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新生儿监护病房死亡病例与多器官功能衰竭(附70例临床分析)
- 1996年
- 新生儿监护病房死亡病例与多器官功能衰竭(附70例临床分析)福建省三明市第一医院儿科(365000)陈少华,陈奋湘,张悦随着新生儿监护病房(NICU)的建立和各种抢救技术的改进,新生儿单一器官功能衰竭的存活率已大为提高,而多器官功能衰竭(MOF)由于治...
- 陈少华陈奋湘张悦
- 关键词:新生儿多器官衰竭
- 出生40天流脑1例报告
- 1994年
- 患儿,男性,40天。因发热4天入院。体温39℃左右,无呕吐、无抽搐,吸奶减少。孕1,产1,足月顺产,无窒息史,母乳喂养。无特殊家族史。体检:T39.6℃,皮肤未见皮疹,前囟平,心肺(一),腹软,四肢活动正常。血常规WBC11.6×10~9/L,N0.48,L0.52。入院第2天出现烦躁,前囟饱满,双眼凝视,立即腰穿脑脊液,外观混浊,蛋白(++),定量2.48g/L,细胞数260×10~6/L,单核0.15,多核0.85,糖<0.55mmol/L,氯化物107mmol/L,脑脊液涂片见革兰氏阴性双球菌。给于大剂量青霉素加氨苄青霉素静滴治疗,仍然持续高热。脑脊液培养报告为脑膜炎奈瑟氏菌生长。
- 陈少华张学文陈奋湘张悦
- 关键词:静滴治疗脑膜炎奈瑟氏菌腰穿脑脊液脑脊液培养
- 应用机械通气抢救婴儿重症肺炎41例
- 1998年
- 呼吸衰竭是婴儿重症肺炎致死的常见原因。我们从1987年10月以来,应用国产SC—Y200型婴儿呼吸机抢救婴儿重症肺炎41例,取得较为满意效果,报道如下。 1 临床资料 1.1 一般资料:41例中男30例,女11例;年龄<28天26例,~6个只11例,~1岁4例。38例摄胸片,表现为肺纹理增强及肺气肿9例,小斑点状影25例,大片状影4例;合并肺不张5例。血培养阳性8例,其中肺炎双球菌生长5例。
- 陈少华陈奋湘张悦张学文
- 关键词:机械通气急救婴儿肺炎
- 24例新生儿肺出血的发病因素及治疗分析被引量:7
- 1997年
- 24例新生儿肺出血的发病因素及治疗分析陈少华陈奋湘张悦新生儿肺出血是新生儿期的危重疾病之一,临床上缺乏早期诊断的方法,一旦发生,病死率极高。我院新生儿监护室(NICU)自1987年10月以来,临床诊断的新生儿肺出血24例,其中应用正压呼吸抢救11例。...
- 陈少华陈奋湘张悦
- 关键词:新生儿肺出血病因
- 机械通气治疗196例新生儿呼吸衰竭临床探讨被引量:2
- 2004年
- 张悦陈奋湘陈少华
- 关键词:新生儿呼吸衰竭呼吸机治疗机械通气治疗合并症存活率患儿
- 应用无创监护机械通气治疗小儿呼吸衰竭
- 陈少华陈奋湘张学文张悦卜文萍
- 由于以行为表现在使用机械通气过程中需反复应用创伤性的动脉血气分析监测来指导呼吸机参数的调节,这对基层医院并不实用。针对这一情况,该项目历经10年,研究出在机械通气过程中如何应用临床指标监测和脉博氧饱和度监护来指导呼吸机参...
- 关键词:
- 关键词:小儿呼吸衰竭机械通气呼吸机医疗器械
- 281例新生儿呼吸衰竭的临床与预后分析被引量:1
- 1995年
- 分析281例新生儿呼吸衰竭,病死率示异常分娩组高于正常分娩组,早产儿组高于足月儿组,发病日龄≤7天组高于7天以上组,P<0.05~0.01。资料表明,决定预后的因素主要与原发病和程度、机体状况、合并症,MSOF及呼吸管理水平有关。应用机械呼吸不能仅凭血气分析而定,应因人而异,作出综合判断;强调防治窒息对呼衰预后至关重要。
- 陈奋湘陈少华张悦张学文戴巧玲杨兰珍
- 关键词:呼吸衰竭新生儿预后
- 42例重症新生儿肺炎的呼吸管理被引量:1
- 1999年
- 为探讨重症新生儿肺炎呼吸管理的方法,将42例并发呼吸衰竭的新生儿肺炎分为气管内冲洗排痰组(A组)18例,气管内冲洗排痰加机械通气组(B组)24例。结果A组治愈18例,B组治愈14例。表明新生儿肺炎并发呼吸衰竭时气管内冲洗排痰为有效的抢救措施之一,应根据病情选择是否应用机械通气治疗。
- 陈少华陈奋湘张悦张学文
- 关键词:新生儿肺炎呼吸管理重症呼吸衰竭抢救
- 新生儿爱德华氏菌败血症1例
- 1994年
- 陈少华张学文陈奋湘张悦
- 关键词:爱德华氏菌监护病房免疫功能低下血管活性药肠杆菌科条件致病菌
- 人工呼吸器治疗新生儿呼吸衰竭被引量:1
- 1996年
- 78例新生儿呼吸衰竭应用国产SC-Y200型婴儿呼吸器治疗,结果存活32例(41.%),死亡31例(39.7%),自动出院15例。存活儿平均应用呼吸器96.8小时。本文对应用呼吸器指征、方法、时机,临床监护内容和方法进行讨论。
- 陈备湘陈少华张悦张学文戴巧玲
- 关键词:新生儿呼吸衰竭呼吸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