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徐静静

作品数:3 被引量:11H指数:2
供职机构:青海大学附属医院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北京市自然科学基金山东省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3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3篇医药卫生

主题

  • 3篇瘢痕
  • 2篇增生
  • 2篇增生性瘢痕
  • 2篇细胞
  • 1篇蛋白
  • 1篇信号
  • 1篇信号传导
  • 1篇信号传导通路
  • 1篇信号转导
  • 1篇信号转导通路
  • 1篇修复创面
  • 1篇异性蛋白
  • 1篇真皮
  • 1篇真皮间充质干...
  • 1篇正常皮肤
  • 1篇人增生性瘢痕
  • 1篇特异
  • 1篇特异性
  • 1篇特异性蛋白
  • 1篇通路

机构

  • 3篇青海大学
  • 2篇中国医学科学...
  • 1篇山东大学
  • 1篇郑州大学第一...
  • 1篇北京协和医学...

作者

  • 3篇徐静静
  • 2篇李毅
  • 1篇周树萍
  • 1篇蔡景龙
  • 1篇牛扶幼
  • 1篇宗宪磊
  • 1篇李国菊
  • 1篇李国帅

传媒

  • 2篇中华创伤杂志
  • 1篇组织工程与重...

年份

  • 1篇2015
  • 2篇2014
3 条 记 录,以下是 1-3
排序方式:
人增生性瘢痕皮肤与正常皮肤真皮间充质干细胞生物学特性的比较研究被引量:1
2014年
目的比较人成熟期增生性瘢痕(hypertrophic scar,HS)皮肤和正常皮肤中真皮问充质干细胞(dermis mesenchymal stem cells,DMSCs)的生物学特性差异,为HS来源的DMSCs的临床应用及组织工程学研究奠定基础。方法取成熟期HS(瘢痕组)和正常皮肤(对照组)组织各20例,采用两步酶消化法分别提取和分选DMSCs,待两组细胞传代培养第3代时,分别观察其形态特点和检测其生长曲线;采用免疫细胞化学技术分别检测其细胞表面蛋白CD29、CD49及波形蛋白的表达情况;采用流式细胞术分别检测其细胞表面蛋白CD34、CD73、CD90及CD105表达阳性的细胞比例;采用RT—PCR法分别检测其Oct4基因和Nanog基因的表达,并利用诱导分化培养基分别检测其向成脂细胞、成骨细胞、成软骨细胞的分化能力。结果瘢痕组和对照组DMSCs形态和生长曲线基本一致,细胞标记物CD29、CD49、波形蛋白均呈阳性表达。瘢痕组和对照组CD34、CD73、CD90、CDl05表达分别为[(0.60±0.03)%:(0.61±0.02)%]、[(98.90±0.80)%:(99.00±0.70)%]、[(98.30±0.30)%:(98.20±0.40)%]、[(93.10±0.40)%:(93.00±0.20)%](P均〉0.05);Oct4、Nanog基因表达量分别为[(0.506±0.024):(0.512±0.024)]和[(0.496±0.018):(0.494±0.023)](P均〉0.05)。体外诱导培养DMSCs均可向成脂肪细胞、成骨细胞、成软骨细胞分化。结论成熟期HS含有DMSCs,其生物学特性与正常皮肤DMSCs的生物学特性基本一致。
周树萍徐静静蔡景龙牛扶幼宗宪磊都乐
关键词:真皮瘢痕间充质干细胞
真皮支架材料的研究现状被引量:4
2015年
大面积的烧伤、创伤和皮肤溃疡等皮肤缺损性病变可导致皮肤功能障碍,严重时会危及患者生命.采取自体刃厚皮片移植修复创面是常用方法,但术后常发生增生性瘢痕和瘢痕挛缩,影响患者的外观和功能,原因是其缺乏真皮成分.皮肤组织工程学的出现为改善创面修复质量和解决皮源不足等问题提供了崭新的思路和方法,
徐静静蔡景龙李毅宗宪磊李国菊李国帅
关键词:皮肤溃疡修复创面增生性瘢痕
瘢痕疙瘩的细胞信号转导通路的研究进展被引量:6
2014年
瘢痕疙瘩(Keloids,KD)是一种继发于创伤的结缔组织过度增生性皮肤病,易感人群好发,通常不会自发消退,手术切除后极易复发,是目前整形外科亟待解决的临床难题。KD的发病机制十分复杂,是多种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如细胞因子、细胞信号传导通路、胶原代谢、基因表达和细胞的增殖与凋亡等。本文对近几年有关KD细胞信号传导通路和特异性蛋白的研究进展进行综述。
徐静静李毅宗宪磊蔡景龙
关键词:瘢痕疙瘩细胞信号传导通路特异性蛋白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