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李博文

作品数:3 被引量:5H指数:1
供职机构:肇庆学院电子信息与机电工程学院更多>>
相关领域:一般工业技术金属学及工艺建筑科学电子电信更多>>

文献类型

  • 3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1篇金属学及工艺
  • 1篇电子电信
  • 1篇建筑科学
  • 1篇一般工业技术

主题

  • 1篇电路
  • 1篇电路板
  • 1篇电子实验
  • 1篇电子实验室
  • 1篇氧化膜
  • 1篇制板
  • 1篇制板工艺
  • 1篇实验教学
  • 1篇实验室
  • 1篇微弧氧化
  • 1篇微弧氧化膜
  • 1篇微晶
  • 1篇镁合金
  • 1篇抗干扰
  • 1篇抗干扰技术
  • 1篇教学
  • 1篇滚压
  • 1篇合金
  • 1篇非晶
  • 1篇表面层

机构

  • 3篇肇庆学院

作者

  • 3篇李博文
  • 1篇陈显明
  • 1篇楼斌斌

传媒

  • 1篇兵器材料科学...
  • 1篇肇庆学院学报
  • 1篇中国新通信

年份

  • 1篇2016
  • 1篇2011
  • 1篇2006
3 条 记 录,以下是 1-3
排序方式:
镁合金微弧氧化膜表面层与致密层界面组织的研究被引量:4
2011年
研究镁合金微弧氧化膜的表面层与致密层界面处的组织形态。在磷酸盐碱性电解液(5~20g/LNaH2PO4,1~5g/LNaOH,5~8g/LKF,0.5~2g/LNa3C6H5O7,0.5~2g/LEDTA)中,以AZ91镁合金为基体制备出微弧氧化陶瓷薄膜,制备时采用恒电流控制模式,电流密度为10~30A/dm2。采用透射电镜(TEM)和扫描电镜(SEM)研究氧化薄膜界面及附近区域的微观结构。结果表明:微弧氧化膜的表面层靠近表面层与致密层界面处的组织以微晶和纳米晶为主,含有少量非晶态物质;微弧氧化膜的表面层与致密层界面处的组织以非晶态物质为主;微弧氧化膜的致密层靠近表面层与致密层界面处的组织为混晶组织,主要为MgO晶粒,少量为MgAlO4晶粒,并含有少量非晶态物质。
李博文陈显明
关键词:镁合金微弧氧化微晶非晶
电子实验室接地安全及抗干扰技术被引量:1
2016年
在现代电子实验室中,做好接地安全性工作十分重要,它不仅关系到实验数据的精确性,而且也与实验人员的人身安全直接相关。据此本文就对电子实验室的接地安全以及抗干扰技术进行了研究分析,以作为行业内的参考和借鉴。
李博文
关键词:实验室抗干扰技术
实验教学电路板的设计制作及其应用
2006年
介绍了利用计算机、激光打印机和制板机设计制作实验教学电路板的方法.即在单面覆铜板的铜面设计制作印制电路板熏在绝缘玻纤环氧树脂基面设计制作电路原理图.这是适于单件、小批量、新产品试制的双面制板工艺,它具有廉价快捷、操作简单、精度较高的特点.此外,还介绍了该电路板在实验教学中的应用情况.
楼斌斌李博文
关键词:制板工艺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