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朱启迪

作品数:25 被引量:52H指数:4
供职机构:河南科技学院生命科技学院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高技术研究发展计划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河南省科技攻关计划更多>>
相关领域:农业科学生物学医药卫生环境科学与工程更多>>

文献类型

  • 18篇期刊文章
  • 2篇学位论文
  • 2篇专利
  • 1篇会议论文

领域

  • 19篇农业科学
  • 2篇生物学
  • 1篇环境科学与工...
  • 1篇医药卫生

主题

  • 18篇小麦
  • 7篇色谱
  • 6篇杂交
  • 6篇化学杂交剂
  • 5篇液相色谱
  • 5篇相色谱
  • 5篇高效液相
  • 5篇高效液相色谱
  • 4篇雄性不育
  • 4篇液相色谱法
  • 4篇色谱法
  • 4篇基因
  • 4篇高效液相色谱...
  • 4篇不育
  • 3篇雄性不育系
  • 3篇液相
  • 3篇种子
  • 3篇主成分
  • 3篇紫外
  • 3篇籽粒

机构

  • 16篇西北农林科技...
  • 11篇河南科技学院
  • 3篇河南科技大学
  • 1篇河南省农业科...
  • 1篇全国农业技术...
  • 1篇周口师范学院
  • 1篇河南农业大学
  • 1篇河南省种子管...
  • 1篇河南华冠种业...
  • 1篇新乡市农乐种...

作者

  • 23篇朱启迪
  • 13篇张改生
  • 8篇牛娜
  • 8篇王军卫
  • 7篇马守才
  • 6篇欧行奇
  • 6篇张新钵
  • 6篇赵新亮
  • 4篇张姣
  • 4篇赵卓军
  • 4篇杨书玲
  • 4篇于永昂
  • 4篇赵惠燕
  • 3篇王春平
  • 3篇陈征
  • 3篇王玉玲
  • 3篇李新华
  • 3篇张自阳
  • 2篇罗坤
  • 2篇刘明久

传媒

  • 2篇分析化学
  • 2篇种子
  • 2篇西北农林科技...
  • 2篇核农学报
  • 1篇中国农业科学
  • 1篇食品科学
  • 1篇安徽农业科学
  • 1篇江苏农业科学
  • 1篇麦类作物学报
  • 1篇中国生物化学...
  • 1篇生物工程学报
  • 1篇中国科技成果
  • 1篇农药学学报
  • 1篇河南科技学院...
  • 1篇2012作物...

年份

  • 1篇2022
  • 1篇2021
  • 1篇2019
  • 1篇2018
  • 2篇2017
  • 2篇2016
  • 4篇2015
  • 2篇2014
  • 4篇2013
  • 4篇2012
  • 1篇2011
25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小麦生理型雄性不育系中天冬氨酸蛋白酶与绒毡层代谢的相关性分析被引量:3
2018年
为探讨化学杂交剂SQ-1诱导的小麦生理型雄性不育系花药绒毡层细胞凋亡过程与花粉粒败育的关系,以小麦生理型雄性不育系及其可育系花药为试验材料,结合前期绒毡层细胞凋亡研究的结果,采用透射电镜超微观察花药绒毡层细胞结构,定量检测与凋亡相关的天冬氨酸蛋白酶相关基因(APs1、APs2、APs3)的表达量,同时利用含明胶的十二烷基硫酸钠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技术对天冬氨酸蛋白酶活性进行验证。结果表明,在小麦花药发育单核期,生理型雄性不育系花药绒毡层细胞较可育系绒毡层细胞提前降解;在四分体至三核时期,3个天冬氨酸蛋白酶基因在不育和可育系中均表现为先升高后降低的趋势,且单核期表达量最高;天冬氨酸蛋白酶相关基因(APs1、APs2、APs3)在花药发育单核时期以及四分体时期,不育系较可育系均明显上升;天冬氨酸蛋白酶活性研究表明,在花药发育各时期该酶活性在不育系与可育系中均表现出明显差异,且在不育及可育系花药中天冬氨酸蛋白酶活性都呈先升高后降低的趋势,在二核期活性达到最高。表明在SQ-1诱导的生理型不育系中,天冬氨酸蛋白酶的变化与绒毡层细胞凋亡、结构变化及雄性不育花粉粒败育密切相关。本研究初步揭示了生理型小麦败育的机理,为进一步深入研究小麦雄性不育机理,培育能广泛应用于生产实践的优良不育系提供了一定的理论依据。
巨岚朱启迪张改生张姣于永昂刘红占牛娜牛娜
关键词:小麦绒毡层天冬氨酸蛋白酶
超声辅助提取高效液相色谱法检测小麦籽粒中杀雄嗪酸的残留被引量:4
2012年
建立了高效液相色谱法(HPLC)检测小麦籽粒中化学杂交剂SQ-1主成分杀雄嗪酸残留的方法。以75%乙醇为提取剂,正反萃取净化;采用Diamonsil C18不锈钢柱,以甲醇-0.5%(NH4)2HPO4溶液(60∶40,V/V,pH 2.5)为流动相,检测波长283 nm,流速1.0 mL/min。结果表明:化学杂交剂SQ-1主成分杀雄嗪酸在0.75~25.0 mg/L范围内线性关系良好,相关系数r=0.9999,在3个添加水平(1.0,5.0和10.0 mg/kg)范围内,平均加标回收率在84.2%~95.0%之间,相对标准偏差为1.0%~3.3%,检出限为0.075 mg/L。
朱启迪张改生赵新亮张新钵杨书玲
关键词:小麦高效液相色谱
三例小麦细胞质雄性不育系线粒体DNA的扩增片段长度多态性分析被引量:2
2013年
细胞质雄性不育是小麦杂种优势利用的重要途径,为了鉴定3例小麦雄性不育系的细胞质类型,对其线粒体DNA(mtDNA)进行扩增片段长度多态性(Amplified fragment length polymorphism,AFLP)分析。文中利用差速离心法和不连续蔗糖密度梯度超速离心法提取纯化小麦线粒体。结果表明:通过该提取方法获得的mtDNA,其质量和纯度能够满足PCR反应和遗传学分析。在64对选扩引物中,筛选到了4对特异性引物,其中引物E1/M7在ms(Kots)-90-110不育系扩增出3条特异条带;引物E4/M2在ms(Ven)-90-110不育系扩增出2条特异条带;引物E7/M6在ms(S)-90-110不育系中扩增出2条特异条带;引物E6/M4在ms(Kots)-90-110不育系中扩增出2条特异条带。这些特异引物可以用来作为鉴定具有粘果山羊草Aegilops kotschyi、偏凸山羊草Ae.ventricosa、斯卑尔脱小麦Triticum spelta 3类不育细胞质型小麦雄性不育系的细胞质分子标记,为研究小麦细胞质雄性不育机理奠定了分子基础。
朱启迪张新钵Ejaz M张改生车会学王书平宋齐鲁杨书玲张龙雨
关键词:小麦细胞质雄性不育线粒体DNA扩增片段长度多态性分子标记
小麦抗麦长管蚜相关基因的差异表达与鉴定分析被引量:2
2013年
【目的】筛选小麦抗麦长管蚜基因,以揭示小麦抗蚜虫的分子机制。【方法】利用mRNA差异显示反转录PCR(Differential display reverse transcription PCR,DDRT-PCR)技术,以小麦抗蚜种质98-10-35、感蚜种质1376及其F3代和BC1F1代(98-10-35/1376//1376)为材料,分析了在抗蚜材料与感蚜材料之间差异表达基因的序列及功能。【结果】从24对引物组合中,共筛选到8对引物可以在98-10-35/1376的F3代抗性群体中扩增出74条差异条带,平均每对引物扩增条带数为9.3,并对其中差异明显的20条条带进行了回收、克隆、测序和序列比对分析,其中1条在所有抗性样品池中特异表达,将其经电子克隆延长后获得了长度为2 260bp的cDNA序列,经ORF finder软件翻译后,获得了一个含642个氨基酸的蛋白质,将其命名为TA642,该蛋白与其他植物黏连蛋白质复合体亚基——STAG域蛋白质高度同源,推测其主要通过参与真核生物的姊妹染色单体黏连作用而影响植物的生理生化代谢。【结论】获得了一些与小麦抗蚜性相关的差异表达基因序列,鉴定的TA642蛋白质可能与小麦麦长管蚜抗性分子机理有关。
王春平赵惠燕朱启迪罗坤
关键词:小麦麦长管蚜候选基因同源性分析
利用药物印迹法筛选化学杂交剂苯哒嗪靶标蛋白基因被引量:1
2014年
为了筛选化学杂交剂苯哒嗪的靶标蛋白基因,以SQ-1(15%苯哒嗪乳油)处理的小麦品种西农1376为材料,以噬菌体λTripl Ex2为载体,利用SMART技术构建小麦单核期花药c DNA表达文库;以生物素为报告基团,合成苯哒嗪小分子探针,并利用该探针在c DNA表达文库中进行苯哒嗪靶标蛋白基因筛选。结果成功构建了一种新型有效的药物印迹筛选方法,获得了一条能够与苯哒嗪结合的蛋白基因c DNA序列,其编码蛋白属于DUF3456家族。研究结果为进一步明确SQ-1(有效成分苯哒嗪)的作用机理提供了依据。
赵新亮张改生宋瑜龙李志宽朱启迪赵卓军马守才王军卫牛娜
关键词:化学杂交剂
化学杂交剂SQ-1诱导小麦生理型雄性不育的作用方式及其分子机理研究
小麦作为世界上最主要的一种粮食作物,在我国的粮食作物生产中占有极其重要的地位。利用小麦杂种优势不但可以提高小麦的产量,还能够改善小麦的品质。小麦化学杂交剂SQ-1具有很好的杀雄效果,并且对雌蕊没有明显的副作用,异交结实率...
朱启迪
关键词:小麦化学杂交剂小RNA转录组测序
文献传递
超声辅助提取高效液相色谱法检测小麦籽粒中杀雄嗪酸的残留
朱启迪张改生赵新亮张新钵杨书玲
关键词:WHEAT
文献传递
小麦种子萌发对盐胁迫的生物学响应被引量:4
2017年
为了比较不同小麦品种(系)间萌发期的耐盐性差异,筛选出适合盐渍化土壤种植的小麦品种,采用NaCl水溶液模拟盐胁迫的方法,以蒸馏水为对照(CK),设置50、100、150和200 mmol/L 4个盐浓度梯度,对偃展4110、百农201、周麦18、周麦22、百农207、华育198、百农307(系)和百农AK58进行盐胁迫处理,研究小麦种子萌发对盐胁迫的生物学响应.结果表明:(1)随着NaCl浓度的增加,8个小麦品种(系)的种子发芽率及幼苗株高、根长、苗鲜质量、根鲜质量大体呈下降趋势,根数呈先上升后下降趋势.(2)在50 mmol/L NaCl处理下,百农207、百农307和百农201种子发芽率分别较对照提高了5.42%(P<0.05)、4.99%(P<0.05)和0.10%,浓度为150~200 mmol/L时各小麦品种(系)发芽率严重受到抑制.(3)50~150 mmol/L NaCl处理时,不同小麦品种(系)根长受抑制作用大于幼苗株高,200 mmol/L时则相反,对周麦22和百农201株高和根长的抑制率较小;小麦根数在低中盐浓度(≤100 mmol/L)下增加,高盐浓度(≥150 mmol/L)下减少,以百农201、周麦22和偃展4110根数较多;NaCl胁迫使所有小麦品种(系)的苗鲜质量和根鲜质量均下降,以百农201、周麦22和百农307苗鲜质量和根鲜质量较高.按照耐盐性将8个供试小麦品种(系)聚类为4类:第一类包括百农201和周麦22(强耐盐小麦组);第二类包括偃展4110和百农307(较强耐盐小麦组);第三类包括百农207(一般耐盐小麦组);第四类包括周麦18、华育198和百农AK58(耐盐能力较差).
王玉玲欧行奇朱启迪李新华乔红杨晓菲
关键词:盐胁迫小麦种子萌发耐盐性
一种检测农作物化学杂交剂有效含量及稳定性的方法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检测农作物化学杂交剂有效含量和稳定性的方法,即采用高效液相色谱,对小麦化学杂交剂SQ-1的主成分杀雄嗪酸的含量和稳定性进行检测、回收率与精密度测试,结果准确可靠。本发明方法的优点是:采用了常规的C18色谱...
朱启迪张改生陈征张新钵赵卓军牛娜马守才王军卫赵惠燕
小麦生理型雄性不育系微丝骨架和胼胝质的变化与其相关基因的表达分析被引量:4
2015年
【目的】研究生理型雄性不育小麦花粉细胞内微丝和胼胝质的结构及其相关基因的表达,并揭示其与生理型雄性不育的关系,为进一步研究化学杂交剂SQ-1诱导小麦生理型雄性不育的机理提供一定的理论依据。【方法】以化学杂交剂SQ-1诱导的生理型雄性不育系ms(A)-西农1376及对应正常可育系(A)-西农1376为试材,用TRITC-phalloidin标记细胞内微丝,苯胺蓝标记胼胝质,q RT-PCR技术分别对肌动蛋白解聚因子Ta ADF(Actin depolymerizing factor)、类葡聚糖合成酶Ta GSL(Glucan synthase-like)进行差异表达分析。【结果】(1)在减数分裂前期Ⅰ、中期Ⅰ、后期Ⅰ这3个时期,生理型雄性不育系花粉细胞的微丝结构与可育系没有显著差异:前期Ⅰ,微丝分布于整个细胞质中,细胞核区域也可见少量微丝环绕细胞核;中期Ⅰ,微丝分布在细胞质中,在形成纺锤体部位染色更深,形成纺锤体微丝,由细胞两极发出的纺锤体微丝伸向赤道板;后期Ⅰ,在向两极移动的染色体的中间部位染色较深,微丝分布较多。(2)在早末期Ⅰ,与可育系相比,不育系花粉细胞没有形成清晰且明显可见的中国灯笼状成膜体微丝结构,且在细胞中线部位亦没有清晰可见的微丝累积。(3)晚末期Ⅰ,可育系花粉细胞在形成细胞板的部位是线性的、平滑的,成膜体微丝消失,而不育系花粉细胞在形成细胞板的部位形成了很大的缝隙,同时,可育系胼胝质在细胞板处的沉积比较平滑,而不育系胼胝质在细胞板处的沉积较可育系相比缺乏,并且是褶皱的、有裂纹的。(4)四分体时期,可育系花粉可见围绕细胞核的辐射状微丝,不育系花粉细胞中微丝呈模糊状态,并且不育系中胼胝质染色的整体荧光强度较可育系减弱。利用实时荧光定量PCR技术分析肌动蛋白解聚因子Ta ADF和类葡聚糖合成酶Ta GSL在减数分裂期的相对表达量,结果发现,不育系中Ta ADF的相对表
张姣朱启迪巨岚张改生于永昂牛娜王军卫马守才
关键词:普通小麦减数分裂微丝骨架胼胝质
共3页<123>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