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张新爱

作品数:18 被引量:42H指数:3
供职机构:江苏大学食品与生物工程学院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中国博士后科学基金江苏高校优势学科建设工程资助项目更多>>
相关领域:理学轻工技术与工程文化科学自动化与计算机技术更多>>

文献类型

  • 11篇期刊文章
  • 5篇会议论文

领域

  • 12篇理学
  • 7篇轻工技术与工...
  • 1篇矿业工程
  • 1篇机械工程
  • 1篇自动化与计算...
  • 1篇环境科学与工...
  • 1篇农业科学
  • 1篇文化科学

主题

  • 7篇杆菌
  • 7篇大肠杆菌
  • 6篇乳制品
  • 6篇纳米
  • 6篇感器
  • 6篇传感
  • 6篇传感器
  • 5篇电化学
  • 3篇电化学免疫传...
  • 3篇碳纳米管
  • 3篇免疫传感器
  • 3篇纳米管
  • 3篇分子
  • 3篇标记物
  • 2篇电化学传感
  • 2篇电化学传感器
  • 2篇萃取
  • 2篇纳米棒
  • 2篇纳米复合材料
  • 2篇纳米金

机构

  • 16篇江苏大学
  • 1篇聊城市人民医...
  • 1篇江苏省教育厅
  • 1篇山东省建筑设...
  • 1篇连云港市质量...

作者

  • 16篇张新爱
  • 6篇申建忠
  • 4篇邹小波
  • 4篇石吉勇
  • 4篇韩恩
  • 3篇董晓娅
  • 3篇蒋玉香
  • 2篇鲁文杰
  • 2篇黄晓玮
  • 2篇陈冠华
  • 2篇梅晓芸
  • 2篇郭利辉
  • 1篇马海乐
  • 1篇张宁
  • 1篇李志华
  • 1篇李志华
  • 1篇李昌烽
  • 1篇张迪
  • 1篇翟晓东
  • 1篇张帆

传媒

  • 2篇分析化学
  • 2篇光谱学与光谱...
  • 1篇河北大学学报...
  • 1篇山东化工
  • 1篇江苏农业科学
  • 1篇分析测试学报
  • 1篇广西师范大学...
  • 1篇中国无机分析...
  • 1篇智能化农业装...
  • 1篇第十二届全国...
  • 1篇中国化学会第...

年份

  • 1篇2024
  • 1篇2023
  • 2篇2022
  • 1篇2021
  • 1篇2020
  • 2篇2016
  • 2篇2015
  • 6篇2014
18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金纳米棒标记物增强电化学免疫分析大肠杆菌的研究
金纳米棒(AuNRs)标记大肠杆菌抗体和二茂铁制备了金纳米棒标记物,并将其用于增强电化学免疫分析乳制品中大肠杆菌.基于大肠杆菌与其抗体之间的特异性相互作用构建"三明治"式免疫复合物,并采用电化学分析技...
张新爱鲁文杰伍玉婷蒙婷冯停停
关键词:乳制品大肠杆菌
功能化氧化锌纳米棒放大电化学免疫分析乳制品中大肠杆菌的研究被引量:2
2014年
将检测抗体(dAb)和二茂铁甲酸(FCA)固载于二氧化硅修饰的氧化锌(ZnO@SiO2)表面制备纳米复合材料标记物({dAb-ZnO-FCA}),并将其用于放大电化学免疫分析乳制品中的大肠杆菌(Ecoli.在{dAb-ZnO-FCA}中,检测抗体用于免疫结合大肠杆菌,二茂铁甲酸作为电活性物质产生电流信号.采用“三明治”免疫分析模式,基于二茂铁甲酸产生的电流信号与大肠杆菌浓度之间的线性关系实现了对大肠杆菌的检测.实验结果表明,二茂铁甲酸产生的电流信号与大肠杆菌浓度的对数在2.0×102 ~2.0×106 cfu/mL范围内呈良好线性关系,检出限(S/N=3)为100 cfu/mL.利用该电化学免疫分析方法对乳制品进行了大肠杆菌的加标回收实验,回收率为95.8% ~ 105%.
张新爱蒋玉香申建忠韩恩董晓娅
关键词:乳制品大肠杆菌
碳纳米管/纳米金复合材料电化学免疫传感器用于乳制品中大肠杆菌的检测研究
采用碳纳米管/纳米金复合材料作为基底构建电化学免疫传感器用于乳制品中大肠杆菌的检测.首先,在玻碳电极表面修饰碳纳米管,然后利用多电位阶跃法在碳纳米管壁电沉积纳米金制备碳纳米管/纳米金复合层.该复合层能够提高电化学检测性能...
张新爱申建忠
关键词:电化学免疫传感器碳纳米管纳米金大肠杆菌
基于SERS标记免疫分析技术苹果中多菌灵的检测方法被引量:1
2023年
多菌灵(Carbendazim,甲基-1H-2-苯并咪唑氨基甲酸酯)是一种内吸性广谱杀菌剂,广泛应用于苹果种植过程中的轮纹病和褐斑防治,若不合理使用会在苹果中残留危害消费者身体健康。采用表面增强拉曼光谱免疫分析技术(surface-enhance Raman spectroscopy combined immunoassay,SERSIA),以SERS高灵敏度和分子“指纹”图谱特性为基础,结合免疫特异选择性,实现苹果中多菌灵的微/痕量检测。制备核-分子-壳“三明治式”结构的Au@M@Ag纳米SERS材料和结合抗原的SERS免疫探针,在包被抗体的Fe3O4磁性纳米材料可分离功能下,实现多菌灵的特异性检测。采用透射电镜(transmission electron microscope, TEM)、紫外-可见光谱和拉曼光谱等方法对制备的材料进行表征并优化了实验参数。研究表明多菌灵浓度与标记分子4-巯基苯甲腈的2 227 cm^(-1)处特征峰强度值在0.5~300 nmol·L^(-1)范围内具有良好的线性关系,同时该免疫探针信号具有良好的稳定性和重现性。对不同加标浓度的苹果实际样本进行检测,得到的平均回收率为95.6%~98.3%,相对标准偏差(relative standard deviation, RSD)为0.15%~0.99%。该方法操作简单,检测灵敏度高、选择性强、稳定性好,为苹果中痕量多菌灵的检测提供了新的方法。
黄晓玮张宁李志华石吉勇孙悦张新爱邹小波
关键词:表面增强拉曼光谱多菌灵苹果
苯唑西林分子印迹聚合物的制备及其分子识别特性研究被引量:3
2015年
为获得β-内酰胺类抗生素多残留检测样品净化和富集预处理所需选择性固相萃取填料,本文对采取沉淀聚合方法制备苯唑西林印迹微球进行研究,并对合成的微球进行分子识别特性研究。在反应温度60℃,反应时间24h条件下,优化的合成反应参数是:模板苯唑西林、功能单体丙烯酰胺与交联剂二甲基丙烯酸乙二醇酯的用量分别为1、4和20mmol(物质的量比为1∶4∶20),溶剂甲醇100mL,引发剂偶氮二异丁腈5mg。合成出的苯唑西林印迹微球具有两类性质不同的吸附位点,低亲和性吸附位点平衡常数K和最大表观吸附量Q分别为10.846mmol/L和418.23μmol/g,高亲和性吸附位点平衡常数K和最大表观吸附量Q分别为2.627mmol/L和137.68μmol/g。印迹聚合物重复使用次数不少于9次,对β-内酰胺类抗生素青霉素-G、头孢哌酮和头孢唑林的吸附量达模板吸附量的95%、58%和96%,对加标牛奶样品的净化效果表明其具有直接用作固相萃取柱填料的潜力。
郭利辉田一方梅晓芸张新爱陈冠华
关键词:苯唑西林分子印迹聚合物Β-内酰胺类固相萃取
MOFs仿生酶电化学核酸传感器在重金属快速检测中的应用研究
设计合成了卟啉高分子金属有机框架材料(MOFs),并将其作为仿生酶构建电化学DNA传感器,进而快速监测蔬菜中Pb的动态变化。结果表明,该MOFs仿生酶形貌均一、呈椭圆形,且能够催化氧化抗坏血酸产生电化学信号,有效克服了传...
张新爱石吉勇邹小波徐艺伟韩恩
关键词:电化学传感器DNA铅离子
文献传递
基于树枝状分子及功能化金纳米粒子的电化学免疫传感器检测污泥中大肠杆菌被引量:4
2016年
利用树枝状分子-金纳米粒子复合物修饰电极和金纳米粒子标记物构建电化学免疫传感器,用于污泥中大肠杆菌的检测。首先在玻碳电极表面电聚合对氨基苯甲酸,通过共价作用结合第Ⅳ代氨基末端的树枝状分子(G4-PAMAM),并在其内部载入金纳米粒子,制备修饰电极(GCE/p-ABA/PAMAM(AuNPs)),用于固定大肠杆菌。采用硫堇作为电活性物质包被金纳米粒子,用于标记二抗制备金纳米粒子标记物(Ab2-Au-Th)。通过抗原-抗体之间的特异性识别作用,将一抗、金纳米粒子标记物依次修饰在电极表面,用差分脉冲伏安法测定硫堇产生的电流信号,实现对大肠杆菌的检测。在优化的实验条件下,响应电流与大肠杆菌浓度的对数在1.0×10^2-1.0×10^6cfu/mL范围内呈线性关系,检出限为70 cfu/mL(S/N=3)。利用本方法检测污水处理厂的不同污泥样品中的大肠杆菌,回收率为89.4%-105.8%。
鲁文杰张新爱李昌烽申建忠蒋玉香黄陈勇
关键词:城市污泥大肠杆菌树枝状分子
新时代创新驱动下的“食品分析”课程教学探索与实践被引量:1
2021年
食品分析是食品科学与工程专业课程体系中一门理论性和实践性较强的专业必修课程。随着新时代教育理念及教育手段的不断发展,需要在教学内容优化、教学方法改进以及创新思维培养等方面进行不断探索。结合笔者的工作体会,从优化课堂教学、改进实验教学模式及综合评定考核成绩等方面对该课程教学进行探究,以期培养专业知识面宽广、专业基础扎实、适应时代发展需求的高素质复合型人才。
张新爱石吉勇邹小波
关键词:食品分析课堂教学实验教学
碳纳米管/纳米金复合材料电化学免疫传感器用于乳制品中大肠杆菌的检测研究
建立乳制品中大肠杆菌的快速、灵敏、准确的检测方法对提高乳制品质量、促进乳制品行业发展、保国安民具有重大的现实意义。本文采用碳纳米管/纳米金复合材料作为基底构建电化学免疫传感器用于乳制品中大肠杆菌的检测。首先,在玻碳电极表...
张新爱申建忠
关键词:电化学免疫传感器乳制品大肠杆菌
文献传递
碳纳米管/纳米金复合膜电化学免疫传感器用于微囊藻毒素的检测研究被引量:9
2014年
在玻碳电极表面修饰碳纳米管,并用多电位阶跃法在碳纳米管表面沉积纳米金制得碳纳米管/纳米金复合膜。通过纳米金和微囊藻毒素-(亮氨酸-精氨酸)抗体之间的吸附作用,将抗微囊藻单克隆抗体固定于电极表面,以牛血清白蛋白封闭非特异性吸附位点,研制了检测微囊藻毒素的电化学免疫传感器。利用微囊藻毒素与其抗体之间的特异性识别作用构建"三明治"夹心结构的免疫分析模式,以辣根过氧化物酶标记抗体为二抗,利用微分脉冲伏安法实现了对微囊藻毒素的检测。在优化条件下,此传感器的响应电流与微囊藻毒素浓度在0.50~12.0μg/L范围内呈良好的线性关系,检出限为0.30μg/L(S/N=3)。对实际水样进行了微囊藻毒素的加标回收实验,回收率在93.0%~108.5%之间,相对标准偏差为3.8%~5.0%。
张新爱申建忠张帆马海乐韩恩董晓娅
关键词:微囊藻毒素电化学免疫传感器
共2页<12>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