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四种梨皮中绿原酸的含量测定被引量:2
- 2014年
- 摘要:目的采用反相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四种梨皮中绿原酸的含量。方法色谱柱为AgilentTC—C19(4.6mm×250mm,5μm),流动相为乙腈一0.4%磷酸水溶液(7.5:92.5),检测波长为327nm,流速为1.0ml/min,柱温为30℃。结果线性关系良好,r=0.9999,回归方程为Y=33.241X一0.0359,线性范围为O.08—0.64Ixg,平均加样回收率为98.2%,RSD=1.8%(n=6)。结论方法简便、准确、重现性好,四种梨皮中绿原酸的含量差异较大,为中药梨皮的质量控制和评价提供了一定的科学依据。
- 张盛丁建中黄荣增
- 关键词:关键词绿原酸反相高效液相色谱法
- HPLC法测定杏苏散提取物中活性成分苦杏仁苷和迷迭香酸含量
- 2017年
- 目的:采用反相高效液相色谱双波长法测定杏苏散水提液中苦杏仁苷和迷迭香酸的含量。方法:采用色谱柱为HPLC反向C18色谱柱(4.6mm×250mm,5μm)梯度洗脱,双波长为λ1=222nm,λ2=330nm,流速为1.0mL/min,柱温为30℃。结果:苦杏仁苷对照品线性关系良好,r=0.9999,回归方程为Y=27.390 X+0.0522,线性范围为0.08~0.64μg;迷迭香酸对照品线性关系良好,r=0.9997,回归方程为Y=26.141 X+0.0905,线性范围为0.04~0.32μg。苦杏仁苷平均加样回收率为98.59%,RSD=1.6%(n=6);苦杏仁苷平均加样回收率为98.86%,RSD=2.1%(n=6)。结论:方法简便、准确、重现性好,为杏苏散的质量控制和评价提供了一定的科学依据。
- 时庆欣张盛王玄源丁建中宋成武苏明武黄荣增
- 关键词:杏苏散苦杏仁苷迷迭香酸双波长法
- 桑杏汤的全成分飞行时间质谱分析及主要化学成分的鉴定
- 2014年
- 目的采用高效液相-高分辨飞行时间质谱(HPLC-HR-TOF/MS)对桑杏汤水煎液中的化学成分进行初步分析。方法采用Welchrom-C18(5μm,4.6 mm×250 mm)色谱柱,以乙腈和水(均含0.1%甲酸)为流动相,梯度洗脱,体积流量为1 mL/min,ESI-TOF-MS正负离子Auto MSn采集模式。通过HPLC-TOF-MS所得到的化合物相对分子质量以及MS/MS CID碰撞解离碎片,结合文献报道,对桑杏汤水煎液的主要化学成分进行分析鉴定。结果通过色谱分离得到了复方中的36个主要化学成分,质谱初步鉴定其中31个成分。结论本方法可以快速地对复方主要化学成分进行初步的定性,有益于探究复方的作用机制及其质量控制。
- 黄荣增丁建中宋成武张盛刘君怡
- 关键词:桑杏汤化学成分分析
- 杏苏散水提工艺研究被引量:1
- 2014年
- 目的:探讨杏苏散的水提工艺条件。方法:以芦丁含量为指标,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含量,运用正交试验法对水提的工艺条件进行优化。结果:水提最佳工艺为:第一次补足吸水量后加10倍量水浸泡2 h,其余每次加10倍量水,提取3次,每次提取1 h。结论:优选的工艺稳定、可行。
- 丁建中张盛黄荣增
- 关键词:杏苏散芦丁高效液相色谱法
- 竹叶黄酮中的抗炎有效成分及其对不同小鼠炎症模型的药效学研究被引量:7
- 2017年
- 目的研究竹叶黄酮中的抗炎有效成分及其对不同小鼠炎症模型的药理活性作用,初步阐明竹叶黄酮抗炎的药效物质基础。方法利用小孔吸附树脂(MCI-GEL CHP20P)、聚酰胺树脂纯化、富集竹叶黄酮不同部位;建立小鼠耳廓肿胀、气囊滑膜炎、小鼠肉芽肿试验模型,研究竹叶黄酮不同部位的抗炎活性并筛选其有效抗炎成分;最后用高分辨飞行时间液质联用仪(LC-QTOF-MS/MS)对已筛选的部位进行化学成分分析。结果筛选出最佳的竹叶黄酮抗炎活性部位,并从中鉴定出7个主要的黄酮类成分。结论初步阐明了竹叶黄酮抗炎的药效物质基础,为竹叶的抗炎作用提供了详实的数据支撑,同时为其开发和利用提供了一定的科学依据。
- 杨敏张盛王玄源时庆欣向星亮宋成武黄荣增
- 关键词:竹叶黄酮
- 竹叶黄酮的抗炎作用及物质基础研究
- 竹叶是我国传统中药,黄酮是其主要化学成分。研究表明竹叶中的黄酮类化合物有良好的抗炎功效,但其抗炎机制和物质基础并不清楚,本文将在前期竹叶抗炎作用的研究基础上,对竹叶黄酮的抗炎作用做深入研究并阐明其物质基础。 为优化竹叶...
- 张盛
- 关键词:竹叶黄酮类化合物浸提工艺化学成分
- 桑杏汤的水提工艺研究被引量:4
- 2013年
- 目的探讨桑杏汤的水提工艺条件。方法以绿原酸含量为指标,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含量,运用正交试验法对水提的工艺条件进行优化。结果水提最佳工艺为:第1次补足吸水量后加10倍量水浸泡2 h,其余每次加10倍量水,提取3次,每次提取2 h。结论优选的工艺稳定、可行。
- 孟军华张盛黄荣增丁建中
- 关键词:桑杏汤绿原酸高效液相色谱法
- 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消瘿丸中橙皮苷的含量被引量:1
- 2013年
- 目的 建立消瘿丸中橙皮苷的含量测定方法.方法 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色谱柱:Agilent TC-C18(4.6mm×250mm,5μm),流动相:甲醇-0.1%醋酸水溶液(35:65),检测波长:283nm;流速:1.0ml/min.结果 线性关系良好,r=0.9999,回归方程为Y=41.464X-0.0291,线性范围为0.30~1.50μg,平均加样回收率为98.5%,RSD=2.2(n=6).结论本法简便、准确,重现性好,为消瘿丸的质量控制和评价提供了依据.
- 孟军华柳弯张盛张丽君黄荣增
- 关键词:橙皮苷高效液相色谱法
- 杏苏散水提液中白花前胡乙素含量测定被引量:2
- 2014年
- 目的建立杏苏散水提液中白花前胡乙素的含量测定方法。方法采用反相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色谱柱为Agi—lentTC—Cl8(4.6mm×250mm,5μm),流动相为甲醇-水(75:25),检测波长为321nm,流速为1.0mL/min,柱温为30℃。,结果线性关系良好,r=0.9998,回归方程为Y=47.148X-0.1123,线性范围为0.1~0.8μg,平均加样回收率为99.78%,RSD=1.7%(n=6)。结论方法简便、准确、重现性好,为制剂的质量控制和评价提供了一定的科学依据。
- 丁建中张盛黄荣增
- 关键词:杏苏散反相高效液相色谱法
- HPLC法同时测定孕妇金花片中栀子苷和芍药苷的含量被引量:3
- 2015年
- 目的建立孕妇金花片中栀子苷和芍药苷的含量测定方法.方法:RP-HPLC法,色谱柱为AgilentXDB-C18 (4.6mm×250mm,5μm),流动相为乙腈-0.1%甲酸(12.5∶87.5),检测波长为236nm,流速为1.0mL/min,柱温为30℃.结果:栀子苷在0.18-1.8μg范围内呈良好线性关系, 回归方程为Y =12.982X -0.0634,r=0.9999;平均加样回收率为99.88%,RSD=1.5% (n=6).芍药苷在0.1-1μg范围内呈良好的线性关系,回归方程Y =23.088X -0.0472,r=0.9999; 平均加样回收率为99.39%,RSD=1.3% (n=6).结论:HPLC法准确可靠,重现性好,适用于孕妇金花片的质量控制和评价.
- 刘君怡杨敏张盛黄荣增
- 关键词:栀子苷芍药苷高效液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