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李世鹤

作品数:30 被引量:78H指数:4
供职机构:电信科学技术研究院更多>>
相关领域:电子电信经济管理更多>>

文献类型

  • 20篇期刊文章
  • 8篇专利
  • 1篇会议论文
  • 1篇科技成果

领域

  • 19篇电子电信
  • 3篇经济管理

主题

  • 21篇通信
  • 18篇移动通信
  • 11篇智能天线
  • 11篇天线
  • 10篇第三代移动通...
  • 9篇TD-SCD...
  • 8篇无线
  • 7篇码分
  • 7篇码分多址
  • 7篇多址
  • 6篇发信
  • 6篇发信机
  • 4篇智能天线阵
  • 4篇收发
  • 4篇收发信机
  • 4篇天线阵
  • 4篇无线传输
  • 4篇线阵
  • 4篇赋形
  • 4篇IMT-20...

机构

  • 22篇电信科学技术...
  • 6篇大唐电信科技...
  • 1篇哈尔滨工业大...
  • 1篇大唐电信科技...
  • 1篇中华人民共和...

作者

  • 30篇李世鹤
  • 7篇李峰
  • 5篇李军
  • 2篇冯庆国
  • 2篇张代君
  • 2篇张晓丽
  • 2篇杨贵亮
  • 1篇张中兆
  • 1篇李世平
  • 1篇杨骅
  • 1篇胡金玲
  • 1篇李军
  • 1篇李军

传媒

  • 6篇电信建设
  • 2篇中国无线电管...
  • 2篇通信世界
  • 1篇信息系统工程
  • 1篇中国经贸导刊
  • 1篇电信快报
  • 1篇通讯世界
  • 1篇通信技术
  • 1篇世界网络与多...
  • 1篇中兴通讯技术
  • 1篇微波与卫星通...
  • 1篇中国无线通信
  • 1篇当代通信
  • 1篇中国通信学会...

年份

  • 6篇2003
  • 15篇2001
  • 5篇2000
  • 2篇1999
  • 1篇1995
  • 1篇1994
30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第三代移动通信技术的改进及三代后技术被引量:1
2001年
李世鹤
关键词:第三代移动通信IMT-2000无线传输CDMA
一种基于智能天线的干扰抵销方法
本发明涉及一种基于智能天线的干扰抵销方法,用于解决各种多径传播等干扰。包括:用波束赋形矩阵对基于智能天线的接收机输出的数字信号进行波束赋形,获得一组数字信号NR<Sub>k</Sub>(m);将NR<Sub>k</Sub...
李峰李世鹤
文献传递
我国第二代移动通信向第三代演进的方案
2000年
李世鹤杨骅
关键词:第三代移动通信系统第二代移动通信移动通信产业第三代移动通信网演进核心网络
IMT-2000中的TD-SCDMA无线传输技术被引量:4
2000年
作为中国对国际上第3代移动通信的贡献,中国提出的TD-SCDMA RTT建议,通过两年多的完善和融合,已经成为ITU IMT_RSPC的一个组成部分。2000年内,将在3GPP内实现CDMA TDD标准的集成,形成国际上统一的TDD标准。文章对此标准和建议首先作了一个简单的介绍,然后结合中国第2代移动通信的发展情况和国际上对TDD方式的看法,着重讨论使用TD-SCD-MA的必要性和此技术的竞争能力。
李世鹤
关键词:无线传输核心网时分双工
智能天线的原理和实现被引量:41
2001年
近年来,智能天线技术已经成为移动通信中最具有吸引力的技术之—。在无线基站使用一个天线阵和基于基带数字信号处理技术,对基站的接受和发射波束进行自适应的赋形,可以大大降低系统内的干扰,提高系统容量,降低发射功率并提高接收灵敏度。在大大提高系统性能的同时,还可以降低设备的成本。此智能天线首先使用在TD-SCDMA系统中,也能使用在CDMA FDD系统中.本文对移动通信中的智能天线技术的原理和在TD-SCDMA系统中的实现作了简要介绍。
李世鹤
关键词:智能天线移动通信无线基站
TD-SCDMA RTT的空间接口技术综述被引量:2
2001年
简要介绍了TD-SCDMA RTT建议的空间接口技术。在回顾空间接口中高层信令的基础上,对TD-SCDMA的物理层功能予以介绍。然后对主要的物理层技术,包括帧结构、调制和解调、数据复接和分接、以及信道编码和交织等方面作了说明。着重介绍了TD-SCDMA技术的特点和主要设计思想。
李世鹤杨贵亮李峰何毓嵩
关键词:TD-SCDMA码分多址移动通信
IMT2000中的无线传输技术
2001年
在比较各种RTT特点的基础上,结合我国移动通信发展的需求,从国家、运营商、民族通信制造业和广大用户的利益出发,提出了对我国第三代移动通信发展的看法:首先发展和使用基于我国提出的TD-SCDMA RTT建议所形成的CDMA TDD技术和产品,在大中城市内,提供基于GSM核心网的第三代移动通信服务。然后,再考虑建设全IP核心网和使用FDD技术及系统的问题。
李世鹤
关键词:无线传输技术第三代移动通信码分多址IMT-2000
向第三代移动通信演进的策略探讨
2001年
分析了移动通信的发展后,提出了在现有网络基础上提供第三代移动通信业务的方案.在使用以我国建议为主融合形成的CDMATDD模式的技术和设备的前提下,用本文建议方案实现过渡,在顺利演进到M2000、建成包括TDD和FDD方式之内的第三代系统时,至2005年所需投入比直接用GSM系统扩容还低而且还避免了背上沉重的第二代设备包袱的风险。
李世鹤
关键词:第三代移动通信IMT-2000码分多址
移动通信技术的发展方向──第三代移动通信技术的改进及三代后技术被引量:2
2001年
根据国际上的最新进展,本文对移动通信技术的发展方向进行了讨论和介绍。在第三代移动通信标准和技术的基础上,国际上已经开始讨论如何完善和发展。在移动通信的性能和带宽方面,考虑了传输更高速率和提供宽带业务的可能性;在空间接口技术方面,对智能天线、软件无线电、高速数据传输等技术予以了高度重视;在核心网方面,则是全IP核心网的概念。显然,TD- SCDMA系统已经在这些方面先走了一步,但还远远没有达到上述技术所能达到的目标。
李世鹤
关键词:第三代移动通信TD-SCDMA码分多址
在GSM网络中使用TD-SCDM——向第三代移动通信过渡的方案建议被引量:2
1999年
中国现有世界上最大的GSM网,又在以世界上最快的速度在发展。两年之内将面临IS-95 CDMA和第三代移动通信的挑战。本文分析了移动通信的发展,提出用在GSM网络基础上提供第三代移动通信业务的方案。在使用以我国建议为主融合形成的CDMA TDD模式的技术和设备的前提下,用本文建议方案实现过渡,在顺利演进到IMT2000,建成包括TDD和PDD方式之内的第三代系统时,至2005年所需投人比直接佣GSM系统扩容还低。而且,还避免了背上沉重的第二代设备包袱的风险。
李世鹤
关键词:GSM网络IS-95TDD模式GSM系统IMT2000
共3页<123>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