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卫国
- 作品数:59 被引量:117H指数:6
- 供职机构:贵州大学法学院更多>>
- 发文基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贵州省教育厅高等学校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项目贵州省社科规划课题更多>>
- 相关领域:政治法律经济管理农业科学理学更多>>
- 关于农村土地承包仲裁与案外第三人撤销之诉的探讨被引量:8
- 2015年
- 我国农村土地承包经营领域恶意仲裁现象时有发生,不仅侵犯了案外第三人的合法权益,损害了农村基层社会的公平正义,也影响了农村土地承包经营纠纷仲裁事业的健康发展。案外第三人撤销之诉在功能定位上既能兼顾实质正义与程序正义,又能有效应对恶意诉讼与恶意仲裁。我国有必要在农村土地承包经营纠纷解决机制中引入案外第三人撤销之诉,以防范恶意仲裁,保障仲裁公正,有效维护案外第三人的合法权益。
- 李卫国
- 关键词:农村土地承包仲裁撤销之诉
- 我国第三人撤销之诉的制度构成与立法完善被引量:2
- 2018年
- 在恶意诉讼与虚假诉讼频繁发生的社会背景之下,在借鉴法国和我国台湾地区相关法律制度并结合我国基本国情的基础之上,2012年我国立法机关在修订《民事诉讼法》时冲破层层阻力和障碍增设了第三人撤销之诉,2015年最高人民法院通过《适用民事诉讼法解释》对其作出了更为细密精微的阐释与详尽明确的规范。我国第三人撤销之诉制度系由诉讼主体、客体、起诉期限、管辖法院、运行程序等内容要素构造而成,既参酌域外又独具匠心,但由于各种主客观原因,尚存在一些瑕疵与纰漏。本文从完善立法体例、扩大原告主体范围、健全防控机制等方面提出了针对性的建议。
- 李卫国林致仰
- 关键词:第三人撤销之诉
- 乡村治理背景下民族地区民事纠纷非诉解决机制检视
- 2024年
- 近些年来,我国各地人民法院包括民族地区基层人民法院受理民事纠纷案件的数量一直居高不下,司法审判工作面临比较严峻的挑战。案件积压,给民族地区社会团结与和谐稳定的局势带来不小的压力。为了有效缓解民族地区基层人民法院案多人少的矛盾,应当发挥非诉解决机制的作用来分流案件和及时化解冲突。目前我国民族地区民事纠纷非诉解决机制存在一些问题,如自力救济机制存在失序与无效现象,社会救济机制缺乏应有的法律及政策支持,行政救济机制在处理民事纠纷上不具有终局性导致作用范围有限等,影响了其功能的发挥。该论文通过文献分析、比较分析和法理分析等方法,对非诉解决机制的发展完善提出了对策建议,包括强化自行协商和解的效力、健全调解与仲裁制度、扩大行政救济机制作用范围等,从而更好发挥非诉解决机制在分流化解纠纷、减少法院案件数量、促进民族地区社会平安稳定方面的功效,通过提升民族地区乡村治理水平,助推民族地区的乡村振兴。
- 李卫国冯晓煊殷耀德
- 关键词:乡村治理民族地区
- 法学视域下高校学术纠纷解决机制检视
- 2022年
- 高校学术纠纷主要表现为高校与教师、高校与学生、教师与教师以及师生之间引起的学术争端。现阶段,我国高校学术纠纷解决机制体系由申诉、信访、调解、仲裁与诉讼等构成,途径较多,存在阙漏及不畅,应当通过整合校内各种纠纷解决资源、理顺校内申诉与校外申诉的关系、建立专门的学术纠纷仲裁制度以及明确司法审查的范围和标准等措施加以完善。
- 李卫国
- 关键词:申诉仲裁诉讼
- 美法两国民事执行制度探析
- 在保证法院作出的判决能够得到切实执行、有力维护债权人合法权益方面,美法两国的民事执行立法既各有特色,也有不少相同或相似之处。分析两国民事执行制度建设上的成功做法。对于进一步完善我国的民事执行制度、有效解决我国当前的执行难...
- 李卫国刘珂
- 文献传递
- 诉源治理视阈下我国调解机制现状及优化
- 2024年
- 近些年来,我国各级人民法院受理案件的数量一直居高不下,司法审判工作面临严峻的挑战。为了有效缓解法院“案多人少”的矛盾,应当通过发挥调解机制的作用来强化诉源治理,避免大量纠纷涌进法院。我国当前存在司法调解、人民调解、行政调解、律师调解及其他调解等众多调解类型,但调解重叠设置与分工不均衡、调解效力不强、调解专门人才匮乏与调解保障措施不足等问题也是必须正视的事实。针对上述问题,首先,应充分利用调解联动体系、建全调解引导机制、鼓励个人调解机构成立来理顺各类调解间的关系以避免过度重叠与分工不均;其次,需优化调解协议司法确认程序的管辖与审查方式进而增强调解效力、完善调解人才培养机制与建立调解员职业荣誉制度等来突破人才匮乏与保障不足的困境;最后,运用信息科技搭建统一电子调解平台、电子备案制度进一步为调解提质赋能。
- 李卫国谌锦华
- 关键词:调解机制纠纷解决
- 社会管理创新与执行威慑机制的建立健全
- 机制创新是化解民事执行难的根本出路.为了有效根治执行难这一司法顽症,应在社会管理创新政策指引下,建立健全我国民事执行的威慑机制,通过对被执行人的生产经营、社会生活乃至名誉、人身自由的严格限制和严厉制裁,造成强大的社会威慑...
- 李卫国
- 关键词:人民法院执行威慑机制民事执行难社会管理
- 文献传递
- 和谐社会与民事纠纷解决机制的完善
- 2006年
- 为了有效化解大量的民事纠纷,更好地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我国当前不仅应重视诉讼的作用,更应该重视诉讼外纠纷解决方式的作用。当务之急是要纠正片面法治观,树立多元化的纠纷解决理念;适应现实国情,建立多渠道的纠纷解决体系;采取各种措施,提高诉讼外纠纷解决机制的有效性,从而建立起便捷、高效、公正的多元化的民事纠纷解决机制。
- 李卫国
- 关键词:和谐社会民事纠纷纠纷解决机制
- 从执行权的性质看审执分离的权力配置
- 2016年
- 法院执行权实际上是司法权与行政权密不可分的有机结合体,是具有双重法律属性与特征的复合性权力。法院执行权具体由执行实施权与执行裁判权构成。近些年来,我国多地人民法院对执行权的配置进行了改革试点,取得了一些成果,但是其中也出现了不少的问题。基于对法院执行权法律性质与权力构成的深刻认知,基于对司法公正与司法效率的双重追求,参考借鉴我国一些法院执行权配置改革的经验教训,特就我国当前审执分离的权力配置改革提出了一些建议和设想。
- 李卫国曾一珉张志远
- 关键词:执行权审判权审执分离权力配置
- 浅析我国农村土地承包经营纠纷仲裁被引量:7
- 2015年
- 《中华人民共和国农村土地承包经营纠纷调解仲裁法》于2010年1月1日起开始施行,从而全面正式确立了我国农村土地承包经营纠纷仲裁制度。农村土地承包经营纠纷仲裁不同于一般意义上的民商事仲裁,是我国解决农村土地承包经营纠纷的一种特殊的解纷制度。目前,我国农村土地承包经营纠纷仲裁存在受案范围狭窄、仲裁员任职条件不够具体严格、仲裁与诉讼关系不顺、仲裁裁决执行困难等问题,需要采取一系列对策加以克服与解决。
- 李卫国
- 关键词:农村土地承包纠纷仲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