干钢
- 作品数:91 被引量:433H指数:12
- 供职机构:浙江大学更多>>
- 发文基金:浙江省建设厅建设科技科研和推广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浙江大学校科研和教改项目更多>>
- 相关领域:建筑科学自动化与计算机技术理学交通运输工程更多>>
- 淮安大剧院主体结构设计被引量:1
- 2014年
- 淮安大剧院位于7度抗震设防区,设有1 230个座席.建筑整体由上、下两个不同心的空间椭圆组成,建筑总高度为19.425~28.074 m.主体结构在观众厅周边及舞台平面转角部位适当布置剪力墙形成钢筋混凝土框架-剪力墙结构.根据建筑体型需要,入口门厅采用斜柱钢结构体系,下端采用型钢混凝土柱与之过渡,并与下部混凝土构件可靠连接,屋面支座与主体结构铰接,在增大钢结构整体刚度和稳定性同时减小水平力作用下对混凝土结构的影响.建筑周边设置单向预应力拉索玻璃幕墙,最大拉索长度18m,单索拉力较大达到590 kN,前厅采用外挑钢梁及自平衡钢立柱、后台及侧台周边采用钢筋混凝土外挑桁架作为拉索幕墙支座.经计算分析,设计满足相关规范要求.
- 张正雨秦从律岑伟干钢
- 关键词:剧院框架-剪力墙结构钢结构
- 型钢混凝土转换梁设计及应用被引量:3
- 2011年
- 结合工程实例,在高层建筑结构整体分析的基础上,按照《型钢混凝土组合结构技术规程》,进行型钢混凝土转换梁的截面设计、承载力及挠度和裂缝验算。在分析框架节点性能的基础上,采用合理的节点形式。为型钢混凝土转换大梁的实际工程应用提供必要的依据和设计建议。
- 蒋金梁肖志斌干钢
- 关键词:型钢混凝土梁截面设计承载力挠度
- 超长设缝建筑物结构抗震分析的一个误区被引量:3
- 2002年
- 文章通过三组典型算例,分析采用不同方法对超长设缝建筑物结构抗震分析的影响,所得结论对此类结构的抗震分析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 干钢吴杰毛卫雷
- 关键词:结构抗震抗震分析
- 钱江世纪城商务综合体C座结构设计被引量:1
- 2012年
- 钱江世纪城商务综合体C座为框架-剪力墙结构,总高度为149.55m。从抗震概念设计出发,采用性能化抗震设计对主要构件进行复核,采用SATWE及MIDAS软件进行小震、中震验算,采用PERFORM-3D软件进行大震下结构弹塑性时程分析,对斜柱关键节点进行有限元分析及楼板地震应力分析。结果表明:此结构方案具有较高的抗震承载能力和延性。
- 冀苗苗干钢张杰周建炉
- 关键词:超限性能设计弹塑性时程分析
- 空间异形柱框架与矩形柱框架抗震性能比较
- 2006年
- 基于现有异形柱的研究成果与有关钢筋混凝土非线性力学等基本理论,对空间异形柱框架结构的非线性有限元分析方法进行了深入研究。针对此类框架柱截面异形的特点提出了简化计算模型,结合控制位移的单向及反复推覆分析方法,探讨能描述空间异形柱框架结构工作时抗震性能的方法,并验证了其有效性。通过在不同方向水平荷载作用下的推覆分析方法,对空间异形柱框架结构各方面的抗震性能与矩形柱框架结构作对比研究,得到异形柱框架抗震性能的特点。
- 干钢曹云中吴杰唐锦春
- 关键词:非线性有限元分析推覆分析空间异形柱框架抗震性能
- 高层结构系对土—结构动力相互作用的影响被引量:3
- 1997年
- 本文采用空间梁,柱单元,墙板单元建立孙高层建筑的三维空间分析模型,分析了成层地基上箱基础,桩基础的振动阻抗函数,在此基础上,动用子结构法,建立了高层建筑-基础-地基三维动力相互作用计算模型,并编制了相应的计算程序。
- 吴世明干钢
- 关键词:高层建筑动力相互作用
- 预应力型钢混凝土结构受弯构件研究
- 针对型钢混凝土结构有良好的抗轴心受压性能,但没有明显的抗弯优势这种现象,提出一种新的组合结构型式——预应力型钢混凝土结构,它充分发挥预应力束的高强抗拉性能和型钢混凝土的良好抗弯性能.在受力机理分析基础上提出了新结构承载能...
- 袁伟斌干钢金伟良
- 关键词:预应力型钢混凝土结构受弯构件
- 文献传递
- 某多层砖混-框架混杂结构抗震鉴定及加固设计被引量:1
- 2011年
- 结合一个实际工程,对砖混-框架混杂结构进行分块抗震鉴定,分析加固重点。通过增设混凝土抗震墙、对原有砖墙进行钢筋混凝土板墙加固等手段,加强两者之间的协同工作能力,从而提高整体抗震能力。对于单跨框架,通过计算及构造,避免其成为抗震薄弱环节。对托换梁在底层砖墙拆除过程进行全过程监测,结果表明,托换梁可按承重墙梁进行分析。
- 邵剑文干钢肖志斌
- 关键词:抗震鉴定抗震加固改造托换梁
- 浙江省农村饮水安全评价体系研究
- 全面解决农村饮水安全问题是党中央国务院做出的重大决策,是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水利改革发展的重要任务之一。浙江省在“十一五”期间率先实施“千万农民饮用水工程”,农村自来水普及率已达到95.8%。“十二五”期间将通过实施农村饮...
- 干钢
- 关键词:农村饮水安全层次分析法
- 文献传递
- 某砖混结构墙体托换过程监测及性能研究被引量:4
- 2011年
- 由于建筑结构功能改变,将某砖混结构教学楼通过墙体托换技术改造成大空间办公楼。为保证托换体系施工过程的安全性,采用光纤光栅技术(FBG)和分布式光纤应变传感技术(BOTDA),对托换体系的托换梁及加固柱进行施工全过程的应力-应变监测,并分析了托换体系的工作性能。监测结果表明:墙体拆除后设计的托换体系各组成构件均能参与结构受力,并具有足够的强度储备。
- 邵剑文干钢何勇毛江鸿崔何亮
- 关键词:托换技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