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建强
- 作品数:38 被引量:52H指数:4
- 供职机构:西南农业大学蚕桑丝绸学院更多>>
- 相关领域:农业科学更多>>
- 桑黄萤叶甲生物学特性研究被引量:1
- 1996年
- 桑黄萤叶甲生物学特性研究吴开明,张建强,许恩远,邵春明,唐万成(西南农业大学蚕桑丝绸学院)(四川省涪陵地区丝绸公司)桑黄萤叶甲(MimastracvanuraHope)又称蓝尾叶甲,是四川蚕区食叶性主要害虫,在四川分布于川东、川南、川北34县(市),...
- 吴开明张建强许恩远邵春明唐万成
- 关键词:桑树害虫生物学特性
- 桑白蚧实验种群生命表
- 1991年
- 本文根据试验所得数据,组建了桑白蚧实验种群生命表,并绘制“l_x”曲线.结果表明桑白蚧实验种群在25℃下,种群趋势指数和内禀增长能力最大(I=15.3,T_m=0.04571);实验种群前期存活率低,在35℃下桑白蚧仅能发育至—龄若虫;各发育阶段经过时间随温度升高而缩短;在该种群的理论稳定年龄组配中,未成熟期占90%左右,而成虫仅占10%左右.
- 张建强吴开明许恩远何东李发舟文多春
- 关键词:桑白蚧实验种群生命表
- 桑树介壳虫种群分布及成灾虫种被引量:1
- 1991年
- 介壳虫(也称蚧虫)属同翅目蚧总科,个体微小,习性隐蔽,往往给桑树生产造成重大灾害.在介壳虫大量繁殖的时候,布满桑树枝叶,甚至主干,致使桑叶变黄,支干枯萎,支株枯死,造成严重的经济损失. 介壳虫种类很多,近年来有人把蚧总科分为20个科,在这20科中,又分为两类。
- 吴开明刘天祺许恩远张建强李发舟文多春
- 关键词:介壳虫蚧总科种群分布番荔枝蚧虫
- 黄天牛的为害与防治
- 1989年
- 为害桑树的天牛种类相当多,已有报道的如桑天牛、虎天牛、黄星天牛、云斑天牛、星天牛等三十多种,但对黄天牛的报道甚少,黄天牛乃是一种尚未充分研究的桑树害虫。据笔者在合川调查,其成虫产卵于梢端使正在生长的桑梢枯死,严重影响夏叶产量。为防治黄天牛,减少桑叶损失,现将初步观察结果及防治方法简述如下。
- 张建强
- 关键词:桑树害虫成虫产卵杀螟松为害率成虫羽化敌敌畏乳油
- 桑白蚧自然种群生命表及其初步分析被引量:1
- 1992年
- 组建桑白蚧1年3个世代的自然种群生命表表明,桑白蚧自然种群受天敌和气温的影响最为突出,是影响种群数量变动的主要因子。在四川其天敌以桑白蚧盗瘿蚊和桑白蚧扑虱蚜小蜂数量最多,控制桑白蚧的能力强;气温主要影响1龄若虫存活率,特别是第2代受气温的影响最大,遇高温则大量死亡。影响桑白蚧自然种群数量变动的主要时期为若虫期和成虫期(特别是越冬雌成虫期)。桑白蚧自然种群经过1年3代可增长18.26倍。
- 张建强吴开明许思远李发周文多春
- 关键词:桑白蚧自然种群生命表种群趋势指数
- 蚕茧优质丰产技术综合配套开发
- 吴大洋何旭东张建强蒲树林梁承金
- 蚕茧优质丰产综合配套技术包括:优质高产桑、蚕新品种的引进、适应性鉴定及繁殖推广;桑树合理剪伐与科学施肥;桑树病虫害预测预报及统防统治;养蚕设施改造;稚蚕共育;壮蚕省力化饲育;量桑养蚕种叶平衡;调整养蚕布局;建立蚕病检测与...
- 关键词:
- 关键词:蚕茧桑树病虫害防治养蚕施肥
- 桑属植物的生物全息律及应用探讨
- 1990年
- 本文描述了桑属植物的各种形态全息现象,认为桑树地上部分和根系全息相关,桑树树干分枝、叶脉分枝、根的分枝三者全息相关,枝条、叶片是整个桑树树体的缩影;桑属植物形态上具螺旋结构或趋圆全息性;桑属植物具泛胚性,根据生物全息律及全息定域选择原理进行扦插育苗可提高其成活率。
- 张建强杜周和
- 关键词:生物全息律
- 不同桑品种对朱砂叶螨的抗感特性初探被引量:2
- 1998年
- 在室内自然变温(17~25℃)条件下,先后4次用不同品种的桑叶饲养朱砂叶螨[Te-tranychus cinnabarinus (Boisdval)],并对各品种叶的形态、组织结构、生理等进行研究得出:凡叶背脉茸毛多而长,下表皮十海绵组织厚度厚,细胞液渗透压小的桑品种叶如桐乡青等,则饲养的害螨发育慢、经过长、产卵量少,表现出较好的抗螨特性;反之如鸡桑等品种叶上表现出明显的感螨特性.
- 唐以巡张建强吴开明何诗明
- 关键词:桑树品种朱砂叶螨
- 应用生命表技术评价桑品种对朱砂叶螨的抗性
- 1998年
- 本文组建了6个桑品种上的朱砂叶螨实验种群生命表,并测定了种群趋势指数(I)、内禀增长能力(r_m)、种群繁殖价(V)等参数,这些参数从不同角度反映了桑品种对朱砂叶螨种群的影响,其中,内禀增长能力是桑品种抗虫性鉴定的一个重要指标.6个桑品种对朱砂叶螨的抗性水平是以嘉陵9号为最强,其次是嘉陵16号、嘉陵新9号、桐乡青、新一之濑,而小冠桑最弱.
- 张建强吴开明罗会义杨志
- 关键词:朱砂叶螨生命表抗虫性
- 桑白蚧(Pseudaulacapsis Pentagona Targioni)生活史及生殖研究被引量:2
- 1991年
- 桑白蚧在四川一年发生3代,各代经过两月左右。1~3代一龄若虫期分别是4、6、8月下旬或5、7、9月上旬,这段时间无介壳保护。药剂防治效果最佳。卵色与性别的关系是:橙色卵为雌,白色卵为雄,中间色卵如黄色卵、水红色卵等绝大多数为雄。未交尾的雌成虫有脱蚧现象,且不产卵,寿命延长。始脱蚧者,交尾后虫体能重新缩入蚧壳内,但推迟产卵期,减少产卵量。当雌虫脱蚧1/2时,分泌白色腊质覆盖虫体,直至全部脱蚧。人工除雄虫与雌成虫交配,可见针状交尾器在蚧壳四周试探,交尾时,头昂、竖翅、呈坐式,持续4分钟左右。雌、雄混养,其成虫发生期比较一致,没有脱蚧现象,能繁殖后代,故桑白蚧为两性生殖,对此,可设想在成虫羽化期,即5、7、9月底左右喷药防治雄成虫,对抑制后代繁衍有良好的作用。
- 吴开明许恩远李发舟张建强文多春
- 关键词:桑白蚧生活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