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张爽

作品数:5 被引量:3H指数:1
供职机构:吉林农业科技学院更多>>
发文基金:吉林省教育厅科研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农业科学艺术更多>>

文献类型

  • 4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4篇农业科学

主题

  • 1篇芽孢
  • 1篇芽孢杆菌
  • 1篇药剂
  • 1篇药剂敏感性
  • 1篇药剂筛选
  • 1篇叶枯病
  • 1篇玉米
  • 1篇玉米大斑病
  • 1篇室内药剂筛选
  • 1篇农田
  • 1篇细菌性叶枯病
  • 1篇君子
  • 1篇君子兰
  • 1篇枯病
  • 1篇昆虫
  • 1篇蜡样芽孢杆菌
  • 1篇胶团
  • 1篇发病
  • 1篇发病率
  • 1篇反胶团

机构

  • 4篇吉林农业科技...
  • 1篇中国科学院

作者

  • 4篇张爽
  • 3篇赵丽娜
  • 1篇冯立超
  • 1篇张少庆
  • 1篇范文忠
  • 1篇陈殿元

传媒

  • 1篇东北林业大学...
  • 1篇吉林农业(下...
  • 1篇现代农村科技
  • 1篇应用昆虫学报

年份

  • 1篇2023
  • 1篇2022
  • 1篇2020
  • 1篇2010
5 条 记 录,以下是 1-4
排序方式:
草莓病害的发生与防治措施被引量:2
2023年
随着我国草莓种植的迅速发展、栽培模式的多样化以及国内外引种与育种工作的日益频繁,草莓病虫害的种类与发病率不断增加,危害也越来越严重,对草莓的质量和产量造成了严重的影响。本文简述了4种草莓病害的症状、病原菌与发病规律,并就防治措施进行了综述。
姜秋同张爽朱洪坤赵丽娜
关键词:草莓病害病原菌
农田昆虫类群组成与玉米大斑病发生联系研究
2020年
【目的】探讨农田内玉米大斑病Exserohilum turcicum发生与昆虫类群组成之间联系,昆虫体壁对玉米大斑病病原物携带情况。【方法】结合病虫害野外调查、病原物室内培养分离、生理生化及分子生物学鉴定方法确定昆虫体壁携带玉米大班病病原物。【结果】通过对农田内玉米大斑病发生时期的昆虫类群组成调查,发现农田内的昆虫群落物由9目,45科,60种昆虫昆虫所组成,包括双翅目、鞘翅目、鳞翅目、半翅目、膜翅目、蜉蝣目、脉翅目、直翅目及革翅目。其中,双翅目为优势类群,其次为鞘翅目和鳞翅目。通过室内对虫体壁病原物进行镜检、分离纯化及病原物DNA序列测定比对,发现农田内昆虫体壁携带玉米大斑病病原物。鞘翅目2种昆虫独角蚁形甲Notoxus monoceros和双斑萤叶甲Monolepta hieroglyphica携菌率显著高于双翅目昆虫(P<0.05),但携菌昆虫种类少于双翅目。玉米大斑病爆发期农田内昆虫数量与玉米大斑病发病等级相关性分析结果表明,昆虫种类随着玉米大斑病病情的加重而呈现正相关关系。【结论】农田内昆虫类群组成与玉米大斑病病原物存在一定关联,昆虫体壁携带玉米大斑病病原物对玉米大斑病传播作用不明显。
冯立超耿凯张少庆周妍张玉凤张爽赵丽娜陈殿元
关键词:玉米大斑病
君子兰细菌性叶枯病病原鉴定及室内药剂筛选被引量:1
2022年
2019年夏在吉林农业科技学院温室大棚中发现一种君子兰新病害——叶枯病,发病部位主要为中下部叶片,从叶片边缘开始变褐,然后逐渐枯萎扩大,发病较重。为有效防治君子兰叶枯病,平板划线分离纯化君子兰叶枯病病原菌。依据柯赫氏法则、形态学测定和16S rDNA序列比对鉴定,确定了致病菌的分类地位,并测试了10种药剂对该病菌的抑菌效果。结果表明:君子兰叶枯病病原菌为蜡样芽孢杆菌(Bacillus cereus),质量分数20%噻菌铜悬浮剂和30%乙蒜素乳油抑菌效果最好。综上所述,明确了君子兰细菌性叶枯病致病菌种类,筛选出2种药剂可有效抑制病害的发生。
赵丽娜朱洪坤吴欣航张爽范文忠崔娟
关键词:叶枯病君子兰蜡样芽孢杆菌药剂敏感性
反胶团萃取技术的研究
2010年
反胶团萃取技术是生物分离技术发展到现代的新型产物,也是当今比较前沿的一种生物活性等物质分离的新技术,然而由于种种因素的限制,使得反胶团萃取技术还没有走向工厂化,本文是综述了目前国内外的反胶团萃取技术的相关研究而完成的,希望能够为反胶团萃取技术的发展提供参考。
张爽
关键词:反胶团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