彭华 作品数:17 被引量:28 H指数:4 供职机构: 南华大学 更多>> 发文基金: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 湖南省自然科学基金 湖南省医药卫生科研计划课题 更多>> 相关领域: 医药卫生 生物学 更多>>
气囊导尿管在喉气管外伤修复术中的应用 2013年 严重喉外伤如导致喉软骨骨折或软骨塌陷,可导致患者呼吸困难或窒息,并常引起喉狭窄后遗症,若喉狭窄一旦形成则成为治疗上的难题,因此,探索有效地防止喉气管外伤并发喉狭窄的方法意义重大。我科于2009年1月至2012年3月对收治的22例喉气管外伤患者,采用气囊导尿管形成水囊支撑和扩张喉气管腔以预防喉气管狭窄,取得良好效果,现报告如下。 彭华关键词:喉气管外伤 气囊导尿管 修复术 软骨骨折 外伤患者 喉气管狭窄 EGFR基因G719S和T790M突变与宫颈癌的相关性研究 被引量:8 2019年 目的探讨高保真聚合酶介导的分子开关突变检测技术对于筛查宫颈癌患者表皮生长因子受体(epidermal growth factor receptor,EGFR)基因G719S、T790M突变的价值,并分析上述突变与宫颈癌的相关性,以指导小分子酪氨酸激酶抑制剂类药物(tyrosine kinase inhibitor,TKI)的合理使用。方法设计两个位点的野生型与突变型序列的特异性引物,并硫化修饰引物的3′末端。以实验室构建的重组质粒为对照模板,进行高保真酶介导的PCR反应。将上述方法应用于临床样本的突变检测,并辅以测序验证。结果在80例宫颈癌组织以及31例癌旁组织的DNA样本中均未检测出EGFR基因的G719S、T790M突变,与DNA测序的结果一致。病例组的基因型分布频率与对照组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建立了检测EGFR基因G719S、T790M突变的分子开关技术平台。EGFR基因的G719S、T790M突变可能与宫颈癌无关。 向花花 周晶 彭华 董巍檑 龚咏晴 张宏全 郭紫芬关键词:宫颈癌 EGFR基因 靶向药物 ATM基因rs175048位点单核苷酸多态性与湖南衡阳地区汉族人群肺癌易感性的相关性 2019年 目的:探讨肺癌易感性与毛细血管扩张性共济失调突变基因(ATM) rs175048 位点单核苷酸多态性(SNP)之间的相关性。方法:选取2015 年10 月至2016 年8 月在南华大学附属第一医院及衡阳市中医院就诊的汉族肺癌患者血液样本225 例(病例组),同时收集在院体检的健康人血液样本128 例作为对照组。采用高保真聚合酶介导的单核苷酸多态性敏感性分子开关结合PCR技术检测肺癌患者与健康体检者ATM基因rs175048A/T多态位点的多态性,统计其基因型及等位基因频率,比较其在病例组与对照组的分布差异,并且分析其与肺癌临床病理特征的相关性。结果:ATM基因rs175048 多态位点的AA、AT、TT 3 种基因型的频率在病例组分别为24.9%、52.9%、22.2%,对照组为42.2%、42.2%、15.6%(均P<0.01);病例组等位基因A、T 的频率为51.0%、49.0%,对照组为63.0%、37.0%(均P<0.01);TT基因型可能会增加、而AT基因型可能减少肺癌发病风险。rs175048 单核苷酸多态位点与吸烟、年龄、性别和家族史等临床病理特征明显相关(均P<0.05)。结论:ATM基因rs175048 位点单核苷酸多态性与肺癌的发生明显相关,且TT基因型可以增加肺癌发病的风险。 肖正午 向花花 周琛 张宏全 周晶 彭华 郭紫芬关键词:单核苷酸多态性 位点 汉族人群 肺癌易感性 复发性鼻窦炎鼻息肉的再手术治疗(摘要) 2003年 我院于2000年以来开展的鼻内窥镜下对27例病例复发性鼻息肉病人的再手术治疗。 罗志强 彭华 张先锋关键词:复发性鼻窦炎 复发性鼻息肉 手术治疗 鼻内窥镜 CT扫描 ATM基因rs227060位点单核苷酸多态性与肺癌易感性的相关性 被引量:5 2017年 目的:探讨共济失调毛细血管扩张症突变基因(ataxia telangiectasia mutated,ATM)rs227060位点单核苷酸多态性(single nucleotide polymorphisms,SNPs)与肺癌易感性之间的相关性。方法:采用聚合酶链反应–SNP敏感性分子开关方法,检测225例肺癌患者和128例健康体检者ATM基因rs227060多态位点等位基因以及基因型频率分布特点;并应用非条件Logistic回归法统计分析rs227060单核苷酸多态性与肺癌的相关性。结果:rs227060多态位点共检测出CC,CT,TT三种基因型和C,T两种等位基因,其在肺癌组与对照组的基因型分布频率为:CC基因型17.3%与29.7%、CT基因型61.4%与59.3%、TT基因型21.3%与11%,两组间基因型频率和等位基因频率分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对ATM rs227060基因型的多态性分析过程中发现:吸烟史在肺癌组与对照组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而年龄、性别、肿瘤家族史在肺癌组与对照组相比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以CC基因型作为对照,携带TT基因型的个体患肺癌的风险是携带CT基因型个体的3.49倍(OR=1.829;95%CI:1.045~3.199)。结论:ATM基因rs227060位点单核苷酸多态性与肺癌易感性存在相关性,且携带TT基因型可增加肺癌的发病风险。 彭华 董巍檑 龚咏晴 周晶 郭紫芬关键词:肺癌易感性 单核苷酸多态性 ATM基因 重叠PCR法构建宫颈癌相关的EGFR基因G719S和T790M融合重组载体 被引量:3 2018年 目的构建包含与宫颈癌相关的EGFR基因G719S和T790M位点重组p MD19-exon18-exon20载体,为制备突变型EGFR基因重组载体提供模板。方法以健康人全血基因组DNA作为模板,设计2对有重叠互补区的特异性引物,对EGFR基因的exon18和exon20两片段分别进行扩增,用重叠PCR技术将exon18和exon20片段进行连接,再将连接产物exon18-exon20片段插入p MD19-T质粒,构建成野生型p MD19-exon18-exon20载体,转入至大肠埃希菌感受态细胞DH5α中进行表达,利用菌液PCR和基因组测序进行鉴定。结果琼脂糖凝胶电泳结果显示,exon18和exon20两位点扩增片段在778 bp和596 bp处有清晰的目的条带,两片段的融合产物exon18-exon20片段可在1 374 bp处见一清晰目的条带;经菌液PCR和基因组测序结果鉴定,EGFR基因融合重组质粒均与预期结果一致。结论利用重叠PCR法将exon18和exon20片段进行融合,且成功构建了EGFR基因重组表达载体。 董巍檑 向花花 彭华 龚咏晴 周晶 张宏全 郭紫芬关键词:EGFR基因 宫颈癌 重叠PCR 鳃裂囊肿瘘管临床分析 被引量:5 2013年 目的总结29例先天性鳃裂囊肿(瘘)病例资料,对其诊疗方法进行探讨。方法回顾性分析1999年9月~2009年12月手术治疗的29例鳃裂囊肿及瘘管的临床资料,包括术前检查、诊疗、术后病理诊断。结果术后病理均确诊为鳃裂囊肿或瘘管,B超诊断囊肿符合率最高为72.2%(13/18),40%碘油X线造影诊断瘘管符合率最高为63.6%(7/11),第一鳃裂囊肿(瘘)误诊率为54.5%(6/11),手术治疗29例,随访6个月~12年,2例复发,经扩大切除,随访至今未再复发。结论 B超对鳃裂囊肿诊断有较高的确诊率,而碘油X线造影对瘘管有较高的确诊率,第一鳃裂囊肿(瘘)易误诊。 邹上初 罗志强 张先锋 彭华关键词:囊肿 外科手术 误诊 重叠PCR法构建PTEN基因3位点的融合重组载体 被引量:1 2016年 目的构建包含与子宫内膜癌相关的PTEN基因3位点的重组p MD19-exon 5-exon 8载体。方法以健康人全基因组DNA为模板,设计2对有重叠区的特异性引物分别扩增PTEN基因的exon 5和exon 8片段,利用重叠PCR技术,将exon 5和exon 8片段进行连接,再将连接产物exon 5-exon 8片段插入p MD19-T质粒,构建成重组p MD19-exon 5-exon 8载体,转化入大肠埃希菌感受态细胞DH5α进行表达,利用菌液PCR和基因组测序进行鉴定。结果 exon 5-exon 8片段经凝胶电泳检测,可在1 253 bp处见一清晰的目的条带,PTEN基因融合重组质粒经菌液PCR及测序结果鉴定,均与预期结果一致。结论应用重叠PCR法将exon 5和exon 8片段进行融合,并成功构建了PTEN基因融合重组表达载体。 龚咏晴 彭华 周晶 张宏全 郭紫芬关键词:PTEN基因 重叠PCR 子宫内膜癌 复发性鼻窦炎鼻息肉的修正性鼻内镜手术治疗 被引量:5 2004年 目的 总结修正性鼻内镜手术治疗复发性鼻窦炎鼻息肉的手术体会。方法 采用Messerklinger技术对 84例复发性鼻窦炎鼻息肉病人行筛窦、蝶窦开放 ,额窦、上颌窦窦口扩大等修正性手术治疗。结果 治愈5 1例 ,好转 17例 ,无效 16例。治愈率为 6 0 .7% ,有效率为 80 .9% ,无效率为 19.1%。结论 修正性鼻内镜手术是治疗复发性鼻窦炎鼻息肉的有效方法。选择具有定向定位作用的解剖参照点是手术安全的基础 ;选择恰当的术式、实施精细的操作是手术成功的关键。结构变异、出血、鼻息肉病等因素是手术失败的原因。 罗志强 彭华 张先锋关键词:鼻内镜术 突变敏感性分子开关检测线粒体DNA A1555G位点的条件优化 被引量:2 2016年 目的对高保真酶介导的突变敏感性分子开关技术检测线粒体DNA(mt DNA)A1555G位点条件进行优化。方法利用3'硫代磷酸化修饰的突变型引物和野生型引物作为下游引物,在其上游设计一条公共引物分别构成突变引物对和野生引物对,以构建好的包含mt DNA A1555G位点的突变型质粒和野生型质粒为模板,进行高保真聚合酶介导的双向引物延伸反应,对PCR体系中的退火温度、引物浓度、模板浓度等条件优化,通过凝胶成像系统对其PCR结果进行分析确定最佳反应条件。结果分子开关技术检测mt DNA A1555G位点的最佳PCR条件:退火温度为61.0℃,引物浓度为0.6μmol/L,检测模板浓度为103~106copies/μL。结论确定了分子开关技术检测mt DNA A1555G位点的最佳反应条件,为该技术在线粒体DNA的突变筛查中的应用提供依据。 龚咏晴 董巍檑 陈方方 彭华 周晶 郭紫芬关键词:线粒体DN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