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C-反应蛋白和肿瘤坏死因子与慢性肾功能衰竭被引量:17
- 2003年
- 目的:C-反应蛋白(CRP)和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在慢性肾功能衰竭各期中的水平,探讨两者与肾功的关系。方法:定量检测52例慢性肾功能衰竭患者外周血CRP和TNF-α的水平,并与20例正常健康人作比较,同时检测患者的肾功。并分析TNF-α与血肌酐(SCr)的相关性。结果:CRP在慢性肾功能衰竭各期中均有不同比例的升高,并随着肾功能衰竭的加重比例有升高的趋势。TNF-α在慢性肾功能衰竭各期中均较正常组明显升高,且随着肾功能衰竭的加重有逐渐升高的趋势,同时与SCr成正相关。结论:CRP和TNF-α可能参与慢性肾功能衰竭的发生、发展,并可作为病情监测、预后的重要指标。
- 解汝娟晋青那士平
- 关键词:C-反应蛋白肿瘤坏死因子慢性肾功能衰竭外周血血肌酐
- 钙磷代谢异常在慢性肾功能不全患儿心血管重构中的作用
- 2007年
- 目的探讨钙磷代谢与慢性肾功能不全患儿心血管结构与功能关系。方法研究对象为1998—2004年在哈尔滨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住院的44例慢性肾功能不全非透析患儿(非透析组)、另选40例维持性透析患儿(透析组),40例健康志愿者设为对照组。测量指标包括入选对象血液生化指标、超声心动图及颈动脉超声。结果与对照组比较,非透析组及透析组患儿均出现明显的颈动脉增厚、左心室肥厚、舒张功能减退。透析组动脉厚度及心室肥厚指标高于非透析组,且其动脉硬化较其他两组明显。两个肾脏疾病组颈动脉壁增厚与钙磷乘积增加呈正相关,动脉硬化、心室肥厚及舒张功能减退与血清磷及全段甲状旁腺素增加有关。结论慢性肾脏疾病患儿可合并心血管结构与功能异常;血液透析患儿心血管疾病的加重与钙磷代谢异常有关。
- 邹春波解汝娟晋青穆素红李丽
- 关键词:钙磷代谢慢性肾功能不全
- 通过医学营养治疗的方法治疗糖尿病肾病
- 2011年
- 糖尿病肾病是糖尿病最严重的并发症之一,是由于糖尿病糖代谢异常为主因所致的肾小球硬化,并伴尿蛋白含量超过正常,是导致慢性肾衰竭最严重的重要原因。其中糖尿病1型和2型糖尿病患者糖尿病肾病发病率为20%-30%。其发生主要与高血糖有关。同时高血压、脂代谢紊乱、肾脏血流动力学改变、遗传等因素在糖尿病肾病的发生发展中也起重要作用。医学营养疗法是治疗和预防糖尿病早期肾病的措施之一。本文从医学营养治疗方面简要剖析了糖尿病肾病的治疗。
- 晋青
- 关键词:医学营养治疗糖尿病肾病
- 三种抗生素致急性肾功能衰竭的临床分析被引量:3
- 2006年
- 崔建红张红军晋青
- 关键词:抗生素急性肾功能衰竭
- 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死亡原因探讨
- 2010年
- 目的分析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死亡原因。方法回顾性分析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中28例死亡病例的临床资料。结果心脏病死亡10例(占35.7%),脑血管病死亡6例(占21.4%),感染死亡3例(占10.7%),恶病质死亡4例(占14.2%),终止透析死亡5例(17.8%)。结论心、脑血管事件是尿毒症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主要的死亡原因。
- 晋青
- 关键词:维持性血液透析
- 老年急性肾衰竭65例分析被引量:2
- 2010年
- 目的探讨老年急性肾衰竭(ARF)的临床特点。方法对65例老年ARF资料进行分析。结果 37例保守治疗,死亡19例,病死率51%。28例接受透析治疗,死亡6例,病死率21%。结论老年人易患ARF主要原因是感染、低血容量、肿瘤、心功能衰竭等原因。加强原发病的整体治疗,尽早发现并治疗,有助于改善预后。
- 晋青
- 关键词:肾功能衰竭
- 替米沙坦对早期糖尿病肾病患者C反应蛋白的影响被引量:1
- 2009年
- 目的探讨替米沙坦超对早期糖尿病肾病患者C反应蛋白水平的影响。方法选择2型糖尿病住院患者74例作为观察对象,微量白蛋白尿组(n=74),同时常规治疗组70例作为对照组。随后分别用胶乳增强免疫比浊法测定CRP、血肌酐(Scr)、尿白蛋白(UAlb),比较各组间的差异。结果2型糖尿病肾病组CRP水平随尿白蛋白排泄量和血肌酐(Scr)水平的增加而升高,治疗组疗程结束后,治疗组血清CRP降低(P<0.01),对照组降低不明显(P>0.05),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替米沙坦有降低C反应蛋白水平的作用,对早期糖尿病肾病有更好的肾脏保护作用。
- 晋青
- 关键词:C反应蛋白替米沙坦微量白蛋白糖尿病肾病
- 简述慢性肾脏疾病的预防被引量:1
- 2011年
- 慢性肾脏疾病当今社会威胁人类健康和长寿的重要新流行疾病,其所导致的心血管疾患是威胁人类健康、导致死亡的重要原因,是与心脑血管疾病等危的疾病。因此,积极探讨和研究预防本病的有效措施具有非常重要的现实意义。要预防慢性肾脏病的发生,除注意平日摄生之外,还须注意以下几个方面。
- 晋青
- 关键词:慢性肾脏疾病心脑血管疾病心血管疾患慢性肾脏病流行疾病
- 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免疫表型及淋巴样小巨核的研究
- 2005年
- 目的探讨免疫细胞化学法在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MDS)的诊断价值。方法应用一组单克隆抗体采用生物素-亲和素桥联碱性磷酸酶酶标法对14例MDS患者和7例正常人进行免疫表型检测。并且对免疫细胞化学法和骨髓普通瑞氏染色在淋巴样小巨核细胞检出率方面进行比较分析。结果免疫细胞化学法可提高淋巴样小巨核细胞检出率。MDS患者CD 41+淋巴样小巨核细胞表达异常增高,且随RA/RA S向RAEB/RAEB-t进展,表达增高。CD 34和CD 13在RAEB/RAEB-t阶段表达异常增高;CD 33表达较正常人异常增高。随着RA/RAS向RAEB/RAEB-t病情进展,CD 33、CD 13表达逐渐增加;CD 14、CD 41无表达异常。结论免疫细胞化学法具有操作简便快捷,可进行形态学识别等优点,可提高淋巴样小巨核细胞检出率。免疫表型检测可用于MDS的诊断。
- 董敏王京华晋青
- 关键词:血液病学骨髓异常增生综合征免疫表型
- C-反应蛋白和肿瘤坏死因子α与慢性肾功能衰竭
- 目的:研究C-反应蛋白和肿瘤坏死因子α在慢性肾衰竭各期中的水平是否升高,以及与肾功能恶化程度指标的相关性.方法:定量检测了52名慢性肾功能衰竭病人外周血清C-反应蛋白和肿瘤坏死因子α的水平,并与20名正常健康人作比较,同...
- 晋青
- 关键词:C-反应蛋白肿瘤坏死因子Α慢性肾功能衰竭
- 文献传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