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张宇清

作品数:88 被引量:942H指数:15
供职机构:中国医学科学院北京协和医学院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科技支撑计划“九五”国家科技攻关计划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生物学自然科学总论更多>>

文献类型

  • 83篇期刊文章
  • 4篇会议论文
  • 1篇学位论文

领域

  • 88篇医药卫生
  • 2篇生物学
  • 1篇自然科学总论

主题

  • 59篇血压
  • 52篇高血压
  • 23篇血管
  • 16篇原发性
  • 15篇原发性高血压
  • 14篇动脉
  • 14篇多态
  • 13篇基因
  • 12篇血管紧张
  • 12篇血管紧张素
  • 12篇紧张素
  • 11篇多态性
  • 10篇降压
  • 9篇转换酶
  • 8篇心血管
  • 8篇基因多态性
  • 7篇血管紧张素转...
  • 7篇血管紧张素转...
  • 7篇血管紧张素转...
  • 7篇制剂

机构

  • 53篇中国医学科学...
  • 18篇中国医学科学...
  • 12篇首都医科大学...
  • 6篇中国协和医科...
  • 6篇北京协和医学...
  • 5篇上海交通大学...
  • 5篇中国医学科学...
  • 3篇广东省人民医...
  • 3篇天津医科大学
  • 2篇中国人民解放...
  • 2篇淄博市中心医...
  • 2篇嘉祥县中医院
  • 2篇北京高血压联...
  • 2篇唐山开滦矿务...
  • 2篇北京铁路局羊...
  • 1篇安徽省立医院
  • 1篇北京大学
  • 1篇贵阳医学院附...
  • 1篇大连医科大学
  • 1篇江西医学院第...

作者

  • 88篇张宇清
  • 33篇刘国仗
  • 18篇刘力生
  • 17篇吴海英
  • 12篇李庆祥
  • 9篇蒋雄京
  • 9篇王文
  • 9篇颜红兵
  • 6篇党爱民
  • 6篇马丽媛
  • 5篇朱小玲
  • 5篇郑德裕
  • 4篇李卫
  • 4篇郭路芬
  • 4篇于汇民
  • 4篇吴寿岭
  • 4篇马文君
  • 4篇张慧敏
  • 3篇王茹
  • 3篇郭远林

传媒

  • 15篇中国循环杂志
  • 10篇中华高血压杂...
  • 9篇中华心血管病...
  • 7篇高血压杂志
  • 3篇中国综合临床
  • 3篇中国医学前沿...
  • 2篇心肺血管病杂...
  • 2篇中华内科杂志
  • 2篇中国心血管杂...
  • 2篇中国医药导刊
  • 2篇中国社区医师
  • 2篇中国心血管病...
  • 1篇医学综述
  • 1篇中国实验诊断...
  • 1篇临床荟萃
  • 1篇疾病控制杂志
  • 1篇岭南心血管病...
  • 1篇中华医学杂志
  • 1篇中国微循环
  • 1篇中国医师杂志

年份

  • 4篇2020
  • 1篇2019
  • 4篇2018
  • 3篇2017
  • 2篇2015
  • 1篇2014
  • 6篇2013
  • 2篇2012
  • 3篇2011
  • 5篇2010
  • 3篇2009
  • 4篇2008
  • 6篇2007
  • 12篇2006
  • 3篇2005
  • 4篇2004
  • 3篇2003
  • 5篇2002
  • 1篇2001
  • 5篇2000
88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醛固酮合成酶(CYP11B2)基因T(-344)C多态性与高血压病相关性研究被引量:24
2003年
目的 本研究探讨醛固酮合成酶基因 (CYP11B2 )基因T(- 344 )C多态性与原发性高血压之间关系。方法 选取吉林省原发性高血压患者 10 7例 ,其中男 6 4例 ,女 4 3例。正常人 12 7例 ,其中男 73例 ,女 5 4例。排除高血压病及其它器质性疾病。所有研究对象用常规方法提取白细胞DNA。采用多聚酶链反应结合限制性内切酶 (HaeⅢ )方法检测CYP11B2基因T(- 344 )C多态性。结果 共扩增成功 12 2例正常人和 10 1例高血压患者DNA标本。原发性高血压组和正常对照组CYP11B2基因T(- 344 )C多态性基因型TT、CT、CC分布分别为 6、2 8、6 7和 5、5 9、5 8,其中C、T等位基因频率在两组分别为 0 2 0、0 80和 0 2 8、0 72。原发性高血压组TT基因型 ,T等位基因频率显著高于正常对照组 ,CT基因型 ,C等位基因频率显著低于正常对照组 (P <0 0 5 )。结论 本研究提示醛固酮合成酶基因(CYP11B2 )基因T(- 344 )C多态性与中国人原发性高血压有关 ,可能是中国人原发性高血压的一个遗传标志。
李庆祥张宇清靳凤艳刘国仗吴海英吴寿岭李玉玲乔德仁李晓青
关键词:高血压基因多态性醛固酮合成酶
急性心肌梗死后室间隔穿孔早期急诊处理分析
2004年
目的评价急性心机梗死(AMI)后室间隔穿孔(VSR)择期手术治疗的预后。方法AMI后VSR以硝普钠,多巴胺纠正血流 动力学障碍,必要时予主动脉内气囊反搏(IABP),4-6周后行手术治疗。结果 择期手术治疗较以往的急诊手术治疗可降低病死 率。结论AMI后VSR4-6周后治疗风险小,预后好。
李传新谢衍峰张宇清
关键词:室间隔穿孔AMI急诊处理择期手术急性心肌梗死
锁骨下动脉狭窄经皮介入治疗152例分析被引量:14
2007年
目的评估经皮血管成形术治疗锁骨下动脉狭窄的安全性及近-中期疗效。方法连续152例住院患者,男88例,女64例,年龄17~82(58±16)岁,共179条(单侧125例,双侧27例)锁骨下动脉严重狭窄(直径狭窄70%~100%),病因分别为动脉粥样硬化114例(75%)和大动脉炎38例(25%),因患侧上肢间歇性运动无力130例(85.5%),锁骨下动脉窃血138例(90.8%),冠状动脉窃血综合征2例(1.8%),蓝指综合征2例(1.8%),或准备用患侧乳内动脉旁路移植的无症状患者10例(6.6%),经股动脉(n=96)、肱动脉(n=25)或桡动脉(n=3)和联合(n=28)路径行经皮血管成形术,并随诊9个月观察手术的疗效。结果 133处狭窄性病变(直径狭窄70%~99%)经皮血管成形术均获成功(100%),46处完全闭塞性病变中36处经皮血管成形术成功(78.2%)。其中145处病变因单纯球囊成形结果不够满意而置人支架。经皮血管成形术成功后病变狭窄程度从术前的(90±8)%降至(5±8)%,病变动脉直径从术前的(1.0±0.9)mm 升至(7.0±0.5)mm(P 值均<0.0001)。未发生严重的并发症。经皮血管成形术成功的142例患者术后随访9个月,其中135例患者血管通畅,疗效稳定,另有7例发生再狭窄,其中4例为大动脉炎患者,3例为动脉粥样硬化患者。结论经皮血管成形术治疗锁骨下动脉狭窄安全,近-中期疗效好,远期疗效有待进一步调查。
蒋雄京张慧敏吴海英张宇清杨跃进徐波刘刚刘国仗惠汝太刘力生
关键词:锁骨下动脉血管成形术
评<em>2017</em>年加拿大高血压指南被引量:1
2017年
自1999年以来,加拿大高血压教育计划(CHEP)颁布该国第一部高血压指南以来,CHEP (现改为Hypertension Canada)每年年初都对指南进行更新.2017年初最新一版的指南 [1]发表以来,引起学术界广泛讨论,其中最多的争议话题在于是否还要根据年龄和衰弱程度确定老年高血压患者血压目标,这其中更牵涉到如何看待美国2015年完成的SPRINT研究结果,另外指南还更新了关于肾动脉肌营养不良(FMD)的筛查等章节.在整体策略方面,加拿大指南一直坚持整体风险评估的推荐,强调诊室外血压测量的重要性,以及采用自动诊室血压测量方法(AOBP).
张宇清李清霖
关键词:高血压
高分辨心电图诊断有室上速发作史的隐匿性预激综合征
2000年
目的:为了寻求墒单、敏感、无创性诊断伴有室上速发作史的隐匿性预激综合征方法。方法:应用高分辨心电图仪对18例正在发作的QRS波不增宽型室上速患者进行心电信号平均、滤波处理。与心内电生理检查诊断结果相比较。结果:发现隐匿性旁道引起的室上速心电信号叠加滤波图与房室结双径路引起的室上速心电信号叠加滤波图表现明显不同。前者,在心电信号叠加滤波图上,于V波后可清晰见到A波,且VA>AV,VA间期>110毫秒;后者,在心电信号叠加滤波图上,A波大多隐藏在V波内或与V波重叠,少数在V波后清晰可见,但VA间期<110毫秒。二者比较具有明显的统计学意义。结论:高分辨心电图可以方便、有效、无创性诊断伴有室上速发作史的隐匿性预激综合征。
许敏伏张宇清党爱民刘国仗王勇权张成勋
关键词:心电图隐匿性预激综合征室上速
原发性高血压患者尿微量白蛋白检测的临床意义被引量:8
2006年
对502例原发性高血压患者进行尿微量白蛋白检测,结果显示213例(42.4%)患者尿微量白蛋白异常,尿微量白蛋白异常组收缩压、舒张压高于正常组(P值分别为0.005、0.04);logistic回归分析表明,收缩压增高是高血压早期肾损害的独立危险因素(P=0.008)。提示原发性高血压患者应常规检查尿微量白蛋白。
李庆祥郭路芬吴寿岭王烜吴海英张宇清颜红兵刘国仗
关键词:高血压肾损害
大动脉炎易感性与HLA-DRB基因相关性研究被引量:11
2000年
目的 探讨大动脉炎易感性与HLA DRB等位基因频率的相关性。方法 以 84例汉族大动脉炎患者和 10 2例健康汉族人 (对照组 )为研究对象 ,采用PCR SSP及PCR RFLP方法进行HLA DRB等位基因分型 ,比较其等位基因频率在大动脉炎患者与对照组之间的差异。结果 HLA DR4、DR7等位基因频率在大动脉炎组显著高于对照组 (38 1%比 15 7% ,P <0 0 0 1,RR =2 43;47 6 %比10 8% ,P <0 0 0 1,RR =4 42 )而DR5 12基因在大动脉炎组低于正常对照组 (2 1 4%比 33 3% ,P =0 0 5 ,RR =0 6 2 )。HLA DRB4基因在大动脉炎组显著高于对照组 (85 7%比 42 2 % ,P <0 0 0 1,RR =2 0 3) ;HLA DRB3基因在大动脉炎组的频率显著低于对照组 (5 0 0 %比 70 6 % ,P =0 0 0 4,RR =0 71) ;而HLA DRB5基因的频率在大动脉炎组和正常对照组之间无显著性差异。此外 ,HLA DRB1 0 4基因亚型即DRB1 0 40 5基因亚型与除DRB1 0 40 5之外的其他亚型 (DRB1 0 40x)在大动脉炎患者和对照组之间无显著性差异。结论 HLA DR4、DR7基因阳性者患大动脉炎的危险性增加 ,其可能是大动脉炎的易感基因。
党爱民刘国仗郑德裕邱长春张鹏华李卫王兵明广华张宇清刘怡文刘力生
关键词:大动脉炎易感性HLA-DRB基因
中国高血压最佳治疗情况调查难治性高血压亚组分析被引量:21
2012年
目的探讨中国高血压最佳治疗情况调查(HOT-CHINA)研究中难治性高血压患者的比例和特征。方法对HOT-CHINA研究(2001-04-2002-02)中入选患者(n=54590)治疗情况进行再分析。结果 HOT-CHINA研究人群中难治性高血压占1.9%。与非难治性高血压相比,难治性高血压患者男性多见(65.6%比60.2%),年龄较小[(59.5±13.0)比(61.8±12.3)岁],体质量指数较高[(24.8±3.5)比(24.0±3.4)kg/m2],病程长,空腹血糖、总胆固醇、三酰甘油水平高[分别为(6.60±2.69)比(5.99±2.12)、(5.67±1.63)比(5.32±1.24)、(2.15±1.32)比(1.96±1.09)mmol/L],3级高血压多见(71.1%比27.2%)。代谢综合征、糖尿病、心肌梗死、脑卒中患病率均高于非难治性高血压患者(均P<0.01)。结论难治性高血压多合并有其他危险因素或临床情况,难治性高血压患者要尽早联合用药,控制血压达标。
马文君张宇清刘力生
关键词:难治性高血压心血管风险
血管紧张素Ⅱ1型受体A1166C多态性与北京地区原发性高血压的关系
2007年
目的探讨血管紧张素Ⅱ1型受体(AT1R)基因A1166C多态性与北京地区原发性高血压的关系。方法对249例原发性高血压患者进行AT1R基因A1166C多态性测定。结果(1)检出CC基因型1例(0.4%),AC基因型26例(10.4%),AA基因型222例(89.2%);A等位基因频率为94.3%;C等位基因为5.7%。与国内林从容等的研究基因型分布和等位基因频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与西班牙和法国研究基因型与等位基因频率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均〈0.0001);而西班牙和法国人群之间基因型与等位基因频率差异没有统计学意义(P=0.609,0.513)。(2)AA基因型患者收缩压较AC+CC基因型高,分别为(150.0±21.1)mmHg与(138.1±22.3)mmHg,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舒张压具有同样趋势[(92.6±12.7)mmHg:(89.8±13.2)mmHg,P=0.342)]。结论AT1R基因A1166C多态性分布在不同种族之间显著不同。AT1R基因A1166C多态性从基因型可能与北京地区原发性高血压人群血压升高有关。
李庆祥朱小玲张宇清王新颜红兵吴海英刘国仗
关键词:受体血管紧张素多态现象高血压
血管紧张素转换酶基因多态性与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疗效的相关性被引量:12
2004年
目的 研究原发性高血压 (EH)患者的血管紧张素转换酶 (ACE)基因多态性与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 (ACEI)疗效的相关性。方法  ( 1)用ACEI对 5 17例EH患者进行为期 6周的降压治疗 ,所用药物为咪达普利或苯那普利。 ( 2 )用聚合酶链反应 (PCR)方法检测患者的ACE基因多态性 ,ACE基因有 3种表现型 :II型、DD型和DI型。 ( 3 )治疗前后及治疗过程中对患者的收缩压、舒张压和心率进行监测。结果  ( 1)在总共 5 17例患者中 ,ACE基因型为DD者有 13 2人( 2 5 5 % ) ,II者有 13 0人 ( 2 5 2 % ) ,ID者有 2 5 5人 ( 4 9 3 % )。 ( 2 )不同基因型组间的性别、年龄、体重指数及心率等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 3 )在这三组患者中 ,治疗前后收缩压的降幅分别为 ( -14 5± 12 7)mmHg ,( -14 3± 13 1)mmHgand( -14 0± 12 2 )mmHg (P =0 94) ,舒张压的降幅分别为 ( -8 7± 7 4)mmHg ,( -8 7± 7 7)mmHgand ( -8 5± 6 7)mmHg (P =0 96)。结论 本研究没有发现EH患者的ACE基因多态性与ACEI的降压疗效相关 ,据此 。
于汇民张宇清刘国仗
关键词:原发性高血压血管紧张素转换酶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基因型多态性
共9页<123456789>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