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张莉

作品数:6 被引量:50H指数:4
供职机构: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精神卫生中心更多>>
发文基金:上海市精神卫生中心科研基金上海市“科技创新行动计划”上海市科学技术委员会科研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6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6篇医药卫生

主题

  • 5篇精神分裂症
  • 5篇分裂症
  • 3篇精神分裂症患...
  • 2篇症状
  • 2篇住院
  • 2篇疗效
  • 1篇代谢
  • 1篇代谢水平
  • 1篇递质
  • 1篇多态
  • 1篇多态性
  • 1篇心律
  • 1篇心律变异性
  • 1篇心率
  • 1篇心率变异
  • 1篇心率变异性
  • 1篇血清
  • 1篇血清炎症
  • 1篇血清炎症因子
  • 1篇血脂

机构

  • 6篇上海交通大学...
  • 1篇复旦大学
  • 1篇齐齐哈尔医学...
  • 1篇上海市徐汇区...
  • 1篇上海市黄浦区...

作者

  • 6篇张莉
  • 3篇沈辉
  • 2篇徐初琛
  • 1篇范青
  • 1篇杨程青
  • 1篇龙彬
  • 1篇张毅
  • 1篇陈涵
  • 1篇金志兴
  • 1篇巫珺
  • 1篇孙扬
  • 1篇吴海苏
  • 1篇朱丽萍
  • 1篇胡国芹
  • 1篇陆颖
  • 1篇刘燕
  • 1篇赵静
  • 1篇孙莲芳
  • 1篇王佩青
  • 1篇陆佳瑞

传媒

  • 4篇神经疾病与精...
  • 1篇上海交通大学...
  • 1篇临床与病理杂...

年份

  • 2篇2022
  • 1篇2021
  • 2篇2020
  • 1篇2018
6 条 记 录,以下是 1-6
排序方式:
复发性抑郁症与长期住院精神分裂症患者的心率变异性差异被引量:5
2020年
目的比较复发性抑郁症与长期住院精神分裂症患者之间心率变异性(HRV)的差异。方法回顾性连续纳入2014年1月至2019年1月于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精神卫生中心精神科住院治疗的多次发作的抑郁症或长期住院精神分裂症患者各120例,两组患者性别、年龄相匹配。对两组患者分别开展HRV检测,使用24 h动态心电图记录仪和心率变异分析软件进行检测,并对HRV相关指标R-R间期标准差(SDNN)、相邻R-R间期差值的均方根(rMSSD)、相邻R-R间期之间差值>50 ms的百分比(PNN50)、低频功率(LF)、高频功率(HF)、LF与HF之间的比值(LF/HF)的结果进行组间比较。采用Spearman相关分析分析两组患者住院次数与HRV各指标的相关性。结果复发性抑郁症患者组时阈指标SDNN高于长期住院精神分裂症组[121.0(95.0,158.0)比111.0(87.0,144.0)ms,t=2.214],rMSSD、PNN50低于长期住院精神分裂症组[22.0(13.0,46.0)比20.0(12.0,28.0)ms,t=3.832;3.0(0,13.0)%比2.0(0,7.0)%,t=2.571],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两组频阈指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进一步采用Spearman相关分析结果显示,复发性抑郁症患者住院次数与rMSSD(r=0.270,P=0.003)、PNN50(r=0.263,P=0.004)、HF(r=0.246,P=0.015)相关,但精神分裂症患者住院次数与HRV各分析指标无相关(均P>0.05)。结论复发性抑郁症患者的自主神经功能失调较长期住院精神分裂症患者严重,复发性抑郁症患者的住院次数影响患者HRV时阈指标。
杨程青陈涵胡国芹李琳俞华芳王佩青吴海苏王文哲张莉
关键词:抑郁症精神分裂症心律变异性
ABCB1基因多态性与精神分裂症患者经奥氮平治疗后糖脂代谢水平的相关性被引量:2
2020年
目的探讨精神分裂症患者ABCB1基因多态性与经奥氮平治疗后体重、血糖、血脂变化的相关性。方法前瞻性入组2017年7月至2018年12月住院的精神分裂症患者72例,单一服用奥氮平。采用Taqman探针基因分型技术对ABCB1基因rs1045642、rs2032582多态性进行分型。应用重复测量方差分析比较ABCB1基因rs1045642、rs2032582位点不同基因型间在基线期、治疗8周后体重、血糖、总胆固醇、甘油三酯、高密度脂蛋白(HDL)、低密度脂蛋白水平变化的差异。结果rs1045642位点CC基因型患者治疗后较基线期体重增加、空腹血糖下降,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分别为(62.76±9.42)kg比(58.95±12.03)kg,t=10.040,P<0.05;(5.08±1.28)mmol/L比(6.33±2.38)mmol/L,t=7.268,P<0.05],而CT、TT基因型患者治疗前后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rs1045642位点CC、TT基因型治疗后较基线期HDL下降[分别为(1.12±0.30)mmol/L比(1.31±0.57)mmol/L,t=6.530,P<0.05;(1.36±0.23)mmol/L比(1.54±0.19)mmol/L,t=10.161,P<0.05],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而CT基因型治疗前后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rs2032582位点GG、TT基因型治疗后较基线期体重均增加[(62.57±10.61)kg比(59.23±12.20)kg,t=6.159,P<0.05;(60.19±6.93)kg比(57.31±8.97)kg,t=5.188,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GT基因型治疗前后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GG基因型治疗后较基线期血糖、HDL下降[分别为(5.19±1.39)mmol/L比(6.44±2.56)mmol/L,t=5.220,P<0.05;(1.18±0.30)mmol/L比(1.39±0.58)mmol/L,t=5.576,P<0.05],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而GT、TT基因型治疗前后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ABCB1基因多态性可能与精神分裂症患者经奥氮平治疗后体重增加、血脂代谢异常有相关性。
肖旭东赵静金志兴陆佳瑞张莉巫珺孙扬陆颖龙彬朱丽萍
关键词:基因多态性ABCB1血脂代谢
重复经颅磁刺激治疗对精神分裂症患者阴性症状、认知功能、脑内神经递质及血清炎症因子的影响被引量:33
2022年
目的:探究重复经颅磁刺激(repetitive transcranial magnetic stimulation,rTMS)治疗对精神分裂症患者阴性症状、认知功能、脑内神经递质及血清炎症因子的影响。方法:选取2020年1月至2021年10月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精神卫生中心收治的110例精神分裂症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n=55)与观察组(n=55)。两组均维持原有的抗精神病药种类及计量,观察组增加10 Hz rTMS治疗,对照组增加伪刺激。比较两组临床疗效及治疗前后阳性与阴性症状量表(Positive and Negative Syndrome Scale,PANSS)评分、认知功能成套测验[连线测验(trail making test,TMT)、持续操作测验(continuous performance test,CPT-IP)、迷宫测验(maze test,MAZES)、社会认知-情绪管理(social cognition,SC)]、脑内神经递质[多巴胺(dopamine,DA)、谷氨酸(glutamate,Glu)、γ-氨基丁酸(gamma-aminobutyric acid,GABA)]、血清炎症因子[白细胞介素-6(interleukin-6,IL-6)、IL-10、肿瘤坏死因子-α(tumor necrosis factor-α,TNF-α)、转化生长因子-β1(transforming growth factor-β1,TFG-β1)]水平。结果:观察组临床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89.09%vs 74.55%,P<0.05)。与对照组相比,观察组治疗后阴性症状、PANSS总分及TMT、CPT-IP、MAZES、SC评分均显著升高(均P<0.05)。观察组治疗后脑内DA水平较对照组明显降低,脑内Glu、GABA水平则明显升高(P<0.05)。观察组治疗后血清IL-6、TNF-α、TFG-β1水平均较对照组降低,IL-10水平则更高(P<0.05)。结论:精神分裂症患者联合rTMS治疗可提高治疗效果,改善其阴性症状,提高其认知功能,纠正脑内神经递质紊乱,调节炎症反应。
陆晶晶孙莲芳张莉
关键词:重复经颅磁刺激精神分裂症阴性症状脑内神经递质炎症因子
基于正念的干预对慢性精神分裂症住院患者的疗效分析被引量:5
2022年
目的·探讨基于正念的干预(mindfulness-based intervention,MBI)对慢性精神分裂症住院患者的疗效。方法·纳入2021年4月—6月于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精神卫生中心住院治疗的慢性精神分裂症患者96例,采用随机数字表将其分为MBI组(n=48例)和对照组(n=48例)。MBI组患者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合并5周MBI,对照组则维持常规治疗5周。收集患者的一般资料,比较2组患者在基线及5周后的阳性与阴性症状量表(Positive and Negative Syndrome Scale,PANSS)、弗莱堡正念调查量表(Freiburg Mindfulness Inventory,FMI)及自我同情量表(Self-compassion Scale,SCS)的评分。结果·一般资料中仅性别的组间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41)。基线时,2组患者的PANSS、FMI、SCS总分及其各因子评分的组间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5周后,MBI组患者PANSS的一般精神病理因子评分低于对照组(P_(Bonferroni)=0.044),FMI总分和接受因子评分均高于对照组(P_(Bonferroni)=0.018,P_(Bonferroni)=0.003),SCS总分亦高于对照组(P_(Bonferroni)=0.000)。结论·MBI能显著提高慢性精神分裂症住院患者的正念水平和自我同情能力,促进其一般精神病理症状的改善,有利于患者康复。
沈辉吴悦娟朱慧娟徐初琛张莉范青
关键词:慢性精神分裂症精神症状
化身治疗对精神分裂症患者幻听的临床疗效被引量:4
2018年
目的探讨化身治疗对精神分裂症患者幻听的影响。方法采用随机对照研究方法,将80例伴有顽固性幻听的精神分裂症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每组40例。研究组患者在药物治疗的同时合并化身治疗(干预6N),对照组予以药物维持治疗和伪化身治疗。采用阳性与阴性症状量表(PANSS)和精神病性症状评定量表-幻听子量表(PSYRATS—AH)分别于干预前后来评定患者精神症状及幻听的严重程度。结果干预后,对照组PANSS总分、PANSS幻听分、PSYRATS-AH幻听频率和声音造成的痛苦总分较基线无明显变化(P〉0.05);研究组PANSS幻听分、PSYRATS—AH幻听频率和声音造成的痛苦总分较干预前显著下降(P〈0.05),且低于对照组,但PANSS总分评分改善不明显(P〉0.05)。结论化身治疗能够改善精神分裂症患者的幻听。
徐初琛沈辉张莉张毅
关键词:精神分裂症幻听
精神分裂症视觉加工障碍的研究进展被引量:1
2021年
视觉损伤是精神分裂症的重要特征之一,几乎所有视觉处理领域都存在缺陷,研究最多的包括对比敏感度、空间频率处理、视觉掩蔽、运动知觉及知觉组织等。这些视觉加工障碍具有潜在的临床意义,早期视觉处理的缺陷会导致更高层次的认知障碍。目前对精神分裂症视觉加工障碍的研究相对较少。现将对精神分裂症视觉加工相关的心理、物理学和神经影像学研究做一综述,探讨精神分裂症视觉加工方面的损害情况及相关的脑机制。
沈辉张莉刘燕
关键词:精神分裂症视觉掩蔽运动知觉知觉组织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