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张世泽

作品数:43 被引量:416H指数:13
供职机构:西北农林科技大学植物保护学院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北京市科技计划项目陕西省科技攻关计划更多>>
相关领域:农业科学生物学文化科学更多>>

文献类型

  • 33篇期刊文章
  • 2篇学位论文
  • 2篇专利
  • 1篇科技成果

领域

  • 30篇农业科学
  • 6篇生物学
  • 4篇文化科学

主题

  • 9篇烟粉虱
  • 9篇粉虱
  • 6篇天敌
  • 6篇昆虫
  • 6篇捕食
  • 5篇生物防治
  • 5篇瓢虫
  • 5篇物防
  • 5篇寄主
  • 4篇植物
  • 4篇寄生
  • 4篇害虫
  • 3篇幼虫
  • 3篇教育
  • 3篇解毒酶
  • 3篇寄生蜂
  • 3篇寄主植物
  • 3篇教学
  • 3篇龟纹瓢虫
  • 3篇捕食作用

机构

  • 38篇西北农林科技...
  • 4篇贵州大学
  • 3篇中国农业科学...
  • 2篇滁州学院
  • 2篇青岛农业大学
  • 2篇中国农业科学...
  • 2篇勉县农业技术...
  • 2篇北京市农林科...
  • 1篇河北农业大学
  • 1篇福建农林大学
  • 1篇北京农学院
  • 1篇甘肃省农业科...
  • 1篇广西大学
  • 1篇安徽农业大学
  • 1篇长江大学
  • 1篇华南农业大学
  • 1篇华中农业大学
  • 1篇黑龙江八一农...
  • 1篇湖南农业大学
  • 1篇吉林大学

作者

  • 38篇张世泽
  • 13篇刘同先
  • 8篇许向利
  • 3篇万方浩
  • 3篇花保祯
  • 3篇仵均祥
  • 2篇李宁
  • 2篇黄丽丽
  • 2篇张帆
  • 2篇邸宁
  • 2篇陈继安
  • 2篇米宏彬
  • 2篇向玉勇
  • 2篇张凯
  • 2篇吴林
  • 1篇尚巧霞
  • 1篇崔汝强
  • 1篇文才艺
  • 1篇侯有明
  • 1篇刘晓才

传媒

  • 4篇昆虫学报
  • 3篇植物保护学报
  • 2篇植物保护
  • 2篇西北农业学报
  • 2篇陕西农业科学
  • 2篇西北农林科技...
  • 2篇中国植保导刊
  • 1篇河北师范大学...
  • 1篇中国生物防治
  • 1篇安徽农业科学
  • 1篇干旱地区农业...
  • 1篇中国蔬菜
  • 1篇应用生态学报
  • 1篇植物医生
  • 1篇西藏科技
  • 1篇西北农业大学...
  • 1篇黑龙江教育(...
  • 1篇教育教学论坛
  • 1篇科教导刊
  • 1篇应用昆虫学报

年份

  • 2篇2024
  • 6篇2023
  • 1篇2022
  • 3篇2021
  • 1篇2020
  • 1篇2019
  • 1篇2018
  • 2篇2016
  • 2篇2015
  • 5篇2014
  • 1篇2013
  • 1篇2012
  • 1篇2009
  • 1篇2007
  • 3篇2006
  • 3篇2005
  • 2篇2004
  • 1篇2003
  • 1篇2000
43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黑缘红瓢虫对扁平球坚蚧的捕食作用被引量:6
2006年
研究了黑缘红瓢虫成虫对扁平球坚蚧若虫捕食的功能反应、干扰作用。结果表明,其功能反应属于HollingⅡ型,寻找效应与自身密度的关系可用Hassell数学模型描述。黑缘红瓢虫对扁平球坚蚧具有较强的捕食能力,日最大捕食量为51.57头。黑缘红瓢虫对猎物的寻找效应随自身密度的增大而下降;成虫存在着种内干扰,其捕食率随着自身密度的增加而降低。模拟后的各方程经χ2检验,其理论值与观察值差异不显著。
张世泽李朝红赖景新陈继安
关键词:黑缘红瓢虫扁平球坚蚧捕食作用
产卵次数和寄主幼虫龄期对草地贪夜蛾寄生蜂螟蛉盘绒茧蜂生物学特性的影响
2023年
【目的】评价本地寄生性天敌昆虫螟蛉盘绒茧蜂Cotesia ruficrus对重大入侵农业害虫草地贪夜蛾Spodoptera frugiperda幼虫的寄生潜能。【方法】采用选择性试验研究螟蛉盘绒茧蜂羽化后24 h已交配雌成蜂对草地贪夜蛾1-3龄幼虫的寄生偏好性;采用非选择性试验研究螟蛉盘绒茧蜂羽化后24 h已交配雌成蜂寄生草地贪夜蛾1,2或3龄幼虫后子代蜂的发育历期、出茧数、羽化率、性比(雌性占比)、成蜂寿命及个体大小;通过直接观察法确定羽化后24 h已交配螟蛉盘绒茧蜂雌成蜂对草地贪夜蛾2龄幼虫的产卵次数,测定不同产卵次数对螟蛉盘绒茧蜂子代的发育历期、出茧数、羽化率、性比、成蜂寿命和个体大小的影响;采用小叶碟法测定羽化后24 h已交配的螟蛉盘绒茧蜂雌成蜂对草地贪夜蛾2龄幼虫的寄生功能反应。【结果】羽化后24 h已交配的螟蛉盘绒茧蜂雌成蜂寄生草地贪夜蛾1-3龄幼虫时,寄生率为34%~54%,卵-幼虫历期为8.7~9.9 d,蛹历期为3.9~4.1 d,每头寄主出茧数为19.7~41.2粒,羽化率为84.4%~92.0%,雌性占比为31.5%~38.8%;子代雌成蜂的个体均大于雄成蜂的;寄生草地贪夜蛾1或3龄幼虫时子代雌成蜂的寿命明显长于雄成蜂的。螟蛉盘绒茧蜂羽化后24 h已交配雌成蜂在草地贪夜蛾2龄幼虫上的产卵次数对子代蜂生物学特性影响显著。随产卵次数增加螟蛉盘绒茧蜂子代雄成蜂寿命缩短,个体变小;与羽化后24 h已交配的螟蛉盘绒茧蜂雌成蜂寄生草地贪夜蛾2龄幼虫1次的相比,寄生3次后,螟蛉盘绒茧蜂子代蜂卵-幼虫历期显著延长了0.7 d,蛹历期缩短了0.4 d,每头寄主出茧数显著增加了25粒,雌性占比显著降低了58.8%。螟蛉盘绒茧蜂羽化后24 h已交配雌成蜂对草地贪夜蛾2龄幼虫的寄生功能反应为HollingⅡ型,日最大寄生量为17.5头,瞬时攻击率为0.043,平均处理时间为1.368。【结论】本研究首次评价了螟蛉盘绒�
何朋阳李贤刘同先张世泽
关键词:生物防治
草地贪夜蛾寄生蜂螟蛉盘绒茧蜂成蜂触角感器的扫描电镜观察
2023年
【目的】探明农业重大入侵害虫草地贪夜蛾Spodoptera frugiperda的中国本土寄生性天敌螟蛉盘绒茧蜂Cotesia ruficrus雌雄成蜂触角感器的种类、形态、数量和分布,为深入探究螟蛉盘绒茧蜂各类感器的功能和嗅觉机制提供理论支持。【方法】采用扫描电镜技术对螟蛉盘绒茧蜂雌的雄成蜂触角感器进行超微结构观察。【结果】螟蛉盘绒茧成蜂雄成蜂触角鞭节各亚节呈长念珠状,雌成蜂触角的端部5节呈短念珠状;雄成蜂触角长度显著大于雌成蜂的。雌雄成蜂触角上共发现了分泌孔和11种感器,分别为Bohm氏鬃毛、毛形感器、板形感器、锥形感器、刺形感器、腔锥形感器、钟形感器、鳞形感器、芽孢形感器、腔形感器和柱形感器;其中,毛形感器、板形感器和锥形感器具有2种亚型。毛形感器和板形感器是螟蛉盘绒茧蜂触角上的主要感器,分布广,数量多;腔形感器只在梗节上成对分布;柱形感器仅在雄成蜂鞭节上发现;芽孢形感器为茧蜂科昆虫中首次发现。【结论】螟蛉盘绒茧蜂雌雄成蜂触角共有11种感器,多于其他已报道茧蜂的触角感器,其中芽孢形感器为茧蜂科昆虫中首次报道,推测它们可能在寄主定位和搜寻配偶过程中发挥重要作用。
王文文何朋阳刘同先靖湘峰张世泽
关键词:感器扫描电镜
烟粉虱的生物防治被引量:53
2004年
本文概述了烟粉虱捕食性天敌、寄生性天敌和昆虫病原真菌的研究应用概况 ,并探讨了进一步研究的方向。
张世泽万方浩花保桢张帆
关键词:烟粉虱生物防治寄生性天敌昆虫病原真菌甘薯粉虱棉粉虱
草地贪夜蛾寄生蜂螟蛉盘绒茧蜂的个体发育
2023年
草地贪夜蛾自2019年入侵我国以来,已对我国农业生产和粮食安全构成了严重威胁。挖掘、筛选和评估本地天敌资源,对开展草地贪夜蛾生物防治具有重要意义。2020年在陕西省玉米主产区开展草地贪夜蛾及其天敌资源调查时首次发现被螟蛉盘绒茧蜂寄生的草地贪夜蛾幼虫,这也是我国首次报道本地寄生蜂螟蛉盘绒茧蜂寄生草地贪夜蛾幼虫。本文详细报道了螟蛉盘绒茧蜂的个体发育史和各个发育阶段的发育历期,以期为今后利用螟蛉盘绒茧蜂开展草地贪夜蛾生物防治提供参考。螟蛉盘绒茧蜂的个体发育包括卵、幼虫、蛹和成虫。卵有柄,发育3 d后孵化为幼虫;幼虫3龄,1龄幼虫具有角质化的颚,2龄幼虫具有发达的尾囊,3龄幼虫尾囊退化;3龄幼虫咬破寄主体壁爬出体外并就近结茧化蛹;化蛹3 d后即羽化为成虫。螟蛉盘绒茧蜂卵期3.1 d,1龄幼虫期2.1 d,2龄幼虫期3.2 d,3龄幼虫期1.0 d,蛹期3.0 d,卵~成虫发育历期12.4 d。
何朋阳李贤刘同先张世泽
关键词:个体发育寄生蜂生物防治
卵形异绒螨卵的发育起点温度测定被引量:3
2000年
通过室内 5种恒温和自然变温对卵形异绒螨卵的发育起点温度测定 ,结果表明 ,卵形异绒螨卵的发育历期随着环境温度的升高而缩短 ;发育起点温度恒温处理下为(8.797± 0 .750 )℃ ,自然变温处理下为 (6.1 49± 2 .986)℃ ;利用王如松模型计算最低临界发育温度为 1 0 .351℃。与麦蚜各龄期比较 ,认为该螨发育起点温度高于麦蚜 ,因之在发生时间上已错过了对麦蚜有利的控制时期。
董应才张世泽
关键词:卵形异绒螨发育起点温度麦蚜天敌
B型烟粉虱为害甘蓝后对菜粉蝶幼期发育的影响被引量:2
2012年
在温室条件下(16.0~46.2℃,自然光照)系统研究了B型烟粉虱为害甘蓝后对菜粉蝶幼虫生长发育、体质量和体长的影响。结果表明:烟粉虱为害甘蓝后菜粉蝶1龄幼虫的发育历期无显著差异,2~5龄幼虫的发育历期差异显著,分别比对照延长了36.0%、40.0%、57.9%、24.3%,整个幼虫期延长了31.0%,蛹期无显著差异;菜粉蝶2、3、4龄幼虫体质量比对照分别减轻了25.8%、34.0%和31.9%,1龄、5龄幼虫和蛹的质量无显著差异;菜粉蝶1~4龄幼虫体长比对照分别缩短了11.1%、11.5%、8.8%、11.9%,5龄幼虫体长无显著差异。表明烟粉虱侵染甘蓝能够对菜粉蝶幼期发育产生不利影响。
米宏彬单红伟张世泽张帆刘同先
关键词:B型烟粉虱甘蓝菜粉蝶种间竞争
猕猴桃园中6种植被生境节肢动物群落结构特征分析
2024年
为探究猕猴桃(Actinidia chinensis)园不同植被生境类型对节肢动物群落的影响.利用扫网和黄板诱集2种取样方法对猕猴桃园内鼠茅草(Vulpia myuros)、白三叶(Trifolium repens)、紫云英(Astragalus sinicus)、豌豆(Pisum sativum)、毛苕子(Vicia villosa)、百景一号(混播品种)6种生境中节肢动物种类和数量进行调查,并通过比较不同生境所得样本分析节肢动物群落的丰富度、多样性、相似性、均匀度等群落结构特征.此次调查共采集节肢动物136种共计5909头,分属2纲10目48科.综合评价各生境采集的个体数量,发现优势类群为昆虫纲(Insecta),半翅目(Hemiptera),盲蝽科(Mirada).不同生境中昆虫个体数量由多到少依次为百景一号>毛苕子>白三叶>鼠茅草>紫云英>豌豆;昆虫种类由多到少依次为百景一号>白三叶>鼠茅草>毛苕子>紫云英>豌豆.群落结构特征分析结果显示:各生境多样性指数H′值无显著性差异(P=0.357);紫云英与豌豆生境丰富度显著低于其他4种生境(P<0.001),大小依次为百景一号>白三叶>鼠茅草>毛苕子>紫云英>豌豆;均匀度指数J值无显著性差异(P=0.875).毛苕子生境与鼠茅草生境结构相似性系数为0.5625,呈中等相似.不同植被生境类型对猕猴桃园节肢动物群落结构组成有较明显影响,百景一号生境对昆虫群落数量和个体数量均最有利,且节肢动物多样性指数也最高.
白依娜田鑫月杨开宝宋梁栋张世泽刘占德张峰史树森张金平
关键词:猕猴桃园节肢动物群落节肢动物多样性
“农业昆虫学教学实习”一流实践课程建设——以场站“双百”实践教学项目为例
2023年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植保专业的“农业昆虫学教学实习”实践课程自2020年立项启动以来,在项目实施的具体措施、资源建设和成效方面取得一定成绩,助力该课程荣获校级一流综合实践课程。文章以场站“双百”实践教学项目为例,将项目建设的教学目标、标准和实习教材的更新与修订、场站实践教学基地的优选、实习队伍的组建、资源建设和成效及应用价值进行分享,以期对其他课程在实践教学方面有所借鉴。
李怡萍张世泽张皓
关键词:农业昆虫学教学项目
桃园捕食性节肢动物群落结构及动态研究被引量:10
2014年
【目的】探讨桃园捕食性节肢动物群落特征、结构组成及动态规律,为桃园害虫防治提供依据。【方法】在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实验站选择树龄5-6年的桃园为调查对象,系统调查园内节肢动物群落的种类和数量,测定群落的相对丰富度、多样性指数(H’)、均匀度指数(E)及优势集中性指数(C)等指标,研究园内捕食性节肢动物群落的变化规律。【结果】桃园捕食性节肢动物群落的多样性指数和均匀度指数表现为高-低-高-低的趋势;群落优势度(B)与优势集中性指数呈现低.高.低趋势。食蚜蝇、蜘蛛、瓢虫、步甲和草蛉是桃园主要捕食性节肢动物亚群落。大灰食蚜蝇Metasyrphus corollae和黑带食蚜蝇Episyrphus balteata是食蚜蝇亚群落的优势种群,5月中旬至6月下旬是其发生高峰期;龟纹瓢虫Propylaea japonica是瓢虫亚群落的优势种群,5月中旬至7月下旬是其发生高峰期,随后数量维持在较低水平;龟纹瓢虫鼎斑变型和锚斑变型是桃园最常见的色斑变型,分别占49.6%和29%;蜘蛛亚群落主要包括皿蛛、蟹蛛和球蛛类群,5月上中旬、8月中下旬和10月中旬是其发生高峰期;步甲亚群落的发生高峰期为5月上旬至6月下旬,随后维持在较低的水平;中华草蛉Chrysoperla sinica为草蛉亚群落的优势种群,6月上旬至8月上旬是其发生高峰期。【结论】桃园捕食性节肢动物主要包括捕食性蜘蛛、食蚜蝇、捕食性瓢虫、步甲和草蛉5个亚群落,不同天敌亚群落的结构特征随着季节和气温的变化而相互演替,共同发挥控制害虫的作用。
米宏彬曹祝张帆张世泽刘同先
关键词:捕食性节肢动物群落结构
共4页<1234>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