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李卫国

作品数:3 被引量:2H指数:1
供职机构:中国人民银行石家庄中心支行更多>>
相关领域:经济管理更多>>

文献类型

  • 3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3篇经济管理

主题

  • 2篇货币
  • 2篇货币政策
  • 1篇银行
  • 1篇远期结售汇
  • 1篇指定银行
  • 1篇中国经济
  • 1篇售汇
  • 1篇外汇
  • 1篇外汇指定银行
  • 1篇量化宽松
  • 1篇量化宽松货币...
  • 1篇结售汇
  • 1篇结售汇业务
  • 1篇金流
  • 1篇金融
  • 1篇金融衍生
  • 1篇金融衍生产品
  • 1篇经济体
  • 1篇跨境
  • 1篇跨境资金

机构

  • 3篇中国人民银行...
  • 1篇中国人民银行

作者

  • 3篇李卫国
  • 2篇孙刚强
  • 1篇杜卫虹
  • 1篇高雪平

传媒

  • 3篇河北金融

年份

  • 1篇2022
  • 1篇2013
  • 1篇2005
3 条 记 录,以下是 1-3
排序方式:
美国第三轮量化宽松货币政策对中国经济的影响被引量:2
2013年
自2008年金融危机爆发以来,全球经济受到巨大冲击,主要发达经济体增长持续低迷。为化解金融系统性风险和金融去杠杆化对实体经济的冲击,促进经济持续复苏和就业增长,美国先后三次实施量化宽松货币政策,直接向市场注入美元流动性。作为全球储备货币,美元流动性增加不但对美国自身经济产生影响,还会对全球经济特别是中国经济造成较大的冲击。本文通过研究美国第一轮、第二轮量化宽松货币政策及其影响,定量分析第三轮量化宽松货币政策对我国经济可能产生的不利影响。
李卫国孙刚强
关键词:量化宽松中国经济货币政策
企业应重视汇率避险工具的运用
2005年
我国于2005年7月21日开始实行的以市场供求为基础、参考一篮子货币进行调节、有管理的浮动汇率制度, 为人民币汇率大幅波动创造出了一定的空间。因此,如何有效应对汇率风险就已经成为外向型企业不可回避的中心课题。金融机构提供的汇率避险工具本应是企业积极寻求的有效应对手段,但从对唐山辖区的调查情况来看,新的汇率形成机制下,作为目前国内保值避险的首选金融产品一远期结售汇,并未成为企业追捧的对象。企业“冷落”汇率避险工具现象值得关注。
李卫国高雪平杜卫虹
关键词:结售汇业务远期结售汇避险工具汇率形成机制外汇指定银行金融衍生产品
发达经济体货币政策转向对我国跨境资金流动影响分析
2022年
为应对新冠疫情冲击,美联储、欧洲中央银行(下称“欧央行”)、英国和日本央行实施了超低利率和量化宽松货币政策,导致全球流动性泛滥,美国和欧洲多国通胀高企,经济呈现过热迹象。特别是俄乌暴发冲突后,国际能源价格急剧上涨,进一步加大了物价持续上涨的动力。目前,美欧英等多国或地区超宽松货币政策走向结束,正进入一个逐渐收紧的时期。本轮美联储货币政策转向有可能对我国跨境资金流动造成更加巨大的冲击,应充分认知和高度重视,有必要提前确定应对策略,做好防流出的准备工作,主动迎接即将到来的跨境资金流出挑战。
李卫国孙刚强杨若霞
关键词:货币政策跨境资金加息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