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虹
- 作品数:6 被引量:21H指数:3
- 供职机构:白求恩医科大学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 正畸多次酸处理后牙釉质表面的扫描电镜观察被引量:13
- 1999年
- 目的:通过扫描电镜观察正畸多次酸处理后牙釉质表面的结构变化。方法:以正畸临床即将拔除的正常第一双尖牙为实验样本,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应用50% 的磷酸处理牙齿的颊面,时间为60s。对实验组样本分1、2、3 次粘结托槽。按所设计的酸处理与粘结托槽的次数拔除该牙并固定,扫描电镜下进行观察。结果:镜下的观察显示,第一次酸处理后只是部分釉柱的轻度脱钙,蜂窝样结构少而不均匀。第二次酸处理后牙釉质表面蜂窝样结构密集而规则。经一、二次粘结后牙釉质表面残留的树脂均比较少,第三次粘结后牙釉质表面相对有较多的树脂残留。结论:第二、三次粘结托槽,仍会获得较好的机械性粘合。
- 孙新华刘畅朱虹
- 关键词:正畸牙釉质酸处理
- 全文增补中
- 不同胚龄人胚牙釉质表面扫描电镜观察
- <正>本文对3—9个月不同胚龄人胚牙釉质表面进行扫描电镜观察。发现发育期牙釉质表面为蜂窝状结构,随月龄增加,蜂窝由浅变深,釉柱由圆形向六角形转变;柱间质逐渐增厚。并可见有釉帽、灶孔和絮状区等结构。
- 程敏冯波蔡家骏朱虹
- 文献传递
- 成年牙周炎和青少年牙周炎外周血淋巴细胞亚群研究被引量:1
- 1995年
- 作者对20例成年牙周炎患者、16例青少年牙周炎患者及20例牙周健康者应用单克隆抗体间接免疫荧光法检测T淋巴细胞及其亚群,直接免疫荧光法检测B淋巴细胞。结果:成年牙周炎患者外周血中的OKT3、OKT4、OKT6的数目及OKT4/OKT8比值在正常范围内,青少年牙周炎患者的OKT3、OKT4数目在正常范围内,OKT8数目明显升高,OKT4/OKT8比值显著降低;成年牙周炎和青少年牙周炎患者外周血中的活化B细胞均高于正常对照组,而且都以表面免疫球蛋白IgM阳性(SmIgM+)的B细胞增加为主。以上结果提示:成年牙周炎和青少年牙周炎的免疫学机制是不同的。
- 邱文彦吴晓晖朱虹欧阳喈
- 关键词:牙周炎T淋巴细胞亚群B淋巴细胞
- 涎腺多形性腺瘤结晶样结构的研究被引量:1
- 1994年
- 本研究在涎腺34例多形性腺瘤中4例见有胶原型结晶样结构形成。光镜下这些结晶样结构呈嗜酸性、放射形针状纤维集合成花瓣样小体,这些结晶体中心部还可见有小腔形成。结晶体几乎都是在肿瘤的实质中见到的。在结晶小体的周边还可见到肿瘤性肌上皮细胞整齐的围绕在结晶体周边。本实验对其4例结晶样结构进行了组织化学反应,组织化学染色及电子显微镜观察研究。
- 朱虹北村和也平野吉雄田川俊郎
- 关键词:唾液腺肿瘤腺瘤
- 牙源性钙化囊肿的血管内皮细胞Ⅷ因子相关抗原及PCNA的免疫组织化学研究被引量:3
- 1997年
- 为了解牙源钙化囊肿的囊肿型和肿瘤型内血管和细胞增殖活性之间的关系,本研究应用血管内皮细胞的标志性抗原VIII因子及增殖细胞核抗原(PCNA),对11例牙源性钙化囊肿进行了免疫组织化学研究,并以6例造釉细胞癌作对照。结果显示:囊肿型牙源性钙化囊肿的部分标本中,囊壁上皮下有VIII因子染色阳性的密集的新生小血管,囊壁上皮中PCNA染色阳性细胞也较多,显示囊壁上皮增殖活动较强的组织依,部分囊壁上皮下血管较少,PCNA染色阳性细胞也较少,显示囊壁上皮增殖较慢,相对稳定的组织学像。而在肿瘤型牙源性钙化囊肿中,肿瘤间质中VIII因子杂色阳性血管密度明显增加,并且血管管腔增大,PCNA染色见肿瘤的上皮团片中阳性细胞也明显增多,反映了肿瘤增殖活跃,生长较快。表明肿瘤内血管的增生与肿瘤的增殖有密切关系。
- 朱虹徐辉李纯纯欧阳喈白淑清张国
- 关键词:牙源性肿瘤增殖细胞核抗原
- 白细胞介素1β,肿瘤坏死因子α对牙周组织的作用被引量:3
- 1999年
- 目的 :探讨白细胞介素 1β(interleukin - 1β ,IL - 1β)和肿瘤坏死因子α(tumornecrosisfactorα ,TNFα)对牙周组织的作用。方法 :将IL - 1β、TNFα注入到兔的牙周组织 ,以生理盐水为对照 ,不同时期取材做组织学观察和评价。 结果 :实验组 15天后牙龈组织血管扩张充血 ,牙槽骨改建活跃 ,有大量的骨吸收陷窝及破骨细胞 ,并有新骨形成和破骨细胞出现 ;30天后仅表现为大量的骨陷窝及破骨细胞 ,无成骨现象 ,且以联合应用IL - 1β、TNFα组最显著。 结论 :IL - 1β、TNFα均能引起牙龈炎症反应、附着上皮和牙槽骨的破坏 ,提示IL - 1β、TNFα在牙周组织疾病中有作用。
- 马宁吕晓丽高文信魏秀峰朱虹
- 关键词:白细胞介素1Β肿瘤坏死因子Α牙周组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