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张忠义

作品数:24 被引量:229H指数:7
供职机构:有色金属矿产地质调查中心更多>>
发文基金:中国地质调查局地质调查项目中国地质科学院地质力学研究所基本科研业务费项目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更多>>
相关领域:天文地球环境科学与工程更多>>

文献类型

  • 22篇期刊文章
  • 2篇会议论文

领域

  • 24篇天文地球
  • 1篇环境科学与工...

主题

  • 6篇东天山
  • 6篇褶皱
  • 5篇地质
  • 5篇叠加褶皱
  • 5篇古生代
  • 4篇前陆
  • 4篇晚古生代
  • 4篇成矿
  • 3篇应力场
  • 3篇山前
  • 3篇控矿
  • 3篇剪切带
  • 3篇构造应力
  • 3篇构造应力场
  • 3篇大巴山前陆
  • 2篇地裂缝
  • 2篇地质特征
  • 2篇找矿
  • 2篇找矿预测
  • 2篇铜矿

机构

  • 17篇有色金属矿产...
  • 8篇北京矿产地质...
  • 6篇中国地质科学...
  • 3篇中国地质调查...
  • 1篇中国地质大学...
  • 1篇中国地质调查...

作者

  • 24篇张忠义
  • 10篇肖文进
  • 5篇董树文
  • 4篇施炜
  • 4篇胡健民
  • 4篇杨国龙
  • 3篇张建国
  • 3篇高军辉
  • 3篇刘刚
  • 3篇贾润幸
  • 3篇张普斌
  • 3篇蔡厚安
  • 3篇何鹏
  • 3篇祝新友
  • 2篇孙银行
  • 2篇朱继良
  • 2篇郑小明
  • 2篇张岳桥
  • 2篇王召林
  • 2篇方同辉

传媒

  • 8篇矿产勘查
  • 3篇地质论评
  • 2篇地球学报
  • 2篇地质学报
  • 1篇中国地质
  • 1篇地质与勘探
  • 1篇岩石学报
  • 1篇地质力学学报
  • 1篇西北地质
  • 1篇地学前缘
  • 1篇地质通报
  • 1篇第七届全国地...

年份

  • 2篇2023
  • 3篇2022
  • 3篇2021
  • 2篇2020
  • 2篇2019
  • 1篇2018
  • 1篇2015
  • 2篇2014
  • 2篇2013
  • 1篇2010
  • 2篇2009
  • 1篇2007
  • 2篇2006
24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大巴山侏罗纪叠加褶皱与侏罗纪前陆被引量:103
2006年
大巴山是NWW_SEE走向的中央造山带中惟一的向南凸出大型弧型褶皱带,与秦岭—大别造山带的构造特征明显不协调。研究表明,大巴山弧型构造卷入了侏罗纪地层,因此不属于三叠纪中央造山带。秦岭、大别山和大巴山最新的证据证实侏罗纪曾经发生陆内俯冲作用,大巴山是侏罗纪陆内造山作用的产物。大巴山西侧为典型的叠加褶皱变形样式,三叠纪近东西向褶皱叠加上近南北向褶皱构成横跨型干涉变形图像。由此,确立了侏罗纪复合前陆的存在,证明中国东部甚至亚洲东部侏罗纪陆内造山的广泛性,晚侏罗世的“燕山运动”是波及亚洲中东部的重要构造事件。
董树文胡健民施炜张忠义刘刚
关键词:叠加褶皱古应力场
大巴山晚中生代陆内造山构造应力场被引量:50
2010年
位于中上扬子板块北缘的大巴山造山带,平面上表现为一大尺度向南西显著突出的弧形带,无论在变形样式和形成时间上都明显与秦岭造山带不同。在大巴山构造格架划分和野外构造变形观测的基础上,通过构造解析,结合年代学研究成果,重建了大巴山晚中生代独特的构造应力场,指出大巴山属陆内造山,形成于J2末,并持续到K1末期。其构造应力场特征,以城口-房县断裂为界,大巴山逆冲推覆带与其前陆冲断褶皱带的特征显著不同。大巴山逆冲推覆带主要表现为NE-SW向构造挤压,而在大巴山弧形前陆带从西向东,由近E-W向挤压,转变为NE-SW向挤压,最后转变为近S-N向挤压,构成一向其外缘扩散的放射状构造应力场。总体上,大巴山造山带由推覆体向前陆,构造挤压作用由北东向南西方向扩散。这期构造挤压作用控制了大巴山造山带陆内变形,导致大巴山由北东向南西的显著缩短,同时受到其东西两侧基底隆起——神农架-黄陵地块与汉南地块的强烈阻挡,造就了现今的大巴山前陆弧型构造。其动力学背景可归因于晚中生代东亚板块多向汇聚。大巴山晚中生代陆内造山构造应力场的研究,对探讨秦岭造山带动力学特征具有科学意义,为研究川东北油气运聚规律提供了构造地质学依据。
董树文施炜张岳桥胡健民张忠义李建华武红岭田蜜陈虹武国利李海龙
关键词:晚中生代构造应力场陆内造山
东天山东段国宝山晚二叠世—中三叠世花岗质岩石成因与构造意义——年代学和地球化学约束被引量:4
2022年
东天山—北山地区是中国重要的金属成矿带,对于其晚二叠世—中三叠世构造演化的认识,仍存在较大分歧。东天山东段国宝山地区出露有一系列晚二叠世—中三叠世花岗质岩石,包括花岗闪长岩、二长花岗岩、石英正长岩、正长花岗岩和天河石花岗岩。该系列岩体整体以富硅、富碱为特征,其中花岗闪长岩、二长花岗岩和石英正长岩具有钾质和富镁特征,轻稀土相对重稀土更富集(LREE/HREE=0.86),稀土配分曲线整体右倾,呈弱Eu负异常(δEu=0.40~0.68);而正长花岗岩与天河石花岗岩类似,具钠质和铁质特征,富集Ta、Rb,重稀土元素较轻稀土更富集(LREE/HREE=5.11~17.17),稀土配分曲线呈海鸥式,具明显Eu负异常(δEu=0.03)。花岗闪长岩锆石^(206)Pb/^(238)U表面年龄集中于255~250 Ma,早于天河石花岗岩247~240 Ma的年龄。岩石地球化学特征表明正长花岗岩与天河石花岗岩同属A型花岗岩,形成于板内构造环境;花岗闪长岩、二长花岗岩和石英正长岩属I型花岗岩,形成于后碰撞环境,两个岩石组合属不同的岩浆系列,无成因关系。研究认为东天山东段国宝山地区在255~250 Ma仍处于后碰撞环境,~247 Ma进入板内伸展构造环境。
贺昕宇方同辉薄贺天刘海鹏张忠义肖文进
关键词:东天山三叠纪
青海赛什塘铜矿床流体包裹体研究被引量:9
2013年
对青海赛什塘铜矿床内与成矿有关的矽卡岩中石榴子石、透辉石及硫化物石英脉中流体包裹体的岩相学、显微测温学和显微激光拉曼光谱分析等的研究结果表明,流体包裹体有富液相、富气相和含子矿物多相包裹体3种类型;早期矽卡岩阶段均一温度436~562℃,盐度为34 wt%~45wt%NaCl eqv.,代表了高温、高盐度岩浆流体;退变质阶段均一温度322~419℃,盐度为15wt%~39 wt%NaCl eqv.;硫化物阶段均一温度235~366℃,盐度5wt%~36wt%NaCl eqv.。激光拉曼光谱分析结果表明,包裹体中气相成分以CH4、H2S、CO2和H2O为主。成矿流体属于中高温、高盐度的NaCl-H2O-CO2-CH4体系,在290~360℃之间发生了强烈的流体沸腾作用,导致大量的金属硫化物沉淀,成矿流体的沸腾作用是导致铜矿床形成的重要因素。
何鹏严光生祝新友张忠义王艳丽程细音李永胜甄世民杜泽忠贾德龙巩小栋
关键词:流体包裹体
大巴山前陆西段叠加褶皱特征及其构造应力场演化
本文通过野外褶皱形态分析,结合层面和断层面滑动矢量的观测,获得了大巴山前陆西段中生代两期主要构造挤压应力场。对这一地区开展研究工作不仅对中国中部地块变形的研究有重要参考意义,为查明其相邻地块活动特征提供了可靠证据,而且对...
施炜张忠义董树文刘刚胡建民
关键词:地质构造褶皱运动构造应力场
文献传递
山西交城活动断裂带中段地裂缝的构造控制效应研究被引量:2
2020年
交城断裂带是晋中盆地西缘的主控断裂构造,也是地裂缝分布发育带。在野外调查基础上,开展交城断裂带中段地裂缝的构造控制效应研究,为区域地壳稳定性和国土空间开发适宜性评价等提供依据。研究表明,地裂缝沿构造的NEE向正滑段以及其与NE-NNE向构造段的结合部最发育,在NE-NNE向右行张扭段不发育。活动断裂是其旁侧或上覆的新生界沉积层中的地裂缝成生发育的主控因素,地裂缝是相关活动构造的一部分,断裂活动引起的局部应力场变化及相关构造影响控制了地裂缝的孕育、扩展和活动。地裂缝已成为沿线主要的地质灾害,对当地的城乡建设与居民生存环境造成了重大的灾害和威胁。
张忠义朱继良孙银行张建国张普斌肖文进贾润幸秦帮策杜杰
关键词:地裂缝
新疆哈密天宇北金钨矿地质特征及找矿预测
2023年
新疆天宇北金钨矿地处沙泉子断裂以南的中天山地块,为近年新发现的钨矿点,产于新太古界-古元古界天湖岩群碳酸盐岩与晚元古代斜长片麻状花岗岩、晚石炭世-早二叠世二长花岗岩接触带,且与以钨为主的1∶5万岩屑测量综合异常对应,与北山地区钨钼矿为同一成矿带,金钨矿具有多期岩浆活动及成矿作用特点。该矿点矿床类型属矽卡岩型钨矿,矿化以白钨矿化为主,伴生金,含矿二长花岗岩成矿时代为华力西期。槽探工程控制矿体长大于220 m,平均厚2.70 m,WO_(3)平均品位0.46%。钻探工程和物探异常激电测深双验证表明:钨矿化带在深部有一定的延伸。在该区及外围,围绕前寒武纪碳酸盐岩地层与中酸性岩浆岩的接触带,开展钨多金属地质找矿工作,找矿潜力大。
肖文进肖剑杜斌张忠义蔡厚安王力群姚建平
关键词:矽卡岩型地质特征找矿预测
青海赛什塘矿区叠加褶皱特征及其构造意义——叠加褶皱区的矿区构造研究被引量:3
2014年
新的资料揭示,青海赛什塘铜矿区是褶皱叠加变形区。为矿山勘探工作提供基础地质支撑,采用露头构造解析基础上的构造综合分析方法,在露头条件欠佳的矿区中下三叠统中首次厘定出4期褶皱组合样式,形成露头和区域尺度上的各类叠加构造。第二期褶皱(F2)叠加在第一期褶皱(F1)之上,主要形成Ramsy(Ramsay et al.,1987)的第三类叠加,表明二者可能是同一构造事件中连续的2阶段变形作用的结果,代表了从分层剪切到横向缩短的地壳变形机制转换过程,其间同时发生了印支期岩浆杂岩的侵入就位,推测是对区域上印支期西秦岭地块与柴达木地块之间从俯冲向碰撞转换的远程效应的响应。褶皱构造对赛什塘铜多金属矿的形成、改造和保存都起了重要作用。
张忠义丁天柱何鹏祝新友
关键词:叠加褶皱劈理印支期
卡拉塔格矿集区早古生代火山活动旋回及其成矿类型研究
2022年
为了给找矿勘探开发提供基础地质依据和支撑,本文在最新的1∶5万面上资料基础上,对卡拉塔格矿集区早古生代火山活动旋回及其成矿类型开展研究。依据早古生代火山岩石组合及火山时空活动特征分为4个亚旋回。第一亚旋回为一套裂隙式喷发为主的玄武质—安山玄武质岩石组合,主要发育于南部,产有红海VMS型铜锌矿床;第二亚旋回以中心式喷发为主的安山质—英安质岩石组合,中部活动最强烈,产有红石热液石英脉状铜矿床;第三亚旋回为裂隙式火山喷发为主的玄武质—安山玄武质夹安山质—英安质岩石组合,主要发育于北部,产有红石北VMS型铜金矿床;第四亚旋回为高位侵出或中心式喷发产出的流纹质岩石组合,产有红山浅成低温铜金矿床。
张忠义龙灵利杨国龙贺昕宇王宏伟
关键词:火山旋回成矿类型早古生代矿集区
内蒙古大梁金矿控矿构造的确定及勘查意义被引量:4
2014年
综合利用各类勘查资料,采用覆盖—半覆盖区矿田构造解析的技术手段,查明大梁金矿的控矿构造发育特征,为矿区勘查工作提供基础地质支撑。研究表明,在早期指向北的分层剪切构造作用的晚期阶段,伴生退变质的强烈剪切变形于新元古界佳疙瘩组中形成富绢云母的S1(S1//S0)劈理及相关的网状脆韧性剪切带,构成大梁金矿的控矿构造;同构造递进变形中,热液沿剪切带运移,并在流体助力的次级剪张性破裂中沉淀富集、生成含矿的扩容交代石英细脉及旁侧的蚀变围岩。金矿(化)体主要产出于佳疙瘩组第三岩性段,多沿不同岩性界面附近发育,并被晚期褶皱、断裂等破矿构造叠加改造。同构造的硅化和绢云母化蚀变是大梁金矿勘查的重要标志。
张忠义王召林刘铁成李坡崔玉斌陈雷肖超郑小明
关键词:矿化蚀变控矿构造剪切带
共3页<123>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