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李小荣

作品数:136 被引量:240H指数:7
供职机构:福建师范大学文学院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支持计划”福建省社会科学规划项目更多>>
相关领域:文学哲学宗教艺术文化科学更多>>

文献类型

  • 119篇期刊文章
  • 7篇会议论文
  • 2篇专利
  • 1篇学位论文

领域

  • 95篇文学
  • 25篇哲学宗教
  • 11篇艺术
  • 10篇文化科学
  • 7篇历史地理
  • 2篇语言文字
  • 1篇农业科学

主题

  • 34篇佛教
  • 23篇文学
  • 15篇禅宗
  • 13篇禅宗语录
  • 9篇变文
  • 8篇文化
  • 7篇文体
  • 7篇故事
  • 6篇意象
  • 6篇诗歌
  • 6篇宗教
  • 6篇两宋
  • 6篇佛典
  • 5篇信仰
  • 5篇陶渊明
  • 5篇文本
  • 5篇目连
  • 5篇检讨
  • 5篇汉译佛典
  • 4篇杂剧

机构

  • 119篇福建师范大学
  • 10篇浙江大学
  • 1篇福建教育学院
  • 1篇钦州学院
  • 1篇西北大学
  • 1篇闽江学院
  • 1篇北部湾大学

作者

  • 129篇李小荣
  • 2篇朱国念
  • 2篇周小军
  • 2篇陆强
  • 2篇周伟军
  • 2篇朱金文
  • 2篇沈卫新
  • 2篇陈学新
  • 2篇石春华
  • 2篇郑贵平
  • 2篇许燎原
  • 2篇王会福
  • 2篇周国军
  • 2篇陈冬平
  • 2篇梁文
  • 1篇赖文婷
  • 1篇侯艳
  • 1篇冯直康
  • 1篇杨遇青
  • 1篇张志鹏

传媒

  • 16篇福建师范大学...
  • 9篇敦煌研究
  • 7篇福州大学学报...
  • 6篇石河子大学学...
  • 5篇文学遗产
  • 5篇闽江学院学报
  • 4篇东南学术
  • 4篇敦煌学辑刊
  • 4篇古籍研究
  • 4篇盐城师范学院...
  • 4篇湖南科技学院...
  • 3篇武汉大学学报...
  • 3篇社会科学研究
  • 3篇贵州社会科学
  • 3篇哈尔滨工业大...
  • 2篇学术研究
  • 2篇东方丛刊
  • 2篇宝鸡文理学院...
  • 2篇广州大学学报...
  • 2篇文学与文化

年份

  • 6篇2023
  • 4篇2022
  • 5篇2021
  • 8篇2020
  • 9篇2019
  • 3篇2018
  • 7篇2017
  • 5篇2016
  • 3篇2015
  • 6篇2014
  • 9篇2013
  • 9篇2012
  • 5篇2011
  • 7篇2010
  • 3篇2009
  • 3篇2008
  • 4篇2007
  • 7篇2006
  • 2篇2005
  • 4篇2004
136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佛慈禅师《蜜蜂颂》及其异代和作略论
2018年
南宋佛慈禅师《蜜蜂颂》被发现后不久,因为僧俗二界的共同倡导,在清顺治十二至十七年间,掀起了一次异代唱和的小高潮。其存世作品,内容丰富,它们较为充分地展示了明末清初大变局中禅僧的思想情感,既有承袭如璧、佛慈者,更多的则是新时代所催生的新寓意。
李苇杭李小荣
论晋唐佛教小说生成的三种场所
2015年
场所考察是佛教文学史研究的有效方法之一,就晋唐佛教小说的生成而言,其主要场所有三:一曰"讲经唱导:例引故事以阐经义",二曰"灵验辅教:辄录所闻以启归依",三曰"广闻博见:好大不经以记诸方异相"。
李小荣
王梵志研究三题
2013年
在王梵志研究中,至今还存在不少有争议的问题。论文就其中的三个方面展开讨论:一者依据宗密《圆觉经略疏钞》等所述王梵志的神奇出生故事,推定其传说的核心来源确与《柰女经》关系密切,而传说的生成时代在唐代初年;二者指出"翻着袜"的思想本质是适性,即充分尊重个体的自性与独立人格,而不为世俗观念所左右;三者指明了别开生面的"土馒头"之喻在后世的具体影响。
李小荣
关键词:王梵志
敦煌佛教劝化音乐文学略说被引量:4
2006年
李小荣
关键词:佛教音乐音乐文学《大正藏》文学作品宗教信仰
净土三经的文学世界被引量:1
2013年
《无量寿经》、《阿弥陀经》和《观无量寿经》合称为净土三经,从整体观照言,它们的文学世界具有四大特色:一曰构建了理想的极乐世界,二曰塑造了愿力榜样——法藏比丘,三曰指明了宗教实践日常生活化的两种方式——称名念佛与十六观,四曰以莲花化生来解决修行者的人生归宿问题。
李小荣
关键词:文学世界
禅宗语录“杂偈”略论
2019年
"杂偈"一词,比较集中出现于明末清初的禅宗语录。一般说来,它主要有两种含义:一、从目录学看,它具有判别偈颂的功能之用,多指丛林非正式场合的用偈;二、从篇目命名看,它往往把题旨难于统一者归成一组,而"杂偈"之"杂",类似于中古"杂诗"之"杂"。其中,第一类杂偈,更能彰显"偈""诗"合流的历史进程。
李小荣
关键词:禅宗语录
《全宋诗》道教类诗歌补正①——以《道藏》记传类经典为中心
2013年
傅璇琮等先生主编《全宋诗》②出版以后,嘉惠学林,受到广泛称誉。然而,因多种主客观条件的限制,尚存不少问题,所以,补订、续辑之作甚多,单《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就收录了相关论文100多篇。而原书主编之一的陈新先生,也以精益求精的态度,主编《全宋诗订补》,主动纠错,拾遗补阙。尽管如此,还有待完善之处。比如,《道藏》虽列为《全宋诗》的材料来源之一,但时有遗珠之憾,兹以仙传、名山记、宫观碑铭等记传类经典为主,且按其在《道藏》中的排序,补正两宋道教类诗歌如下,以供学界同仁参考。
李小荣
关键词:《全宋诗》《道藏》
敦煌遗书S·8466与S·8467定名献疑
2000年
近读四川人民出版社所出《英藏敦煌文献》(汉文佛经以外部分)第12卷,发现编者将S·8466和S·8467拼合在一起,并拟题名为《孟姜女诗》,这大概是受到P·5039、P·2809、P·3319等述及孟姜女的变文故事及民间曲子之定名的影响。其实这种做法颇欠考索。为了方便研究,兹先校录S·8466及S·8467之原文如次。
李小荣
关键词:曲子变文汉文敦煌文献
王梵志诗佛教典故补注
2012年
本文主要对项楚先生《王梵志诗校注》一书中未能详注出处的几个佛教典故——"厥磨/摩师"、"瓠芦"、"婆罗草"等进行补注,俾使相关作品的主旨得到更好解释。
李小荣
关键词:王梵志诗补注
观看之道:佛教图像传播的哲学思考被引量:6
2014年
佛教图像及其蕴含观念的传播有效与否,关键在于观看,特别是如何正确地观看。就观看者与观看对象的结构关系而言,佛教图像的传播具体表现为"四种观看";而观看之道需要解决的问题,除了观看时主客体之间的内在联系以及观看的本质外,就是如何贯通诸佛之眼、画家之眼和观者之眼,以使三者达成完美的精神交流。诸佛之眼引导观看者最常见的方式是观想念佛,空间的山水游观与之相通,在一定程度上涵盖了特定的叙事空间。
李小荣
关键词:佛教图像
共13页<12345678910>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