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曹晖

作品数:37 被引量:156H指数:7
供职机构:上海市黄浦区疾病预防控制中心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科技重大专项上海市公共卫生重点学科建设项目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生物学更多>>

文献类型

  • 36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32篇医药卫生
  • 4篇生物学

主题

  • 12篇成蚊
  • 8篇种群
  • 7篇蚊虫
  • 6篇中心城
  • 6篇中心城区
  • 6篇种群动态
  • 6篇孳生
  • 5篇上海城区
  • 4篇伊蚊
  • 4篇孳生地
  • 4篇节律
  • 4篇白纹伊蚊
  • 3篇蝇类
  • 3篇时段
  • 3篇侵害
  • 3篇住区
  • 3篇微环境
  • 3篇蚊虫监测
  • 2篇德国小蠊
  • 2篇蝇科

机构

  • 36篇上海市黄浦区...
  • 26篇上海市疾病预...
  • 18篇复旦大学
  • 2篇中国科学院上...
  • 1篇上海出入境检...

作者

  • 36篇曹晖
  • 28篇高强
  • 23篇冷培恩
  • 19篇周毅彬
  • 12篇樊坚
  • 11篇丁志伟
  • 9篇熊成龙
  • 9篇姜庆五
  • 4篇周宇才
  • 4篇徐康
  • 3篇楼菊萍
  • 3篇张振东
  • 2篇束惠慧
  • 2篇陈之梓
  • 1篇常顺妹
  • 1篇成其美
  • 1篇周艺彪
  • 1篇梅少君
  • 1篇范明秋
  • 1篇蒋伯钧

传媒

  • 17篇中华卫生杀虫...
  • 9篇中国媒介生物...
  • 4篇寄生虫与医学...
  • 2篇上海预防医学
  • 2篇中国热带医学
  • 1篇中国健康教育
  • 1篇中华流行病学...

年份

  • 2篇2024
  • 2篇2022
  • 6篇2016
  • 9篇2015
  • 7篇2014
  • 3篇2013
  • 2篇2011
  • 2篇2009
  • 1篇2008
  • 1篇2004
  • 1篇2003
37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上海市黄浦区某社区居民消毒知识及需求调查被引量:4
2009年
成其美曹晖蒋诚
关键词:消毒知识环境卫生卫生意识卫生习惯
世博园区基建期间蚊虫种群动态特点和防控策略研究被引量:1
2011年
目的比较和分析世博工程建设对蚊虫种群动态变化的影响。方法 2007年和2008年的3-11月间开展每旬一次的CO2诱捕法成蚊监测。结果 2007年和2008年蚊虫的密度高峰均为7月和10月;2008年监测到的淡色库蚊数量较2007年下降了54.5%,构成降至43.5%;白纹伊蚊的数量上升了47.3%,构成比上升至54.5%;三带喙库蚊2008年比2007年上升了400%;2008年蚊虫消长最高峰值明显低于2007年,仅为2007年峰值的2/3。结论工程建设的开展和环境的改变未影响该区域蚊虫的种群构成,但3种蚊虫的数量构成发生了明显的变化;对蚊虫密度的高峰期没有影响,蚊虫的平均密度和消长变化的最高峰值受到了影响。
曹晖冷培恩周毅彬丁志伟楼菊萍束惠慧
上海城区世博前后蝇类种群及密度消长变化的研究被引量:1
2014年
选取成蝇较易出现的公园和居民区环境类型,采用腐鱼笼诱法分别于2002与2013年对上海中心城区世博建设前后蝇类群落构成和季节消长状况进行监测并对比分析.结果显示,与2002年相比,2013年居民区环境蝇密度显著下降,捕获的蝇种类总数稍有上升;最优势蝇种由2002年的丝光绿蝇转变为2013年的大头金蝇(当年构成比分别为46.06%和20.50%),亮绿蝇、元厕蝇的密度及构成比较2002年显著上升.2002与2013年成蝇高峰分别均出现于6月份,2013年夏季气温高热造成7月份出现一个波动较大的低谷;丝光绿蝇在不同年代的季节分布差异较明显,其他蝇种分布趋势前后较吻合.据此推论上海城区蝇类侵害以丽蝇科为主,不同监测环境差异较大;城区卫生环境的改善对减少住区蝇滋生起了重要作用,但人口密度高、部分老城区环境复杂、各行业所产生垃圾较多而容易造成蝇类滋生侵害的状况依然存在,蝇类防控措施应针对金蝇和绿蝇等优势蝇种开展,防控工作任重而道远.
高强周宇才曹晖梁必匀陈之梓
关键词:蝇类世博会
红外线鼠密度监测仪在鼠侵害监测中的应用研究被引量:7
2013年
目的探索一种新型的红外线鼠密度监测仪在现场鼠侵害监测中的应用效果。方法现场监测。结果在餐厅和超市设置的7个监测点均监测到鼠类活动,阳性率均达到100%,餐厅的鼠阳性指数和活动指数均高于超市,其中餐厅的配料间鼠侵害最严重,阳性指数和活动指数分别达到33.38 min/h和189只/(次·h)。结论该新型鼠情监测方法具有多方面优点,弥补了常规监测方法的诸多不足,监测过程变得更加简单方便,监测结果更加准确直观,是一种潜力巨大、具有广泛应用空间的新型鼠密度监测方式。
高强曹晖周毅彬冷培恩
上海城区蝇类种群密度与季节消长变化趋势研究被引量:2
2015年
目的掌握近年来上海中心城区成蝇季节消长规律、种群构成,为蝇类防控提供依据。方法 2013年3月下旬-11月下旬采用笼诱法对上海中心城区2个公园与1个居民区进行每周1次的成蝇监测,并与2008-2012年常规监测资料进行对比分析。结果 2013年共捕捉成蝇5科40种共计8 004只,其中双重厕蝇为上海地区新纪录;最优势蝇种为大头金蝇(构成比为20.50%),成蝇高峰分别出现于6、8月,分别为140.00和100.60只/(d·笼),7月出现一个明显下降;2008-2012年常规监测,最优势蝇种为丝光绿蝇(构成比24.48%),优势蝇种构成与2013年存在明显差异;不同年份的成蝇频数分布存在显著差异(χ2=187.923,P<0.01),且仅个别年份间的变化趋势存在显著相关性。结论上海中心城区蝇类侵害以大头金蝇、丝光绿蝇等为主,不同监测环境与监测方法间存在较大差异,蝇类侵害防控依然严峻。
高强周宇才熊成龙姜庆五曹晖
关键词:蝇密度上海城区
上海中心城区新颖捕蝇器应用效果分析研究被引量:1
2011年
目的观察神仆捕蝇器(饵)现场捕蝇效果。方法在绿化场所,用神仆捕蝇器(饵)与天幕式捕蝇笼(糖醋饵、腐鱼饵)的捕蝇效果作比较。结果神仆饵比糖醋饵捕蝇多,比腐鱼少。神仆捕蝇器和天幕式捕蝇笼比较,神仆捕蝇器4次捕蝇1 029只,平均257.25只/(笼.d),天幕式笼捕蝇461只,平均115.25只/(笼.d)(H=15.82,χ2>0.01,P<0.01),捕蝇效果有显著差异。结论神仆捕蝇器设计新颖,使用效果好,可美化环境。
丁志伟周彦彬曹晖陈其妹
关键词:苍蝇
上海市城区不同季节与昼夜时段成蚊种群动态的差异性研究被引量:4
2015年
目的探索和分析同一区域不同季节及不同昼夜监测时段蚊虫种群动态的差异性。方法选取中心城区蚊虫较容易出现的公园和绿化区域环境类型(上海市人民广场及人民公园区域),按照地理分布设置5个监测点,每天分为3个连续时段,连续224 d采用CO2诱捕法进行成蚊监测。结果上海市城区中心地带不同蚊种的月份分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187.923,P<0.01),淡色库蚊为最优势蚊种〔13.35只/(d·台)〕;季节分布,淡色库蚊高峰期分布于5-6月〔19.93和28.19只/(d·台)〕,白纹伊蚊和三带喙库蚊高峰期在7月〔10.77和8.79只/(d·台)〕;昼夜节律方面,成蚊密度在3个时段的分布由高到低依次为夜晚和清晨时段(20:00至次日08:00)、傍晚时段(16:30-20:00)和白天时段(08:00-16:30);白天时段白纹伊蚊为优势种(构成比为65.70%),其他2个时段淡色库蚊为优势种(构成比分别为78.14%和66.05%)。结论不同季节及不同昼夜时段成蚊密度和种群构成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原因主要由不同成蚊的生态习性决定,研究中还发现较多与文献记载存在明显差异的现象,认为可能与上海市的城市环境及城市光污染有关,该影响因素有待进一步验证。
高强曹晖周毅彬冷培恩熊成龙姜庆五
关键词:昼夜节律光污染
住区与绿地环境成蚊侵害状况及公共卫生影响分析被引量:4
2016年
目的探索上海城区住区与绿地环境成蚊侵害状况,并分析其产生的公共卫生影响。方法选取上海中心城区不同住区与绿地环境类型设置8个CO2捕蚊机监测点,于2013年4-11月进行224 d连续性成蚊监测。结果住区与绿地环境的最优势蚊种分别为白纹伊蚊和淡色库蚊,密度差异显著,住区的白纹伊蚊密度及构成比均显著高于绿地环境[11.90 vs 2.18只/(d·机器),72.4%vs 18.9%,P值均<0.01)],绿地的淡色库蚊密度及构成比显著高于住区环境[8.28 vs 4.21只/(d·机器),73.9%vs 25.6%,P值均<0.01];趋势分析显示,住区环境的白纹伊蚊侵害最为显著[有13个旬的密度超过10只/(d·机器)],白天时段与傍晚时段住区环境成蚊密度亦均显著高于绿地环境(t=-6.493,P=0.000;t=-4.275,P=0.000)。结论住区与绿地环境蚊虫种群构成及侵害状况明显不同,造成的公共卫生影响亦有差别,在蚊虫防治措施的制定上需要因地制宜,有的放矢。
高强周毅彬曹晖冷培恩
关键词:住区绿地中心城区
2022年上海市黄浦区蜚蠊密度及德国小蠊抗药性监测分析
2024年
目的了解上海市黄浦区不同生境蜚蠊密度和种群构成,以及德国小蠊对3种常用杀虫剂的抗药性情况,为有效防治德国小蠊侵害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采用粘捕法开展蜚蠊监测,采用药膜法开展德国小蠊抗药性实验测定。结果黄浦区2022年1—12月共布放粘蟑纸1200张,有效粘蟑纸1139张,阳性49张,粘捕率为4.30%,捕获蜚蠊253只,总密度为0.22只/张夜,其中德国小蠊248只,黑胸大蠊3只,美洲大蠊2只。监测结果显示不同生态环境的蜚蠊密度有明显差异,农贸市场密度最高,其次为中小餐饮机构。抗药性结果显示高效氯氰菊酯、乙酰甲胺磷、残杀威对黄浦区德国小蠊现场品系的半数击倒时间(KT50)分别为213.51、155.36、96.02 min,德国小蠊对3种杀虫剂的抗性倍数分别是90.09、3.84、8.45。结论德国小蠊对常用杀虫剂产生了不同程度的抗性,是黄浦区蜚蠊防治的重点。
樊坚金姝青陈茜茜曹晖温和毅高强
关键词:德国小蠊抗药性
上海地区厕蝇属一新纪录(双翅目:厕蝇科)
2015年
2012年4月12日和2013年11月8日,在上海市黄浦区淮海公园绿化地带蝇类监测点,采用笼诱法分别捕获1只上海地区尚未报道过的蝇种(2(?)),该蝇种经鉴定为双重厕蝇(Fannia dupla Nishida,1974)。文献中该蝇种在日本、我国台湾地区有记载,但近年来北京、福建地区均有报道,上海地区连续2年在同一区域均捕到该蝇种。关于双重厕蝇文献记录较少,现就双重厕蝇的外形特征、分布特点进行描述补充。
高强曹晖陈之梓邓耀华周宇才
关键词:厕蝇科
共4页<1234>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