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钱穆论中国古代小说
- 2013年
- 在20世纪众多位"国学大师"中,钱穆毫无疑问是其中一位。钱先生博览群书、通贯古今,其所研究领域,主要以历史、思想、文化为主。作为一位学识渊博以及对中国传统思想文化有深刻领悟的学者,他在文学方面的观点——尤其是对古代小说的评论,对我们今天的古代小说研究,仍具有启发性的价值和意义。
- 张荣刚
- 关键词:钱穆小说政治
- 论明初取士经义体式的形成与特征被引量:1
- 2018年
- 经义试士始于宋代,到了明代则成了科举取士中最重要的文体,而在由宋到明的过程中其体式结构发生了很大的变化,尤其是明初取士经义,对明清八股文的形成有着直接的影响。明初取士之法损益宋元旧制,而取士经义体式也在探索中发展。结合明初科举取士程式的制定,通过对取士经义文体结构前后变化的分析,对明初经义体式特征有着更深刻的认识,同时对八股文的形成也会有着新的认知和理解。
- 张荣刚
- 关键词:经义八股文明初
- 归有光古文非唐宋派论——兼论归有光古文创作特征被引量:1
- 2016年
- 唐宋派是明代嘉靖年间的一个古文流派,其为文观点以宗尚唐宋古文为显著特征。归有光是明代古文大家,在持论方面与"秦汉派"龃龉不合。一般认为归有光在自唐宋至清代的古文发展史上起着承上启下的作用,即上承唐宋八大家而下开清代桐城派,因此文学史上一般将其归入唐宋派之中。然而,通过对归有光古文宗尚、创作特征等的分析,可知将其归入于古文中的唐宋派并不符合客观事实。
- 张荣刚
- 关键词:唐宋派古文
- 经义文体结构在宋元的发展探析
- 2014年
- 经义试士始于北宋,其后至明代洪武六年(公元1373年),其文体结构一直以"四段式"为基础。然而作为一种考试文体,其适应时代发展的特征又决定着其结构的发展变化。因此,经义文体结构在两宋的发展,达到了"冗长繁复可厌"的程度,故而元人对其结构进行了由繁到简的"改造",明代初次开科取士,因沿袭元制,故其经义文体结构依然属于元代结构。
- 张荣刚
- 关键词:经义
- 晚明王学视域下的“以时文为古文”现象被引量:1
- 2018年
- 晚明"以时文为古文"现象,主要体现了八股时文与古文之间在创作上的相互影响。然而,如果从王学对晚明文学发展影响的视域来考察,又体现着反复古文学思潮对八股时文的影响。以时文文法创作古文与以古文文法创作时文,是二者之间创作上相互影响的结果,而反复古文学思潮则影响了晚明文学观念上的变化,即"时文"与"古文"之所以不同,仅仅是由于不同时代对文章的不同指称。
- 张荣刚
- 关键词:公安派古文
- 论明代经义八股格的形成过程被引量:1
- 2013年
- 作为中国封建社会自宋以降科举取士文体的经义,在明代的发展过程是一个重要的阶段,使其在宋元经义文体“四段式”的基础上完成了向“三段式”的转变,并最终在成化、弘治之时形成经义文体中的八股格式,即我们今天所说的八股文。明人谓其经义之文,“至于成化、弘治间,科举之文号为极盛,……深醇典正,蔚然焕然,诚所谓治世之文”,又谓:“经义之学,自我朝始,我朝莫盛于成、弘。”事实上,即使到了清代,成、弘经义大家如王鏊、钱福依然被尊为正宗。成化、弘治时的经义之所以被作为明清经义之正宗,正在于经义八股格的形成。因此,本文以经义文体在永乐至弘治这段时期的发展过程为研究对象,尝试展现经义文体八股格式的形成过程。
- 张宏勇张荣刚
- 关键词:经义明代中国封建社会科举取士八股文
- 取士经义八股格成因探析
- 2014年
- 经义试士始于北宋,八股格式则是在明代前期逐渐形成的。所谓八股,针对的是经义正文部分排比对偶、股与股相连为八的特征,今天我们所说的八股文,指的就是八股格式的经义。取士经义中的八股格式,是经义发展史上影响最大的一种格式。就八股格式的形成原因而言,明代前期古文宗尚对经义创作中排比对偶特征有着直接的影响;同时,经义创作难易则与股与股相连为八的特征有着内在联系。
- 张荣刚
- 关键词:经义八股文
- 王鏊对明代八股文定型的影响被引量:2
- 2014年
- 明代时文中最重要的部分是经义八股格,俗称八股文。经义八股格经过永乐后百余年的发展,于成化、弘治年间趋于完备。成、弘两朝既是经义八股格达到鼎盛之时,又是王鏊由科举入仕途、时文写作活跃之时。明代经义大家首推王鏊,他的经义创作特征以及多次参与乡会试事的主考官身份,皆在明代经义八股格的形成过程中产生了重要的影响。本文探究王鏊古文宗尚与经义作法的关系,分析其经义八股格的结构特征,进而揭示王鏊在明代经义八股格定型过程中所起的关键作用。
- 严明张荣刚
- 关键词:古文
- 明清八股文“代言”特征考辨被引量:3
- 2017年
- 八股文是明清两代科举取士科目中的一种重要文体,"代言"是其显著的特征之一,其体现分别是形式上的"代古人语气"和内容上的"代圣贤立言"。然而对于八股文"代言"的特征,学界一直存在着不同的观点,如文体上的"代古人语气",或谓由明太祖所定,或谓始于宋代。而内容上的"代圣贤立言",事实上又与"代古人语气"有着密切的关系。因此,通过对八股文"代古人语气"和"代圣贤立言"特征形成发展过程的梳理,既辨析了八股文在"代言"方面所存在的不同观点,又能够客观理解八股文"代言"特征在明清两代的发展过程。
- 张荣刚
- 关键词:八股文代言
- 《蒙古秘史》的文体特征——与中国历史散文及讲史说话相比较被引量:1
- 2012年
- 《蒙古秘史》成书于公元13世纪,记载了蒙古民族自始祖至斡歌歹时期近六百年的历史,开创了蒙古民族书面撰史纪事的先河。现存的《蒙古秘史》作为蒙古民族第一部书面历史文学作品的汉译本,在创作文体上既表现出了鲜明的民族文化特点,同时又与汉族史传作品有着密切的交流和影响关系。将《蒙古秘史》与《左传》、《三国志平话》进行比较分析,可以发现它们在叙事、取材以及语言方面的异同及其特色。
- 张荣刚严明
- 关键词:《蒙古秘史》历史散文民族文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