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熹煜
- 作品数:28 被引量:165H指数:9
- 供职机构:广东省中医院更多>>
- 发文基金:广东省中医药局建设中医药强省科研课题广东省中医药管理局基金广东省科技计划工业攻关项目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社会学经济管理更多>>
- BODE指数对稳定期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临床预后的评估价值被引量:11
- 2016年
- 目的探讨稳定期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患者BODE指数与预后的相关性,为利用BODE指数预测COPD患者的预后提供依据。方法选择2013年10月至2014年10月在广东省中医院大学城院区呼吸内科治疗后出院的稳定期中重度COPD患者66例进行观察性研究,测定所有患者入组时的肺功能、6 min步行距离(6MWD)、呼吸困难程度、体重指数(BMI),按BODE指数评分标准进行评分分级。出院一年后,使用圣乔治呼吸问卷(SGRQ)评分表评价患者生活质量;记录出院一年内患者就诊次数、住院次数、住院天数、呼吸衰竭发生次数、机械通气次数、住院费用和死亡数;用Spearman相关分析方法分析BODE指数与患者预后的相关性。结果入组前BODE指数越高,一年后患者SGRQ各项评分越高,一年内患者就诊次数、住院天数、呼吸衰竭次数、机械通气次数、费用、死亡发生人数亦越多,差异具有显著统计学意义(P<0.01);Pearson相关分析显示,BODE指数与SGRQ总分及机械通气次数、住院费用呈高度正相关(r=1.24,P<0.01;r=1.2,P<0.01;r=1.62,P<0.01),同就诊次数及死亡人数呈较高程度正相关(r=0.85,P<0.01;r=0.44,P<0.01),同住院次数、住院天数及呼吸衰竭次数呈弱相关性(r=0.33,P<0.01;r=0.15,P<0.01;r=0.12,P<0.05)。结论 BODE指数和SGRQ问卷存在良好的相关性,其对稳定期中重度COPD患者生活质量下降及未来一年内发生的就医情况有较好的预测价值。
- 崔明明黄颖刘紫凝李绵莎蓝登科张熹煜何德平宁莉力莫灿辉李慧丽邱先英
- 关键词:慢性阻塞性肺疾病BODE指数预后
- 不同扫散时间浮针治疗腰背肌筋膜炎的疗效观察被引量:15
- 2015年
- 目的观察不同扫散时间浮针治疗腰背肌筋膜炎的临床疗效。方法将86例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43例,2组均采用浮针治疗,浮针扫散时间观察组为2 min,对照组为1 min。每周3次,6次为1个疗程。采用简式麦吉尔疼痛问卷表(Mc Gill pain questionnaire,MPQ)比较2组治疗前、首次治疗后、疗程结束后3个时点的评分并评价2组疗效差异。结果治疗后2组MPQ评分呈下降趋势,均较治疗前有显著改善(P<0.01);观察组在首次治疗后及疗程结束后MPQ评分改善更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总有效率比较,观察组为93.0%,优于对照组76.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浮针不同扫散时间治疗腰背肌筋膜炎均有良好疗效,扫散时间2 min比1 min镇痛效果更优。
- 钟敏莹贺青涛吴思平张熹煜
- 关键词:腰背肌筋膜炎浮针疗法
- 拇指和环指扳机指案被引量:3
- 2016年
- 典型病案1患者,男,60岁,退休干部。初诊日期:2015年5月26日。主诉:右侧拇指远端屈伸障碍半年余。现病史:近半年来因常常手握盆景工具剪刀修剪盆栽,继而出现右手大鱼际酸胀疼痛,拇指活动障碍。当右手拇指欲伸直时,停留在半弯曲角度,即屈曲位状态,曾自行予活络油涂抹及按摩患处数月,疼痛及活动障碍均无明显缓解。
- 钟敏莹张熹煜
- 关键词:环指扳机指现病史活络油屈曲位第一掌骨
- 高血压中医证型、颈动脉内膜中层厚度与血清Hcy、CRP及LDL-C水平的关系
- 2024年
- 目的:探索老年高血压中医证型、颈动脉内膜中层厚度(IMT)与血清同型半胱氨酸(Hcy)、C反应蛋白(CRP)及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水平的关系。方法:回顾性分析2020年2月—2022年2月我院收治的133例老年高血压病人的临床数据,进行IMT检查、中医辨证分型。根据IMT值分为斑块形成组(31例,IMT≥1.5 mm)、IMT增厚组(60例,1.0 mm≤IMT<1.5 mm)、IMT正常组(42例,IMT<1.0 mm);按中医证型分为气虚痰瘀证、气虚痰湿证、气阴两虚证、脾虚湿瘀证、气虚血瘀证、肺脾两虚证、脾肾气虚证。比较各组血清Hcy、CRP及LDL-C水平。分析高血压中医证型、IMT与LDL-C、CRP、Hcy的关系。结果:与IMT正常组比较,IMT增厚组、斑块形成组LDL-C、CRP、Hcy水平增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MT增厚组比较,斑块形成组LDL-C、CRP、Hcy水平增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气虚痰湿证高血压病人血清CRP、Hcy、LDL-C水平高于其他证型(P<0.05)。Spearman相关性分析显示,IMT与Hcy、CRP、LDL-C均呈正相关(P<0.05)。结论:不同中医证型及IMT值的高血压病人血清CRP、Hcy、LDL-C水平存在明显差异,其中气虚痰湿证病人血清CRP、Hcy、LDL-C呈高表达状态,且IMT与Hcy、CRP、LDL-C均呈正相关,可为高血压病人辨证施治提供参考。
- 卓剑丰张熹煜钟言李新梅
- 关键词:高血压颈动脉内膜中层厚度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
- 基于六经辨证针药结合论治老年慢性疼痛的理论探讨及实践
- 随着人口老龄化及生活方式的改变,各种各种慢性疾病已成为威胁老年人健康的重大公共卫生问问题,其中老年慢性疼痛发病率达到60.2%,西医治疗手段相对单一,伤寒论六经辨证乃"万世医门之规矩准绳",本文从伤寒六经辨证论治针药结合...
- 卓剑丰张熹煜李新梅
- 关键词:老年慢性疼痛针药结合
- 浮针疗法治疗不同证型腰椎间盘突出症临床观察被引量:9
- 2016年
- 目的:观察浮针疗法治疗不同证型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将腰椎间盘突出症的患者76例给予浮针治疗,根据中医辨证分为3型,其中寒湿型20例、血瘀型33例、肾虚型23例。治疗前后应用日本下腰痛JOA评分量表评定,并在治疗结束后观察3组的临床疗效。结果:治疗前,3组JOA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3组JOA评分均较治疗前升高(P<0.01);治疗后3组间两两比较,血瘀型组与寒湿型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肾虚型组与其他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总有效率寒湿型组为90.00%,血瘀型组为87.88%,肾虚型组为87.00%,3组总有效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浮针疗法治疗不同证型腰椎间盘突出症具有确切疗效,对于寒湿型及血瘀型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疗效更显著。
- 钟敏莹张熹煜贺青涛
- 关键词:腰椎间盘突出症浮针疗法证型
- 黄春林教授治疗老年冠心病经验
- 自2000年始,我国已进入老龄化国家,老年性疾病的患病率也骤升。老年冠心病的患者日益增多。当前,冠心病已成为人类死亡的三大疾病(冠心病、脑血管病、癌症)之首,有专家预测,若能有效控制或消灭这大类疾病,人类平均寿命可达到9...
- 李新梅张熹煜
- 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综合征证候分布及用药规律文献研究被引量:16
- 2016年
- 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综合征(obstructive sleep apnea-hypopnea syndrome,OSAHS)作为一种众多系统的源头性疾病,2005年国外流行病学资料表明,一般人群中OSAHS发病率为2%-10%,2010年南京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呼吸科针对习惯性鼾症人群进行了流行病学调查,发现成年鼾症者中OSAHS发病率高达39.6%。针对患者就诊时表述为"日间嗜睡、疲劳、打鼾、晨起头痛、口干"等"亚健康状态"系列症候群。
- 黄颖张熹煜李际强
- 关键词: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综合征中医证候方药研究
- 《灵枢经·刺节真邪》的学术意义与应用探究被引量:3
- 2009年
- 《灵枢经》主要是论述经络、针灸和运气的,《灵枢经。刺节真邪》主要阐述了“五节”针刺法、“五邪”针刺法、“解节推引”法及真邪气与疾病等内容。二千多年来,其理论和治法一直有效地运用于针灸的临床治疗,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笔者仅就该篇刺法的相关理论与临床应用作初步探析如下。
- 钟敏莹张熹煜
- 关键词:针刺法
- 不同干预措施对社区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生存质量的影响被引量:4
- 2016年
- 目的研究不同干预措施对社区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患者生存质量的影响。方法选择2014年5月至2015年5月来我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就诊的中重度COPD患者44例作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22例。两组患者均按照指南规范给予药物治疗,对照组同时给予常规运动锻炼指导,观察组在此基础上增加呼吸训练、家庭氧疗和心理干预等综合康复措施,指导随访6个月。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后的日常生活评分(ADL)、肺功能、生存质量、心理状况和并发症情况。结果指导康复干预6个月后,观察组患者的ADL评分为(5.02±0.8)分,高于对照组的(4.23±1.2)分;呼吸频率为(25.6±2.8)次/min,低于对照组的(33.1±5.2)次/min;心理状况评分(152.1±19.6)分,低于对照组的(180.1±26.4)分;以上各项指标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康复干预6个月后,观察组患者在生理机能[(82±6.1)分]、生理职能[(81.8±5.6)分]、身体健康[(86.5±3.2)分]及社会能力[(82.2±3.7)分]评分方面高于对照组[(73±5.5)分、(72.5±4.9)分、(74.9±2.9)分、(70.8±5.4)分],差异均有显著统计学意义(P<0.01);在躯体疼痛[(86.4±4.9)分]、精神健康[(79.4±3.4)分]、情感职能[(76.8±4.1)分]、精力方面[(88.1±5.6)分]的评分高于对照组[(75.6±8.5)分、(72.5±6.6)分、(69.7±3.3)分、(78.9±5.4)分],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心理状况评分为(152.1±19.6)分,对照组为(180.1±26.4)分,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综合干预措施能明显改善社区COPD患者的生存质量,值得推广应用。
- 崔明明黄颖刘紫凝李绵莎蓝登科张熹煜何德平宁莉力莫灿辉李慧丽邱先英
- 关键词: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综合干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