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键
- 作品数:27 被引量:53H指数:3
- 供职机构:大连大学附属中山医院更多>>
- 发文基金:辽宁省自然科学基金辽宁省教育厅基金资助项目辽宁省教育厅基金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 一种用于回肠造口术后开放时的支被架
- 本发明提供一种用于回肠造口术后开放时的支被架。本发明包括支架主体,支架主体包括支撑部和连接在所述支撑部上的可折叠结构,支架主体的两端均为开口状态,上端开口可拆卸地连接有端盖,下端开口与造口底座相连,可折叠结构具有预设的强...
- 程楠王鹏程尹敏尹家俊吴惧徐键林吉
- 实时荧光腹腔镜胆囊切除术的临床应用价值探讨
- 2024年
- 目的 探讨吲哚氰绿实时荧光导航技术在腹腔镜胆囊切除术中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 50例择期行腹腔镜胆囊切除术的患者术前30 min经手背静脉注射吲哚氰绿2.5 mg(1支吲哚氰绿溶于10 ml注射用水中取1 ml),使用苏州国科美润达医疗技术有限公司的荧光腹腔镜系统实施手术,术中于荧光模式下辨认肝外胆道并仔细分离胆囊三角。结果 50例患者肝外胆道系统全部显影,胆囊管、肝总管及胆总管三管关系清晰,其中2例胆囊管并行肝总管约2 cm后汇入胆总管。结论 吲哚氰绿实时荧光导航技术能够很好的显示肝外胆道系统,能够使腹腔镜胆囊切除术更完美、更安全。
- 宋健辉尹家俊车超吴惧徐键
- 关键词:腹腔镜胆囊切除术吲哚氰绿
- 胃转流术对2型糖尿病大鼠肝细胞胰岛素受体-β及葡萄糖转运蛋白-2表达的影响被引量:2
- 2016年
- 目的观察胃转流术(GBP)对自发性2型糖尿病大鼠(GK大鼠)肝细胞胰岛素受体-β(IR—β)及葡萄糖转运蛋白-2(GLUT-2)表达的影响,探讨其改善胰岛素抵抗的机制。方法30只8周龄雄性GK大鼠随机分为手术组(10只)、假手术组(10只)、饮食配对组(10只),另8周龄雄性SD作为空白对照组(10只)。检测和比较术前及术后4周各组大鼠空腹血糖(FPG)、空腹胰岛素(FINS)水平,计算术前及术后4周胰岛素抵抗指数(HOMA-IR),应用Western blot技术检测各组术后4周肝细胞IR-β、GLUT-2的表达。结果GK手术组术后4周FPG水平[(5.13±0.22)mmol/L]明显低于术前(P〈0.05);术后4周HOMA-IR[(2.16±0.18)mmol/L]明显降低(P〈0.01);术后4周IR—β、GLUT-2表达明显增加(P〈0.01)。结论GBP能上调2型糖尿病大鼠肝细胞胰岛素信号转导通路中IR-B及GLUT-2的表达,改善肝细胞胰岛素抵抗,提高胰岛素的敏感性。
- 吴惧徐键尹敏尹家俊程楠
- 关键词:胃转流术
- 胃旁路术对2型糖尿病大鼠脂肪组织胰岛素受体β及胰岛素受体底物-1表达的影响被引量:2
- 2015年
- 目的:观察胃旁路术对2型糖尿病大鼠(GK大鼠)脂肪组织胰岛素受体β(IR-β)及胰岛素受体底物-1(IRS-1)表达的影响,探讨其改善胰岛素抵抗的机制。方法30只8周龄雄性GK大鼠(糖尿病模型)采用数字表法分为手术组(行胃旁路手术)、假手术组(与手术组大鼠相同部位切断后原位端端吻合)和饮食配对组(与手术组大鼠同种和同等质量的饮食),每组10只,另10只8周龄雄性SD大鼠作为空白对照组(自由进食及饮水)。检测术前与术后4周各组大鼠空腹血糖(FPG)和空腹胰岛素(FINS)水平,计算术前及术后4周胰岛素抵抗指数(HOMA-IR),应用蛋白印迹(Western blot)技术检测各组术后4周脂肪组织IR-β和IRS-1的表达。结果手术组术后4周FPG及 HOMA-IR 较术前明显降低(分别为5.13±0.22比11.73±0.37,2.16±0.18比5.10±0.29;均P0.05);而假手术组和饮食配对组较术前无显著变化(均P>0.05);术后4周手术组IR-β及IRS-1表达量均明显高于其他3组(均P〈0.05)。结论胃旁路术能上调2型糖尿病大鼠胰岛素信号转导通路中IR-β及IRS-1的表达,改善脂肪组织胰岛素抵抗,提高胰岛素的敏感性。
- 徐键林杉尹家俊
- 关键词:胃旁路术2型糖尿病胰岛素受体胰岛素受体底物-1
- 袖状胃切除术对肥胖大鼠脂肪组织过氧化物酶体增殖体激活受体γ及解偶联蛋白-1表达的影响被引量:3
- 2019年
- 目的观察袖状胃切除术(SG)对肥胖大鼠(Zucker大鼠)脂肪组织过氧化物酶体增殖体激活受体γ(PPARγ)及解偶联蛋白-1(UCP-1)表达的影响,探讨其减重的机制。方法 30只10周龄雄性Zucker大鼠按随机数字表法随机分为手术组、假手术组、饮食配对组,每组10只。术后6周处死大鼠,取腹膜后脂肪组织,应用RT-PCR及Western blot技术检测各组PPARγ和UCP-1基因mRNA及蛋白表达水平。结果手术组术后6周体重较假手术组和饮食配对组明显降低,分别为[(250±5.8)、(370±10.0)、(310±9.6)]g(F=1385.62,P<0.05);手术组术后6周PPARγ和UCP-1基因mRNA及蛋白表达较假手术组和饮食配对组均明显升高(P<0.05)。结论 SG能增强肥胖大鼠脂肪组织产热相关基因PPARγ和UCP-1的表达,促进白色脂肪棕色化转变,增加能量消耗,是其减重的重要机制之一。
- 徐键黄骄保吴惧尹敏程楠尹家俊
- 关键词:袖状胃切除术
- 长链非编码RNA MALAT1通过PI3K/Akt信号传导通路调控肝细胞癌生物学行为的研究被引量:2
- 2021年
- 目的通过检测肝癌细胞系中长链非编码RNA MALAT1(lncRNA MALAT1)的表达情况,以及其对肝癌细胞增殖,迁移与体外成瘤能力的影响,探讨其机制。方法采用荧光定量PCR技术(qRT-PCR)分析肝癌细胞系Huh-7,HepG2和正常肝细胞系L-O2中的lncRNA MALAT1的表达情况。将Huh-7细胞系分为MALAT1RNAi载体的细胞株Huh-7-siMALAT1组(si-MALAT1组)、转染无关干扰序列的Huh-7-NC组(si-NC组)以及空白对照组(Blank组)。采用CCK-8法测定细胞的增殖能力。细胞划痕及集落形成实验测定细胞的迁移能力与体外成瘤能力。Western blot测定PI3K/Akt信号传导通路上的关键靶点PI3K及Akt蛋白的表达情况。结果肝癌细胞系Huh-7,HepG2中的lncRNA MALAT1表达明显高于正常肝细胞系L-O2(P<0.05)。转染MALAT1RNAi后,Huh-7、HepG2的MALAT1表达下调(P<0.05)。CCK-8结果显示:转染48h,si-MALAT1组与Blank组的OD450nm值分别为(0.881±0.05)与(1.151±0.06)(P<0.05);转染72h,si-MALAT1组与Blank组的OD450nm值分别为(1.092±0.06)与(1.578±0.05)(P<0.05)。si-MALAT1组细胞划痕愈合率(31.420±6.235)%显著低于Blank组(63.477±4.324)%(P<0.05)。si-MALAT1组体外成瘤能力(22.753±6.382)%明显低于Blank组(52.141±5.320)%(P<0.05)。与Blank组相比,si-MALAT1组PI3K、Akt表达量下降(P<0.05)。结论lncRNA MALAT1在肝癌细胞系中处于高表达状态,敲低lncRNA MALAT1可以抑制肝癌细胞的增殖,迁移及体外成瘤能力。其机制可能与lncRNA MALAT1影响PI3K/Akt信号传导通路上关键靶点的表达有关。
- 吴惧李贺岳坤程楠徐键尹敏尹家俊余杰
- 关键词:肝癌细胞信号传导通路
- 一种用于腹水患者腹腔引流管大量渗液管理的引流装置
-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用于腹水患者腹腔引流管大量渗液管理的引流装置。本实用新型包括渗液引流装置、引流管和引流袋,引流管包括第一引流段和第二引流段,第一引流段的输入端与渗液引流装置的输出端相连,所述第一引流段和第二引流段之间通...
- 程楠王鹏程徐键陈希吴惧于丹尹敏尹家俊聂哲群
- 2型糖尿病大鼠胃旁路术后胰岛β细胞形态学变化被引量:2
- 2017年
- 胃旁路术(GBP)治疗2型糖尿病的效果是确切的,但其确切的机制尚未清楚。2型糖尿病的发病机制是胰岛素抵抗和β细胞的功能缺陷,而β细胞数量的减少是导致胰岛功能紊乱的首要原因。我们通过观察GBP对GK大鼠胰岛β细胞增生和凋亡的调控,探讨GBP治疗2型糖尿病的机制。
- 徐键吴惧程楠尹敏尹家俊
- 关键词:2型糖尿病大鼠胰岛Β细胞胃旁路术形态学变化胰岛素抵抗发病机制
- 经脐单孔腹腔镜胆囊切除术在临床中的研究被引量:5
- 2013年
- 比较经脐单孔和传统三孔腹腔镜胆囊切除术。将36例胆囊切除术患者随机分为单孔组和三孔组,观察两组手术时间、术中失血量、术后排气时间、术后进食时间、住院时间、术中、术后并发症发生等指标。经脐单孔腹腔镜手术具有术后疼痛轻、恢复快、住院时间短、更加微创及几无瘢痕等优势,但手术难度明显增高,手术时间明显延长,建议术前经过严格的筛选,以保证手术的安全性。
- 杨善智徐键贺永刚刘昕赵超尹家俊
- 腹腔镜与开腹结直肠癌根治术临床疗效对比研究被引量:16
- 2013年
- 目的:探讨腹腔镜结直肠癌根治术的安全性、有效性及可行性。方法:将大连大学附属中山医院腹腔镜外科2005年3月—2010年8月行腹腔镜结直肠癌根治术41例患者及同期行开腹结直肠癌根治术的41例患者临床资料进行对照研究。结果:两组术中、术后均无严重并发症和死亡病例,腹腔镜组有2例中转开腹手术。腹腔镜组手术时间长于开腹组([180.73±19.06)min vs(136.15±11.82)min,P=0.00]。腹腔镜组术中失血量明显少于开腹组([103.59±20.90)mL vs(201.34±28.96)mL,P=0.00]。清除的淋巴结总数量2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12.73±0.85)vs(13.1±1.49)枚,P=0.183]。直肠前切除远端切缘长度腹腔镜组明显长于开腹组([3.86±0.51)cm vs(3.48±0.51)cm,P=0.001]。腹腔镜组术后排气时间和下床时间明显早于开腹组([2.96±0.57)d vs(3.35±0.45)d,P=0.001]([4.91±0.82)d vs(5.67±0.95)d,P=0.00]。腹腔镜组住院时间明显短于开腹组([10.62±0.43)d vs(14.54±0.97)d,P=0.00],但住院费用仍明显高于开腹组([3.59±0.71)×104元vs(2.42±0.41)×104元,P=0.00]。2组的3年生存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87.1%(27/31)vs 88.57%(31/35),P=0.286]。结论:腹腔镜技术在结直肠癌治疗上安全、可行,并具有创伤小、恢复快,痛苦少等优点,是目前结直肠癌的一种有效、安全且微创的治疗方式。
- 徐键尹家俊白军伟王伟聂哲群尹敏韩玉龙王亚东赵会庚
- 关键词:腹腔镜结直肠肿瘤结直肠癌根治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