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永安
- 作品数:9 被引量:133H指数:4
- 供职机构:昆明理工大学国土资源工程学院更多>>
- 发文基金:交通部西部交通建设科技项目更多>>
- 相关领域:天文地球建筑科学矿业工程交通运输工程更多>>
- 红层泥岩的剪切蠕变试验研究被引量:22
- 2010年
- 红层是红色陆相沉积为主的碎屑沉积岩层,岩性以砂岩、泥岩、粉砂岩和页岩为主。红层中的泥岩抗压强度较低,并具有明显的流变特性,蠕变变形量较大,常造成工程边坡的失稳和破坏,在进行工程勘察设计时应充分考虑红层泥岩的蠕变特性,进行合理的参数取值。本文通过对滇中地区红层泥岩进行的室内剪切蠕变试验研究,分析了不同的法向正应力下天然状态与饱水状态红层泥岩的剪切蠕变特性,并通过对红层泥岩长期强度与短期强度试验资料的分析,提出了红层泥岩长期剪切强度的取值建议。
- 张永安李峰
- 关键词:红层泥岩蠕变
- 边坡锚索预应力长期监测成果分析被引量:12
- 2010年
- 边坡预应力锚索加固技术已经得到广泛应用,但对锚索的预应力变化规律还缺乏系统深入的研究,特别是边坡锚固后,锚索预应力的损失情况还缺乏系统全面的认识。本文通过对工程边坡锚索预应力变化的系统监测和资料分析,探讨了边坡锚索预应力的锁定损失及锁定后预应力的变化规律,分析了雨季对锚索预应力变化的影响,同时还分析了二次张拉对提高锚索预应力及减少锚索预应力下降的速率的作用,揭示了边坡锚索预应力变化的基本规律。
- 张永安李峰
- 关键词:边坡锚索预应力
- 红层边坡楔形体破坏机制与加固技术被引量:2
- 2006年
- 以云南安楚高速公路的工程实例,分析红层边坡楔形体破坏机制及防护加固技术,提出了红层边坡楔形体破坏机制的分析方法与防护加固措施。
- 张永安刘星
- 关键词:楔形体
- 红层斜交路堑边坡岩体结构特征与稳定性评价被引量:2
- 2009年
- 以云南安楚高速公路的工程实践,对红层斜交边坡的岩体结构特征及稳定性进行分析,提出了红层路堑斜交边坡破坏机制与分析方法。
- 张永安李峰陈军
- 关键词:红层边坡岩体结构稳定性
- 红层泥岩水岩作用特征研究被引量:75
- 2008年
- 红层是红色陆相沉积为主的碎屑沉积岩层,岩性以砂岩、泥岩、粉砂岩和页岩为主。该类岩层多为软岩与硬岩相间,呈互层状产出,层间结合力弱。受区域构造影响,岩层扭曲褶皱强烈,多中高倾角,结构面发育,有泥化现象。红层中的泥岩具有透水性弱、亲水性强,遇水易软化、塑变,抗风化能力弱,易崩解等特性。特别是遇水后岩体及结构面抗剪强度大幅度降低,并且具有遇水膨胀、失水收缩的工程特性。水岩作用对边坡的影响主要有,结构面遇水泥化导致楔形体失稳,泥岩塑性变形引起边坡蠕变,同时红层还具有很强的崩解性,边坡开挖后发生崩解等现象。
- 张永安李峰陈军
- 关键词:红层泥岩工程地质特征水岩作用边坡
- 红层边坡松动体变形失稳研究
- 2014年
- 针对云南省安楚高速公路红层软岩高边坡特点,以对其防护与加固为切入点,结合具体工点实际,对滇中红层软岩的工程特性,特别是红层软岩边坡稳定性分析与评价进行研究,探索红层软岩边坡的变形失稳机制、稳定性评价方法.为红层边坡工程优化设计提供理论基础,为红层地区边坡防灾减灾提供科学依据.
- 肖雪颉刘星张永安
- 关键词:稳定性
- 安楚公路红层软岩边坡加固技术及效果研究被引量:3
- 2008年
- 结合安楚公路K93边坡的工程实践,分析了红层软岩边坡变形破坏机制、防护加固措施及监测方法与结果,并对加固效果进行评价。
- 张永安李峰
- 关键词:红层加固效果
- 红层顺向路堑边坡稳定性分析
- 2011年
- 运用赤平投影法、极限平衡法及有限元强度系数折减法,分析了云南安楚公路红层顺向切层路堑边坡的稳定性。结果表明,雨季时边坡不稳定,遂采用预应力锚索与节点锚杆框架梁予以加固。边坡防护工程已于2005年完工,至今未出现任何变形迹象,证明其措施安全可靠。
- 董鑫明张永安万军
- 关键词:红层稳定性
- 泥岩高边坡锚索预应力变化规律分析被引量:19
- 2007年
- 通过对泥岩高边坡锚索预应力变化规律进行系统监测和资料分析,探讨泥岩高边坡锚索预应力的锁定损失,短、长期变化规律及降雨、补偿张拉对预应力的影响。锚索锁定时的预应力损失,主要是由于锚具回缩导致,平均预应力损失为12.8%。锁定后预应力的变化规律可分为3个阶段:第1阶段为锚索预应力的急速下降期,时间为15 d左右,预应力损失率约6.2%;第2阶段为缓慢下降期,持续约6个月,该段时间预应力损失率约8.1%;第3阶段为基本平稳期,锚索预应力基本平稳,仍然有所下降,但是下降的幅度已经很小。强降雨会使预应力有不同程度的增加,增加率为1.9%~3.1%。补偿张拉能明显提高锚索预应力,同时还可以减缓预应力损失的速率。
- 张永安李峰蒋鸥
- 关键词:边坡工程泥岩边坡加固锚索预应力损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