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权翔

作品数:23 被引量:145H指数:6
供职机构:北京协和医院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西藏自治区自然科学基金中央级公益性科研院所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文化科学机械工程更多>>

文献类型

  • 22篇期刊文章
  • 1篇会议论文

领域

  • 23篇医药卫生
  • 1篇机械工程
  • 1篇文化科学

主题

  • 9篇麻醉
  • 5篇靶控
  • 5篇靶控输注
  • 4篇镇痛
  • 4篇脑电双频
  • 4篇脑电双频谱
  • 4篇丙泊酚
  • 3篇术后
  • 3篇术后恶心
  • 3篇术后恶心呕吐
  • 3篇双频谱指数
  • 3篇气管
  • 3篇咪唑安定
  • 3篇脑电双频谱指...
  • 3篇功能性
  • 3篇功能性磁共振
  • 3篇恶心呕吐
  • 3篇成像
  • 3篇磁共振
  • 3篇磁共振成像

机构

  • 23篇北京协和医院
  • 3篇中国医学科学...
  • 3篇中日友好医院
  • 2篇中国疾病预防...
  • 2篇北京大学肿瘤...
  • 1篇贵州大学
  • 1篇复旦大学
  • 1篇首都医科大学...
  • 1篇西藏自治区人...

作者

  • 23篇权翔
  • 14篇叶铁虎
  • 7篇邹亮
  • 5篇黄宇光
  • 5篇田首元
  • 4篇林思芳
  • 2篇谭刚
  • 2篇李旭
  • 2篇龚亚红
  • 2篇王丽萍
  • 2篇王瑾
  • 2篇谭宏宇
  • 2篇阮侠
  • 2篇朱波
  • 1篇张砡
  • 1篇赵晶
  • 1篇于春华
  • 1篇刘震宇
  • 1篇王俏杰
  • 1篇申乐

传媒

  • 7篇中国医学科学...
  • 4篇中华麻醉学杂...
  • 4篇基础医学与临...
  • 3篇北京医学
  • 1篇山西医科大学...
  • 1篇国际麻醉学与...
  • 1篇中华医学教育...
  • 1篇中国毕业后医...

年份

  • 1篇2024
  • 2篇2023
  • 2篇2021
  • 1篇2020
  • 1篇2016
  • 1篇2015
  • 2篇2014
  • 1篇2013
  • 3篇2012
  • 1篇2011
  • 1篇2010
  • 1篇2009
  • 4篇2008
  • 2篇2007
23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脑电双频谱指数和脑电熵指数监测全麻患者镇痛水平的评价被引量:3
2008年
目的 评价脑电双频谱指数(BIS)和脑电熵指数监测全麻患者镇痛水平的可行性。方法择期全麻腹部手术患者26例,随机分为2组(n=13):试验组和对照组。常规监测行硬膜外置管后,试验组硬膜外注入1%利多卡因5ml,对照组注入等量生理盐水,8min后测定阻滞平面,根据结果试验组硬膜外追加1%利多卡因和0.5%罗哌卡因的混合制剂5~10ml,对照组硬膜外追加生理盐水8ml。麻醉诱导前确保试验组的感觉阻滞节段超过手术切口范围。连接BIS监测仪和脑电熵指数监测仪监测BIS、状态熵(SE)和反应熵(RE)。靶控输注异丙酚(初始血浆靶浓度4μg/ml)和瑞芬太尼(效应室靶浓度2ng/ml)进行全麻诱导,调整异丙酚靶浓度,维持BIS 40—50。静脉注射罗库溴铵0.9mg/kg,气管插管,机械通气,试验组停止输注瑞芬太尼,对照组继续输注瑞芬太尼,效应室靶浓度为2ng/ml。切皮前3min每分钟记录BIS、RE、SE、HR、SP、DP、MAP,取其平均值作为基础值,切皮后2min内要求外科医师停止包括使用电刀在内的手术操作,每分钟记录上述指标。2min后开始使用电刀,进行正常手术操作,并继续每分钟记录上述指标直到切皮后6min,取其平均值。结果与基础值比较,切皮后1min时对照组BIS、RE—SE、SP、DP和MAP均升高(P〈0.05),试验组各指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切皮后3~6min内2组BIS、RE和RE—SE均升高,对照组BP升高(P〈0.05)。切皮后1min,对于判断镇痛是否足够的准确性,△SP〉△RE—SE〉△MAP〉△BIS,判断准确性均中等。而在电刀干扰时,只有BP的变化可以作为判断指标区分不同的分组,△〉△MAP。结论 BIS、熵指数和BP并不能反映镇痛水平,但BIS、RE.SE和BP都能够在镇痛不足的情况下对伤害性刺激表现出明显升高。对于镇痛不足的判断准确性,△SP〉�
权翔叶铁虎王俏杰郝绒绒
关键词:脑电描记术镇痛
丙泊酚复合瑞芬太尼对内隐记忆和外显记忆的影响被引量:3
2014年
目的探讨丙泊酚复合瑞芬太尼静脉麻醉对内隐记忆和外显记忆的影响。方法选择90例男性健康志愿者,随机双盲分为3组:A组靶控输注丙泊酚1.5μg/ml复合持续泵注瑞芬太尼0.05μg/(kg·min),B组靶控输注丙泊酚2.0μg/ml复合持续泵注瑞芬太尼0.05μg/(kg·min),C组靶控输注丙泊酚1.5μg/ml复合持续泵注瑞芬太尼0.1μg/(kg·min)。每位志愿者分别在给药前和给药20 min后给予听词刺激。试验完毕后2 h采用加工分离程序对志愿者进行包含和排除测验,并推算内隐记忆和外显记忆成绩。记录2次听词刺激时点的血压、心率、氧饱和度和脑电双频谱指数。结果A组外显记忆成绩与0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内隐记忆成绩显著大于0(P<0.05)。B组和C组的外显记忆显记忆和内隐记忆成绩与0相比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靶控输注丙泊酚1.5μg/ml复合持续泵注瑞芬太尼0.05μg/(kg·min)可消除外显记忆,但内隐记忆仍保留。增加丙泊酚或瑞芬太尼的输注剂量均可加强全静脉麻醉的遗忘作用,致使外显记忆和内隐记忆均消失。
权翔邹亮叶铁虎
关键词:丙泊酚瑞芬太尼加工分离程序
插管型喉罩air-Q与i-gel引导气管插管临床效果的比较被引量:2
2015年
目的比较插管型喉罩air-Q和i-gel引导气管插管的临床效果。方法择期全麻气管插管手术患者80例,随机分为两组,分别采用air-Q(A组)和i-gel(I组)引导气管插管。记录喉罩置入次数和时间、盲探气管插管次数和时间。若盲探失败,改由纤维光导支气管镜经喉罩引导气道插管。结果 80例患者均成功置入喉罩,A组和I组喉罩置入时间分别为(19±5)s和(21±6)s,首次置入成功率分别为82.5%和77.5%。A组盲探气管插管的总时间显著短于I组[(95±28)s比(113±39)s](P<0.05),A组盲探气管插管的总成功率显著大于I组(92.5%比72.5%)(P<0.05)。所有盲探失败的病例均成功使用纤维光导支气管镜完成经喉罩引导气管插管。结论相比i-gel喉罩,air-Q喉罩盲探气管插管的成功率更高,时间更短。
权翔易杰龚亚红
关键词:喉面罩气管内插管法
单双肺气道压差值在双腔气管导管插管的定位效果观察
2023年
目的 探讨单双肺气道压差值(airway pressure differences between one lung and two lung ventilation,ΔP)指导双腔气管导管(double lumen tube,DLT)插管定位的效率及肺隔离效果。方法 选取2021年11月至2022年10月北京协和医院胸外科拟在单肺通气下手术的患者396例,患者随机分为纤维支气管镜(fiber optical bronchoscopy,FOB)组和ΔP组,每组198例,FOB组采用FOB定位DLT,ΔP组采用ΔP定位DLT。比较两组侧卧位后DLT调整时间、DLT插管时间、SpO_(2)及肺塌陷效果满意度。结果 396例患者中,男203例,女193例,年龄36~69岁,平均(56.8±4.8)岁。ΔP组侧卧位后DLT调整时间短于FOB组[(37.73±14.06)s比(51.76±15.74)s],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DLT插管时间、SpO_(2)、肺塌陷效果满意度的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ΔP具有操作时间短、较高DLT定位成功率和较好单肺通气肺塌陷效果等优势,尤其在FOB缺少时,ΔP可作为DLT插管定位的新方法。
周会影费昱达权翔
关键词:双腔气管导管单肺通气
低于麻醉剂量氯胺酮的致幻作用被引量:5
2009年
目的观察低于麻醉量的氯胺酮对健康者的致幻作用。方法选择13名男性健康志愿者,采用血浆靶控输注方式给予低于麻醉剂量的氯胺酮,血浆靶浓度分别为0、100、200、300 ng/ml,每次达到平衡20 min后,对机械痛和13种自觉症状进行视觉模拟评分,并给受试者浏览图片,停药后1 h测试记忆结果。整个试验过程中监测并记录受试者的心率、平均动脉压和脉搏血氧饱和度。结果氯胺酮的镇痛效果与药物浓度有较好的相关性,随其浓度增加,镇痛作用逐渐增强,同时受试者的各种幻觉症状逐渐加重,对图片的记忆能力逐渐下降。结论靶控输注低于麻醉剂量的氯胺酮镇痛时可出现较明显的致幻作用。
邹亮田首元权翔叶铁虎
关键词:氯胺酮靶控输注镇痛
口试在高年资麻醉住院医师自评和考评中的应用
2020年
目的通过口试找出麻醉科高年资住院医师临床胜任力中的不足以及对比学生自评打分与考官打分的差异。方法2018年至2019年对44名住院医师进行口试测试,参加考试的均为第3年住院医师,口试共20 min,考官针对具体病例就术前评估、术中管理、术后管理等问题提问。考试结束后,两名考官及考生分别对口试进行评分。结果考官评分总体表现(多数时间)是(3.54±0.72)分,总体表现(少数时间)是(3.34±0.94)分。其中最高的是口头交流技巧符合住院医的年资(3.57±0.70)分,最低的两项分别是根据临床情况的改变调整治疗(3.28±0.77)分,及了解其他管理策略的优缺点(3.29±0.73)分。自评分总体表现(多数时间)是(3.17±0.63)分,总体表现(少数时间)是(3.09±1.12)分,自评分数最高的是交流信息有逻辑性且高效(3.34±0.81)分,自评分数最低的两项分别是了解其他管理策略的优缺点(2.84±0.75)分和根据临床情况的改变调整治疗(3.07±0.70)分。大多数(73%)考生评分成绩合格,自评分显著低于考官评分(P<0.05)。结论多数3年级住院医师在口试中能表现出相应的水平,麻醉住院医师在根据临床情况的改变调整治疗和了解其他管理策略的优缺点方面有待加强。
于春华李旭张越伦权翔阮侠谭刚黄宇光
关键词:麻醉口试考评自评
丙泊酚对机械性刺激作用脑区的影响被引量:3
2012年
目的观察不同浓度丙泊酚对机械性刺激作用脑区的影响,探讨丙泊酚的镇痛作用。方法将20名健康志愿者随机分为浅麻醉组和深麻醉组,采用功能性磁共振成像(fMRI)进行检测,fMRI扫描序列=结构像扫描+功能像扫描,其中功能像扫描=(20 s on+20 s off)×6次机械性刺激(P1)+靶控输注(TCI)不同浓度丙泊酚+重复机械性刺激(P2)。结果浅麻醉组(第2次刺激-第1次刺激,即P2-P1)fMRI下显示激活脑区为扣带回、丘脑、小脑,(第1次刺激-第2次刺激,即P1-P2)fMRI下显示激活颞叶、额叶、枕叶;深麻醉组(P2-P1)小脑明显激活,(P1-P2)可见扣带回和丘脑激活。TCI丙泊酚后,给予P2,(深麻醉组-浅麻醉组)可见小脑激活。结论不同浓度丙泊酚对脑区的激活不同,丙泊酚可能通过不同作用机制发挥镇痛作用。
林思芳权翔邹亮叶铁虎
关键词:丙泊酚功能性磁共振成像镇痛疼痛
靶控输注咪唑安定时脑状态指数和脑电双频谱指数镇静深度监测准确性比较被引量:5
2008年
目的比较脑状态指数(CSI)与脑电双频谱指数(BIS)在咪唑安定镇静深度监测方面的准确性。方法以20例男性志愿者为研究对象,采用血浆靶控输注方式,从30ng/ml开始,达到效应室平衡后,继续增加靶浓度(每次增加10ng/ml),直到挤压斜方肌有反应,即镇静评分(OAA/S)1级。每次达到平衡后评价OAA/S,整个镇静过程中同时监测BIS和CSI。计算BIS、CSI预测不同OAA/S分级的预测概率(Pk),采用概率分析计算受试者出现语言反应消失(LVC)及意识消失(LOR)时的BIS05、BIS50、BIS95和CSI05、CSI50、CSI95。结果在整个镇静过程中,BIS和CSI均与OAA/S有较好的相关性,随镇静程度加深,BIS与CSI都呈进行性下降。用于预测LVC时,BIS和CSI的Pk值分别为84%和74%;用于预测LOR时,BIS和CSI的Pk值分别为79%和68%。出现LVC时,BIS05、BIS50和BIS95分别为85.5、60.6和35.7,CSI05、CSI50和CSI95分别为82.2、65.2和30.3;出现LOR时,BIS05、BIS50和BIS95分别为79.7、47.6和15.6,CSI05、CSI50和CSI95分别为75.9、43.4和11.0。结论在靶控输注咪唑安定镇静时,BIS与CSI都与镇静深度有较好的相关性,且都能预测LVC和LOR,但BIS的预测能力优于CSI。
邹亮权翔林思芳田首元王丽萍叶铁虎
关键词:脑状态指数脑电双频谱指数靶控输注咪唑安定
昂丹司琼和格拉司琼对术后恶心呕吐高风险患者的预防作用被引量:15
2011年
目的比较昂丹司琼和格拉司琼对术后恶心呕吐高风险患者预防作用的效果。方法 200例行择期全麻手术的术后恶心呕吐高风险患者(女性、非吸烟者和术后应用阿片药),采用随机数字表法根据随机双盲原则分为2组,每组100例,分别于术毕静注昂丹司琼4 mg或格拉司琼3 mg,比较术后24 h内恶心呕吐的情况。结果术后24 h内格拉司琼比昂丹司琼完全抑制恶心呕吐的有效率高(昂丹司琼组46.9%比格拉司琼组62.6%,P=0.048)。术后恶心发生率(昂丹司琼组42.9%比格拉司琼组34.3%)、术后呕吐发生率(昂丹司琼组25.5%比格拉司琼组20.2%)和术后补救性止吐药使用率(昂丹司琼组19.4%比格拉司琼组15.2%)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术后恶心呕吐高风险的患者,格拉司琼比昂丹司琼术后24 h内完全抑制恶心呕吐的有效率高。
权翔朱波叶铁虎
关键词:昂丹司琼格拉司琼恶心呕吐
左双腔气管导管两种插管方法的比较
2024年
目的探讨头正中位左双腔气管导管(DLT)逆时针旋转90°与头右偏位左DLT逆时针旋转180°两种插管方法的左主支气管插管成功率。方法选取2021年12月至2022年6月北京协和医院胸外科拟接受左DLT插管的肺切除术患者648例,随机分为90°组和180°组,每组324例,其中,90°组采用患者头正中位、左DLT支气管套囊越过声门后逆时针旋转90°的传统插管方法进行插管;180°组采用患者头右偏位、左下颌角与胸骨正中对齐左DLT逆时针旋转180°的方法进行插管。比较两组患者左DLT置入左主支气管的插管成功率以及隆突黏膜损伤情况。结果648例患者中,男336例,女312例,年龄39.0~75.0岁,平均(54.6±9.0)岁。90°组和180°组首次插管成功率分别为80.3%、75.0%,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109)。180°组第2次插管成功率显著高于90°组(P<0.001)。90°组和180°组插管后隆突黏膜损伤率分别为23.8%、25.6%,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585)。结论与传统插管方法相比,患者头右偏位、左DLT逆时针旋转180°的插管方法不能提高首次左主支气管插管的成功率,但作为一种补救插管方法可以提高再次左主支气管插管的成功率。
周会影费昱达权翔
关键词:插管成功率气道管理胸腔镜手术
共3页<123>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