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朴范泽

作品数:174 被引量:718H指数:14
供职机构:黑龙江八一农垦大学动物科技学院更多>>
发文基金:黑龙江省科技攻关计划黑龙江省科技计划项目国家科技重大专项更多>>
相关领域:农业科学医药卫生生物学文化科学更多>>

文献类型

  • 128篇期刊文章
  • 39篇会议论文
  • 5篇科技成果
  • 2篇专利

领域

  • 145篇农业科学
  • 15篇医药卫生
  • 14篇生物学
  • 2篇轻工技术与工...
  • 2篇文化科学
  • 1篇经济管理

主题

  • 43篇病毒
  • 36篇杆菌
  • 25篇奶牛
  • 25篇大肠杆菌
  • 17篇葡萄球菌
  • 17篇球菌
  • 17篇免疫
  • 17篇金黄色葡萄球...
  • 17篇黄色葡萄球菌
  • 16篇猪瘟
  • 15篇原核表达
  • 15篇菌病
  • 15篇传染
  • 14篇病原
  • 13篇PCR
  • 10篇乳房炎
  • 10篇犬病
  • 10篇猪伪狂犬病
  • 10篇PCR诊断
  • 9篇流行病

机构

  • 172篇黑龙江八一农...
  • 3篇哈尔滨医科大...
  • 3篇中国农业科学...
  • 1篇东北农业大学
  • 1篇吉林大学
  • 1篇黑龙江省八一...
  • 1篇黑龙江省生物...
  • 1篇鸡东县畜牧局
  • 1篇黑龙江农垦职...
  • 1篇宝泉岭农场
  • 1篇双城市兽医卫...

作者

  • 174篇朴范泽
  • 87篇侯喜林
  • 82篇崔玉东
  • 60篇朱战波
  • 48篇周玉龙
  • 25篇倪宏波
  • 17篇闻晓波
  • 16篇李国军
  • 16篇余丽芸
  • 16篇刘建柱
  • 15篇赵淑兰
  • 10篇李冬野
  • 10篇邵红
  • 9篇冉旭华
  • 8篇于立权
  • 8篇潘兴广
  • 8篇王密
  • 8篇范春玲
  • 7篇夏成
  • 7篇李阳

传媒

  • 19篇中国兽医杂志
  • 18篇黑龙江八一农...
  • 13篇动物医学进展
  • 11篇黑龙江畜牧兽...
  • 8篇中国畜牧兽医...
  • 7篇中国人兽共患...
  • 6篇中国兽医学报
  • 6篇中国畜禽传染...
  • 6篇中国预防兽医...
  • 6篇中国畜牧兽医...
  • 4篇中国畜牧兽医
  • 3篇微生物学通报
  • 3篇畜牧与兽医
  • 3篇中国兽医科技
  • 3篇黑龙江畜牧兽...
  • 3篇中国畜牧兽医...
  • 3篇中国畜牧兽医...
  • 2篇四川畜牧兽医
  • 2篇生物工程学报
  • 2篇中国奶牛

年份

  • 3篇2017
  • 2篇2016
  • 1篇2015
  • 2篇2014
  • 7篇2013
  • 3篇2012
  • 6篇2011
  • 13篇2010
  • 12篇2009
  • 13篇2008
  • 24篇2007
  • 29篇2006
  • 7篇2005
  • 8篇2004
  • 11篇2003
  • 9篇2002
  • 2篇2001
  • 3篇2000
  • 1篇1999
  • 7篇1998
174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牛大肠杆菌油乳剂疫苗免疫的研究被引量:5
1999年
应用K99、F41菌毛兼生性牛大肠杆菌分离株8511-2菌毛亚单位油佐剂灭活苗、8511-2全菌体灭活苗、 8511-2菌毛与菌体混合灭活苗给产犊前7周和4周的怀孕母牛免疫, 用玻片凝集试验检测母牛抗体水平;产犊后8-10h犊牛口服攻毒800亿菌/ml 8511-2株。结果表明:三种苗免疫母牛均能使犊牛获得一定保护,犊牛腹泻平均保护率分别为55.6%、89.1%、94.6%,对照组为16.3%;菌毛苗和混合苗效果优于全菌体苗。方差分析表明:不同菌苗之间以及不同免疫程序之间的K99免疫效果均存在显著差异,不同菌苗之间F41免疫效果差异显著;利用最小二乘法建立数学模型,结合动态趋势图分析母牛抗体效价的变化规律,表明:K99免疫效果优于F41,两次免疫效果优于单免。
朱战波崔玉东侯喜林贾永泉余丽芸朴范泽何传桂张鑫慧
关键词:大肠杆菌病免疫油乳剂疫苗大肠杆菌
鸡肾型传染性支气管炎地方株分离鉴定被引量:8
2000年
自黑龙江省牡丹江、密山两地自然发病鸡场分离到 2株病毒。经鸡胚连续盲传至第 5代时出现胚体蜷缩成团状、暗淡无光 ,头、翅、肢有出血点。经理化测定试验、气管环感染试验、回归试验等检测 ,鉴定分离的 2株病毒为鸡肾型传染性支气管炎病毒株 ,暂定名为MK、M2 。
朱战波侯喜林余丽芸崔玉东朴范泽于利权王宏
关键词:肾型传染性支气管炎地方毒株
猪圆环病毒2型ORF2-ORF1串联基因的原核表达及活性分析被引量:5
2010年
为探讨原核表达的PCV-2ORF2-ORF1串联蛋白的抗原性及其作为基因工程亚单位疫苗的可能性,以构建好的PCV-2大庆分离株质粒pMD-18T/PCV-2为模板,PCR分别扩增去掉核定位信号的Cap蛋白基因(dNLS-ORF2)和Rep蛋白基因(ORF1),将其串联克隆到原核表达载体pET30a(+)上,经PCR、酶切和测序鉴定,成功构建了重组质粒pET30a-ORF2/ORF1。转化E.coli BL21(DE3)pLysS感受态细胞,经IPTG诱导后,进行SDS-PAGE电泳与Western blot分析。纯化的重组蛋白与PCV-2阳性血清发生特异性反应,并能与免疫小鼠的抗血清发生特异性反应。重组蛋白具有较好的免疫学活性,为基因工程亚单位疫苗的研制奠定了基础。
闻晓波李冬野李树东冉旭华李晓娟邵磊王密朴范泽杨焕民侯喜林倪宏波
关键词:猪圆环病毒2型ORF2
猪瘟疫苗研究进展被引量:18
2002年
简要地追述了猪瘟疫苗研究的历史沿革 ,结合猪瘟病毒基因组图谱及主要囊膜糖蛋白生物学特性 ,重点介绍了猪瘟新型疫苗的研究现状 ,并依据现行养猪业猪瘟检疫、防制中存在的种种问题 。
于立权崔玉东朴范泽
关键词:猪瘟病毒疫苗基因组
奶牛无浆体病PCR诊断方法的建立及应用
利用边缘无浆体(Anaplasma marginale)高度保守的msp5基因,建立了奶牛无浆体病PCR诊断方法。特异性试验表明与牛巴贝斯虫、双芽巴贝斯虫、温氏附红细胞体、大肠杆菌、金黄色葡萄球菌和牛白细胞DNA无交叉反...
周玉龙侯喜林朴范泽
关键词:奶牛无浆体病PCR流行病学调查
文献传递
牛副流感病毒3型的分离鉴定被引量:25
2009年
从黑龙江省某牛场患有呼吸道疾病的病牛鼻液中分离到1株病毒,该病毒能在MDBK细胞上增殖并产生特征性细胞病变,对分离毒株进行理化特性、RT-PCR鉴定及序列测定与分析,结果发现该病毒为RNA病毒,具有血凝性,对乙醚、氯仿极其敏感,不耐热,对酸的抵抗力差;分离株与GenBank中已发表的病毒株N基因片段的同源性为82.6%~99.1%,结果表明分离的病毒为牛副流感病毒3型毒株,命名为BPIV3DQ1株。根据GenBank上发表的牛副流感病毒3型核衣壳蛋白N基因序列,设计合成了一对特异性引物,能扩增704bp的目的片段,可以检测出10个TCID50/100μL病毒核酸。
刘鹏侯喜林周玉龙朴范泽
关键词:RT-PCR
2010年黑龙江猪高热病流行病学调查被引量:5
2011年
2010年黑龙江省多个地区暴发猪"高热病",为明确其病因及流行特征,对来自大庆市、齐齐哈尔市、佳木斯市、绥化市等地区送检的43例病例(70头病死猪),应用病原学、血清学和PCR方法进行诊断,对确诊的病例进行流行病学回顾性研究。结果表明,小养殖户或小型猪场发病率较高,发病高峰期集中在9~12月份,发病日龄集中在1~3月龄仔猪(54.16%);病死猪以败血症为主,43例病例中猪链球菌病23例(53.49%),猪瘟8例(18.60%),副猪嗜血杆菌病8例(18.60%),猪繁殖与呼吸综合征6例(13.95%),圆环病毒病4例(9.30%),混合感染发病率高达58.13%。以上结果表明,猪"高热病"病因复杂多样,防制工作任重而道远。
周玉龙杨世大李志强詹天龙倪宏波朱战波侯喜林朴范泽
关键词:流行病学调查
猪瘟病毒 猪细小病毒 猪伪狂犬病病毒 PCR检测方法的建立被引量:8
2005年
刘建柱崔玉东于立权王志强侯喜林潘兴广朴范泽
关键词:猪瘟病毒猪细小病毒猪伪狂犬病病毒PCR检测方法临床症状传染性疾病
多重PCR检测猪瘟病毒、猪细小病毒和猪伪狂犬病病毒的研究——猪瘟病毒、猪细小病毒和猪伪狂犬病病毒多重PCR引物设计被引量:14
2004年
在GeneBank中查出CSFV、PPV、PRV的所有已知序列。对病毒各基因区进行同源性分析 ,确定CSFV的E2 基因 ,PPV的VP2 基因和PRV的 gⅡ基因为各病毒扩增的靶序列。利用DNAsis对上述保守区进行引物设计 ,对设计出来的 3种病毒引物利用DNAstar进行引物二聚体分析 ,以避免引物之间形成稳定的引物二聚体。选出扩增序列为CSFV 2 88bp、PPV575bp和PRV 70 0bp的 3对引物 ,并对每对引物扩增序列的同源性或互补性进行分析。避免它们之间有较高的同源性或互补性 ,从而确定了
余丽芸刘建柱侯喜林崔玉东朴范泽
关键词:多重PCR检测猪瘟病毒猪细小病毒猪伪狂犬病病毒
金黄色葡萄球菌重组GapC蛋白的GAPDH活性及免疫原性分析被引量:9
2008年
为研究金黄色葡萄球菌(Staphylococcus aureus)表面GapC蛋白的GAPDH活性、免疫原性及免疫保护作用,应用PCR方法扩增出S.aureus的gapC基因,插入到pQE-30载体相应位点,构建重组质粒pQE/gapC。将其导入宿主菌E.coliM15(pREP4)后,IPTG诱导表达。重组蛋白纯化后进行GAPDH活性检测,并与灭活全菌体分别免疫健康家兔。然后,应用ELISA方法检测血清中IgG抗体水平及IFN-γ、IL-4细胞因子浓度,并用1.0×108CFU/mLS.aureus菌株Wood46对免疫家兔攻毒。SDS-PAGE结果显示,GapC蛋白在E.coliM15(pREP4)中获得表达;经GAPDH活性检测及WesternBlot检测,重组蛋白具有较高的GAPDH活性和抗原特异性;经ELISA检测,GapC蛋白及全菌体组兔血清中IgG抗体水平迅速升高,并在加强免疫后第28天达到最高(1:64000),加强免疫后第14d,血清中细胞因子IFN-γ和IL-4浓度与对照组相比,显著升高(P<0.05),而全菌体免疫组升高不明显(P>0.05);攻毒结果为蛋白免疫组家兔获得一定的免疫保护(4/5)。以上结果表明,表达的重组GapC蛋白具有GAPDH活性、较好的免疫原性及免疫保护力,可作为深入研究S.aureus基因工程疫苗的良好靶向。
朱洪伟朱战波崔玉东张晶刘乐锋朴范泽
关键词:金黄色葡萄球菌免疫原性免疫保护
共18页<12345678910>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