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吉勇
- 作品数:28 被引量:185H指数:10
- 供职机构:清华大学更多>>
-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更多>>
- 相关领域:机械工程理学电子电信自动化与计算机技术更多>>
- 双曲面折反射全景成像系统被引量:57
- 2003年
- 给出了双曲面折反射全景成像系统的设计方法 ,推导了系统的逆投影计算公式 ,建立了虚拟像面内透视全景图像与实际像平面内全景图像的坐标映射关系 ,为全景视频图像的处理提供了必要的模型和计算方法。提出了全景成像系统设计方法 ,研制出双曲面反射镜 。
- 曾吉勇苏显渝
- 关键词:视场角
- 微型摄像镜头系统
- 本发明提供一种微型摄像镜头系统,其从物侧到成像面依次包括光阑,一第一透镜和一呈弯月型且凹面弯向物侧的第二透镜。该第一透镜光焦度为正,其朝向成像面的面为具有衍射光栅结构的凸面,朝向物侧的面为非球面;该第二透镜至少有一面为非...
- 曾吉勇严瑛白金国藩王卓王民强
- 文献传递
- 光盘用光学头物镜性能的综合评估被引量:1
- 1994年
- 论述了采用波象差均方根、点扩展函数、光学传递函数对高次旋转对称非球面光学头物镜性能进行综合评估的方法。作者在正则坐标理论基础〔1〕上编制了光学头物镜性能综合评估软件。给出了评估实例。
- 杨勋曾吉勇杨筱
- 关键词:光学头光学传递函数
- 基于PWC方法的折衍混合红外物镜设计被引量:4
- 2006年
- 折衍混合设计为选用廉价材料设计像质优良的红外物镜提供了新的途径.基于衍射结构的高折射率模型和传统的PWC方法。分析了折衍混合红外单透镜的光焦度分配和二级光谱;在8-12μm波段,采用GASIR2和AMTIR1红外玻璃,分别设计了可模压生产的折衍混合单片型和Petzval型红外物镜.结果表明:采用新型红外玻璃的折衍混合设计可以代替锗材料设计出具有大相对孔径,且像质优良而廉价的红外物镜.
- 曾吉勇金国藩王民强严瑛白
- 关键词:光学设计
- 基于双曲面折反射相机的柱面全景立体成像被引量:13
- 2006年
- 为满足机器人导航、视频监视和场景建模等领域实时获取全景深度信息的需要,提出了一种利用2个双曲面折反射相机同轴放置实现全景立体成像的方法,并推导了这种全景立体视觉系统的深度计算公式。为了简化全景立体图像对的匹配和深度计算,建立了满足针孔成像模型的虚拟柱面相机,使通常的双目视觉算法适用于柱面全景图像对的深度信息提取。建立了全景立体成像实验装置,提取出了反映场景深度信息的360°柱面全景浓密视差图。
- 曾吉勇苏显渝金国藩
- 关键词:计算机视觉立体视觉全景成像
- 水平场景无畸变的折反射全景成像系统被引量:32
- 2003年
- 基于透视成像模型 ,建立了一套较完整的水平场景无畸变的折反射全景成像系统设计方法 ,分析了该系统的近似透视成像性质 ;设计制作了特殊面形反射镜 ,建立了水平场景无畸变的折反射全景成像系统 ,给出了实验图像 ,并与双曲面折反射全景成像系统的实景图像和透视全景图像进行了比较。
- 曾吉勇苏显渝
- 关键词:光学设计全景成像几何光学反射镜
- 抛物面折反射全景成像系统被引量:22
- 2003年
- 系统论述了抛物面折反射全景成像系统原理和设计方法,推导了系统的逆投影计算公式,建立了虚拟像平面内透视全景图像与实际像平面内全景图像的坐标映射关系,为全景视频图像的处理提供了必要的模型和计算方法。进而研制出抛物面反射镜,建立了抛物面折反射全景成像系统。
- 曾吉勇苏显渝
- 傅里叶变换光学系统及体全息存储傅里叶变换光学系统
- 一种傅里叶变换光学系统,其从输入面到频谱面,依次包括一具有正光焦度的第一透镜组,一具有正光焦度的第二透镜组和一具有负光焦度的第三透镜组,其中,该第一透镜组包括凹面相对的一第一弯月型正透镜和一第一弯月型负透镜,该第一弯月型...
- 曾吉勇金国藩王民强严瑛白
- 文献传递
- 折反射全景成像系统被引量:25
- 2004年
- 折反射全景成像系统能实现大于半球视场的全景成像 ,在视频会议、监视和机器人导航等领域有着广泛的应用。本文介绍了折反射全景成像系统的原理和主要类型 。
- 曾吉勇苏显渝
- 关键词:全景成像
- 微型摄像镜头系统
- 本发明提供一种微型摄像镜头系统,其从物侧到成像面依次包括光栏,一第一透镜和一呈弯月型且凹面弯向物侧的第二透镜。该第一透镜光焦度为正,其朝向成像面的面为具有衍射光栅结构的凸面,朝向物侧的面为非球面;该第二透镜至少有一面为非...
- 曾吉勇严瑛白金国藩王卓王民强
- 文献传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