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张丽

作品数:74 被引量:636H指数:14
供职机构:中国科学院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高技术研究发展计划国家科技支撑计划更多>>
相关领域:农业科学生物学天文地球自动化与计算机技术更多>>

文献类型

  • 66篇期刊文章
  • 5篇会议论文
  • 2篇专利

领域

  • 20篇农业科学
  • 17篇生物学
  • 15篇天文地球
  • 15篇自动化与计算...
  • 6篇经济管理
  • 4篇环境科学与工...
  • 1篇水利工程
  • 1篇历史地理

主题

  • 14篇植物
  • 13篇遥感
  • 11篇土地利用
  • 8篇植被
  • 6篇自然保护
  • 6篇自然保护区
  • 6篇蕨类
  • 6篇保护区
  • 5篇蕨类植物
  • 4篇生态
  • 4篇生态环境
  • 4篇区系
  • 4篇干旱
  • 4篇草地
  • 3篇地震
  • 3篇影像融合
  • 3篇园林
  • 3篇园林应用
  • 3篇蒸散
  • 3篇数据融合

机构

  • 40篇中国科学院
  • 18篇中国科学院遥...
  • 16篇中国测绘科学...
  • 11篇山东科技大学
  • 9篇山东农业大学
  • 6篇江西农业大学
  • 3篇中国科学院大...
  • 3篇国土资源
  • 3篇中国科学院大...
  • 2篇中国矿业大学
  • 2篇中国土地勘测...
  • 2篇中国科学院研...
  • 1篇北华航天工业...
  • 1篇国土资源部
  • 1篇密苏里大学
  • 1篇九江学院
  • 1篇辽宁工程技术...
  • 1篇中国地质大学...
  • 1篇中山大学
  • 1篇江西省林业科...

作者

  • 73篇张丽
  • 14篇詹选怀
  • 13篇彭焱松
  • 10篇周赛霞
  • 10篇张继贤
  • 8篇梁同军
  • 7篇燕琴
  • 7篇张炳智
  • 6篇闫敏
  • 5篇雷莉萍
  • 5篇李通
  • 5篇周宇
  • 4篇张露
  • 4篇梁勇
  • 4篇王昆
  • 4篇张炳华
  • 3篇曹银璇
  • 3篇宋满珍
  • 3篇许君一
  • 3篇郑艺

传媒

  • 6篇测绘科学
  • 4篇林业科技开发
  • 3篇草业科学
  • 3篇遥感信息
  • 3篇地理与地理信...
  • 2篇水土保持研究
  • 2篇测绘通报
  • 2篇安徽农业科学
  • 2篇中国野生植物...
  • 2篇中国油脂
  • 2篇遥感技术与应...
  • 2篇江西科学
  • 2篇应用科学学报
  • 2篇生态科学
  • 2篇国土资源遥感
  • 2篇中国科协20...
  • 1篇生物多样性
  • 1篇武汉大学学报...
  • 1篇江西农业大学...
  • 1篇黑龙江农业科...

年份

  • 1篇2024
  • 1篇2022
  • 3篇2020
  • 5篇2019
  • 5篇2018
  • 8篇2017
  • 8篇2016
  • 3篇2015
  • 6篇2014
  • 8篇2013
  • 2篇2012
  • 4篇2011
  • 4篇2010
  • 1篇2008
  • 1篇2007
  • 1篇2004
  • 3篇2003
  • 4篇2002
  • 4篇2000
  • 1篇1996
74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幕阜山脉石松类和蕨类植物多样性及生物地理学特征被引量:8
2019年
通过资料收集及野外调查,得出幕阜山脉地区共有石松类和蕨类植物26科72属261种,具有一定的东西过渡性,为鳞毛蕨–铁角蕨植物区系,最大属为鳞毛蕨属(Dryopteris)(29种)。其中,庐山的物种丰富度较高(224种),以铁角蕨属(Asplenium)为主;幕阜山的物种密度较大(2.09种/km^2),以卷柏属(Selaginella)为主;九宫山以瓦韦属(Lepisorus)为主;三者共通种有95种,新特有现象较丰富。该区属种分化限制明显,表现在单种科、属及寡种科、属占总科数的60%及总属数的80%。从区系成分看,该区科、属以热带成分为主,科和属的热带性成分与温带性成分比值(R/T值)分别为2.6和2.3。与同纬度带山地石松类和蕨类植物属的R/T值比较,中亚热带与北亚热带交界带的蕨类植物属的R/T值在2.18–2.36之间;种的R/T值为0.2,为热带成分的5倍,表现出明显的温带性质,是罗霄山脉植物区系温带成分的重要组成部分。该区石松类和蕨类植物区系与华东、华南植物区系联系比较紧密,表现出华东与华南两区系成分的交汇。
姬红利詹选怀张丽彭焱松周赛霞胡菀
关键词:亚热带山地生物地理
1982—2012年全球干旱区植被变化及驱动因子分析被引量:40
2017年
基于长时间序列卫星遥感数据GIMMS3g NDVI(1982—2012年),分析了全球干旱区(包括亚湿润干旱区、半干旱区、干旱区和极端干旱区)植被时空变化及其对气候和人文等非气候因子的响应。结果表明:1全球干旱区NDVI总体呈显著增长趋势(P<0.001),增长速率为0.000 5·a^(-1),略低于全球植被增长速率。显著上升区域和显著下降区域分别占全球植被显著变化区域面积的27.0%和7.7%(P<0.05)。显著退化面积最大区域为半干旱区。2降水作为干旱区植被变化的主要影响因子,主要表现在对干旱区和半干旱区植被的影响上,对亚湿润干旱区和极端干旱区影响较小。3全球不同干旱区植被变化及驱动因子存在较大差异。如澳大利亚南部主要受到季节降水的影响,植被改善;而南美和欧亚大陆中部则主要受到人为因素的影响,植被退化。
郑艺张丽周宇张炳华
关键词:植被变化NDVI气候变化人文因素干旱区
植被地理分布对气候变化的适应性研究
2018年
植被对气候变化有一定的响应时滞性。本文模拟了不同植被类型对气候变化的动态响应过程,并且以当前的气候条件和未来气候变化情境下植被和地理分布的实际发生和潜在变化情况定量表达植被地理分布和气候条件之间的适应关系,从而分析植被地理分布对气候变化的适应性。
张丽张文秀
关键词:气候变化适应性
庐山黄山松种群结构及数量动态研究被引量:6
2020年
庐山黄山松(Pinus taiwanensis)广泛分布于海拔800 m以上至山顶地段,在庐山现存植被中占有非常重要的地位。为了更好地了解黄山松在庐山的更新和演替情况,该文通过对庐山黄山松种群的调查,以种群径级结构代替年龄结构,采用“空间代时间”的分析方法,编制庐山黄山松种群的静态生命表,结合种群结构动态指数、时间序列平均推移法模型等方法对黄山松的种群结构和数量动态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1)庐山黄山松种群结构呈纺锤形,幼龄和老龄个体数量较少,中龄个体多,目前处于比较稳定的阶段。(2)黄山松种群死亡高峰出现在第8龄级,个体平均期望寿命第2龄级最大,种群存活曲线属于Deevey-Ⅰ型。(3)随着时间的推移,老龄个体逐渐增多,小径级出现缺失,种群表现出衰退趋势。建议在保护区经营和管理的过程中,对黄山松林进行适当的人工抚育,补植一些适宜的落叶阔叶树种,以丰富该地区的树种多样性以及群落结构。
周赛霞彭焱松詹选怀张丽梁同军刘向平潘福兴
关键词:黄山松静态生命表种群结构种群动态
土地利用宏观监测中国产卫星的变化信息提取方法评估
2013年
选取全国范围内5个地形各异的地区,针对中等分辨率的国产卫星影像中巴资源卫星(CBERS-02B)、环境一号卫星(HJ-1)和北京一号卫星(BJ-1),采用多种土地利用变化信息提取方法,进行了土地利用变化信息提取方法的分析评估。通过实验得出比值法较适用于CBERS-02B数据,大部分地区属性精度和面积精度可达70%以上;差值法较适用于HJ-1和BJ-1数据,属性精度和面积精度也可达70%以上。在实际的宏观监测应用中,可优化各种数据使用模式,组合运用针对各种数据的最佳方法进行变化信息提取。
杨莎莎闫敏张丽雷莉萍王昆
关键词:CBERS-02BHJ-1
中东亚干旱区土地覆盖变化和人类占用强度变化特征被引量:3
2017年
研究中东亚干旱区2001-2013年期间土地覆盖变化特征和人类活动对潜在自然植被的影响程度,对保护生态环境和合理利用土地资源具有重要意义。本研究首先基于气象数据和综合顺序分类法(comprehensive and sequential classification system,CSCS)模型模拟了中东亚干旱区的潜在自然植被分布状况,其次基于2001-2013年的MODIS土地覆盖数据集分析了土地覆盖变化情况,最后在前两者的基础上研究了潜在自然植被的人类占用强度及其变化特征。结果表明,1)潜在自然植被以林地、草地、冻原、荒漠四大类为主;2)中东亚干旱区土地覆盖变化较大,其中中亚灌丛面积波动增加,中国华北干旱区农田面积扩张明显,蒙古国中西部灌丛和草地覆盖面积明显减少;3)研究区人类占用强度增强。其中,2010-2013年增长较为明显,4年间人类占用面积占研究区面积的比例增长了1.45%。潜在草地人类占用比例在2009-2013年间增幅最大,为2.88%;潜在林地人类占用比例在2001-2005年间增幅最大,为6.99%。4)在北哈萨克斯坦三州(北哈萨克斯坦州、阿克莫拉州、库斯塔奈州),人口迁移是潜在自然植被人类占用强度变化的主要因素,2006-2013年间人类占用强度比例增长了11.38%;中国的呼伦贝尔和山西干旱区,农业开发是人类占用强度增大的主要因素,2001-2013年间人类占用强度比例分别增长了6.62%和17.64%。
张静张丽韩瑞丹郑艺
关键词:土地覆盖变化综合顺序分类法农田
海南青皮林省级自然保护区人类活动干扰评价分析
2024年
人类活动对自然保护区的生物多样性和生态平衡有潜在的重要影响,定量评价人类活动干扰对保护区的保护与管理具有重要意义。本文基于多源遥感数据,结合社会、经济、外业调查数据,利用熵值法和“N-E-S”(自然(Nature)、经济(Economy)、社会(Social))模型,构建了自然保护区人类活动干扰评价指标体系,开展了海南青皮林省级自然保护区人类活动干扰强度评价分析。2017—2020年间,青皮林保护区及不同实验区范围内,林地面积减少幅度最大,且距离保护区越远,面积减少幅度越大;人类活动干扰主要来自旅游、农业用地、居民点用地等开发活动频繁的东部地区,在保护区内部以及不同范围实验区内,人类活动干扰强度以低等级为主,保护区内部干扰强度稍有增加,0—3 km实验区范围内干扰强度下降,3—6 km范围内干扰强度增加最多。本文研究结果可为省级保护区的进一步督察提供可靠的信息来源,为省级自然保护区后续管理政策的制定提供信息支撑。
张晓倩穆晓东闫敏闫敏
关键词:熵值法
中国新疆及中亚五国干旱区草地覆盖度反演与分析被引量:15
2016年
干旱区的草地覆盖度较低,在光谱信息中表现较弱,增加了反演的难度。本研究在中国新疆及中亚五国干旱区对比4种植被覆盖度反演模型发现,像元二分模型能够较好地提取大范围内的植被覆盖度信息。在此基础上,反演2000―2013年中国新疆及中亚五国干旱区草地覆盖度并分析草地状况。研究发现,中国新疆及中亚五国草地覆盖度区域性差异较大,整体呈现退化趋势,退化区域主要分布在哈萨克斯坦的北部和西北部地区以及部分流域地区。不同等级草地覆盖度变化趋势为中等、中高和高植被覆盖度的草地有向低、中低植被覆盖度的草地转换。从国家及地区角度分析,哈萨克斯坦草地显著退化,而中国中国新疆的草地覆盖度均值在平稳中显著增长。
刘春静张丽周宇张炳华侯小丽
关键词:MODIS植被覆盖度草地退化
融合数据在草地生物量估算中的应用被引量:3
2013年
为实现草地生物量的实时高精度监测,将时空适应性反射率融合模型(spatial and temporal adaptive reflectance fusion model,STARFM)融合后的数据引入到草地生物量估算模型中,以提高该模型的精度。以内蒙古锡林浩特市为研究区,首先采用STARFM融合MODIS和Landsat TM数据,同时对比分析反射率和NDVI输入数据的融合效果,认为直接融合NDVI数据得到的高分辨率NDVI产品的精度更高;然后,基于融合后高精度的NDVI数据与实测生物量建立多种生物量估算模型;通过统计比较得到最优生物量估算模型———指数模型;最后,基于融合后NDVI与原始MODIS NDVI数据分别作为自变量建立指数模型,以验证融合数据提高生物量估算模型精度的能力。研究表明,基于融合后NDVI的生物量估算模型决定系数R2由0.761提高到0.832,均方根误差由32.521 g/m2降低到28.653 g/m2,证明融合NDVI数据提高了生物量估算模型的精度。
尹晓利张丽许君一刘良云
关键词:数据融合NDVI
24种红细胞血型抗原在黑龙江省赫哲族人群中的分布被引量:3
1996年
对3代均为赫哲族的黑龙江省同江县街津口乡和八叉乡的94人进行了10个红细胞血型系统(ABO、Rh、MNSs、Duffy、Kidd、Lutneran、Diego、P、Kell、Lewis)共23种抗原分布的调查,结果显示,基因频率q(0.2223)>P(01692),m(06011)>n(0.3989),为我国北方人群特点。其它基因频率为,r=0.6085;S=00691,s=0.9309,MS=0.0691,NS=0,MS=0.5320,NS=03990;D=0.9797,E=0.3192,C=0.6755,d=0.0203,e=0.6809,c=0.3245,CDe=0.6045,cDE=0.2287,cDe=0.0759,CDE=0.0706,Cde=0.0005,cdE=0.0198,cde=0,CdE=0;P1=0.1008,P2=0.8992;Dia=00949,Dib=0.9051;Fya=0.8989,Fyb=0.1011;LUa=0.0372,Lub=0.9628;Jka=0.4096,Jkb=0.5904;k=1.0000,K=0.未发现D(-)、CCDEE、CcDEE、ccDee、Fy(?
刘杰贾冠军张立新赵国庆张丽郝露萍
关键词:红细胞血型基因频率赫哲族人类遗传学
共8页<12345678>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