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炜宇 作品数:11 被引量:38 H指数:3 供职机构: 东南大学附属中大医院 更多>> 发文基金: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 江苏省卫生厅科研基金 教育部科学技术研究重点项目 更多>> 相关领域: 医药卫生 更多>>
开放及腹腔镜下腰疝无张力修补术二例 被引量:3 2013年 腰疝(lumbar hernias,LH)是发生在腰背侧的缺损,腰疝临床上比较少见,国外文献报道300多例,以老年人居多,男女性别比例为2∶1。腰疝按照原因可以分为先天性,原发性以及继发性。成年人的腰疝有原发性与继发性两种。继发性腰疝占所有腰疝的25%~30%,主要是创伤或者手术后所致。原发性腰疝更为常见,占50%-55%,可以发生在腰上三角(Grynfeht)或者腰下三角(Petit)。传统的治疗方式是关闭腹横筋膜的缺损,修补腹壁的缺陷。采用缺损周围的组织缝补或者叠瓦式缝合,或者转移肌肉瓣进行修补术,手术切口大、复发率高、治疗效果差。近年来,使用人工材料进行无张力腰疝修补术,治疗效果明显提高。无张力腰疝修补术可以采用开放式或者腹腔镜手术。现将东南大学附属中大医院进行的2例开放及腹腔镜腰疝修补术予以汇报如下。 李俊生 嵇振岭 张炜宇关键词:无张力修补术 腹腔镜手术 继发性 原发性 TGF-β1通过JAK2STAT3信号对胃癌细胞侵袭和转移的影响 被引量:2 2022年 目的探讨TGF-β1通过JAK2/STAT3信号对胃癌细胞侵袭和转移的影响。方法将10%FBS/F12配制成的0μg/L(0μg/L组)、1.0μg/L(1.0μg/L组)、10μg/L(10μg/L组)、50μg/L(50μg/L组)四种浓度的TGF-β1加入BGC-823细胞中,根据HE染色观察细胞的形态,RT-PCR、Westernblot法检测JAK2、STAT3表达与蛋白的变化。流式细胞术、细胞克隆实验检测细胞凋亡情况,细胞克隆情况。结果在0μg/L组中,细胞核呈椭圆形,形状规则,且细胞排列松散。随着TGF-β1浓度增加,细胞开始逐渐增多,细胞多为圆形,多个细胞聚集,出现巨核细胞或多核细胞,50μg/L组与其他组相比细胞数量最多(P<0.05)。经0、1.0、10、50μg/L的TGF-β1处理后细胞中JAK2与STAT3的表达水平,发现0μg/L组JAK2、STAT3表达最低(P<0.05),随着TGF-β1的浓度增加,JAK2、STAT3表达也增加(P<0.05)。0μg/L组JAK2与STAT3蛋白表达最低,50μg/L组JAK2与STAT3蛋白表达最高,随着TGF-β1浓度增加JAK2与STAT3蛋白也明显上升,蛋白表达与浓度成正比(P<0.05)。不同浓度TGF-β1处理后,0μg/L组细胞凋亡最多,50μg/L组细胞凋亡最少,随浓度增加依次减少(P<0.05)。细胞克隆实验检测发现在0μg/L组BGC-823的单克隆群数最少,而50μg/L组细胞单克隆群数显著增加,随着TGF-β1浓度增加BGC-823单克隆形成率有上升趋势(P<0.05)。结论TGF-β1通过活化JAK2/STAT3信号传输路径,增强胃癌细胞的浸润和转移。 王卉卉 张炜宇 李爱英 刘颖关键词:胃癌 TGF-Β1 BGC-823细胞 贝伐珠单抗联合以氟尿嘧啶为基础的化疗方案对晚期结直肠癌患者免疫功能的影响研究 2023年 目的探讨贝伐珠单抗联合以氟尿嘧啶为基础的化疗方案对晚期结直肠癌患者免疫功能的影响。方法选取诊治的80例晚期结直肠癌患者,按随机对照原则分为对照组和研究组各40例。对照组采用氟尿嘧啶联合奥沙利铂/伊立替康治疗,研究组于对照组基础上增加贝伐珠单抗治疗,比较两组近期疗效及治疗前后免疫功能、不良反应。结果治疗后,研究组近期客观缓解率、疾病控制率较对照组更高(P<0.05);血清CD3^(+)、CD4^(+)水平及CD4^(+)/CD8^(+)较对照组高,而CD8^(+)水平较对照组低(P<0.05);两组不良反应发生率相当(P>0.05)。结论贝伐珠单抗联合以氟尿嘧啶为基础的化疗方案治疗晚期结直肠癌可有效提升近期疗效,改善患者免疫功能,且不会明显影响临床安全性。 王卉卉 刘颖 张炜宇关键词:晚期结直肠癌 氟尿嘧啶 免疫功能 多西他赛联合5氟尿嘧啶治疗进展期胃癌的疗效 被引量:1 2015年 目的:探讨多西他赛联合5氟尿嘧啶(5- Fu)治疗进展期胃癌的疗效。方法选取2009年1月—2011年1月南京医科大学附属江宁医院肿瘤内科收治的50例进展期胃癌患者,应用多西他赛、5- Fu 化疗,化疗有效者至少治疗4~6个化疗周期或一直治疗至病情进展(PD)为止。结果50例患者中46例(92.0%)可以评价客观疗效,总缓解率为48.0%。白细胞计数下降发生率为20.0%;血小板计数降低发生率为10.0%,无需血小板输注。此外,有20.0%患者出现轻度静脉炎。50例患者经积极处理好转,未见严重的全身感染和治疗相关死亡。结论多西他赛联合顺铂和5- Fu 治疗进展期胃癌有效,毒副作用可耐受,临床使用安全。 王卉卉 张炜宇关键词:胃肿瘤 多西他赛 氟尿嘧啶 不同类型补片修补腹股沟疝的析因分析 被引量:6 2011年 背景:目前疝修补片的种类较多,包括不可吸收疝修补材料、可吸收疝修补材料、复合型疝修补材料等,为能针对患者的实际情况选用恰当的疝修补材料,需要医生熟悉并掌握各种生物材料的特点。目的:根据本院病例进行析因分析,评测不同材料在腹外疝修补中的应用效果,旨在了解各种疝修复材料的性能,实现个体化治疗的原则。方法:以补片种类、腹外疝种类为考察因素,选择聚丙烯、膨体聚四氟乙烯和脱细胞真皮基质片3种补片,腹外疝种类为常见的腹股沟斜疝和腹股沟直疝,利用析因试验设计方法,按照2×3型析因实验设计行不同治疗方案,以平均手术时间、复发率、修补并发症为指标,利用SPSS10.0统计软件进行析因分析。结果与结论:以平均手术时间、修补并发症发生率为指标,脱细胞真皮基质片、聚丙烯补片和膨体聚四氟乙烯补片的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不同腹外疝类型差异无显著性意义(P>0.05)。由于不同疝种类患者的住院时间差异无显著性意义,那么医生在选用合适疝修补材料时,主要考虑疝修补材料的特性以及患者的临床特点等因素,从而获得最佳临床修补效果。 张炜宇关键词:腹股沟疝 生物材料 无张力疝修补 生物相容性 析因设计 腹腔镜食管裂孔疝修补术补片的选择与固定 被引量:3 2022年 回顾性分析腹腔镜食管裂孔疝补片修补的108例患者临床资料,腹腔镜补片修补附加胃底折叠术是其主要的手术方式。使用补片以聚酯编织可吸收亲水薄膜补片和生物补片为多,固定器械以Protack和Abstack为主。术后患者早期主要不适为吞咽困难,影像学检查均无复发表现。患者在术后随访期间生活质量满意,并且未见补片相关并发症。建议重视补片的选择及固定方法,有利于提高医疗质量。 张志刚 邵翔宇 张炜宇 吴茸 李俊生 陶庆松 熊波 严征远 曹能琦 张恒 嵇振岭关键词:胃底折叠术 食管裂孔疝 补片修补 生物补片 固定器械 无症状或轻微症状的腹股沟疝患者外科手术治疗与观察等待疗法结果比较的Meta分析 被引量:1 2017年 目的分析比较无症状或轻微症状的腹股沟疝患者外科手术治疗与观察等待疗法2种治疗方法的疗效。方法检索Pub Med、Web of Science、EMBase及Springer数据库,文献检索至2016年7月,选择有关外科手术治疗与观察等待疗法的临床对照研究,由两位作者分别独立进行文献筛选、资料提取及质量评估,采用Rev Man 5.2软件进行Meta分析。结果共纳入7项随机对照临床研究和1项回顾性临床对照研究,包括2 817例患者,其中Operation组(手术组)1 374例,WW组(Watchful Waiting,观察等待)1 443例。对纳入研究进行整体分析显示,WW组与Operation组比较,Operation组总体在疼痛方面少于WW组(P=0.04),优势比(Odds ratio)及95%可信区间为0.57(0.34,0.98);2组总体在PCS得分、死亡率方面以及2组真正接受手术的患者在手术并发症和术后疝复发率方面均无明显差别。但随着时间的推移,WW组多数患者会发展出明显的疝相关症状,最终接受手术治疗。结论手术组患者总体疼痛情况略低于观察组和等待组,对于无症状或轻微症状的腹股沟疝患者,观察等待是安全可行的,但观察等待仅仅是推迟了手术,随着时间的推移,最终还是需要手术治疗。 龚文斌 李俊生 嵇振岭 张炜宇关键词:疝修补术 META分析 无张力修补术在腹股沟嵌顿疝手术中的应用体会 被引量:14 2017年 目的探讨在急诊嵌顿性腹股沟疝手术中应用无张力疝修补术的可行性。方法回顾性分析东南大学附属中大医院2012年1月至2015年6月实施的急诊嵌顿性和绞窄性腹股沟疝的临床资料,包括手术方式选择、是否切除坏死肠管、术后并发症和住院时间等。结果 44例急诊嵌顿疝手术手术患者行无张力修补术,其中40例(90.9%)采用开放手术方式,4例(9.1%)采用腹腔镜TAPP术式。术后无切口及补片感染,住院时间3~16 d,平均(7.2±7)d。随访6个月至3年,平均2年,无复发。结论对于急诊嵌顿疝患者,注意术中保护切口免受污染,及时行小肠切除手术选择合适的病例,可以安全进行无张力疝修补术。 张炜宇 李俊生 范新 陈卫东 芮宗道 嵇振岭关键词:嵌顿性疝 腹股沟疝 疝修补术 无张力 癌胚抗原、甲胎蛋白及糖链抗原联合检测在胃癌诊断中的临床价值 被引量:2 2015年 目的探讨癌胚抗原(CEA)、甲胎蛋白(AFP)及糖链抗原(CA)联合检测对胃癌诊断的临床应用价值,为胃癌早期诊断、良恶鉴别、早期治疗提供依据。方法选择南京医科大学附属江宁医院2012年1月至2014年12月经病理学检查证实为胃癌患者39例(胃癌组),胃良性疾病75例(良性组),健康体检者50例(正常组)作为研究对象,所有入组对象均进行AFP、CEA及CA-125、CA-199检测,比较3组入组对象各指标水平及阳性率差异,计算4种肿瘤标记物及联合检测法在诊断胃癌的敏感度及特异度。结果胃癌组、良性组、正常组间AFP、CEA、CA-125、CA-199水平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5.024、8.227、15.743、9.771,P<0.01);胃癌组明显高于良性组、正常组(P<0.05或P<0.01);Ⅰ、Ⅱ期胃癌患者低于Ⅲ、Ⅳ期胃癌(t=3.443、7.652、12.163、7.606,P<0.05或P<0.01)。AFP、CEA、CA-125、CA-199联合检测的敏感度及准确度分别为94.87%、95.73%,明显高于各指标单一检测(均P<0.01)。结论AFP、CEA、CA-125、CA-199联合检测能够为胃癌诊断及良恶性肿瘤鉴别提供有利信息,提高胃癌诊断的敏感性,为早期治疗提供基础。 王卉卉 张炜宇 何流关键词:胃肿瘤 癌胚抗原 甲胎蛋白 糖链抗原 开放腹膜前间隙腹股沟疝修补术的历史及与Lichtenstein术的比较 被引量:5 2016年 腹股沟疝修补术是普外科最常见的手术之一。目前腹股沟疝有多种手术方式,包括开放手术及腹腔镜修补术。而开放手术当中,又有多种手术方法及麻醉方式,包括传统的有张力的纯组织修补术、无张力的Lichtenstein手术、网塞一平片(mesh-plug)修补术以及开放腹膜前间隙修补术等。虽然传统的腹股沟疝修补术仍然在应用,比如Shouldice修补术, 李俊生 赵亮 张炜宇 嵇振岭关键词:腹股沟疝修补术 LICHTENSTEIN术 腹膜前间隙 LICHTENSTEIN手术 腹腔镜修补术 开放手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