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张建强

作品数:7 被引量:3H指数:1
供职机构:东南大学更多>>
发文基金:江苏省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金属学及工艺一般工业技术经济管理自然科学总论更多>>

文献类型

  • 6篇期刊文章
  • 1篇学位论文

领域

  • 5篇金属学及工艺
  • 4篇一般工业技术
  • 1篇经济管理
  • 1篇自然科学总论

主题

  • 6篇合金
  • 3篇机械合金化
  • 3篇合金化
  • 3篇合金组织
  • 2篇形状记忆
  • 2篇晶态
  • 2篇合金组织结构
  • 2篇非晶
  • 2篇非晶态
  • 2篇非晶态合金
  • 1篇电子商务
  • 1篇电子商务环境
  • 1篇定向广告
  • 1篇形状记忆合金
  • 1篇商务
  • 1篇商务环境
  • 1篇铜合金
  • 1篇企业
  • 1篇球磨
  • 1篇微晶合金

机构

  • 7篇东南大学
  • 1篇南京大学

作者

  • 7篇张建强
  • 3篇吴炳尧
  • 3篇王桂琴
  • 1篇吴炳尧
  • 1篇朱建军

传媒

  • 3篇东南大学学报...
  • 1篇材料工程
  • 1篇江苏冶金
  • 1篇机械科学与技...

年份

  • 1篇2013
  • 5篇1995
  • 1篇1989
7 条 记 录,以下是 1-7
排序方式:
分级淬火对Cu-Zn-Al合金组织及形状记忆功能的影响
1989年
分级淬火是消除形状记忆合金马氏体稳定化的有效途径.Cu-Zn-Al 合金极易呈现稳定化,且使用分级淬火消除稳定化的等温组织内,除马氏体组织外,还伴随有针状组织的出现.本文主要研究分析该针状组织的组织结构及其形成对合金形状记忆性能的影响.
张建强范赓伸
关键词:淬火合金CU-ZN-AL
球磨条件对机械合金化非晶形成的影响被引量:1
1995年
本文利用X射线、TEM等测试手段研究了球磨时间、装球容积和球磨气氛对机械合金化Fe_(77)Zr_(10)B_(12)Cu_1合金非晶形成的影响。结果表明:随球磨时间增加,非晶逐渐形成,球磨40h,粉未已基本非晶化,球磨72h,样品已完全非晶化。并且装球容积越大,越不利于Fe_(77)Zr_(10)B_(12)Cu,合金完全非晶化。实验发现,球磨气氛对非晶的形成影响不大。
张建强吴炳尧王桂琴
关键词:机械合金化球磨非晶态合金
机械研磨对FeCuNbSiB微晶合金组织结构的影响
1995年
机械研磨对FeCuNbSiB微晶合金组织结构的影响张建强,吴炳尧朱建军(东南大学机械工程系,南京210018))(电子工业部第十四研究所,南京210003)FeCuNbSiB微晶合金是指由该材料制得的非晶带在略高于晶化温度退火而形成的具有纳米晶相和残...
张建强吴炳尧朱建军
关键词:MECHANICALAMORPHOUSALLOYNANOCRYSTALLINE
机械合金化FeCu(Zr)SiB合金组织结构的研究
1995年
利用X射线、TEM、DSC和Mossbauer谱分析研究机械合金化Fe77Cu1Si12B10和Fe74Cu1Zr3Si12B10的组织结构。结果表明:72h球磨后这两种成分的样品部分非晶化,其晶化温度分别为513℃和564℃。Zr元素能促进非晶的形成,提高非晶的热稳定性。
张建强吴炳尧王桂琴
关键词:机械合金化非晶态合金
电子商务环境下企业定向广告策略研究
张建强
机械合金化Fe-Al-(Si)合金组织结构的研究
1995年
通过X射线和透射电镜等分析手段,研究了机械合金化(MA)对Fe_(71.3)Al_(28.4)(CeO_2)_(0.3)和Fe_(73.3)Al_(9.8)Si_(16.6)(ceO_2)_(0.3_成分合金组织结构的影响。实验结果表明:随着MA时间的增加,α-Fe固溶体形成。当MA至72h后,α-Fe固溶体相对稳定化,其点阵常数、有效晶粒直径不再变化。
张建强吴炳尧王桂琴
关键词:机械合金化固溶体合金钢
CuZnAl记忆合金稳定化马氏体异常热致形变
1995年
CuZnAl记忆合金稳定化马氏体异常热致形变张建强,张谨平,范赓伸(东南大学机械工程系,南京210018)(东南大学分析测试中心,南京210018)异常热致形变也称为错误记忆现象 ̄[1]或反常记忆效应 ̄[2],一般是指具有热弹性马氏体的Cu基形状记忆...
张建强张谨平范赓伸
关键词:铜合金形状记忆合金马氏体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