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叶萍
- 作品数:17 被引量:38H指数:4
- 供职机构:乌鲁木齐市第四人民医院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 针对性睡眠护理干预在非器质性失眠症患者中的应用被引量:4
- 2017年
- 目的探讨对非器质性失眠症患者实施针对性睡眠护理干预的临床应用效果。方法选取在我院治疗的非器质性失眠症患者94例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对照组和研究组各47例。对照组实施常规治疗和护理,研究组在对照组护理基础上实施针对性睡眠护理干预,护理4周后,采用PSQI量表评估两组患者的睡眠质量,对两组患者的临床效果进行对比分析。结果两组患者睡眠改善的总体情况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研究组患者的治疗总有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非器质性失眠症患者实施针对性睡眠护理干预能够有效提高治疗效果,值得临床推广。
- 徐叶萍邹玉红
- 心理疏导对维、汉民族冠心病患者改善抑郁情绪疗效的比较
- 2012年
- 目的研究心理疏导对维、汉不同民族冠心病患者抑郁症症状的改善情况和二者之间的差异。方法随机选取已确诊冠心病的维、汉患者各40例给与冠心病标准药物治疗的同时进行心理疏导治疗,治疗前、治疗3个月、治疗6个月均进行SDS测评,将测评结果进行组间及组内比较,以P<0.05为具有统计学差异。结果两组患者与各自治疗前比较,SDS评分均较治疗前有明显降低,且维族冠心病组评分降低甚至低于汉族冠心病组。结论心理疗法能减轻冠心病患者的抑郁症状,维族冠心病患者心理疗法的效果强于汉族组,提示在不同民族心理治疗的效果不同。
- 徐叶萍穆梅赞张琴
- 关键词:心理疏导冠心病抑郁情绪
- 维汉抑郁症患者治疗前后视觉事件相关电位P300的对比研究
- 2016年
- 目的比较维汉抑郁症患者视觉事件相关电位(ERP)在治疗前后的改变特征.方法对52例维族和50例汉族患者符合《国际疾病分类》第10版(ICD-10)中“抑郁发作”诊断标准的抑郁症患者在抗抑郁药物治疗前后均经汉密顿抑郁量表(HAMD)及BrainMaster脑诱发电位系统完成视觉P300检测.结果①维汉患者治疗后P300潜伏期和波幅较治疗前潜伏期明显缩短且波幅增高(P〈0.01)有显著性统计学差异.维汉患者治疗后HAMD评分较治疗前有显著性统计学差异(P〈0.01).②维汉患者治疗前后比较无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P300可作为评价维汉抑郁症治疗效果和对认知功能损害评定的-个客观的电生理学指标.
- 杨燕徐叶萍郭亮库木斯·巴雅合买提
- 关键词:汉族抑郁症
- 系统护理干预在精神科开放病区抑郁症患者中的应用效果被引量:1
- 2017年
- 目的 探讨系统护理干预在精神科开放病区抑郁症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采用便利抽样法抽取2016年1~7月在该院开放病区住院治疗的抑郁症患者100例,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50例.两组的治疗方法相同.对照组给予精神科一般常规护理,观察组在此基础上进行系统护理干预,两组的疗程均为6周.在治疗前和治疗后第2、4、6周末采用汉密尔顿抑郁量表(HAMD)评定疗效,治疗6周后,用HAMD减分率评定总体疗效,对比两组患者的疗效.结果 治疗第4、6周末,两组患者的HAMD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第6周末,观察组的总有效率为91.7%,对照组的总有效率为76.6%,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系统护理干预对抑郁症患者有较好地疗效,提高了患者的自我效能,以缓解其情感症状,降低其心理社会性不良后果,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
- 徐叶萍穆梅赞陈晓梅
- 关键词:系统护理干预抑郁症自我效能生活质量
- 精神分裂症患者不依从治疗行为调查分析与护理对策
- 2012年
- 目的:研究护理策略对精神分裂症患者不依从行为的影响。方法:采用自制调查表对住院64例精神分裂症患者进行问卷调查。结果:对利培酮治疗依从的患者45例,其中35例有效;不依从服药患者19例,其中6例有效,两者相比具有统计学差异(P<0.001)。经过对不依从服药患者的健康教育,提高了患者治疗的依从性,8周后两者治疗比较没有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相应的护理策略可明显改变精神分裂症患者治疗的不依从性。
- 崔亚萍徐叶萍
- 关键词:精神分裂症健康教育
- 心理护理干预对宫颈癌患者的心理影响被引量:7
- 2012年
- 目的:对宫颈癌患者进行心理调查分析,寻找负性心理特征,并给予相应的心理护理干预。方法:64例宫颈癌患者(宫颈癌组)和50例子宫肌瘤患者(对照组)应用症状自评量表(SCL-90)进行测评,并根据测评结果给予相应的护理干预。结果:干预前,两组患者SCL-90总分及各因子分均高于正常常模范围(P<0.05);宫颈癌SCL-90的总均分及各因子分中F1(躯体化症状)、F2(强迫症状)、F3(人际敏感)、F4(抑郁)和F5(焦虑)等的均分均明显高于对照组;通过手术及护理干预4 d后,与术前比较,两组SCL-90均分及各因子均分明显下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间比较,宫颈癌组仍明显高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宫颈癌患者的负性心理状态的护理干预是一个长期过程,应通过各种手段给予患者良性影响,以提高患者的生存期及生活质量。
- 徐叶萍穆梅赞张琴
- 关键词:宫颈癌心理护理干预
- 维汉抑郁症患者治疗前后视觉事件相关电位P300的对比研究
- 目的:比较维汉抑郁症患者视觉事件相关电位(ERP)在治疗前后的改变特征.
方法:对52例维族和50例汉族患者符合《国际疾病分类》第10版(ICD-10)中“抑郁发作”诊断标准的抑郁症患者在抗抑郁药物治疗前后均经...
- 杨燕徐叶萍郭亮库木斯·巴雅合买提
- 关键词:抑郁症维族汉族
- 综合护理干预对广泛性焦虑障碍患者疗效的影响被引量:6
- 2017年
- 目的 通过综合护理干预在广泛性焦虑障碍患者的应用,了解临床疗效.方法 将80例广泛性焦虑障碍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0例.两组的治疗方法相同.对照组予以精神科一般常规护理,观察组在此基础上,给予综合护理干预,两组的疗程均为6周.在治疗前和治疗后第1、2、4、6 周末采用汉密顿焦虑量表(HAMA)及Zung焦虑自评量表(SAS)以评定疗效;治疗6周后,用HAMA减分率评定总体疗效.结果 治疗第2、4、6周末,两组患者的SAS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治疗第4、6周末,两组患者的HAMA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治疗6周末,观察组的总有效率为92.5%,对照组的总有效率为75%,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综合护理干预对广泛性焦虑障碍患者有良好的疗效,有利于减缓或消除患者的焦虑状态,提高生活质量.
- 徐叶萍邹玉红陈晓梅
- 关键词:综合护理干预焦虑提高生活质量
- 品管圈活动在降低药物发放不及时事件发生率中的应用被引量:2
- 2017年
- 目的 探讨品管圈在精神科开放病房降低药物发放不及时事件发生率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成立品管圈,通过对药物发放不及时事件发生率临床现状把握,设定目标,原因分析,拟定并实施对策,最终进行效果评价.结果 药物发放不及时事件发生率由改善前的6.7%降低到改善后的1.3%.结论 品管圈活动有效降低了药物发放不及时事件的发生率,提高了护理人员的专业技术水平和质量管理能力,促进了护理质量的持续改进.
- 徐叶萍崔亚萍付韵秋
- 关键词:品管圈
- 综合心理护理干预在强迫障碍患者中应用价值研究被引量:1
- 2016年
- 目的:研究综合心理护理干预在治疗强迫障碍患者中的临床应用效果。方法:选择强迫障碍的患者68例,随机将其分为对照组和研究组,对照组应用常规药物治疗,研究组应用常规药物治疗联合综合心理护理干预治疗,观察两组患者护理治疗效果。结果:研究组患者的疗效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患者在耶鲁布朗强迫障碍症状量表评分、汉密尔顿焦虑量表评分方面与对照组患者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采用常规药物治疗联合综合心理护理干预能有效提高临床疗效,改善患者的不良心理情绪,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可推广应用。
- 邹玉红徐叶萍
- 关键词:药物治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