岑凯怡
- 作品数:10 被引量:20H指数:3
- 供职机构:湛江中心人民医院更多>>
- 发文基金:湛江市科技攻关计划项目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 仰卧位、右侧卧位与心电图后壁导联图形特征的关系研究被引量:1
- 2011年
- 目的了解右侧卧位对心电图后壁导联图形特征的影响。方法选择心电图正常者共80例(正常组)及后壁心肌梗死者68例(心梗组),分别采集两组人群仰卧位、右侧卧位15导联心电图,并做自身两种体位的对比。结果心梗组仰卧位、右侧卧位心电图形态无差异(p>0.05);右侧卧位时V7~V9导联Q波振幅大于仰卧位,但无统计学差异(p>0.05)。正常组右侧卧位V7、V8呈qR型者比仰卧位少(12.5%vs16.3%),但无统计学差异(p>0.05);右侧卧位时V7~V9导联Q波振幅大于仰卧位,但无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无论是后壁心梗者或正常人,右侧卧位对后壁导联QRS的形态特征有轻度影响,但不影响诊断结果。采用右侧卧位描记后壁导联操作方便,对急性心肌梗死及其他危重症患者尤其有利。
- 李小珠陈恩钟晓明邝丽岑凯怡刘志隆马小英
- 关键词:心电图后壁心肌梗死体位
- 2000例体检心电图分析被引量:4
- 2010年
- 目的通过对2000例体检者的心电图结果进行分析,了解体检者心电图异常的发生情况。方法对体检者心电图检查结果进行统计分析,从不同年龄、性别、职业等角度分析异常心电图的表现及形成的原因。结果心电图异常改变随年龄增大而增多,脑力劳动者多于体力劳动者。结论随着年纪增大,尤其是脑力劳动者,定期进行心电图检查,对早期发现、预防、治疗心脏病有重要意义。
- 岑凯怡李国佩
- 关键词:健康体检心电图
- 冠心病心肌梗死致心性猝死临床相关因素与心电图表现特征分析(附135例报告)被引量:7
- 2010年
- 目的探讨冠心病心肌梗死致心性猝死的发生率及其相关因素。方法回顾分析135例住院期间心性猝死患者,分析其临床与心电图特点。男97例,女38例,年龄41~87岁,平均65±4岁。根据心电图及酶学资料分为前壁梗死59例;下壁梗死26例;前下壁梗死50例。按Killip(NYHA)分级,心功能Ⅰ级2例;Ⅱ级11例;Ⅲ级31例;Ⅳ级91例。有各种心律失常及传导障碍128例。根据患者相关项目逐项进行分析,所得数据采用t检验方法进行统计学处理。结果 135例患者占同期心肌梗死总住院数的3.1%,与文献报道的1.5%~10%相符;有115例出现特发性J波,全部患者出现心律失常,主要是恶化的室性早搏、室性心动过速、心室颤动、心室停搏等。结论 冠心病心肌梗死致心性猝死与患者性别、年龄、梗死部位、心功能状态、病理解剖特点、并发症及其诱因等有密切联系,且心电图多出现缺血性J波和恶性心律失常。
- 岑凯怡
- 关键词:心性猝死心电图J波
- 湛江市区健康人外周血白细胞VCS参数调查被引量:3
- 2011年
- 目的调查湛江市区健康人外周血白细胞VCS参数的正常参考范围。方法采用Beckman-Coulter LH 750全自动血细胞分析仪的白细胞体积、高频传导、激光散射(VCS)技术测定外周血白细胞的体积(V)、核浆比例(C)、胞浆颗粒特性(S),分析所测定结果。结果 1024名湛江市区健康人外周血的NEV、NEC、NES、LYV、LYC、LYS、MOV、MOC、MOS、EOV、EOC、EOS等参数的结果分别为139.5±5.4、159.9±6.2、144.6±3.8、83.9±2.8、123.3±4.6、63.1±2.9、164.1±4.6、133.6±5.9、87.6±2.3、158.9±5.9、161.0±5.9、197.9±8.1;男、女组间NES、LYV、LYC、LYS、MOV、MOS、EOV、EOS结果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或P<0.05)。结论建立血细胞分析仪的健康人外周血白细胞VCS参数的正常参考值时应考虑性别、年龄因素的差异,正常参考值的建立可确保VCS参数在临床上有效应用。
- 黄胜黄小颜岑凯怡梁华英莫俊德
- 关键词:白细胞VCS参数
- 93例重型外伤患者的心电图分析
- 2001年
- 目的 :加深医务人员尤其是急诊外科医护人员对重型外伤患者心功能的了解 ,提高抢救成功率。方法 :对 93例重型外伤患者心电图进行分析 ,并与其痊愈或好转后心电图对照比较。结果 :重型外伤患者受伤后的心电图异常率高于其痊愈或好转后 ( P<0 .0 1 )。结论 :重型外伤患者心脏功能较其病发前差 ,应予重视。
- 李国佩岑凯怡
- 关键词:心电图心功能
- 心尖肥厚型心肌病心电图分析
- 2010年
- 目的探讨心尖肥厚型心肌病住院患者的心电图特征。方法对2000年6月~2009年6月我院收住的经超声心动图诊断为心尖肥厚型心肌病的住院患者30例,分析其心电图特点。结果心尖肥厚型心肌病均并有心电图异常和超声心动图异常,其中伴胸前导联巨大倒置T,倒置程度Tv4>Tv5>Tv3,以V3~V5导联最明显22例;左胸V4~V6导联R波电压增高,且Rv4>Rv5>Rv3者19例;ST段压低水平型或下斜型下移,以V3~V5最明显者22例。结论心尖肥厚型心肌病的心电图具有特征性改变,心电图对心尖肥厚型心肌病具有早期诊断和预测意义。
- 岑凯怡
- 关键词:心肌病心尖肥厚型心电图
- 心电图诊断中若干问题探讨(附1280例心电图分析)
- 2001年
- 目的加深心电图工作者和临床医师对心电图诊断中易犯的几个错误的认识,为临床诊断提供更准确、更可靠的依据。方法抽查 1280份住院病人心电图结果报告资料进行分析。结果诊断为“正常或大致正常”的有713例,诊断为“心律失常”的有234例,诊断为“心肌梗死”的有87例,诊断为“房室扩大”的有73例,诊断为“电解质异常”的有59例,诊断为“心肌缺血或劳损”的有387例,以上诊断均有不同程度误诊。结论心电图误诊有人为因素,也有其应用原理上的客观局限性。
- 李国佩岑凯怡
- 关键词:心电图
- 右侧卧位描记后壁导联心电图在急性心肌梗死患者中的临床意义探讨
- 2012年
- 目的:了解右侧卧位描记后壁导联心电图对急性心肌梗死患者的临床意义。方法:选择急性后壁心肌梗死患者78例,采集仰卧位、右侧卧位18导联心电图,并做自身两种体位的对比。结果:两种体位心电图形态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右侧卧位时V7-V9导联Q波振幅大于仰卧位,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采用右侧卧位描记后壁导联心电图不会影响急性心肌梗死的诊断,相反更有利于患者的病情,具有重要的临床意义。
- 钟晓明李小珠莫如绸陈恩邝丽岑凯怡刘志隆
- 关键词:心电图后壁心肌梗死体位
- 32例中老年猝死的心电图分析
- 2001年
- 目的 :通过分析中老年猝死患者心电图表现 ,对其猝死病因、发病表现进行探讨。方法 :收集我院 1980~ 1999年 32例35岁以上中老年猝死患者猝死前心电图并结合病史进行分析。结果 :这些猝死患者 6 8.7%有冠心病史 ,猝死前记录到的心电图均表现异常且多为恶性心律失常、心肌缺血。结论 :冠心病是中老年猝死发生的主要病因 ,恶性心律失常、心肌缺血是其心电图的主要表现 ,一旦发现恶性心律失常应警惕猝死发生的可能。
- 李国佩黎以斌岑凯怡
- 关键词:中老年猝死心电图
- 中青年人群原发性高血压病早期干预治疗的预后观察被引量:5
- 2005年
- 目的:了解中青年人群原发性高血压病患者早期干预治疗的预后。方法:选择动态血压增高而临床未确诊为高血压病(即临界高血压病)的中青年患者300例(观察组),另选280例动态血压正常者作对照(对照组)。将观察组分为药物治疗组、非治疗组、改变生活方式组三小组,分别给以不同的处理;三组患者均随访5年。结果:①观察组动态血压参数较对照组明显增高(P<0.05~<0.001)。②治疗后观察组三小组动态血压各参数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1)。③随访结果:药物治疗组未见发展为明显的高血压病者和心脑血管事件者。非治疗组64例(68.1%)发展为明显的高血压,其中6例(6.4%)发生脑梗塞,2例(2.1%)发生脑出血,10例(10.6%)发生左心室肥厚。结论:动态血压监测在早期诊断高血压方面,有着明显的优势。早期高血压属于可逆性阶段,经积极治疗可以痊愈。
- 李小珠李敬东邝丽刘剑文杨梅英冯佩兰袁淑云阮蓉阳军杨法肖慧敏岑凯怡
- 关键词:高血压动态血压监测心脑血管意外