戴建新
- 作品数:8 被引量:2H指数:1
- 供职机构:河南职工医学院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 外伤性脾破裂27例诊治体会
- 2008年
- 目的探讨闭合性脾脏损伤后的处理。方法非手术治疗、保脾手术、全脾切除。结果非手术治疗3例,其中一例延迟性脾破裂手术治疗;3例行破裂脾缝合修补;其余全部行全脾切除。本痊愈出院26例;术后再出血二次手术1例;一例因并有肝破裂、胃破裂在手术中死亡。结论治疗原则是先保命、再保脾。首选非手术治疗,其次为脾修补、脾部分切除或脾切除术。
- 戴建新王李元
- 关键词:闭合性腹部损伤脾破裂出血性休克保脾
- 甲状腺大部切除术106例分析被引量:1
- 2009年
- 目的探讨甲状腺大部切除术的手术方法。方法对中国长城铝业总医院106例各种良性甲状腺疾病实施甲状腺大部切除术进行了回顾性分析。结果暂时性喉返神经损伤4例,喉上神经损伤1例,术后3 d^3月恢复功能;暂时性甲状旁腺功能低下1例,术后5 d恢复正常,无手术死亡及甲状腺危象。结论手术时间短,损伤小,并发症少,恢复快,切口符合美观要求,临床效果好。
- 戴建新王李元
- 关键词:甲状腺甲状腺大部切除术
- 拔除T管后胆汁性腹膜炎防治体会
- 2008年
- 目的探讨胆道手术T管引流拔出后致胆汁性腹膜炎的原因、治疗及预防。方法对我院8例拔除T管后致胆汁性腹膜炎进行分析。结果5例经非手术治疗痊愈。3例施行了手术,其中2例顺利找到胆总管,原切口重置T管,痊愈出院;1例术中未找到胆总管,经窦道及腹腔引流痊愈出院。结论T管瘘道形成不佳,胆总管愈合不好,T管裁剪不当,拔管损伤等是其主要的因素,非手术治疗效果良好。
- 戴建新
- 关键词:胆总管T管引流胆汁性腹膜炎
- 病理性瘢痕和正常皮肤来源成纤维细胞CD90、α-SMA表达的研究被引量:1
- 2010年
- 目的检测体外培养的病理性瘢痕和正常皮肤成纤维细胞中CD90、α-SMA表达情况,并分析二者的相关性。方法取手术切除的瘢痕疙瘩4例、增生性瘢痕12例、正常皮肤(瘢痕边缘)16例,每组标本中选取特异性较强的组织块各3例,原代培养不同组织来源的成纤维细胞,取第3代细胞制成细胞爬片,免疫荧光双重标记(CD90和α-SMA)细胞,通过计算每系成纤维细胞CD90、α-SMA的荧光值,检测成纤维细胞中CD90、α-SMA的表达情况,并分析CD90和α-SMA表达的关系。结果增生性瘢痕来源成纤维细胞的CD90表达强于正常皮肤的成纤维细胞(P<0.05),瘢痕疙瘩来源成纤维细胞的CD90表达和正常皮肤的表达无差异(P>0.05);增生性瘢痕与其周围皮肤、瘢痕疙瘩与其周围正常皮肤来源成纤维细胞的α-SMA表达均无差异(P>0.05);在同一细胞内CD90和α-SMA具有共区域和共趋势表达的特点。结论增生性瘢痕来源的成纤维细胞存在CD90多量表达的特异表型,瘢痕成纤维细胞CD90和α-SMA有共区域表达的特点和一致的表达趋势,二者可能有一定的协同关系。
- 苏卫国王平丽李永林李冰燕牛希华娄季鹤戴建新
- 关键词:瘢痕疙瘩增生性瘢痕成纤维细胞CD90
- 急性肠系膜静脉血栓形成10例分析
- 2009年
- 目的探讨急性肠系膜静脉血栓(acute mesenteric venous thrombosis,AMVT)的诊断与治疗。方法对1994年至2006年收治的10例AMVT作回顾性分析。结果10例患者均经彩色B超、螺旋CT、MRI检查证实;经抗凝、祛聚疗法,9例临床治愈出院,1例死亡。结论AMVT是一种误诊率较高,病死率高的疾病,提高对本病的认识,及时应用彩色多普勒、CT、MRI检查,对AMVT的早期诊断有重要意义。溶栓、抗凝是主要的治疗手段。手术治疗适用于出现腹膜炎等肠坏死征象的病例。
- 戴建新王李元
- 关键词:急性肠系膜上静脉血栓形成
- 左半结肠癌并梗阻一期切除吻合14例分析
- 2009年
- 目的:探讨左半结肠癌致肠梗阻I期切除吻合的治疗效果。方法:对14例左半结肠癌致肠梗阻行I期切除吻合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14例中根治性切除13例,姑息性切除1例,均行I期切除吻合。腹部切口感染1例,经换药治愈;无一例死亡,无一例吻合口瘘。结论:严格掌握手术适应证,充分的术前准备,术中彻底结肠灌洗、减压,I期切除吻合是安全可行的。
- 戴建新王李元
- 医源性胆管狭窄18例分析
- 2009年
- 戴建新王李元
- KMG微球栓塞术联合外科矫正术应用于法洛氏四联症的临床价值
- 2011年
- 目的评价伴有丰富体肺侧支血管的重症法洛氏四联症患者联合应用海藻酸钠(KMG)微球栓塞术和外科矫正术的临床价值。方法 2004年2月~2008年1月,合计9例确诊为法洛氏四联症病人,于手术当天在造影引导下应用KMG微球栓塞体肺侧支血管并对心脏畸形实施外科矫正术。结果经造影证实共发现体肺侧支血管25支,对其中的20支(80%)成功进行了栓塞,共用KMG微球12瓶。部分适于手术结扎的血管在实施外科矫正术的同时进行术中结扎。结扎后实施心内畸形外科矫正术时体外循环灌注压稳定,侧支回血量明显减少,术野显露良好,手术时间缩短。术后8例痊愈,1例因凝血功能异常,于术后第6 d因失血、心功能衰竭死亡。结论存在丰富侧支血管形成的重症法洛氏四联症病人,外科矫正术前、术中在造影引导下用KMG微球介入栓塞体肺侧支血管,可减少因手术视野暴露限制,术中结扎体肺侧支血管困难;简化手术过程、提高手术成功率。
- 吕涵王湛戴建新徐敬
- 关键词:法洛氏四联症治疗性栓塞心血管外科手术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