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师如意

作品数:36 被引量:58H指数:4
供职机构:山西医科大学基础医学院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国家科技支撑计划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农业科学生物学更多>>

文献类型

  • 29篇期刊文章
  • 4篇专利
  • 2篇会议论文
  • 1篇学位论文

领域

  • 19篇医药卫生
  • 9篇农业科学
  • 6篇生物学

主题

  • 20篇细胞
  • 9篇青蒿
  • 8篇青蒿琥酯
  • 8篇癌细胞
  • 7篇精原干细胞
  • 7篇干细胞
  • 6篇肿瘤
  • 5篇体外
  • 4篇凋亡
  • 4篇迁移
  • 3篇增殖
  • 3篇食管
  • 3篇食管鳞癌
  • 3篇细胞凋亡
  • 3篇鳞癌
  • 3篇基因
  • 3篇黑色素
  • 3篇黑色素瘤
  • 3篇超微
  • 3篇超微结构

机构

  • 24篇山西医科大学
  • 9篇华南农业大学
  • 9篇山西医科大学...
  • 5篇山西农业大学
  • 3篇暨南大学
  • 3篇山西中医药大...
  • 2篇广东省昆虫研...
  • 2篇山西省肿瘤医...
  • 2篇山西省农业厅
  • 2篇太原市第三人...
  • 2篇山西白求恩医...
  • 1篇山西中医学院
  • 1篇暨南大学附属...
  • 1篇教育部
  • 1篇山西医科大学...
  • 1篇山西省人民医...
  • 1篇北京市畜牧兽...

作者

  • 36篇师如意
  • 8篇胡晓玲
  • 7篇张守全
  • 7篇董金垚
  • 6篇杨斌
  • 5篇张敏
  • 5篇宋彬
  • 5篇李莉
  • 4篇张拴林
  • 4篇白银山
  • 4篇张燕燕
  • 4篇张玲
  • 4篇刘静
  • 3篇张秀娟
  • 3篇卫恒习
  • 3篇杜志杰
  • 3篇郭敏
  • 2篇贺婵婷
  • 2篇李莉
  • 2篇郭建昇

传媒

  • 5篇上海畜牧兽医...
  • 4篇中国药物与临...
  • 3篇中国药理学通...
  • 3篇华南农业大学...
  • 2篇中国生物制品...
  • 1篇肿瘤研究与临...
  • 1篇山西科技
  • 1篇中华病理学杂...
  • 1篇肿瘤防治研究
  • 1篇中国普通外科...
  • 1篇动物医学进展
  • 1篇生物工程学报
  • 1篇广西畜牧兽医
  • 1篇中华耳鼻咽喉...
  • 1篇世界中西医结...
  • 1篇基础医学教育
  • 1篇中华神经创伤...
  • 1篇中国畜牧兽医...

年份

  • 1篇2024
  • 2篇2023
  • 6篇2021
  • 1篇2020
  • 2篇2018
  • 2篇2017
  • 2篇2016
  • 3篇2015
  • 3篇2014
  • 1篇2013
  • 2篇2012
  • 1篇2011
  • 4篇2010
  • 2篇2008
  • 3篇2007
  • 1篇2006
36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猪精原干细胞超微结构观察与体外冻存条件的优化研究被引量:1
2014年
【目的】检测猪精原干细胞(PSSCs)在分化过程中其内部超微结构及细胞器的变化情况,并且找到适宜PSSCs的冷冻保存条件,为长期保存PSSCs和研究PSSCs的分化机制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采用两步酶消化法和Percoll不连续密度梯度法获取PSSCs,利用透射电子显微镜(TEM)对PSSCs在体外不同培养时间的超微结构变化进行观测,并且利用台盼蓝染色法和碱性磷酸酶(AP)染色法比较不同浓度的甘油和二甲基亚砜(DMSO)保存液对PSSCs冻存效果的影响.【结果和结论】未分化的PSSCs细胞膜完整平滑,细胞器正常,胞质均匀,无伪足出现,细胞核清晰.而开始分化的PSSCs出现伪足,线粒体数量大幅增加.冻存7 d后,解冻结果表明,PSSCs以V(DMSO)∶V(DMEM/F12)∶V(FBS)∶V(100×双抗)=10∶69∶20∶1为宜.
师如意张秀娟白银山卫恒习李莉张守全
关键词:超微结构冻存
细胞凋亡的特征、检测方法及生物学意义被引量:4
2008年
杨宇泽师如意谷传慧
关键词:细胞凋亡生物学意义细胞坏死细胞死亡坏死细胞组织切片
猪精原干细胞体外培养条件的优化被引量:6
2013年
以出生后1~5 d的长白公猪为主要研究对象,采用两步酶消化法获取睾丸细胞悬液,用Percoll不连续密度梯度法对猪精原干细胞(PSSCs)进行纯化,以碱性磷酸酶(AP)染色鉴定;利用MTT法检测2种细胞因子——胶质细胞源性神经营养因子(GDNF)和白血病抑制因子(LIF)对PSSCs发育的影响.结果表明:用Percoll不连续密度梯度法获得的PSSCs占睾丸总细胞数的(8.19±0.83)%,AP染色的阳性率为(87.47±2.90)%,表明该方法可有效获取PSSCs;MTT法检测表明,20 ng.mL-1 GDNF+1 000 U.mL-1 LIF的组合添加对PSSCs体外增殖的效果最好.
师如意卫恒习李莉白银山张秀娟吴珍芳张守全
关键词:精原干细胞体外培养
一种高纯度白细胞提取装置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高纯度白细胞提取装置,包括锥形瓶,所述锥形瓶的顶端与存液管的底端相套接,所述存液管与锥形瓶之间紧密贴合有橡胶圈,所述存液管的底端通过多个连接机构与锥形瓶相固接,所述存液管的顶端过盈配合有顶盖,所述存液...
师如意成晓龙崔永萍董金垚李虎张燕燕高媛毛琼燕王芳宋彬田晶肖帅帅郭敏张敏杜志杰
文献传递
癌基因B—RafV600E导致黑色素瘤Sbc12和SK—MEL31细胞染色体不稳定性的分子机制研究
2012年
目的 研究癌基因B-RafV600E导致肿瘤细胞染色体不稳定性的分子机制。方法 采用RNAi技术敲除稳定表达B-RafV600E基因的Sbcl2和SK-MEL31细胞中内源性Mps1基因表达,免疫荧光染色技术显示中心体及纺锤体结构。HU-arrest assay观察Mps1基因缺失对癌基因BRAFV600E导致肿瘤细胞中心体过度复制及多极纺锤体形成的影响。结果 未敲除内源性Mps1基因的表达B-RafV600E基因的Sbcl2和SK-MEL31细胞中约有36%出现中心体过度复制及多级纺锤体,但当Mps1基因被敲除后上述异常细胞降低至6%。结论 B-RafV600E可能通过Mps1调控中心体过度复制及多极纺锤体结构的形成,进而影响肿瘤细胞染色体不稳定性及非整倍体细胞的出现。
李曙晶张燕燕刘静张玲师如意赵志平贺婵婷成晓龙
关键词:基因中心体染色体
Osteopontin在公猪生殖细胞上的分布及OPN抗体对体外受精的影响
骨桥蛋白(Osteopontin,OPN)是一种糖基类酸性蛋白质,富含天冬氨酸、谷氨酸和丝氨酸。在牛上大量的研究表明,牛OPN蛋白是一种与繁殖力有关的蛋白,但目前国内外对猪OPN蛋白研究得比较少,本论文对猪OPN蛋白在生...
梁杰师如意罗中华郭欣政李莉张守全
关键词:精原干细胞体外受精
文献传递
c—fos在喉鳞状细胞癌耐药细胞株TU177/VCR中的表达及意义被引量:1
2018年
目的研究原癌基因c—fos在喉鳞状细胞癌细胞TU177多药耐药形成中的作用。方法采用药物浓度梯度递增法建立稳定的喉鳞状细胞癌耐药细胞系TU177/VCR;采用RT—PCR及蛋白质印迹法检测TU177与TU177/VCR中c—fos基因和蛋白表达差异;构建靶向人c—fos基因的敲低和过表达质粒,分别转染TU177/VCR和TU177细胞;四甲基偶氮唑蓝(MTT)法检测在TU177/VCR细胞敲低c.fos和在TU177细胞过表达c-fos后对化疗药物的敏感性。组间比较采用t检验。结果TU177/VCR与TU177相比较,对于长春新碱(VCR)、紫杉醇(TAX)、顺铂(DDP)、5-氟尿嘧啶(5-FU)的耐药倍数分别为26.25、7.33、2.41、5.50,表明TU177/VCR耐药株构建成功;与TU177细胞相比,c-fos在TU177/VCR细胞中表达明显多,二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TU177/VCR细胞敲低c-fos后细胞耐药性降低,TU177/VCR空载组半抑制浓度(IC20)值为(306.2±6.3)μmol/L,敲低组IC50值为(81.3±3.9)μmol/L,敲低组IC50是空载组Ic50的27%(P〈0.05);在TUl77细胞过表达c-fos后细胞耐药性增加,TU177细胞空载组IC50值为(55.3±9.4)μmol/L,过表达组IC50值为(288.1±7.3)izmol/L,过表达组IC50是空载组IC50的5.21倍(P〈0.05)。结论c—fos对喉鳞状细胞癌TU177/VCR细胞的多药耐药具有重要作用,有可能成为喉癌治疗新的分子靶点。
李国栋胡晓玲邢建峰师如意李欣李剑锋李同丽
关键词:喉肿瘤鳞状细胞肿瘤
高温天气奶牛的饲养管理技术被引量:1
2008年
毛来荣师如意张拴林
关键词:奶牛生产饲养管理技术高温天气生活习性生理特点营养需求
青蒿琥酯对人胃癌BGC803细胞力学特性增殖迁移影响的研究
2015年
目的利用不同生物学检测方法观察青蒿琥酯(Art)对胃癌细胞在增殖、细胞周期、迁移黏附、细胞形态结构及细胞力学特性等方面的影响。方法采用不同浓度的Art作用于人胃癌细胞株BGC803,用药一定时间后,细胞增殖实验(MTT)检测细胞增殖情况;流式细胞仪检测细胞周期变化情况;利用划痕实验检测细胞迁移能力的变化;使用原子力显微镜观察细胞黏弹性、膜表面形貌等细胞力学。结果对照组(0 mg/L Art)细胞增殖、迁移能力显著高于Art实验组(30 mg/L Art);而对照组G1期细胞比例则显著低于实验组;实验组细胞黏附力显著高于对照组细胞,而细胞的弹力则显著低于对照组细胞;对细胞表面形态检测发现用药后的实验组细胞膜表面不再光滑,有多处凹陷出现,并且细胞表面粗糙度大幅上升。结论实验结果表明Art是有效的抗胃癌药物,可以通过抑制细胞增殖、阻滞细胞周期、改变细胞力学及细胞表面微观形态结构等方面起到抑癌作用。
师如意宋彬黄训胡晓玲崔鹤洋程彩霞张玲杨斌毕炀辉刘静
关键词:青蒿素类胃肿瘤
BRAF野生型及BRAFV600E突变型的黑色素瘤细胞中Mpsl基因对BRAFWT/MEK/ERK通路的影响被引量:2
2015年
目的:研究野生型BRAF及突变型BRAFV600E背景下Mps1激酶对BRAFWT/MEK/ERK通路的影响。方法(1)在BRAF野生型背景的黑色素瘤细胞中单独或联合转染pBabe-puro-GST-BRAF-WT/pBabe-puro-GST-BRAFV600E、pBabe-puro-GFP-Mps1-WT 及空载体,应用 Western blot方法来检测 Mps1及 p-ERK 表达水平。(2)用 pSUPER-Mps1反转录病毒感染 BRAF 野生型及BRAFV600E突变型背景黑色素瘤细胞,敲低内源性Mps1,Western blot法检测Mps1及p-ERK表达水平。(3)在BRAFV600E突变型背景的黑色素瘤细胞中转染pBabe-puro-GFP-Mps1,Western blot法检测Mps1及p-ERK表达水平。结果(1)在BRAF野生型背景的黑色素瘤细胞中转染pBabe-puro-GST-BRAF-WT及pBabe-puro-GFP-Mps1-WT,与未处理组及转染空载体组相比,p-ERK水平显著降低( P<0.01);在BRAF野生型背景的黑色素瘤细胞中转染pBabe-puro-GST-BRAFV600E及pBabe-puro-GFP-Mps1-WT,与未处理组及转染空载体组相比,p-ERK表达水平未发生明显变化。(2)在BRAF野生型背景的黑色素瘤细胞中敲低内源性Mps1后,与对照组相比p-ERK含量增多;而在BRAFV600E突变型黑色素瘤细胞中敲低内源性Mps1后,与对照组相比p-ERK含量未发生明显变化。(3)转染Mps1的BRAFV600E突变型细胞中 p-ERK 水平较对照组及空载体组没有发生显著变化。结论Mps1激酶和BRAFWT/MEK/ERK通路之间存在一条自动调节的负反馈回路,
张玲贺婵婷毕炀辉刘峰崔鹤洋王娟宋彬师如意杨斌王芳贾志武赵振祥刘静
关键词:黑色素瘤印迹法
共4页<1234>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