庄丽
- 作品数:11 被引量:23H指数:3
- 供职机构:河南农业大学植物保护学院更多>>
- 发文基金:河南省教育厅科学技术研究重点项目国家公益性行业科研专项河南省科技攻关计划更多>>
- 相关领域:农业科学生物学更多>>
- 引诱夜蛾的植物挥发物研究进展
- 植物挥发物在夜蛾的寄主定向、产卵、聚集等行为中发挥着重要作用,对其进行深入研究,不仅有助于阐明植食性昆虫的寄主选择机理,也可为提出新的害虫防治策略提供理论依据。本文介绍了基于对夜蛾具有引诱作用的花的挥发性信息化合物制成的...
- 王珏柴晓乐李慧玲庄丽李为争
- 关键词:夜蛾挥发物引诱
- 文献传递
- 芳香植物广陈皮和山奈中有翅桃蚜驱避物质的化学鉴定被引量:5
- 2012年
- 芳香植物广陈皮和山奈的挥发物对有翅桃蚜具有较强的驱避作用,本试验采用提取、浓缩、柱层析和GC-MS等技术鉴定了其中的活性成分。生物测定结果表明,索氏提取法能够保留原始材料的驱避效果,且广陈皮和山奈的索氏提取物存在加成效应或微弱的拮抗效应。分别采用梯度混合的石油醚-乙醚混合淋洗剂对两种材料的索氏提取物进行柱层析分离,发现广陈皮仅3∶7体积比的石油醚-乙醚洗脱液有活性;山奈层析物中驱避作用最强的是石油醚-乙醚等体积混合淋洗的馏分,驱避百分率达到45.56%,另外7∶3和2∶8体积比的石油醚-乙醚淋洗物也有相对较弱的驱避活性。GC-MS分析表明,广陈皮活性馏分的主要挥发物成分为D-柠檬烯(39.07%),山奈活性馏分的主要挥发物成分为反-对甲氧基肉桂酸乙酯(70.22%)和顺-对甲氧基肉桂酸乙酯(19.55%),两类化合物对桃蚜具有较强驱避活性,且两者之间仍表现为加成效应。
- 李为争庄丽付国需杨雷李慧玲原国辉
- 关键词:桃蚜芳香植物广陈皮山奈
- 金龟甲花香型引诱剂的配方均匀设计
- 为了明确花香挥发物间的相互作用,探讨适宜的花香型引诱剂筛选方法,为金龟甲的绿色防控提供产品与技术支撑,本文以华北大黑鳃金龟Holotrichia oblita、暗黑鳃金龟H.parallela和铜绿丽金龟Anomala ...
- 庄丽
- 关键词:金龟甲苯乙醛
- 文献传递
- 植食性昆虫寄主选择理论:历史与现状
- 植食性昆虫的幼虫期和成虫期是环境信息接受量最为密集的两个虫态。本文综述了寄主选择理论的科学假说,以及幼虫取食经历记忆向成虫的传递涉及的关键信息——植物次生代谢物。成虫产卵偏好性是遗传因素、幼虫取食经历和成虫产卵学习行为共...
- 李慧玲李为争李阳阳王珏庄丽原国辉
- 关键词:寄主选择次生代谢物味觉
- 文献传递
- 感觉器官致残处理对七星瓢虫捕食桃蚜功能反应的影响被引量:3
- 2013年
- 为了明确来自桃蚜的视觉和嗅觉信息在七星瓢虫觅食中的相对重要性,测试了七星瓢虫成虫对来自桃蚜的嗅觉和视觉信息不同组合的趋性反应,然后对七星瓢虫感觉器官进行了8种致残处理(涂黑1个复眼、涂黑2个复眼、剪除1根触角、剪除2根触角、身体同侧半致残、身体两侧半致残、全致残及正常个体),测试其对七星瓢虫捕食桃蚜功能反应类型及反应参数瞬时发现率和处置时间的影响.趋性反应结果表明,七星瓢虫主要依赖桃蚜释放的嗅觉信息搜索桃蚜,而视觉信息对于七星瓢虫的猎物定向行为基本不起作用。功能反应结果表明,七星瓢虫性别因素对捕食量和捕食率无显著影响,但感觉器官致残处理对2种测定指标均有极显著影响,尤其是触角被剪除的个体.此外,不对称程度较高的致残方式造成的负面影响比不对称程度较低的致残方式更大.对雌虫而言,全致残造成处置时间极显著延长,对称程度较低的2种致残处理方式(剪除一根触角和同侧半致残)能使功能反应转变为Ⅰ型;对雄虫而言,1根触角被剪除的个体和异侧半致残的个体呈Ⅲ型功能反应,2根触角均被剪除的个体呈Ⅰ型反应.因此,来自桃蚜的嗅觉信息能够影响七星瓢虫的搜索行为,嗅觉器官致残会导致七星瓢虫对桃蚜的搜寻能力与功能反应发生改变.
- 王珏李为争庄丽柴晓乐游秀峰原国辉
- 关键词:七星瓢虫桃蚜
- 金龟甲花香型引诱剂的配方均匀设计
- 为了明确花香挥发物间的相互作用,探讨适宜的花香型引诱剂筛选方法,为金龟甲的绿色防控提供产品与技术支撑,作者选取植物中普遍存在的14 种花香挥发物,采用配方均匀设计组配系列配方和琼脂胶载体包结技术制备诱芯,并进行了田间诱捕...
- 王琼庄丽李为争龚东风张鸿飞原国辉
- 关键词:金龟甲苯乙醛
- 华北关键金龟甲种类花香引诱剂配方的筛选被引量:6
- 2016年
- 为了研发华北地区关键金龟甲种类的成虫引诱剂配方,根据成虫访花习性和已报道的活性成分,选取植物常见的14种花香气味物质(水杨酸甲酯、苯甲酸甲酯、苯甲酸乙酯、乙酸苯甲酯、水杨醛、苯甲醛、苯乙醛、肉桂醛、苯甲醇、β-苯乙醇、香叶醇、R-(-)-芳樟醇、丁香酚和苯乙酮),通过大田诱捕进行了单剂筛选、活性成分配比优化和剂量-反应测试。结果表明,苯乙醛和乙酸苯甲酯诱虫活性最强,香叶醇活性较弱,其他无效;固定总剂量为1 000μL时,600μL苯乙醛+400μL乙酸苯甲酯效果最好;随后固定二者体积比为3∶2进行剂量反应测试,发现200~2 000μL的宽泛剂量范围内诱捕量均无显著差异。结合诱捕量和诱芯成本因素,推荐120μL苯乙醛+80μL乙酸苯甲酯包结于0.5%琼脂胶中制成诱芯,用于华北重要金龟甲种类测报或防治。
- 龚东风李为争庄丽张鸿飞郭线茹郭帅帅滕小慧原国辉
- 关键词:金龟甲苯乙醛
- 引诱夜蛾的植物挥发物研究进展
- 2012年
- 植物挥发物在夜蛾的寄主定向、产卵、聚集等行为中发挥着重要作用,对其进行深入研究,不仅有助于阐明植食性昆虫的寄主选择机理,也可为提出新的害虫防治策略提供理论依据。本文介绍了基于对夜蛾具有引诱作用的花的挥发性信息化合物制成的引诱剂相比于其它杀虫剂的优势及其种类,以及其在夜蛾寄主选择定向中的作用方式,并就目前植物源挥发物质提取方面存在的主要问题进行了讨论。
- 王珏柴晓乐李慧玲庄丽李为争
- 关键词:夜蛾挥发物引诱
- 瓢虫对蚜虫功能反应的影响因子
- 功能反应能够反映自然界中捕食者和猎物之间的数量相互作用,通过功能反应我们能够认识猎物密度依赖性调控机制的内在组成部分,确定捕食者对猎物种群调控效率并预测捕食者作为生物防治的有效性。在农业生态系统中,瓢虫和蚜虫这一捕食者—...
- 庄丽李为争杨雷李慧玲范荫荫原国辉
- 关键词:瓢虫蚜虫
- 文献传递
- 瓢虫对蚜虫功能反应的影响因子被引量:8
- 2012年
- 功能反应能够反映自然界中捕食者和猎物之间的数量相互作用,通过功能反应我们能够认识猎物密度依赖性调控机制的内在组成部分,确定捕食者对猎物种群调控效率并预测捕食者作为生物防治的有效性。在农业生态系统中,瓢虫和蚜虫这一捕食者一猎物生态系统是较为典型。在瓢虫对蚜虫的功能反应中,瓢虫自身因素如性别、龄期、饥饿状态、取食经历等和外界环境变量条件如温度、猎物庇护所、猎物种类、植物形态结构、植物受害诱导的挥发物等均会影响其对桃蚜功能反应的类型。
- 庄丽李为争杨雷李慧玲范荫荫原国辉
- 关键词:瓢虫蚜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