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虹
- 作品数:4 被引量:9H指数:2
- 供职机构:吴江市第一人民医院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 莱菔硫烷对人胃癌SGC7901细胞周期的影响及其机制
- 2010年
- 目的:探讨莱菔硫烷(sulforaphane.SFN)在体外对人胃癌SGC7901细胞周期的影响及作用机制。方法:MTT比色法观察SFN对SGC7901细胞增殖的影响,流式细胞术检测细胞周期变化。透射电镜观察形态学变化,RTPCR检测细胞P73及P21基因mRNA表达。结果:6.25~200μmol·L^-1浓度范围的SFN对SGC7901细胞的增殖具有明显抑制作用,24h的IC50值为61.13μmol·L^-1。6.25-25μmol·L^-1低浓度SFN作用24h,G0/G1期细胞明显增多。S期细胞明显减少。透射电镜观察到25μmol·L^-1 SFN作用24h,SGC7901细胞发生典型的早期凋亡改变。RTPCR结果显示,6.25-50μmol·L^-1 SFN作用24h,P21及P73基因mRNA呈剂量依赖表达增加。结论:SFN能抑制SGC7901细胞增殖,使其产生G0/G1期阻滞,其机制可能是通过诱导P73及P21基因表达实现的。
- 徐华陈易王少峰金颖朱虹陈小冬
- 关键词:SGC7901莱菔硫烷细胞周期P21P73
- 胃息肉患者检测血清胃蛋白酶原的临床价值被引量:7
- 2013年
- 目的探讨检测血清胃蛋白酶原(PG)对诊断胃息肉的临床价值。方法应用化学发光法检测109例接受内镜下治疗的胃息肉患者及33例对照组的空腹血清PGⅠ及PGⅡ水平,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息肉组PGⅠ水平低于对照组,以胃体及胃窦息肉亚组为著,而炎性、增生性及腺瘤性胃息肉患者血清PGⅠ浓度较对照组均有统计学意义的降低;息肉组PGⅡ低于对照组,以胃底、胃窦息肉亚组为著,PGⅡ降低主要见于增生性息肉组;PGⅠ/PGⅡ比值(PGR)腺瘤组较各组均有统计学意义的降低。结论血清PG浓度是诊断胃息肉的一个重要参考指标。
- 徐华陈易汤金海吴强金颖朱虹吴晓英
- 关键词:胃息肉胃蛋白酶原炎性息肉增生性息肉腺瘤性息肉
- 莱菔硫烷诱导人胃癌SGC7901细胞凋亡的机制
- 2010年
- 目的研究莱菔硫烷(sulforaphane,SFN)在体外诱导人胃癌SGC7901细胞的凋亡作用,并探讨其作用机制。方法体外培养人胃癌SGC7901细胞,MTT比色法观察SFN对其增殖的影响。流式细胞术检测早期凋亡率、线粒体跨膜电位;免疫细胞化学法检测细胞Bax、Bcl-2、Bcl-X/L及Fas蛋白的表达;RT-PCR检测细胞Survivin基因mRNA表达。结果 SFN对SGC7901细胞的增殖具有明显抑制作用,SFN浓度在6.25~50μmmol/L之间时诱导SGC7901细胞凋亡的作用呈剂量依赖性(P<0.01)。经SFN作用的SGC7901细胞线粒体跨膜电位降低,Bax及Fas蛋白表达水平上调,Bcl-X/L及Bcl-2/Bax表达水平降低;Survivin基因的mRNA表达降低(P<0.01)。结论SFN可能通过下调Bcl-2/Bax及抑制Bcl-X/L蛋白的表达,活化Bax蛋白,诱导SGC7901进入内源性途径凋亡,外源性途径也可能起一定作用。SFN对SGC7901细胞的诱导凋亡作用还可能与抑制Survivin基因表达有关。
- 徐华陈易金颖朱虹陈小冬
- 关键词:胃癌莱菔硫烷凋亡凋亡相关因子SURVIVIN
- 四联疗法治疗消化性溃疡的疗效观察被引量:2
- 2010年
- 目的:观察四联疗法治疗消化性溃疡的疗效。方法:64例幽门螺杆菌阳性消化性溃疡患者随机平分为两组,治疗组采用泮托拉唑联合甲硝唑、克拉霉素、阿莫西林四联疗法,对照组采用标准三联疗法(泮托拉唑联合甲硝唑、阿莫西林),均治疗4周后评效。结果:治疗组患者的总有效率及幽门螺杆菌转阴率均明显高于对照组,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的不良反应发生率无明显差异(P〉0.05)。结论:泮托拉唑联合甲硝唑、克拉霉素、阿莫西林治疗消化性溃疡疗效确切,且无严重不良反应,值得临床推广使用。
- 朱虹
- 关键词:消化性溃疡泮托拉唑甲硝唑克拉霉素阿莫西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