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西 作品数:72 被引量:359 H指数:11 供职机构: 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 更多>> 发文基金: 河南省科技攻关计划 河南省医学科技攻关计划项目 河南省卫生厅医学科技攻关计划项目 更多>> 相关领域: 医药卫生 电气工程 更多>>
间歇经口至食管管饲法对脑小血管病吞咽障碍患者的影响 被引量:11 2020年 目的:观察间歇经口至食管管饲法(IOE)对脑小血管病(CSVD)吞咽障碍患者的影响。方法:将60例CSVD吞咽障碍患者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每组30例。两组患者均在基础治疗上给予常规吞咽功能训练,实验组采用IOE,对照组采用鼻胃管饲法(NG)。入院24 h(治疗前)和2周时(治疗2周时),对两组患者的视频透视吞咽检查(VFSS)评分、功能性经口摄食量表(FOIS)分级、体重指数(BMI)、血清白蛋白(Alb)、血红蛋白(Hb)、肺炎发生率、改良Barthel指数(MBI)评分进行评估。结果:治疗前,2组患者VFSS评分、FOIS分级、BMI、Alb、Hb、肺炎发生率、MBI及WHOQOL-BREF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与组内治疗前比较,2组患者上述指标均有所改善,且实验组治疗后VFSS评分[(8.22±2.20)分]、FOIS分级、BMI[(19.1±1.5)kg/m 2]、Alb[(36.0±4.1)g/L]、Hb[(117.1±10.2)mg/L]、肺炎发生率、MBI[(50.3±14.3)分]及WHOQOL-BREF评分[(62.5±9.6)分]均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IOE较NG更能改善CSVD吞咽障碍患者的营养状况及吞咽功能,有助于提高其ADL能力和生活质量。 杨俊锋 陈亚男 高伟琪 张佳 叶望琳 李和平 王留根 曾西关键词:吞咽障碍 程序化手法治疗脑卒中后肩痛患者临床观察 被引量:5 2021年 目的观察程序化手法治疗脑卒中后肩痛(PSSP)对患者疼痛及运动功能的影响。方法纳入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康复医学科PSSP患者185例,观察组92例和对照组93例,2组患者均接受二级预防药物并合理管控血压、血糖、血脂等危险因素。采用常规神经促通技术促进瘫痪肢体的功能恢复,对日常生活注意问题,包括良姿体位摆放予以详细的指导和解答。观察组由运动治疗师予以指导、训练及宣教,具体有降低肌肉张力、关节活动度训练、软组织松动术、关节松动术。治疗前和治疗4周后分别对2组患者进行疼痛视觉类比法(VAS)和上肢运动功能评定量表(FMA-U)评定。结果观察组与对照组治疗前VAS评分、FMA-U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4周后2组患者VAS评分别为(1.21±1.12)分和(4.62±1.36)分,2组患者FMA-U评分分别为(32.45±5.25)分和(11.59±4.38)分。与治疗前相比,观察组和对照组治疗4周后VAS评分均显著降低,FMA-U评分均显著提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治疗后VAS评分下降和FMA-U评分提高程度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程序化的手法治疗能有效改善PSSP患者运动时的疼痛程度及偏瘫上肢运动功能。 付伟锋 王健 李和平 王留根 曾西关键词:肩痛 脑卒中后肩痛 脑卒中 手法治疗 疼痛 气管切开患者营养不良预测模型的构建及评估 2024年 目的探讨气管切开患者营养不良的危险因素,构建预测模型,为患者营养不良的预防和早期干预提供参考。方法回顾性分析符合纳入条件的440例气管切开患者的临床资料,包括年龄、性别、病因、格拉斯哥昏迷评分(GCS)、日常生活活动(ADL)能力评分、年龄校正的查尔森合并症指数(aCCI)评分、进食途径、吞咽情况、感染情况、糖尿病史、高血压史、吸烟史、饮酒史。采用营养风险筛查工具(NRS-2002)筛查出具有营养不良风险患者(NRS-2002≥3),根据欧洲临床营养与代谢协会(ESPEN)2015年营养不良专家共识(简称ESPEN2015标准)进行营养不良诊断。通过NRS-2002和ESPEN2015标准,将患者分为营养不良组(343例)和对照组(97例),然后进行单因素和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应用逐步回归(Stepwise)方法,将单因素分析中P<0.05的因素纳入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中,分析影响营养不良的独立危险因素,并构建列线图预测模型。应用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校准图和决策曲线分析(DCA)评估该模型的临床实用性。结果本组440例患者中,有343例患者(78.0%)发生营养不良。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肺部感染、吞咽困难、低GCS评分、高aCCI评分是气管切开患者营养不良的危险因素(P<0.05),以此建立列线图预测模型;拟合矫正后绘制预测模型ROC的曲线下面积(AUC)为0.911,特异度为80.4%,敏感度为91.3%,显著高于肺部感染(0.809)、吞咽困难(0.697)、aCCI(0.721)和GCS(0.802),且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01);采用Bootstrap自抽样方法对模型进行内部验证,重复抽样1000次后预测风险与实际风险的平均绝对误差为0.013,表明模型预测值与实际值基本一致。DCA结果显示,较大阈值概率(0~0.96)行营养干预时,模型均具有较高的临床应用价值。结论肺部感染、吞咽困难、低GCS评分、高aCCI评分是气管切开患者营养不良的危险因素;本研究构建的� 蔡昂 杨俊锋 刘如垚 王乐 李一 王留根 李和平 曾西关键词:气管切开 营养不良 列线图 间歇口腔营养管管饲法对脑外伤致吞咽障碍患者吞咽功能及营养状况的影响 被引量:5 2017年 目的探讨间歇口腔营养管管饲进食法对脑外伤致吞咽障碍患者吞咽功能及营养状况的影响。方法选取2014年9月至2016年7月入住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康复科的50例脑外伤合并吞咽障碍患者,将入选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25例。观察组行间歇口腔营养管饲法给予营养支持,对照组使用留置鼻饲管法给予营养支持。观察两组患者治疗前和治疗后4周的各项营养指标及吞咽功能改善情况。结果治疗4周后,观察组各项营养指标水平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4周后,两组患者吞咽功能较治疗前均有不同程度提高,但治疗组患者较对照组改善更明显(P<0.05)。结论间歇口腔营养管管饲法能改善脑外伤致吞咽障碍患者的营养状况,有利于吞咽功能的改善。 罗迷 李和平 张琳 张焱斌 曾西关键词:脑外伤 吞咽障碍 营养状况 间歇口腔营养管对脑卒中吞咽障碍患者营养状况的影响 脑卒中所致吞咽障碍已成为严重医疗及社会问题之一,轻症患者表现为饮水呛咳、反复发热,影响患者进食信心;重症患者容易并发吸人性肺炎、窒息、反复心脏病发作、脱水、营养不良等,不得不依靠留置鼻饲管或胃造瘘供应营养,严重影响患者生... 曾西 王德军 王留根 宋波 付伟锋 赵幸娜 赵晓乐 王辉文献传递 小儿陈旧孟氏骨折手术方案荟萃分析 被引量:7 2018年 目的对尺骨截骨延长术及环状韧带重建术为主的手术方法治疗儿童陈旧孟氏骨折治疗效果进行荟萃分析,比较其临床疗效的差异,以期为儿童陈旧孟氏骨折临床治疗方案选择提供依据。方法通过计算机检索CNKI、万方数据库,同时手工检索相关文献的参考文献,通过纳入排除标准筛选,以Cochrane协作网提供的RevMan 5.3统计软件进行数据处理。文献检索以"孟氏骨折","陈旧","小儿"为关键词,通过上述数据检索共获得346篇文章,符合纳入标准文献14篇,438例。以"Old Monteggia fracture in children 、neglected Monteggia fracture"检索Medline(1966年1月—2017年5月)、PubMed(1980年1月—2017年5月)、Embase(1990年1月—2017年5月)、Science(1990年1月—2017年5月)数据库共获得61篇,符合标准外文文献3篇,并对其进行分析。结果共获得符合纳入标准文献17篇,共438例,尺骨截骨延长为主要手术方式的病例(延长组)224例,以环状韧带修复重建为主的病例(重建组)214例,重建组34例出现术后并发症(复发性桡骨小头脱位、关节僵硬),延长组共21例出现并发症(尺骨畸形、不愈合,神经损伤、骨筋膜室综合征)。在术后优良率方面以尺骨截骨延长为主的手术方案优于环状韧带重建为主的手术方案,并发症及2次手术率方法前者少于后者。结论以尺骨截骨与环状韧带重建为主的手术方式各有利弊,陈旧孟氏骨折的手术方案选择应依据下述因素:陈旧孟氏骨折形成时间、尺桡骨畸形的程度、肘关节的外观及功能状态。 刘秋亮 张琰彬 史龙彦 汪奇 耿培硕 王鹏亮 王义生 王家祥 曾西关键词:孟氏骨折 小儿 间歇经口至食管管饲治疗脑卒中真性球麻痹患者的疗效观察 被引量:2 2023年 目的:观察间歇经口至食管管饲(IOE)对脑卒中真性球麻痹患者的影响。方法: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80例脑卒中真性球麻痹患者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40例。所有患者均接受综合康复治疗,观察组采用IOE给予肠内营养支持,对照组采用留置鼻胃管(NGT)给予肠内营养支持。入院24 h和治疗15 d后,对两组患者的血清白蛋白水平、身体质量指数、洼田饮水试验评分、标准吞咽功能评价量表评分、吞咽造影检查结果评分、吞咽生活质量量表评分和神经功能缺损评分进行评定。结果:与组内入院24 h比较,两组患者治疗15 d后的血清白蛋白水平、身体质量指数、洼田饮水评分、标准吞咽功能评价量表评分、吞咽造影检查结果评分、神经功能缺损评分均有所改善,且观察组治疗15 d后的血清白蛋白水平[(33.79±0.81)g/L]、身体质量指数[(21.09±0.59)kg/m^(2)]、洼田饮水评分[(1.53±0.43)分]、标准吞咽功能评价量表评分[(22.04±2.87)分]、吞咽造影检查结果评分[(8.69±1.20)分]、吞咽生活质量量表评分[(51.25±6.78)分]、神经功能缺损评分[(5.42±1.22)分]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相较于留置NGT,IOE更能改善脑卒中真性球麻痹患者的营养状况、吞咽功能、神经功能和生活质量。 曾泓辑 吴军发 张芳权 郭莉 曾西 王留根关键词:脑卒中 真性球麻痹 间歇经口至食管管饲法在脑出血后气管切开患者中的临床应用 被引量:4 2022年 目的观察间歇经口至食管管饲法(IOE)对脑出血后气管切开患者营养状况、气切套管拔管率、肺部感染及神经功能恢复的影响。方法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126例脑出血后气管切开患者分为IOE组(65例)和鼻胃管管饲(NGT)组(61例)。2组患者均给予基础药物治疗及综合康复干预(包括偏瘫肢体训练、吞咽训练、肺功能训练等);IOE组、NGT组患者在此基础上分别给予IOE或NGT营养支持。于入科时、治疗4周后对2组患者进行疗效评定,具体指标包括体重指数(BMI)、血红蛋白(Hb)、白蛋白(ALB)、前白蛋白(PA)、肌酐身高指数(CHI)、气切套管拔管率及带管时间、临床肺部感染(CPIS)评分、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卒中量表(NIHSS)评分及并发症发生率等。结果治疗4周后IOE组患者各项营养指标、气切套管拔管率(90.76%)和带管时间[(15.96±3.86)d]、CPIS评分[(3.00±1.69)分]、NIHSS评分[(11.86±4.08)分]及并发症总体发生率均明显优于NGT组水平(P<0.05)。结论IOE营养支持较NGT营养支持能更有效改善脑出血后气管切开患者的营养状况及神经功能,减少肺部感染及相关并发症发生,有助于患者尽早安全地拔除气切套管,加速康复进程。 王丹阳 王留根 杨俊锋 李和平 曾西关键词:脑出血 气管切开 间歇口-胃管饲法在脑卒中吞咽障碍患者吞咽训练中的应用 被引量:17 2012年 目的探讨间歇口-胃管饲法在吞咽障碍患者吞咽训练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将64例脑卒中后吞咽障碍患者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2组均同步实施吞咽康复训练,实验组在训练中实施间歇口-胃管饲法,对照组实施传统的留置鼻胃管饲法。于训练前及训练30d后采用洼田吞咽能力评定法对2组患者吞咽功能进行评估,同时比较2组患者对不同管饲法的接受程度。结果实验组吞咽功能改善幅度优于对照组(P<0.05),对管饲法的依从性明显优于对照组(P<0.01)。结论间歇口-胃管饲法是一种吞咽障碍患者依从性良好,能有效改善脑卒中患者吞咽功能的方法。 龚淑梅 李国荣 曾西关键词:吞咽障碍 脑卒中 吞咽训练 口腔营养饲管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经口腔插入食道为病人提供营养支持的口腔营养饲管。口腔营养饲管,包括一端用于插入病人食道、另一端设有针管接头的硅胶管,以及使用时插入所述硅胶管中以提高硅胶管刚度、在硅胶管从口腔进入食道后又可抽出的加强引... 曾西 王留根 于洋文献传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