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张娟

作品数:7 被引量:14H指数:3
供职机构:中南大学湘雅二医院更多>>
发文基金:湖南省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7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7篇医药卫生

主题

  • 2篇血管
  • 2篇血管迷走性
  • 2篇血管迷走性晕...
  • 2篇晕厥
  • 2篇少年
  • 2篇青少年
  • 2篇迷走
  • 2篇儿童
  • 1篇血管迷走神经...
  • 1篇血管迷走性晕...
  • 1篇血清
  • 1篇血细胞
  • 1篇血细胞参数
  • 1篇血细胞计数
  • 1篇血液
  • 1篇血液透析
  • 1篇血液透析患者
  • 1篇延伸护理
  • 1篇医学伦理
  • 1篇医学伦理学

机构

  • 7篇中南大学湘雅...

作者

  • 7篇张娟
  • 3篇刘凤英
  • 3篇邹润梅
  • 3篇李芳
  • 3篇王成
  • 3篇林萍
  • 2篇许毅
  • 1篇唐浩能
  • 1篇刘平
  • 1篇杨红
  • 1篇蔡虹

传媒

  • 2篇中华实用儿科...
  • 1篇医学综述
  • 1篇中华儿科杂志
  • 1篇当代护士(上...
  • 1篇医学与哲学(...
  • 1篇中国妇幼健康...

年份

  • 1篇2022
  • 1篇2021
  • 2篇2018
  • 1篇2007
  • 2篇2006
7 条 记 录,以下是 1-7
排序方式:
抑癌基因PTEN与妇科肿瘤的研究进展
2006年
PTEN是近年来发现的一个定位于染色体10q23的抑癌基因,其不仅有脂质磷酸酶活性,还有蛋白磷酸酶活性,通过这两种活性和负性调控三条途径(PI3K/AKT/PKB信号传导通路;焦点粘附激酶,FAK途径;细胞分裂素激活的蛋白激酶,MAPK途径)来调节细胞的生长、增殖、分化、调亡、粘附、迁移和血管生长等。PTEN基因的突变及失活与乳腺癌、前列腺癌、神经胶质瘤、子宫内膜癌、卵巢癌、肺癌等多种肿瘤的形成密切相关。该文主要讲述在妇科肿瘤方面的研究进展。
张娟刘凤英
关键词:肿瘤抑制基因
团体活动式延伸护理对维持血液透析患者自我管理水平和负性情绪影响被引量:3
2018年
目的探究团体活动式延伸护理对维持血液透析患者自我管理水平和负性情绪的影响。方法将2016年6月~2017年1月本科收治的64例维持血液透析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各32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观察组采用团体活动延伸护理,比较两组患者干预后自我管理水平变化情况以及焦虑、抑郁改善情况。结果干预后观察组患者SAS、SDS评分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自我管理行为得分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团体活动式延伸护理能改善维持血液透析患者自我管理水平和负性情绪。
张娟
关键词:维持血液透析团体活动延伸护理自我管理
血管迷走性晕厥儿童、青少年血清肌酸激酶及其同工酶水平变化被引量:6
2018年
目的探讨血管迷走性晕厥(VVS)儿童、青少年血清肌酸激酶(CK)及其同工酶(CK-MB)水平的变化。方法收集2015年10月至2017年8月在中南大学湘雅二医院门诊或住院、以不明原因晕厥或晕厥先兆为主诉、经直立倾斜试验(HUTT)确诊为VVS的儿童、青少年150例(VVS组),其中男69例,女81例;年龄4~17岁[(11.21±2.40)岁];选取性别、年龄匹配的健康儿童、青少年99例为健康对照组,其中男58例,女41例;年龄4~17岁[(10.78±2.26)岁]。比较2组儿童血清CK、CK-MB水平的差异,采用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分析CK、CK-MB对诊断VVS的预测价值。结果1.与健康对照组相比,VVS组CK降低[(93.77±33.01) U/L比(125.02±58.06) U/L]、CK-MB降低[(21.31±6.99) U/L比(26.93±8.78) U/L],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以CK 89.22 U/L作为界值对诊断VVS的灵敏度为76.80%,特异度为54.70%;以CK-MB 23.93 U/L作为界值对诊断VVS的灵敏度为66.70%,特异度为71.30%。2.VVS组性别差异:女童较男童CK降低[(85.25±29.43) U/L比(103.77±34.36) U/L],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CK-MB未见性别差异。3.VVS 3种血流动力学类型之间CK、CK-MB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但3种血流动力学亚型CK均较健康对照组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血管抑制型和混合型CK-MB均较健康对照组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儿童、青少年VVS血清CK和CK-MB水平较健康儿童、青少年降低,CK、CK-MB可能参与儿童、青少年VVS的发病机制。
张娟林萍邹润梅杨红刘平李芳许毅王成
关键词:血管迷走性晕厥肌酸激酶肌酸激酶同工酶青少年
直立不耐受儿童和青少年直立倾斜试验反应类型与多种维生素水平的关系
2021年
目的探讨直立不耐受儿童和青少年直立倾斜试验(HUTT)反应类型与多种维生素水平的关系。方法选取2018年11月至2019年4月因晕厥、头晕、头痛、胸闷等直立不耐受症状为主诉,在中南大学湘雅二医院儿童医学中心就诊的儿童和青少年65例[男35例,女30例,年龄5~14(10.5±2.0)岁],经病史询问、体格检查及必要的辅助检查,排除器质性心、脑血管疾病及其他系统疾病,根据HUTT结果分为HUTT阴性组和HUTT阳性组,比较2组患儿血清维生素A_(1)、B_(1)、B_(2)、B_(6)、B_(9)、B_(12)、C、E水平。计量资料采用独立样本t检验,计数资料采用χ^(2)检验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1.HUTT阴性组32例(男18例,女14例),HUTT阳性组33例(男17例,女16例),其中血管迷走性晕厥28例,体位性心动过速综合征5例。HUTT阴性组和HUTT阳性组年龄、男女比例和体质量指数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2.HUTT阳性组维生素B1水平显著低于HUTT阴性组[(77.43±16.70)nmol/L比(88.56±18.98)nmol/L,t=-2.513,P<0.05],2组维生素A_(1)、B_(2)、B_(6)、B_(9)、B_(12)、C、E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HUTT阳性患儿存在维生素B1水平相对不足,提示维生素B1缺乏可能参与儿童和青少年神经介导性晕厥的发生。
邹润梅李芳张娟林萍王玉汶许毅王成
关键词:直立不耐受直立倾斜试验维生素儿童青少年
血细胞参数对儿童血管迷走性晕厥诊断的预测价值被引量:3
2022年
目的探讨血细胞参数对儿童血管迷走性晕厥(VVS)的预测价值。方法病例对照研究。以2018年1月至2020年10月在中南大学湘雅二医院儿童晕厥专科门诊就诊或住院、以不明原因晕厥或晕厥先兆为主诉、经直立倾斜试验确诊为VVS的患儿111例为VVS组;收集同期在该院儿童保健专科门诊进行健康体检的健康儿童111名为对照组;采用t检验和U检验比较两组间血细胞参数,利用多变量二元Logistic回归分析VVS发病的独立相关因素;采用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分析血细胞参数对诊断VVS的预测价值。结果VVS组与对照组性别构成比一致(男女均为51比60例),VVS组年龄明显高于对照组[11.0(8.0,12.5)比8.0(7.0,11.0)岁,Z=4.39,P<0.001]。VVS组白细胞计数(WBC)[6.0(5.3,7.1)×10^(9)比8.6(6.7,10.1)×10^(9)/L,Z=-7.96,P<0.001]、淋巴细胞计数(LY)[2.3(1.9,2.7)×10^(9)比4.0(2.8,6.3)×10^(9)/L,Z=-8.49,P<0.001]和淋巴细胞比值[0.39(0.33,0.44)比0.52(0.37,0.69),Z=-5.59,P<0.001]、单核细胞计数[0.3(0.3,0.4)×10^(9)比0.4(0.3,0.6)×10^(9)/L,Z=-6.19,P<0.001]、嗜酸粒细胞计数[0.1(0.1,0.2)×10^(9)比0.2(0.2,0.4)×10^(9)/L,Z=-5.75,P<0.001]、平均红细胞血红蛋白浓度(MCHC)[(328±12)比(333±11)g/L,t=-3.27,P<0.001]、血小板计数[263(235,313)×10^(9)比341(295,409)×10^(9)/L,Z=-2.69,P<0.001]均明显低于对照组;而中性粒细胞比值[0.53(0.48,0.58)比0.37(0.22,0.54),Z=5.86,P<0.001]、红细胞压积(0.39±0.04比0.37±0.04,t=2.75,P=0.006)、平均红细胞体积(MCV)[85(82,88)比81(78,84)fl,Z=5.56,P<0.001]、平均红细胞血红蛋白量[28(27,29)比27(26,28)pg,Z=3.39,P=0.001]、红细胞体积分布宽度[39(37,41)比37(36,40)fl,Z=4.02,P<0.001]和平均血小板体积[11(10,11)比10(9,11)fl,Z=2.81,P=0.005]均明显高于对照组。校准性别、年龄等混杂因素后,LY(OR=0.42,95%CI 0.29~0.62,P<0.001)、WBC(OR=0.75,95%CI 0.59~0.95,P=0.015)、MCHC(OR=0.94,95%CI 0.91~0.97,P<0.001)与VVS呈显著负相关,而MCV与VVS呈显著正相关(OR=1.08,95%
张娟唐浩能王玉汶李芳蔡虹林萍邹润梅王成
关键词:儿童血细胞计数
浅谈“人工子宫”
2006年
在长达50年的研究过程中,人工子宫在三个层面(人工保育箱、人工子宫和人工胚胎)上被探讨。日本的YoshinoriKuwabara教授和美国的刘鸿清(LiuHungching)教授在人工子宫和人工胎盘领域取得了引人注目的成果。人工子宫的研究,伴随着有许多伦理和道德方面问题的涌现,重点谈论人工子宫研究引出的伦理道德和其对策,以及人工子宫的未来。
张娟刘凤英
关键词:医学伦理学
女性生殖道乳头状病毒检测的研究进展被引量:2
2007年
近年来,宫颈癌的发病率有增长趋势,而且日趋年轻化,研究证实人类乳头状瘤病毒(HPV)是宫颈癌及癌前病变的主要致病因素,HPV根据不同型别与癌发生的危险性分为低危型和高危型,高危型的感染与宫颈癌的发生成正相关,因此HPV分型检测对宫颈癌的诊断及预后有重要意义。
张娟刘凤英
关键词:宫颈癌人乳头状病毒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