑脱变形、走滑断层周期性活动等3种机制。前陆盆地冲断褶皱与页岩层滑脱变形是北美地台Appalachian-Ouachita褶皱带的诸多前陆盆地普遍存在的页岩地层造缝机制,一般具有水平剪切作用时间长、页岩层发生水平位移距离较远、在页岩层中产生的共轭裂缝和微裂隙十分发育等特点。晚期构造反转与页岩层滑脱变形是裂谷盆地和叠合盆地中重要的造缝机制,页岩地层天然裂缝发育程度主要与晚期构造反转的强度和规模有关。走滑断层周期性活动主要存在于少数盆地的局部构造带,造缝区域相对局限。通过开展海相页岩裂缝孔隙形成机制探讨,认为有2点地质意义值得关注:一是基于富有机质页岩层滑脱作用形成的裂缝型气层是页岩气开发的重要"甜点";二是中国南方海相页岩分布区具有形成裂缝型页岩气藏的有利构造条件,其中四川盆地龙马溪组发育裂缝型页岩气"甜点",勘探前景值得期待。
王玉满李新景董大忠张晨晨王淑芳黄金亮管全中
关键词:裂缝孔隙度前陆盆地
四川盆地下寒武统筇竹寺组页岩孔隙特征及物性变差机制探讨被引量:34
2016年
四川盆地下寒武统筇竹寺组富有机质页岩分布范围广、厚度大,具备形成页岩气的地质远景,但至今尚未建成工业产能。以多口取心井岩心为基础,利用扫描电镜、核磁共振、比表面积测量和氮气吸附等分析方法,对筇竹寺组页岩储层的孔隙类型、孔隙结构进行研究。结果表明,筇竹寺组储集空间类型单一,以黏土矿物晶间孔为主,有机质孔隙不发育,脆性矿物内孔隙和裂缝孔隙少。基质孔隙主体为孔喉直径低于50nm的中孔和微孔,孔隙度一般为1.4%~3.1%。筇竹寺组物性变差的主要形成机制为:1热成熟度高,有机质碳化加重,有机质孔隙不发育;2成岩作用强,以结晶度高的绿泥石和伊利石等黏土矿物为主,晶间孔减少;3液态烃裂解近衰竭,孔隙内压力降低,有机质孔隙出现塌陷,并在围岩挤压和黏土矿物结晶收缩作用下经压实消失。
王淑芳张子亚董大忠王玉满李新景胡俊文黄金亮管全中
关键词:储集空间
中国页岩气勘探开发进展与发展前景被引量:326
2012年
全球掀起了轰轰烈烈的"页岩气绿色革命",北美以外地区有20余个国家在进行页岩气前期评价和勘探开发先导试验,页岩气资源成为潜力较大、较重要的天然气开发目标。中国发育海相、海陆过渡相—陆相煤系和湖相3类富含有机质页岩,都具备页岩气形成与富集条件,页岩气资源丰富。中国在页岩气资源潜力评价和勘探开发先导性试验上取得了重要进展,正在寻求实现页岩气资源有效开发。本文系统总结了中国页岩气勘探开发实践,分析了中国页岩气资源前景,指出中国页岩气资源丰富。目前已在中国多处发现了页岩气资源,发展前景良好。与北美相比,中国页岩气形成与发展具明显的特殊性,许多地质与开发难题亟待解决。随着页岩气地质评价与开发理论创新及相关关键技术突破、经济条件改善和国家政策支持,未来中国页岩气资源发展前景广阔,有望改变中国天然气发展乃至整个能源发展格局。
董大忠邹才能杨桦王玉满李新景陈更生王世谦吕宗刚黄勇斌
关键词:页岩气勘探开发勘探实践
川北—鄂西地区下志留统龙马溪组上段厚层斑脱岩的新发现及地质意义被引量:16
2020年
基于重庆市城口地区明中剖面上奥陶统五峰组—下志留统龙马溪组露头,对川北—鄂西地区埃隆阶—特列奇阶斑脱岩的发育特征开展系统研究,新发现多套厚层斑脱岩层。对其地质意义和科学价值进行分析,得到3点认识:(1)城口地区明中剖面共发现7个斑脱岩密集段(下志留统埃隆阶—特列奇阶新发现3个斑脱岩密集段),主要赋存于上奥陶统凯迪阶—下志留统特列奇阶的7个笔石带中;(2)埃隆阶—特列奇阶的斑脱岩密集段主要为单层、厚度超过5 cm的厚层斑脱岩,且大多出现于黏土质含量较高的层段,在自然伽马曲线上呈现峰值响应,其发育特征及自然伽马响应在川北—鄂西地区具有普遍性,可以作为该地区龙马溪组上段重要的地层对比界面;(3)根据龙马溪组上段斑脱岩密集段的分布特征,川北—鄂西地区在前陆挠曲发展期至少经历了埃隆阶早期、埃隆阶晚期和特列奇阶早期3次强烈的火山喷发和前陆挠曲活动,导致沉降-沉积中心向西、向北相应发生了3次大规模迁移,这使得扬子台盆区北缘海域的封闭性变弱,上升洋流大规模涌入川北—鄂西海域。川北—鄂西地区埃隆阶—特列奇阶的富有机质页岩沉积是斑脱岩密集段Ⅴ出现前后前陆挠曲和上升洋流共同控制的产物,页岩的层位随着斑脱岩密集段Ⅵ—Ⅷ的发育而向西逐渐变新;斑脱岩密集段Ⅴ与Ⅵ之间的火山活动间歇期是埃隆阶上升洋流相富有机质页岩沉积的主要时期。
王玉满王红岩沈均均拜文华董大忠邱振李新景王灿辉
关键词:下志留统龙马溪组斑脱岩
川南下志留统龙马溪组页岩气储层特征被引量:290
2012年
以单井储层地质分析为基础,结合其他钻井、露头资料和前人研究成果,从黑色页岩沉积环境与分布、岩矿组成、储集空间类型、储渗条件、力学性质等方面,对川南下志留统龙马溪组下段黑色页岩的储层特征进行了研究。初步证实该页岩储集条件与美国主力产气页岩相近,具有4项显著特征:①黑色页岩为深水陆棚相沉积,厚度大,分布稳定,广泛分布于川南及其邻区,沉积中心区厚度一般为20~135 m,其中富有机质页岩段具高伽马测井响应;②石英、长石、碳酸盐3种脆性矿物含量超过40%,黏土矿物不含蒙脱石和高岭石,具较高弹性模量和较低泊松比,质地硬而脆;③发育残余原生孔隙、有机质孔隙、黏土矿物层间微孔隙、不稳定矿物溶蚀孔等4种基质孔隙以及大量裂缝,其中有机质微孔隙和黏土矿物层间微孔隙是页岩基质孔隙的主要组成部分;④应用地球物理、老资料复查和实验室分析等手段初步证实,川南龙马溪组页岩存在异常高压特征,物性好于预期。总体认为,川南龙马溪组黑色页岩具备页岩气勘探开发的良好储集条件。
王玉满董大忠李建忠王社教李新景王黎程克明黄金亮
关键词:龙马溪组页岩气异常高压
共6页<123456>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