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崔岩

作品数:16 被引量:32H指数:3
供职机构:北方工业大学机械与材料工程学院更多>>
发文基金:北京市属高等学校高层次人才引进与培养计划国家高技术研究发展计划北京市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一般工业技术理学金属学及工艺化学工程更多>>

文献类型

  • 16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7篇一般工业技术
  • 5篇理学
  • 4篇金属学及工艺
  • 3篇化学工程
  • 2篇电子电信
  • 1篇电气工程
  • 1篇水利工程

主题

  • 3篇复合材料
  • 3篇BIFEO
  • 3篇BIFEO3
  • 3篇复合材
  • 2篇水热
  • 2篇铁酸铋
  • 2篇固相
  • 2篇固相反应
  • 2篇O3
  • 2篇SIC_P/...
  • 2篇
  • 1篇第一性原理
  • 1篇第一性原理研...
  • 1篇电磁屏蔽
  • 1篇电磁屏蔽效能
  • 1篇电性能
  • 1篇电子结构
  • 1篇修饰
  • 1篇压电
  • 1篇压电性

机构

  • 16篇北方工业大学
  • 1篇南开大学
  • 1篇北京理工大学
  • 1篇西北工业大学

作者

  • 16篇崔岩
  • 12篇刘峰斌
  • 6篇赵全亮
  • 5篇屈敏
  • 5篇杨越
  • 5篇王大伟
  • 4篇曹雷刚
  • 4篇王美丽
  • 1篇焦志伟
  • 1篇孙同庆
  • 1篇景宝
  • 1篇刘林
  • 1篇王青山
  • 1篇蒋涵
  • 1篇郭赛
  • 1篇陈文彬
  • 1篇刘书奎
  • 1篇王理华
  • 1篇李慧萍
  • 1篇刘波

传媒

  • 2篇金属热处理
  • 2篇压电与声光
  • 1篇稀有金属材料...
  • 1篇机械工程师
  • 1篇物理学报
  • 1篇无机材料学报
  • 1篇热加工工艺
  • 1篇摩擦学学报(...
  • 1篇中国表面工程
  • 1篇人工晶体学报
  • 1篇材料工程
  • 1篇材料导报(纳...
  • 1篇Transa...
  • 1篇有色金属工程

年份

  • 2篇2017
  • 6篇2016
  • 3篇2015
  • 5篇2014
16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Cr离子注入镍钛合金的表面组织结构被引量:1
2014年
针对镍钛合金(NiTi)进行3种不同浓度Cr离子注入,采用扫描电子显微镜、三维白光形貌干涉仪、小角度掠射X射线衍射仪、X射线光电子能谱仪分析了离子注入前后镍钛合金表面形貌、粗糙度、组织结构及化合态。结果表明,随着注入Cr离子浓度的增大,镍钛合金表面更加平整,粗糙度变小。所有注入试样表面形成了近60nm厚的注入膜层,主要成分为三氧化二铬和铬碳化合物,并且随Cr离子注入剂量的增加,三氧化二铬和铬碳化合物的含量增加。
刘峰斌李慧萍崔岩赵全亮刘波景宝
关键词:镍钛合金表面改性
空蚀诱发铁基纳米结构的发生机制被引量:2
2016年
利用超声空化设备,分别在自来水和去离子水介质中针对Q235钢进行表面振动空蚀处理.利用扫描电子显微镜、激光共聚集显微镜、拉曼光谱仪和透射电子显微镜对自来水介质中产生的空蚀坑及坑缘形貌、结构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Q235钢空蚀呈现典型的彩虹环结构,该结构是由δ-Fe OOH组成的具有不同叠加厚度的纳米薄片.纳米结构生成机制为空化作用引起的空蚀产物喷发堆积.其中,较之去离子水介质,自来水介质中产生的纳米薄片厚度和数量要大得多,表明离子对羟基氧化铁纳米结构的形成有促进作用.
刘峰斌曾箐雨蒋涵崔岩曹雷刚杨越
关键词:羟基氧化铁
高体份SiC_p/Al复合材料冶金缺陷的超声检测与分析被引量:2
2016年
采用超声A扫描波形法对无压浸渗法制备的高体分数SiC_p/Al复合材料的铸件坯料进行了超声检测。结果表明,类疏松缺陷的波形有一定的宽度,且波形不光滑,底波衰减严重。造成这个现象的原因可能是在类疏松缺陷处表现为SiC颗粒间隙中没有铝基体,使得传播声波的介质由复合材料界面变为声阻抗更大的SiC颗粒界面,声波反射量增多。同时堆垛的SiC颗粒使得声波的散射增加,从而导致波形处杂乱且有一定的宽度,底波衰减严重。最后,采用超声C扫描成像法用以辅助、验证了波形检测的正确性。
崔岩张演星杨越刘峰斌
关键词:SICP/AL复合材料冶金缺陷超声检测
Si、Mg含量对Al-Mg-Si合金显微组织及显微硬度的影响被引量:8
2016年
通过添加不同含量Si和Mg,研究Si、Mg对Al-Mg-Si合金显微组织与显微硬度的影响。采用扫描电子显微镜(SEM)、X射线衍射仪(XRD)和显微硬度计分别对合金的微观形貌、相组成及显微硬度进行测试分析。结果表明:合金中主要有初生α-Al、骨骼状Mg_2Si相、板片状共晶Si,还会出现少量的Al_9Si、Al_8Si_6Mg_3Fe、Al_(0.3)Fe_3Si_(0.7)和Al_(0.5)Fe_3Si_(0.5)。随着Si含量的增加,Al-Mg-Si合金中α-Al枝晶变得细小,初生硅含量增加。随着Mg含量的增加,α-Al枝晶变粗、变大,从α-Al基体和初晶Si中的析出相逐渐明显,Mg_2Si强化相聚集长大,同时α-Al初生晶尺寸增大。随着Si含量的增加,Al-Mg-Si合金的显微硬度也随之提高。随着Mg含量的增加,合金显微硬度先增大后减小。
李佳双屈敏崔岩刘峰斌
关键词:AL-MG-SI合金SI含量MN含量
金刚石磨头刀具磨铣加工对高体份SiC_p/Al复合材料加工表面质量的影响被引量:3
2014年
针对高体份SiCp/Al复合材料,采用金刚石磨头刀具磨铣切削的加工方法,研究了高速磨铣加工中机床主轴转速、工件进给速度及背吃刀量对材料加工表面形貌损伤以及表面粗糙度的影响规律。研究表明,机床主轴转速的提高、工件进给速度的减小都能够减小材料表面形貌的损伤情况,改善加工表面粗糙度质量;背吃刀量的改变对材料表面形貌损伤以及表面粗糙度的影响不大。
崔岩刘书奎王理华杨越刘峰斌
关键词:SICPAL复合材料表面形貌
溶胶-凝胶法制备BiFeO_3粉体及其表征被引量:3
2014年
以硝酸铁和硝酸铋为原料,冰醋酸和乙二醇单甲醚为溶剂制备BiFeO2粉体。采用XRD,SEM,EDS,TG-DSC以及FT—IR等手段对产物的物相、形貌、结构等进行分析,研究煅烧温度和保温时间对BiFeO2粉体的影响。结果表明:BiFeO2的最佳煅烧温度为550~600℃,保温时间为0.5~1.5h。另外,在BiFeO2制备过程中对Bi含量进行过量添加处理,发现当Bi过量3%~6%时,制备出的BiFeO2粉体杂相最少。
王大伟王美丽李中翔赵全亮崔岩
关键词:溶胶-凝胶煅烧温度保温时间
铁掺杂TiO_2纳米管阵列的制备及其耐蚀性能
2017年
采用Fe(NO_3)_3溶液对阳极氧化法制备的TiO_2纳米管阵列进行掺杂改性。采用扫描电子显微镜(SEM)、能谱(EDS)和X射线衍射(XRD)等手段研究了改性前后试样的表面形貌、元素组成和微观结构。利用电化学分析研究了纳米管掺杂前后的耐腐蚀性能。结果表明,掺杂溶液浓度对掺杂纳米管的表面形貌、微观结构和电化学耐蚀性能影响较大,掺杂溶液浓度较低时所获得掺杂纳米管的耐蚀性能较好。
刘峰斌张孟崔岩曹雷刚杨越
关键词:二氧化钛纳米管阵列掺杂耐腐蚀性
非线性光学晶体δ-LiZnPO_4的制备、结构及光学性能被引量:1
2017年
研究了LiF为助熔剂体系下的δ-LiZnPO_4的结晶特性,通过自发结晶得到了尺寸为1~3 mm的透明块状δ-LiZnPO_4和Li_4Zn(PO_4)_2共晶体,通过PXRD衍射分析和元素分析确定了共晶体的相组成,并对从共晶体中分离出的δ-LiZnPO_4晶体结构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δ-LiZnPO_4晶体具有非中心对称结构,属于正交晶系,空间群为Pna2_1,晶格常数a=1.00085 nm,b=0.49390 nm,c=0.66545 nm,Z=4;δ-LiZnPO_4是由PO_4、ZnO_4和LiO_4四面体构筑成的具有类似ABW型分子筛结构的化合物。采用水热法制备了尺寸约为10μm的纯相透明的δ-LiZnPO_4晶体。粉末倍频测试表明,δ-LiZnPO_4晶体倍频效应约为KDP的1.7倍,紫外截止边约为218 nm,是一种有潜在应用价值的紫外非线性光学晶体。
焦志伟汪海军朱广伟孙同庆崔岩刘峰斌屈敏
关键词:晶体结构水热法非线性光学晶体
Sn含量对PbSnO3-Pb(Mg1/3Nb2/3)O3-PbTiO3三元系压电陶瓷相结构和电性能的影响被引量:1
2014年
采用两步钶铁矿前驱体工艺制备了PbSnO3-Pb(Mg1/3Nb2/3)O3-PbTiO3(PSn-PMN-PT) 三元系压电陶瓷, 研究了Sn含量的变化对PSn-PMN-PT 三元系压电陶瓷结构和性能的影响。XRD结果表明, 所选成分均处于三方相和四方相共存的准同型相界上, 当Sn含量减少时, PSn-PMN-PT的XRD图谱基本没有发生变化, 而当Sn含量增加时, 在XRD图谱中逐渐出现烧绿石相。电性能研究表明, 缺失少量Sn可以提高PSn-PMN-PT的压电、介电和铁电性能, 减小损耗; 而添加过量Sn明显损害其压电和铁电性能, 增加损耗。缺失0.2mol%Sn的PSn-PMN-PT具有最佳的压电和铁电性能, d33: -530 pC/N, kp: -56.4%, Qm: -570, εr: -3070, tanδ: -0.32%, Pr: -28.9 μC/cm2, EC: -8 kV/cm。
王大伟赵全亮曹茂盛崔岩ZHANG Shu-Jun
关键词:压电性能准同型相界
Interfacial morphology evolution in directionally solidified Al-1.5%Cu alloy被引量:3
2015年
The solid-liquid interracial morphology evolution was investigated in directional solidification (DS) of Al-1.5%Cu alloy (mass fraction). The results show that the solidified microstructural evolution is gradual other than sharp, and the microstructure patterns are interesting and diversiform at the pulling rate ranging from 30 μm/s to 1500 μm/s. Indeed, dendrite to cell transition follows this sequence: dendrites→→banded cellular dendrites→elongated cells and part of dendrites→main elongated cells and little dendrites. Moreover, the present microstructure is not normal microstructure as we saw before. Further, according to the experimental phenomenon, the dendrite to cell transition was studied theoretically. Dendrite tip shape is an important parameter to characterize the dendrite to cell transition. As the dendrite to cell transition is far from equilibrium solidification, non-equilibrium solidification is taken into consideration in calculation. Finally, it is speculated that the dendrite to cell transition would occur at the minimum tip radius.
屈敏刘林崔岩刘峰斌
共2页<12>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