戴君惕
- 作品数:22 被引量:121H指数:4
- 供职机构:湖南农业大学更多>>
- 发文基金:湖南省教委资助项目更多>>
- 相关领域:农业科学生物学理学经济管理更多>>
- 两个位点主基因控制的质量──数量性状的遗传分析被引量:8
- 1997年
- 应用极大似然法和EM算法提出了关于两个位点主基因控制的质量.数量性状的遗传分析方法,参照质量性状两位点互作在F_2代的分离比率建立了7种遗传假设及其似然比测验的程序,讨论了应用这一方法时应注意的几个问题.
- 戴君惕
- 关键词:数量遗传学
- 利用互不相关的选择指数进行独立水平选择被引量:1
- 1993年
- 利用主成分分析和因子分析法来构造相互独立的选择指数组;介绍了利用这些选择指数组进行独立水平选择的方法,且将这2种指数与典范选择指数进行了比较分析.
- 戴君惕
- 关键词:主成分分析遗传育种
- 全文增补中
- 日本的杂交水稻研究近况被引量:6
- 1996年
- 日本的杂交水稻研究近况RecentResearchonHybridRiceinJapan戴君惕(湖南农业大学410128)日本的杂交水稻研究起步虽比我国早,但一般认为从70年代末才开始进行实用性研究。迄今为止已育成了一些雄性不育系和杂交组合,但尚未能...
- 戴君惕
- 关键词:杂交水稻
- 作物分子数量遗传学研究现状与应用前景被引量:3
- 1996年
- 介绍了遗传标记的发展过程和分子数量遗传学的产生、研究现状及在作物育种上的应用前景,并详细阐述了作物QTL图谱研究的主要成果。
- 戴君惕
- 关键词:分子数量遗传学作物育种
- 两系杂交小麦研究——I.生态雄性不育小麦的发现、培育及其利用价值被引量:81
- 1992年
- 1988年用小偃麦、小黑麦、栽培二粒小麦与普通小麦杂交,从后代中发现并培育出一批昆明夏播可育、长沙秋(冬)播不育小麦。1990年4月,又在长沙秋播(1989)的贵农14中,发现变异的不育单株 5个,所得少量种子在昆明夏播,表现正常可育,1990年在长沙继续秋播,观察到5个单株后代均表现出不同程度的不育特性和优良的农艺性状。其中,3、4、5号单株后代不育株率达100%。1990、1991年秋在长沙进行分用播种试验,发现3、4、5号单株后代的育性稳定,不育度高,异交结实率高,F1杂种优势较强,可用于田制杂种小麦。
- 何觉民戴君惕邹应斌周美兰张海清刘雄伦
- 关键词:播种期小麦杂种优势
- 预测和预言的能动作用被引量:1
- 1984年
- 预测和预言都是根据客观事物的发展规律和发展趋势来估计事物的未来状态。如果某些事物的发展受人类活动的影响,预测和预言就有可能通过影响人的活动而影响事物的发展,这就是预测和预言的能动性作用。长期以来,人们在不自觉地运用着预测和预言的能动性作用,以促进对人类有利的事物的发展。
- 戴君惕
- 关键词:超时代转座因子社会预测
- 群体融合对平均适应力的影响
- 2000年
- 探讨了群体融合对平均适应力的影响 .显性完全且选择不利于纯合子aa时 ,无论常染色体遗传或伴性遗传 ,群体融合均导致平均适应力上升 .显性完全且选择不利于AA和Aa时 ,群体融合在常染色体遗传时导致平均适应力下降 ,而伴性遗传时导致平均适应力上升 .无显性且为常染色体遗传时 ,群体融合对平均适应力无影响 ,而伴性遗传时导致平均适应力下降 .超显性且为常染色体遗传时 ,群体融合导致平均适应力上升 ,伴性遗传时也导致平均适应力上升 .
- 王身立戴君惕
- 关键词:群体遗传学适应力
- 利用低温去雄配制小、大麦杂种的方法
- 本发明涉及一种利用低温去雄配制小、大麦杂种的方法,通过将母本品种提前15~40天播种,使其雌雄分化至开花阶段处于日均温低于10℃,而导致雄蕊不育,雌蕊可育,将作父本的小、大麦品种按正常播种季节播种,父母本相间种植,调节花...
- 何觉民戴君惕邹应斌张海清周美兰刘雄伦
- 文献传递
- 多个数量性状的拓广遗传参数被引量:3
- 1990年
- 运用多元分析方法定义了拓广表型方差(?)(generalized phenotypic variance),拓广遗传方差(?)(generalized genetic variance),拓广遗传力(?)(generalized heritability)和拓广遗传相关系数(?)(generalized genetic correlation coefficient): 这些参数可用来对多个数量性状总体的变异、协变异及不同组向量之间的相关性进行轮廓分析(profile analysis)。用棉花和紫花苜蓿的两个实例说明了这些参数的估算和应用。
- 戴君惕Geng ShuLarry Teuber
- 关键词:数量性状
- DNA催化活性的研究Ⅲ.多聚核苷酸的催化作用被引量:1
- 1996年
- 以多聚腺苷酸(polyA),多聚尿苷酸(polyU)及其混合复性的polyA·polyU与乙酸-α-萘酯及坚牢蓝RR盐混合保温,研究了多聚核苷酸催化乙酸-α-萘酯水解的作用,结果表明:由polyA·polyU组成的双链RNA具有与DNA分子相似的催化活性,polyA这一单链多聚物也能起催化作用,polyU则没有这一功能。据此认为,核酸分子的催化活性与核糖2'-位脱氧与否无关,而碱基的堆积为素酯分子的疏水奈环基团提供足够的疏水空间,则是催化活性所必须的。双链DNA及双链RNA都能满足这一条件,polyA中嘌呤碱基堆积则刚能容纳下萘环,所以均能催化萘酯的水解;而polyU中嘧啶碱基的堆积不足以容纳下萘环,因而不具备这一催化作用。
- 张学文戴君惕董延瑜
- 关键词:脱氧核糖核酸催化活性多核苷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