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作者详情>朱前拯

朱前拯

作品数:30 被引量:231H指数:10
供职机构:中日友好医院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科技支撑计划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北京市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27篇期刊文章
  • 3篇会议论文

领域

  • 29篇医药卫生

主题

  • 21篇骨折
  • 8篇近端
  • 8篇关节
  • 7篇肱骨
  • 7篇老年
  • 7篇股骨
  • 6篇肱骨近端
  • 5篇手术
  • 5篇近端骨折
  • 4篇置换术
  • 4篇肱骨近端骨折
  • 4篇颈骨
  • 4篇颈骨折
  • 3篇远端
  • 3篇失血
  • 3篇术后
  • 3篇髓内
  • 3篇转子间
  • 3篇转子间骨折
  • 3篇老年股骨

机构

  • 23篇中日友好医院
  • 5篇北京大学
  • 2篇北京市昌平区...
  • 2篇北京中日友好...
  • 1篇吉林大学第一...
  • 1篇西藏自治区人...
  • 1篇北京市鼓楼中...

作者

  • 30篇朱前拯
  • 21篇林朋
  • 14篇杨雨润
  • 14篇陈瀛
  • 14篇徐小东
  • 13篇刘成刚
  • 13篇杨欢
  • 12篇陈星佐
  • 9篇王立强
  • 7篇王立强
  • 5篇付中国
  • 3篇杨连发
  • 3篇范萌
  • 3篇姜保国
  • 3篇张殿英
  • 2篇杨希
  • 2篇刘建梅
  • 2篇于彩霞
  • 1篇段亚景
  • 1篇薛峰

传媒

  • 10篇中华创伤骨科...
  • 3篇中日友好医院...
  • 2篇中华医学杂志
  • 2篇中华肩肘外科...
  • 1篇中国骨质疏松...
  • 1篇中华物理医学...
  • 1篇中华外科杂志
  • 1篇中华骨科杂志
  • 1篇中老年保健
  • 1篇中国运动医学...
  • 1篇西藏医药
  • 1篇国际骨科学杂...
  • 1篇中国骨与关节...
  • 1篇中国组织工程...
  • 1篇第二届国际创...
  • 1篇第七届全国创...

年份

  • 1篇2024
  • 1篇2022
  • 3篇2021
  • 2篇2020
  • 2篇2019
  • 1篇2018
  • 2篇2017
  • 5篇2016
  • 3篇2015
  • 1篇2014
  • 1篇2012
  • 2篇2011
  • 1篇2010
  • 2篇2009
  • 3篇2007
30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肱骨近端骨折治疗策略被引量:4
2014年
2014年5月8日至10日.国际内固定研究学会(AO)基金会在北京举办AO创伤联合学习班.来自德国的Klaus Kundel教授应邀就“肱骨近端骨折治疗策略”作了专题报告.阐述了临床骨科医师面临的主要问题、治疗方法决策、骨折类型与手术方案.以及相关手术技巧、并发症防范。报告内容在与会者中引起强烈反响。笔者有幸作为报告翻译者参与其中。现征得Kundel教授同意,将他的报告内容整理成文.供骨科同道分享与交流。
朱前拯
关键词:肱骨近端骨折骨科医师手术技巧手术方案骨折类型
肱骨近端骨密度的测量及其与年龄和体质量指数的相关性研究被引量:1
2009年
目的建立一种肱骨近端骨密度(BMD)的测量方法,研究肱骨近端BMD与年龄和体质量指数(BMI)的关系,探讨肱骨近端BMD在预报骨质疏松症的敏感性。方法选择绝经后健康女性志愿者,使用HologicDELPHI—A双能X射线骨密度仪及本研究设计的肩部定位器和前臂定位器测量肱骨近端BMD。研究第一部分包括30名志愿者,每人连续测量右侧肱骨近端BMD2次,根据测量结果计算短期精密度RMSSD和RMSCV;第二部分包括92名志愿者,记录其年龄、身高、体重,测量右侧肱骨近端BMD,分析肱骨近端BMD与年龄和BMI的相关性。结果本研究肱骨近端BMD测量方法的短期精密度:RMSSD=0.011g/cm2,RMSCV=2.4%。本研究92名志愿者平均(60.2±6.4)岁,平均身高(159.5±5.4)cm,平均体质量(59.4±7.5)kg,平均BMI23.3±2.7,平均肱骨近端BMD(0.543±0.083)g/cm2,肱骨近端BMD同年龄呈负相关,同BMI无显著相关。结论本研究建立了一种测量肱骨近端BMD的方法;年龄越大肱骨近端BMD越低;由于BMI对BMD的影响会掩盖骨质的丢失,而非负重区域即肱骨近端会最大程度地减少BMI对BMD的影响程度。
朱前拯付中国张殿英姜保国
关键词:肱骨骨密度年龄相关
老年人如何避免摔倒
2011年
摔倒是影响老年人生活质量的重要原因。据报道,30%的65岁以上老年人每年至少摔倒1次.随着年龄的增长,摔倒的概率会逐渐增加.80岁以上的老年人摔倒的年发生率高达50%,其中5%~10%的摔倒可导致骨折,摔倒引起的骨折会给老年人的生活带来很大的负面影响。
朱前拯林朋
关键词:老年人摔倒生活质量年发生率骨折
老年髋部骨折的围手术期治疗被引量:3
2010年
老年髋部骨折是指发生于65岁以上老年患者的股骨颈骨折、股骨转子间骨折和股骨转子下骨折。因骨质疏松症以及对跌倒等外伤的自我防御反应能力下降,老年髋部骨折的发生多由低能量损伤引起。手术治疗老年髋部骨折已经是骨科医生的共识。然而,在围手术期内除了手术技术操作.还有很多为保证手术疗效的治疗要骨科医生注意。本文就术前评估、术前牵引、手术时机、麻醉、深静脉血栓预防、镇痛、抗生素的使用等方面做一综述。
朱前拯刘成刚林朋
关键词:老年髋部骨折围手术期股骨转子下骨折股骨转子间骨折骨科医生股骨颈骨折
1例犬咬伤合并神经血管损伤的护理体会
目的 通过对犬咬伤患者的评估,提高对狂犬病的认知水平,狂犬病造成此类伤口污染严重,感染的几率较高,创面较大,其中软组织缺损,伴有神经血管损伤的均有发生保持伤口创面清洁,修复受损神经组织,协助功能锻炼方法 对1例被犬咬伤患...
杨希王焕军范萌朱前拯刘建梅
关键词:犬咬伤神经血管损伤护理
不同长度股骨近端髓内钉治疗合并骨质疏松的不稳定型股骨转子间骨折的疗效分析被引量:10
2022年
目的探讨不同长度的髓内钉治疗合并骨质疏松的不稳定型股骨转子间骨折的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2017年1月至2019年12月中日友好医院骨科收治的合并骨质疏松症的不稳定型股骨转子间骨折患者资料。根据采用的髓内钉长度不同分为两组:短钉组135例,男38例,女97例;年龄(82.2±7.7)岁;采用长度为170 mm的髓内钉固定。长钉组32例,男8例,女24例;年龄(81.5±7.1)岁;采用长度大于300 mm的髓内钉固定。比较两组患者术中血红蛋白下降值、手术时间、术后6个月Harris评分、并发症的发生率及病死率。结果两组患者术前一般资料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两组患者的血红蛋白下降值[(19.8±2.2)g/L、(20.0±2.1)g/L]、Harris评分[(72.0±3.0)分、(71.2±3.6)分]、并发症的发生率[3.0%(4/135)、6.2(2/32)]及病死率[14.3%(19/135)、15.6%(5/32)]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与短钉组比较,长钉组具有更长的手术时间[(84.6±5.6)min、(92.0±7.2)min],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长、短髓内钉在血红蛋白下降值、功能评分、并发症、病死率方面无明显差异,均可以提供安全、可靠的疗效。与短髓内钉比较,长髓内钉具有更长的手术时间。
杨雨润陈瀛林朋徐小东杨欢王立强朱前拯陈星佐
关键词:髋部骨折骨质疏松髓内钉
解剖锁定接骨板治疗C型肱骨远端骨折的疗效分析被引量:8
2015年
目的观察解剖锁定接骨板治疗C型肱骨远端骨折以及术后规范化康复的疗效。方法2009年12月至2013年6月使用解剖锁定接骨板治疗17例C型肱骨远端骨折患者,其中男性6例,女性11例;年龄24~84岁,平均51.2岁。损伤原因:低能量损伤9例(低能量组);高能量损伤8例(高能量组)。受伤至手术时间为1~30d,平均8.4d。术后患者开始规范化肘关节功能康复治疗。末次随访时记录患侧肘关节活动范围并采用Mayo肘关节功能评分。结果所有患者术后获9~48个月(平均18.59个月)随访,所有骨折均愈合,1例合并尺骨鹰嘴截骨处延迟愈合。末次随访时,肘关节伸直15.0°±10.2°,屈曲103.2°±16.3°,活动范围88.2°±22.8°。MEPS评分(83.9±19.2)分,优良率76.5%(13/17)。高能量组与低能量组MEPS评分分别为(71.9±22.5)分和(94.6±4.9)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25)。结论 AO解剖锁定接骨板治疗C型肱骨远端骨折的疗效肯定,高能量损伤患者的预后较差,初始损伤因素影响患者肘关节功能恢复,规范化的康复治疗有助于肘关节功能恢复。
朱前拯段亚景杨雨润杨欢陈星佐王立强陈瀛杨连发林朋刘成刚
关键词:锁定接骨板
综合康复治疗对老年股骨转子间骨折患者术后功能的影响研究被引量:20
2021年
目的探讨综合康复治疗对老年股骨转子间骨折患者术后功能的影响。方法回顾性分析2015年6月至2019年6月期间中日友好医院骨科采用股骨近端防旋髓内钉固定治疗的144例老年股骨转子间骨折患者资料。根据是否采用综合康复治疗分为两组:综合康复组65例,男22例,女43例;年龄为(76.6±6.7)岁;骨折AO分型:31-A1型18例,31-A2型35例,31-A3型12例。对照组79例,男23例,女56例;年龄为(75.2±7.0)岁;骨折AO分型:31-A1型25例,31-A2型39例,31-A3型15例。综合康复组患者采用综合康复治疗,包括一般细节干预措施、多系统合并症和并发症的防治及患肢的康复功能锻炼。对照组患者行常规康复治疗。记录并比较两组患者术后6个月的疼痛视觉模拟评分(visual analog scale,VAS)、髋关节Harris评分、Barthel指数、离床时间及并发症发生率等。结果两组患者术前及术中一般资料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综合康复组患者术后6个月疼痛VAS评分[(1.5±1.0)分]显著低于对照组患者[(1.9±1.2)分],髋关节Harris评分[(83.9±5.4)分]、Barthel指数(81.6±5.4)显著高于对照组患者[(80.2±7.9)分、78.2±7.9],离床时间[(2.6±1.0)d]显著短于对照组患者[(3.2±1.4)d],并发症发生率[4.6%(3/65)]显著低于对照组患者[16.5%(13/79)],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于老年股骨转子间骨折患者,与常规康复治疗相比,综合康复治疗能够明显减少患者并发症的发生,促进髋关节功能康复,加快患者日常生活能力的恢复。
徐小东王颜华司徒炫明杨雨润朱前拯杨欢陈星佐王立强陈瀛林朋
关键词:髋骨折骨钉康复
人工肩关节置换治疗肱骨近端骨折相关技术的临床研究
目的:探讨肱骨近端假体置换术治疗肱骨近端复杂骨质的并发症及其预防. 方法:2004年1月-2006年1月,高龄肱骨近端三部分和四部分骨折脱位患者30例,平均年龄78.5岁,均采用肱骨近端假体置换治疗,重点针对该...
付中国朱前拯芦浩张殿英姜保国徐海林王天兵陈建海薛峰党育杨明
关键词:肱骨近端骨折人工肩关节术后并发症
文献传递
切开复位内固定治疗Mason Ⅱ型和Ⅲ型桡骨头骨折的疗效分析被引量:7
2016年
目的探讨切开复位内固定治疗Mason Ⅱ型和Ⅲ型桡骨头骨折的治疗效果。方法回顾性研究我科2011年7月至2015年6月治疗的桡骨头患者,其中31例患者采用微型螺钉(23例)和钢板(8例)切开复位内固定治疗,同时进行疗效评估和分析。结果 31例患者随访5~24个月,平均13.1个月。按照Meraizea等的肘关节功能后期标准评定:良好19例,较好8例,一般4例,不良0例,良好及较好比例为87.1%。结论切开复位螺钉或钢板内固定治疗桡骨头Mason Ⅱ、Ⅲ型骨折均可获得满意的治疗效果。
王立强徐小东朱前拯林朋刘成刚
关键词:桡骨骨折骨钉骨板
共3页<123>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